一. INTP學者型人格略談
INTP四個字母翻譯成中文是內向、直覺、理性、理解,短短的四個詞語簡略地勾畫出了該人格的大致形象——沉默寡言、思維活躍、擁有超強的洞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他們往往是人群中最少言寡語、最不善交際但智力最活躍的那群人。這類人常常在影視劇表現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無所不通的奇才。他們往往容易沉浸於頭腦中的理論,進而忽略周圍人的感受,因此在大眾眼裡常常是個怪咖一樣的存在。
宇宙的究極真理是什麼?
如果有個人常常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而且樂不思蜀地在網上搜索各種相關理論,那他極有可能是個INTP學者型人格。人如其名,與其他人格的不同之處在於,學者型人格往往以求知慾作為學習動力,充分享受學習的過程而非既定的結果,因此INTP型的許多行為在其它人眼裡可能是在浪費時間。
由於對自身理論構建有著極高的重視,INTP可能會在網際網路、圖書館等場所花費大把時間,搜索廣泛的資料以充實自己的理論廣度,並用合乎邏輯的方式將這些搜索到的資源逐一整合,最後形成一套嚴謹、健全的理論體系。
除了關於物理、宇宙的話題外,不少INTP型還會表現出對計算機、數學、哲學等有理論演繹學科的強烈興趣。和ENTP類似,INTP也屬於思維極度超前的類型,有一部分INTP在經過激烈的思考鬥爭之後甚至會產生避世、乃至隱居的傾向。
二. INTP型人格的弱點
和ENTP型人格類似,INTP型人格往往也極具創造力且熱衷辯論,但他們的辯論對象往往不那麼廣泛——或者說,INTP型人格只熱衷於與被他們所認可的「聰明人」展開辯論,由於INTP型人格的Ti(內傾思考)相較Ne(外傾直覺)更高,大部分情況下學者型人格往往以沉思的姿態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由於缺乏社交技能,要讓INTP型人格主動適應社會是非常困難的:如學校裡沒有朋友,工作與上司意見不和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會時常發生。
而在新一輪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思潮下,網際網路上出現了許多以凱文凱利為首的賽博極客INTP,他們正悄然影響著社會的變革潮流。也許一切正如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
生命是一種聯結成網的東西……承接著彼此的聯繫,連結還有多方共享。「你和我,血脈相同。螞蟻,你和我,血脈相同。暴龍,你和我,血脈相同。愛滋病毒,你和我,血脈相同。」
或許在每個人的大腦裡,都住著一個I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