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玩手機,你有這個習慣嗎?最近有不少網友在網上評論稱「吃飯時玩手機,不知不覺就會吃更多」。而研究也顯示,邊吃飯邊刷手機時,選用高脂食物比專心進食時多10%!
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會快速地完成吃飯動作。也有人在閒暇時會很緩慢地進食,在吃飯的同時還一邊看電視或看書、玩手機。這些常見的做法,其實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很可能就是造成你肥胖的罪魁禍首。
那麼都有哪些餐桌壞習慣影響到了你的健康和身材呢!俏俏今天就給你總結一下,讓你避免掉進肥胖的「坑」!
趁熱吃
我國飲食講究趁「熱」吃,尤其是現在天氣冷了,熱奶茶、火鍋、麻辣燙等熱乎乎的東西也更受歡迎了。但你可知這種喜食燙食的習慣,正在悄悄的危害你的健康!
長期食用超過60攝氏度的食物,很可能引起食道黏膜充血、蛋白變性,一些炎症發生等;而若溫度更高則會直接造成燙傷。
因此,進食溫度應該保持在35-40℃,最好不要超過45℃,即吃起來稍微溫熱即可。剛上桌的食物、到手的熱飲,還是先等一等再動嘴~
一桌子菜,以葷為主
很多人在外吃飯喜歡點一桌子菜,但是抱著不能浪費食物奉行「光碟」的想法,常常吃不下了還硬撐,甚至飯後還要來點甜品;
還有就是請人來家吃飯時,主人家會準備各種食材,但一般葷菜居多,而蔬菜、健康的瓜果卻相對較少,這樣一餐下來,往往熱量超標~
不管是點菜還是自己做菜,不要太多,夠吃就行;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烹飪方式以蒸煮、清炒、涼拌更好,少一些紅燒、油燜、乾鍋類的。
狼吞虎咽
狼吞虎咽造成的第一個危害是容易吃多,第二個危害是增加腸胃負擔。細嚼慢咽才是吃飯最佳的方式,還能增加飽肚感,有利於減肥,促進營養吸收~
吃飯講究細嚼慢咽,吃一口飯,一般要嚼15次左右,如果吃的太多,還是囫圇吞棗的吃法,不注重咀嚼,就可能因為食物的體積過大給胃造成嚴重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或者肥胖等問題。
挑食
說到挑食,有些人是只吃自己喜歡的食材;有些人則是帶有目的性,像為了減肥的、降血脂、降血糖的人群,會選擇只吃素不吃葷、不吃油、不吃主食等。
吃素雖然攝入的能量相對較低,不過太單調的飲食會使人體缺乏蛋白質和脂溶性維生素等,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不管是哪類人群都要做到葷素搭配、飲食均衡。特別是有三高及各種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更是要注意少油少葷,並且以禽肉、魚肉等代替部分紅肉。
邊吃邊聊
坐上餐桌,多數人都不會專心吃,而是邊吃邊聊,但是這種習慣真的很不好。
邊吃邊說,甚至高談闊論,難免會出現唾沫橫飛的情況,此時,食物渣子和口水就可能夾雜著細菌病毒落在食物上,再吃進肚子,可能增加細菌病毒的傳染風險。
另外,若是誤吞了像魚刺、棗核等東西,這些尖銳的異物很容易劃傷食管壁,造成食道穿孔或導致大出血;還可能刺破胃黏膜,增加胃癌風險。
手機成為用餐主要幹擾對象
研究顯示,吃飯玩手機對人體的腸胃會造成兩方面影響。首先,這種做法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安心吃飯時,人體的血液是供應給腸胃的;
但是如果還要玩手機,血液就要被分出一大部分供給大腦和眼睛,導致沒有足夠的血液供應給腸胃,嚴重影響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繼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其次,就餐期間總是看手機還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因為一般來說,人們邊看手機邊吃飯,會總是只夾面前的菜,而且傾向於選擇高熱量的食物,飲食會比較單一,營養結構不合理,所以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本來吃一頓飯只要20分鐘,可是吃飯時看一個視頻也許就要半小時,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手機上的精彩內容時,人們很難掌握自己的饑飽感,這就往往導致不經意地吃多,時間一長,脂肪也就不知不覺地「攀」上了腰。
吃飯的正確做法
●把握合適時長
在細嚼慢咽的基礎上,一頓飯控制在20分鐘左右吃完。
●每天按時吃飯
按時吃飯有利於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
●戒了「吃飯伴侶」
專心吃飯,不同時看電視、看書或玩手機。
●重視就餐環境
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
吃飯時一心一意,好好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減少發胖的隱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