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你研究過便便和腸子嗎?

2020-12-03 大力媽咪育兒

養娃以後,我有一個特殊的「癖好」,每次娃拉我都要看一眼,看看顏色、性狀,是不是正常,還要來些點評:


黑色像小蟲子一樣的,吃完香蕉的正常現象

紅色的帶籽,那是昨天吃了火龍果——不吃火龍果一天一趟,吃完兩趟起,通便神器名不虛傳

玉米粒的皮消化不掉

喏,這是紅棗皮

嚯,今天的粑粑有兩種顏色

這兩天的挺幹

哎呀蹭褲子上了……


老宋對此也有一條點評:


我勒個擦這味兒也太上頭了,我要昏過去了,你來你來……



,值得研究


之前看一個朋友推薦「便便三部曲」,去年底我就買來了:


《大便書》1、2以圖畫為主,非常有趣,尤其是1,很快就看完了,然後因為帶娃各方面都很忙,內容最多的《腸子的小心思》(以下簡稱《小心思》)直到前些日子才看完,這篇來分享一下感悟。

其實我原本並不覺得便便有啥,我們家人個個通暢,直到遇上Jordan,一個困難戶,不運動就拉不出來。

還有跟朋友一起做減肥營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又一個「便秘患者」。

原來,「便便通暢」還真是人生至高享受。



我在之前的養娃體驗和新手爸媽備忘錄裡都提到過,便便是寶寶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其實不光是寶寶,便便也是大人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我特別喜歡《大便書》裡「便便工廠」這幾頁,用有趣的圖畫展示出了不同形態的是怎樣「產」出來的,在這裡分享之:


香蕉便便工廠▽

一定要點開看大圖哦!

細長便便工廠▽

黏稠便便工廠▽

水液便便工廠▽

軟硬摻雜便便工廠▽

硬邦邦便便工廠▽

優質便便工廠▽


如果你的便便,嗯,總是不太好,那麼就要注意了,你的內部工廠運轉不良,可能需要調整飲食,可能需要多休息,可能需要去運動,總之需要做出改變。


今天你拉了嗎?


便秘就是……一直在期待著那啥,但它就是不出現……好不容易來了吧,還要費上好大的力氣,結果就這麼一丁點兒。所謂千呼萬喚……


來。

翻到《小心思》關於腸神經這一章,這排版把我笑翻了。

雖然我沒有這個苦惱,但我們家Jordan有,我婆婆也有(可能是遺傳?)。



書裡說,多數便秘的情況下,消化還是以正常速度進行的,直到到了大腸的最後一段,腸道神經和肌肉出現意見分歧,在要不要把便便馬上排出去的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


腸道是個有強烈習慣依賴症的傢伙。


腸神經會記下我們愛吃什麼,什麼時候吃,每天做多少運動、喝多少水,我們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去上廁所。


對比一下我們兩家,確實有點道理。

我爸媽的生活非常規律,早睡早起、一日三餐(三餐外基本不再吃東西),保持體力勞動。我媽說飯要吃新鮮的,所以吃多少做多少。我爸種了很多菜,我們家每頓標配2個蔬菜。

反觀老宋家,飲食不規律,有時候吃多,有時候不吃,食物種類也不如我們豐富。且日常沒什麼事要做,活動少。Jordan因為工作的原因,也是很不規律。

我的一個明顯體會就是,每次回家都巨通暢,早上起床一趟便便總是沒跑的。回上海後便便就沒那麼準時了。


所以重點在於:規律。


肚子「咕嚕」叫,是小腸在打掃


「小腸是很愛乾淨的,它就是吃完大餐後一定立刻把廚房打掃乾淨的處女座。」

小腸消化結束1小時後會開始清理活動,而且清理的動靜很大,常常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原來不是因為餓了,而是正好趁不消化的空當在打掃衛生。


注意這個清理的時間,是在消化後,胃和小腸都差不多空了。

如果吃了一頓牛排,在胃裡消化要6小時,到了小腸又要5小時,那麼就得等11個小時後才能開始。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一些觀點說「間歇性禁食」不僅可以減肥,對健康有好處,也許的確有道理,小腸需要時間清理。


有些營養學家推薦,在兩次進食間最好留出5小時的空閒。至於5小時是不是最精準科學的,這個還有待證實。」


不管間隔幾小時,重點在於:嘴不停不是什麼好事,放過你的腸子吧。


體質不同到底是什麼不同


常常聽到「體質」這個詞,尤其是國內的奶粉廣告,總要加上一句「適合中國寶寶體質」,但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他們只是營銷術語罷了。

不過,「體質不同」或許確有其事,原因就在我們腸道裡的那些居民:每個人的腸道菌群都不一樣。


胖子體內有更多分解碳水化合物的腸菌基因;

老年人體內抗壓的腸菌基因會減少;

在東京能找到消化海苔的腸菌基因,但在柏林就沒有。


豆製品帶來的保健效果在亞洲人身上超過50%,而在西方人身上只有25%~30%。

這個差異不是人種間的不同基因造成的,而是腸菌——亞洲人的腸道裡有一種特殊的細菌,它們可以從各種豆製品中有效提取出最健康的精華部分。


這讓我陷入了反思,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營養學就有很明顯的局限性。

一直關注我的朋友可以看到我之前有學營養學,也有分享一些營養學筆記。

但我們知道,營養學是西方的舶來品,既然「體質」確有差異,那麼營養學的觀點是否都適合我們就需要打個問號了。

之前在健身公司有個同事,看完營養學的一本書之後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想要各種營養元素都達標,肯定會胖死——因為要吃的東西太多了。

《園丁與木匠》裡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們越是刻意控制飲食,就越不健康;越想讓孩子擁有快樂和成功的未來,孩子就越不快樂。」


我覺得營養學有它的參考意義,但絕不是金科玉律,必須一條條按照它來。

適當了解均衡的飲食是什麼樣的,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整,在實踐中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的飲食模式。

我們傳統的很多美食都不健康,比如月餅,但它們都又好吃又有意義啊。

相關焦點

  • 我們喜歡看有趣的書,而《腸子的小心思》把沉默的腸子變得有趣!
    不管你是資深吃貨還是養生大咖,你有沒有想過,美食在吃下去之後、迂迴出來之前,都在肚子裡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吃下去的東西形態萬千,可拉出來的東西卻長得大同小異?如果你也有這個疑問,那就讓《腸子的小心思》告訴你答案!《腸子的小心思》這本書是從便便開始帶你研究腸子的,別著急,你可以順便檢查下自己坐馬桶的姿勢是否利於便便的排出。不止是排便姿勢有問題,您睡覺會流口水嗎?
  • 總覺得便便沒拉乾淨?是直腸的挽留,還是地心引力的不追求……
    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大家拉便便的時間也能過得很充實。如果不是電池的限制,估計很多人能蹲一個世紀!但廁所上得久,問題卻沒解決,不少人每次便便之後總有種「貨沒卸完」的感受。那麼,問題來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丁當扶好眼鏡,馬上找來了跟腸子打交道的孫醫生。
  • 孩子的粑粑為什麼是綠色的,關於孩子的便便,這些你都知道嗎?
    有的孩子沒有吃飽飯,所以,腸子蠕動就很快。這種情況發生後,腸液和膽汁就一起被排出體外了,孩子的粑粑就變成綠色的了。有的孩子吃下去的營養物質還沒有吸收就被排了出來,這種情況下,拉肚子的時候就排出綠色的粑粑。如果孩子經常拉肚子的話,大人們一定要帶孩子去檢查一下,在必要的時候要吃一點藥來調節。
  • 大便粘馬桶是腸癌前兆嗎?關於便便的幾大困惑,一次講清楚
    有多少人的一天,是從和廁所較勁開始的?當你在愁眉苦臉的醞釀時,隔壁卻傳來一陣陣歡快的自由落體的水聲。上廁所可不僅僅只是「肛門括約肌運動」那麼簡單,下面這些事,你確定都懂嗎?大便粘馬桶是腸癌前兆?不必過於驚慌前些天,後臺有位患者給小妙留言:「醫生,我最近大便老是粘在馬桶上,而且還很臭,聽說是因為體內溼氣重,還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是真的嗎?」這種說法太過於絕對,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過與這位患者相似的經歷,其實大便之所以會粘在馬桶上,大多是這幾種原因引起的。
  • 有奶瓣、大便綠色…當媽的第N天,還是研究不明白這些便便?
    有人說,天下寶媽的手機相冊,除了存寶寶的萌照,還有寶寶便便的「硬照」。生娃前還是潔癖值MAX的小仙女,生娃後硬成了想上手研究的新晉「屎」學家。每天都有一個關於便便新思考:有奶瓣怎麼回事?便便一點都不臭正常嗎?寶寶拉綠色便便是什麼情況?
  • 有奶瓣、大便綠色……當媽的第N天,還是研究不明白這些便便?
    有人說,天下寶媽的手機相冊,除了存寶寶的萌照,還有寶寶便便的「硬照」。生娃前還是潔癖值MAX的小仙女,生娃後硬成了想上手研究的新晉「屎」學家。每天都有一個關於便便新思考:有奶瓣怎麼回事?便便一點都不臭正常嗎?寶寶拉綠色便便是什麼情況?
  • 綠便、黑便、便便裡有奶瓣…這幾種寶寶大便異常,你遇到過幾種?
    今天我們就來跟媽媽們一起研究研究寶寶的便便,寶寶健康,一驗「便」知~~ 一個便便的自白 想要檢驗寶寶便便是否健康,就要先對寶寶便便的性狀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拿到通往便便世界的通行證喲~
  • 每個人肚臍後面真的是連著腸子的嗎?是時候告訴你真正的答案了
    可是我們的肚臍後面真的是連著腸子的嗎?肚臍後面真的是連著腸子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相信這個說法的人有很多,但事實是它的後面其實什麼都沒有,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它雖然是屬於營養的重要通道,但是隨著我們出生,臍帶被剪斷之後就會留在肚子上形成肚臍,它沒有了運輸營養的功能,也就在我們的肚子上留下了痕跡。
  • 爆笑校園:呆頭「便便打結」毀三觀?「螺旋遊泳機」驚呆眾人!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爆笑校園呆頭的故事,爆笑校園:呆頭「便便打結」毀三觀?「螺旋遊泳機」驚呆眾人!呆頭說道,你跑的太快了,路上有點太顛簸,顛得我頭暈目眩的,我這腸子都要打結了,肚子有點痛,你先停下來吧,我先上個廁所。麼麼牛聽完之後,瞬間很是尷尬,他說說的有那麼誇張嗎?怎麼可能點得腸子都打結了呢?
  • 解答你難以啟齒的便便疑問
    可能出現殘便感的6種情形因便秘大不出來時因腹瀉無法順利排便時因痔瘡痛而沒辦法用力便便老年人擠壓便便的力量太弱直腸裡長有息肉時直腸裡有癌細胞時 一到生理期,排便就變得異常? 每當生理期即將來臨,很多女性就會便秘。
  • 《拉便便,真舒服》,訓練寶寶如廁必讀繪本
    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布布bubu布布一歲半了,知道要提褲子,知道尿尿,我認為該是給他訓練如廁的時候了,於是這本《拉便便,真舒服》就派上用場啦!這是《可愛的身體》其中一本。貝貝拉完便便,還會思考人為什麼會大便?布布每次翻到這一頁會把摺疊的頁面拉開,我便給他講整個食物的變化過程,人的器官都有哪些。拉屎的時候還會放屁,很直白的展示給寶寶。
  • 為什麼你的便便這麼臭?
    尤其是當室友/家人緊接著用衛生間的時候,你只能通過TA的表情和抱怨知道——你的便便真的很臭。此時的你只能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便便有時候會這麼臭?有時候卻還比較「正常」?首先讓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一下—— 便便是如何誕生的?
  • 「給腸子洗洗澡」忽悠國人十幾年,真相竟是這樣!
    腸道聽說有人造它的謠十幾年,靠賣它和口臭、肥胖、臉上斑的緋聞賺鍋滿盆滿,腸道哭的好大聲。你吸菸嗎?你巴氏刷牙嗎?你用牙線嗎?你刷舌苔嗎?肥胖!你一天的遠動時長能達到半小時嗎?斑!你防曬嗎?你熬夜嗎?你看看明明就是你做錯了,為什麼鍋是我背。腸道的工作真相18斤宿便?不存在的。
  • 不小心咽下口香糖,腸子會被粘住嗎?到底該怎麼處理?
    還是一個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你我都有可能遇見過。說口香糖黏黏糊糊的嚼都嚼不爛,如果不小心吞下肚子裡,會不會把腸子粘住了?反正,喬妹小時候,就被父母這樣教育過,並再三警告:千萬不要把口香糖吞進肚子,真的那麼可怕嗎?誤吞口香糖,腸子會被粘住嗎?
  • 圓形的屁屁為何排出方形的便便?袋熊的糞便,刷新了科學家的三觀
    在她此前的學術生涯中,楊佩良對許多動物的排洩行為都進行過研究,比如大象數自己糞球的數量等。2015年的時候,她在一場學術報告會上介紹自己最新建立的關於動物排便的一個數學模型時,在座的一位科學家向她提出了問題:「你的這個模型,是否適用於袋熊?」楊佩良當時還是有點懵的,因為她並不是一位生物學家,確實不了解袋熊的糞便。報告會結束後,她馬上就搜索了袋熊糞便的圖片。
  • 寶寶便便裡藏著健康信號,形狀、顏色、氣味的異常情況,一次講透
    幾乎每位新手媽媽都有過研究寶寶「屎尿屁」的經歷,「哎,今天的粑粑怎麼是綠色的?哎,今天的粑粑怎麼這麼稀?哎,今天的粑粑為啥一點都不臭?」。 關於便便的這些問題,讓寶媽們完完全全化身成為福爾摩斯,拿著放大鏡也要從便便裡發現點蛛絲馬跡。
  • 兒童的便便,你仔細觀察了嗎?
    本期《指尖醫生》,我們為您請到的是來自華山北院兒科病房的護士長蘭娜,教您通過寶寶便便,識別孩子胃腸道信息。,你仔細觀察了嗎?我們人體排出的糞便因其含水量以及形態,可以分為兔兔便便、葡萄串、玉米棒、香腸便、塊狀的以及片狀的。兔兔便便、葡萄串、玉米棒含水量極其少,寶寶排出體外會特別困難。
  • 你真的需要潤一潤、清一清嗎?
    丁當真是不知道,「空氣汙染(包括菸草)是一類致癌物」已經讓人整個人都不好了,幹嘛還要拉上便便一起進坑?真相是,從來沒有任何證據說過便便會致癌。丁當也不知道,為啥會有人要去「清宿便」,認為「清了宿便」就可以「排掉腸毒」?
  • 給女朋友講的睡前小故事,你講過幾個?
    但是它還沒來得及把魚裝進桶裡,魚就開始說話了,魚告訴它,你如果再用胡蘿蔔當魚餌我就打死你。聽完這句話,小白兔一下子就懵了。給女朋友講的睡前小故事搞笑第二篇小白兔上完廁所不小心掉了十塊大洋在馬桶裡,半天了都沒決定撿不撿,想走又捨不得,想撿起來又下不去手。不要了嗎?一塊大洋能買兩根胡蘿蔔,十塊大洋就是二十根胡蘿蔔。
  • 大家關心的寶寶便便大全在這裡
    文章的最後有一道考題,認真看完之後,你將得到一份育兒真經。真要那麼聯想,確實非洲的一隻蝴蝶也能和我們扯上點關係。綠色便便正常嗎?講真,添加輔食之後,還能每天端著紙尿褲仔細欣賞的都勇氣可嘉。便便還能有啥味兒,肯定不是香的,無非就是酸和臭,原因咱就不分析了吧,搞那麼清楚幹嘛,反正也不吃,不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