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有一句諺語說「六月六,看谷秀」,這裡的六月六指的是農曆的六月初六,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家鄉民諺所謂的「看谷秀」,就是觀看莊稼抽穗開花。所謂「谷」,和現在的國際說法「穀物」之「谷」的含義一樣,不單純是指穀子。
時下北方農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以及常常被稱作小米的穀子,都正處於開花結穗的時節。而在家鄉方言中,莊稼抽穗結穗的過程,都統稱之為「秀穗」。
同時,「六月六」還是漢族和布依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
漢族的六月六
天賜節
我國許多地方,將「六月六」稱為「天賜節」。傳說,唐僧歷經八十一難好不容易從西天取得真經,卻在歸途中不慎將佛經掉落大海,唐僧只好將佛經撈出曬乾。
本來這只是個傳說故事,但古人卻偏偏認定唐僧曬經這天是農曆的六月六日,還據此把這一天命名為「天賜節」,意思是這一天「天賜佛經度眾生」。
六月六曬衣節在中國歷史久遠,又名「曬蟲節」,意為把蟲曬死,衣物就不會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