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優化幼兒一日生活、進一步轉變教師兒童觀、深化課程改革的生命力,2021年1月8日,我園特邀浙江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楊蓉老師進行《優化一日活動、支持幼兒學習》專題講座。
楊老師從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對幼兒的學習支持、課程中再審視和重構兒童觀三方面,結合她所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經驗,為我們梳理課程改革中老師可以改進的方向。
首先,楊特結合《關於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為我們講解了課程改革的四個主要內容。
楊老師提出的五個問題為我們指明項目活動的可行性:
1.這個方案是否有足夠多是幼兒尚未了解的?需要去探究的?
2. 這個方案是否可以符合本年段兒童發展需求?
3. 作為共同學習者,我是否感興趣?
4. 作為共同學習者,家長是否有機會參與其中?
5. 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幼兒園、班級、家長、社區等)支持並幫助幼兒探究與澄清相關問題。
在課程建設中,教師這個角色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楊特說:「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擁有著最大的課程決定權,因此我們也肩負著課程建設的重要責任」。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專業化的發展,適宜的教育觀念不僅對教師自身有益,也會讓孩子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楊特結合《指南》解讀了個中要點,重點強調並建議「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習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此外,楊特還通過一個個優秀的項目活動案例的分享,讓老師們了解如何將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課程建設當中。
楊特引導我們關注到「兒童視角與兒童的視角」這一問題。兩個概念雖然相差一個字,但在理念上卻相差甚遠。所謂兒童視角,是成人的兒童視角。而兒童的視角才是兒童自己的視角,是兒童自己的體驗、感受以及對周圍世界的理解。我們要理解,兒童是一個有能力和愛思考的生命體,那麼,如何體現「兒童的視角」?這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
本次講座,楊特巧妙地運用案例,深入淺出為老師們講解了支持兒童學習的理念與做法。相信老師們通過此次學習,受益匪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老師們盡力踐行: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課程,讓我們一起做兒童成長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