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沒關注我,請點擊圖片上面日期右邊【雲南舞蹈培訓網】即可關注!我們每天將會與您分享最有價值的資訊!
---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且無規則意識,而且家長會過多包辦,使他們失去自我鍛鍊的機會,這令他們在新的環境中無所適從。而我們的老師指導小班幼兒生活常規時,又往往存在許多問題:形式單一,說教為主;策略生硬,指令性語言;一緊一松,沒有堅持,等等。這都使得小班幼兒生活常規不能很好地養成。
一、用兒歌優化生活常規的意義
(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
從生理方面看,小班幼兒腦部結構已基本成熟,腦的機能也已經發展起來,因此小班幼兒學習兒歌只要唱幾遍就能記住了,並且不容易忘記。
從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來看,3~4歲的幼兒不善於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他們更多地使用疊詞、三字句、簡短句,並且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會用動作配合,從而表達出自己的所需。兒歌教學正好配合了幼兒語言發展的這種特點。
(二)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
兒歌是以低幼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具有民歌風味的簡短詩歌。它是兒童文學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體裁形式之一,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動、易教易懂易記,最貼近嬰幼兒的現實生活。它篇幅短小內容淺顯易懂、節奏明快,是集生活、教育及遊戲於一體的一種文學體裁。
(三)促進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
幼兒園小班是剛組成的集體,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幼兒各方面的經驗尚未定型,可塑性強,此時培養良好的生活常規最易成功。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在幼兒園小班兒歌對孩子生活常規的培養有積極的作用。
二、兒歌優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規的實踐
小班幼兒在生活活動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盥洗、解便、進餐、午睡這幾個環節。多數幼兒都不知道怎樣洗手;許多幼兒把尿尿在褲子裡,上廁所時忘記衝馬桶;進餐活動中有等著老師餵的,有挑食的;午睡時需要老師陪伴,不會疊衣服,衣服脫下亂放……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老師需採取小班幼兒較易接受的方法來引導幼兒,兒歌在這中間就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一)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兒歌
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園選取了小班幼兒常規問題比較集中的兩個環節作為重點培養的角度,集中編創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具體內容如下表。
(二)運用適宜生活環節的兒歌內容
1.行動演示法
小班幼兒進餐完畢,要擦嘴和漱口,可是大部分幼兒都會忘記,還有不知道怎麼擦嘴時,教師親自示範並帶領幼兒朗誦兒歌:「小小手巾雙手託,對準嘴巴輕輕合,變成一塊方手絹,擦擦折,擦擦折,照照鏡子看一看,擦淨嘴巴笑呵呵。」孩子們邊念邊學,慢慢地就學會了。
2.隨意滲透法
善於抓住時機,注重隨機教育。有許多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習得的。針對某個幼兒不排隊,硬擠到廁所,致使其他幼兒差點摔跤的現象,請大家來說一說誰對誰不對。幼兒們紛紛發言,最後得出一致結論:上廁所應該排隊,如果擠隊容易發生危險。小班幼兒很喜歡聽故事念兒歌,這時候教師念兒歌:「小朋友,上廁所,排好隊,你先我後不著急。」巧妙地運用兒歌這一形式,堅持正面教育,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隨機教育,及時滲透非常重要。
3.自主創編法
陶行知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現在的兒歌雖然很多,但與一日生活常規相對應的還有欠缺,我們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和精神,創編出更適合小班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兒歌。
在穿衣服這一常規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幼兒一起編了一首兒歌:「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
在午睡這一常規的培養過程中,我和幼兒編的兒歌是「睡前要小便」(幼兒園,靜悄悄。乖寶寶,要睡覺,上床之前要尿尿,這樣才能睡得好)與「午睡歌」(吃過午飯漱嘴巴,我要開始午睡啦。脫掉外衣蓋好被,鑽進被子睡著啦)。
在盥洗這一常規的培養過程中,我和幼兒一起編了這首兒歌「洗手」(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溼,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乾淨)。
(三)運用兒歌指導幼兒生活的策略
1.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不同幼兒來說,要求又有所區別。對於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可以請他們來當小小值日生,用行動和兒歌來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同伴間的相互學習與幫助也能提高幼兒的生活處理能力。
2.反覆強化,加以鞏固
一個好的生活常規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斷地強化。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疲勞,以致忽視,但我們不能就此放鬆此方面的教育,因為小班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還沒有很自覺的意識,需要我們用兒歌反覆的提示和幫助,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
3.環境滲透,運用生活
教師要將兒歌滲透到一日生活常規的各個環節中,內容要具體化、生活化、可操作。這樣便於小班幼兒按兒歌內容盥洗、解便、進餐、午睡,為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打好基礎。如我們在盥洗區的牆壁上粘貼幼兒洗手的步驟圖,用每幅圖形象的展示兒歌內容,幼兒無形中也在學習。
小班是幼兒打基礎的時候,作為老師,我們希望用最簡單、幼兒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他們自覺形成必要的規則意識和理解生活中的常識,就像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主張的「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一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更是要從生活中選材。兒歌作為一種較好的方式,我認為還有很多值得推敲研究的地方,只要將兒歌教育用得恰如其分,就可以優化幼兒一日生活常規。
——摘編《新課程學習》(下)
如果您想學更多的舞蹈,快快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來吧!查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雲南舞蹈培訓網】或掃描二維碼!
——————關於我們——————
雲南舞蹈培訓網專注於成人舞蹈培訓、考級,青少年舞蹈培訓、考級。歡迎您關注本網站!
微信公眾號: 雲南舞蹈培訓網
網站:http://www.ynwdwhw.com
聯繫電話:13888817577(段老師)
13577082773(穎老師)
分享是最好的品格 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你的朋友或掃描二維碼關注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