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東北的三線城市,畢業就考上了特崗教師,今年八月份服務期滿三年可以入編了,一直不太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想考公務員。但是家裡人都說我的性格、處事方式更適合老師(我不會看眼色、聽不出別人的話中話、做事不靈活……)期間也考過公務員,有幸遞補進過面試,但是單位不給開同意報考證明最後沒能參加面試(其實參加面試以我的成績也上不了岸)所以一直都特別糾結要不要三年服務期滿之後不再繼續做老師而是考公(這邊的教育局會讓做選擇,是不入編給項目生的身份還是入編沒有項目生的身份)
另外體制內的醫生、公務員、教師,沒辦法說哪個就比哪個好,見過有老師非要考公務員的,也見過公務員不想幹,想去做老師的。
要回答老師、公務員這類的問題,首先要基於自己的情況,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回答:
一、是否著眼於職業技能的發展
一般而言,公務員系統除了極個別崗位,要求專業技能,大部分從事機關事務性工作,對職業技能的培養不夠,很可能進入體制,把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荒廢掉。 而教師則不同,相比公務員在職業技能培養上,會磨練相關技能,譬如教師往往被稱作越老越吃香的工作。
2、是否更偏向工作和生活的穩定
一般來講,公務員最穩定的,老師次之。 所以一心嚮往穩定工作的同學,不妨選擇公務員。 至於老師和公務員哪個更清閒,這要看不同的單位和不同的學校。我個人的看法,老師可能比公務員辛苦一點(特別是中學教師)。
3、是否看重收入和賺錢能力的培養
風險和收益往往成正比,選擇職業也是一樣。公務員工作穩定,但收入增幅有限。
舉個例子,某大學生A畢業就考入沿海一線城市機關單位,轉正第一年到手15萬,而同期在企業上班的同學B年入10萬,甚至不如A;但若干年後,B已經年薪50萬,而A收入可能在20萬左右。
老師收入在某些方面和公務員一樣,但體制外變現能力比公務員更強。不少老師利用業餘時間補課賺錢,更甚至辭職辦培訓班,收入往往比本職工作賺的更多。 同樣對於對未來充滿憧憬、幻想的女生,公務員的收入恐怕不夠多買幾瓶「神仙水」。
4、是否更看重職業的發展前景
公務員和老師在職業發展上,存在著天花板。 大多數公務員是以科員身份退休,職業發展受限。對於想幹大事的同學,的確就像很多人說公務員「一眼望到頭」。 猶豫|同學說公務員是一眼望到頭的職業,勸我考研……
5、是否更傾向較為輕鬆的工作
不少寶媽選擇考公,也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體制內優待女生的氛圍,也不會像企業過度壓榨剩餘勞動力。 老師比起企業,也相對較好。
以上是自己的情況,接下來談談客觀條件。 我們知道,目前經濟下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特別突出,可能非重點院校的畢業生,也很難找到待遇特別好的工作。 不否認部分非211、985學生能找到高薪的收入,但是即使找到高薪的收入,往往意味著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甚至工作環境惡劣(某些工地、野外崗位)。 所以討論收入和付出的性價比,我給大家一個尺度,如果你應屆生就能找到稅前年薪20萬以上的工作,要謹慎報考公務員,因為絕大部分地區的公務員,都拿不到這種收入。 還有一個建議,對於非211、985的同學(包括985、211院校的生化環材專業),強烈建議報考公務員,因為公務員可能是你能夠找到性價比最高的職業。 最後說一下公務員和老師的選擇,個人認為老師和公務員差別不是特別大,需要結合自己情況選擇,尤其是要想一下上文提到的1、3、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