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青少年新冠病例的「已知」與「未知」

2020-09-07 新歐洲

9月1日,全法超過1200萬學生重返學校。在開學的第二天,就有學校由於確診病例而關閉。在複課的第四天(9月4日),法國教育部長讓·米歇爾·布蘭奎爾(Jean-Michel Blanquer)在EUROPE 1電臺上宣布:全法有22所學校以及百餘個班級被迫關閉,其中法國本土有10所,留尼旺島有12所。

教育部長表示:這些剛開學就發現的病例很可能是跟學校外部的因素有關,「其中一些人應該是在開學前就被感染上的。」

毋庸置疑,新冠病毒的陰霾一直籠罩著法國所有的學校。

對於教師以及初中生、高中生而言,在校園內必須要佩戴口罩,以便所有學生都可以返回課堂。家長和老師則擔心返校上課會加速病毒在孩子間的傳播。

有人認為開學之後疫情會好轉,理由是大家生活都開始規律,會減少聚會,不再會全國各地四處晃悠,流動減少了,病毒傳播的機會也相應會減少。

也有人認為開學之後會比假期時更糟糕,因為原本躲在家裡的人不得不出來去上班上學,公共運輸會更擁擠。開學之後,大多數人都不得不擠在一起。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學年的開始以及學生回歸校園,病毒傳播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受影響的程度少於成人

自疫情開始以來,從研究人員收集的數據證實,兒童比成年人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根據歐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ECDC)的摘要,法國公共衛生署(SPF)指出,在歐洲,孩子們確診數僅佔報告確診總數的5%以下。SPF 在每周流行病學報告中說明,在法國,住院病人數和死亡的比例,未成年人不到1%。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報告,在美國,18歲以下確診率為7%,而他們佔美國總人口的22% 。但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數據顯示,5月至8月期間美國受感染的年輕人數量急劇增加。

在美國喬治亞州的7月夏令營期間,發生了一起年輕人群聚感染事件。營地忽略了衛生規定,只要求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孩子們沒有佩戴。最終發生群聚感染,在大約600名營員中,有260名被測試為陽性。在6至10歲的兒童中,有50%被感染。 在11-17歲之間,有44%被感染,在18-21歲之間,感染者佔1/3。

法國公共衛生高級委員會(HCSP)在新學年開始時表示:年輕人相對於成年人來說仍然是不易感染群體。HCSP指出,在PCR病毒檢測(來自鼻腔內的樣本)以及血清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患者中,兒童的比率很低,就算在兒童確診比率最高的區域也只是和成人比率相當。

在法國,一項研究顯示,在3月初至4月底之間進行的50,000多次PCR病毒檢測中,兒童的陽性率比成年人低3.5倍。在冰島,結論是同樣的,兒童患病的比率低於成年人。然而,在瑞士,相同的調查並未發現兒童與成人之間有任何差異。

從SPF每周的流行病學報告裡可以看到,法國人群中新冠病毒病例正在呈指數級地增加。但是,在0-14歲的年齡段中,通過PCR病毒檢測診斷出的新病例數量仍然很少,並且比其他年齡組(尤其是受影響最嚴重的15-44歲和45-64歲年齡段)要低很多。

症狀輕微,甚至沒有

HCSP認為,自從病毒出現以來,醫生們收集的信息「令人放心」,並與中國的兒科研究和已發表的研究分析報告相呼應。當感染病毒時,兒童通常會出現較輕度甚至無症狀的感染,而且比例非常高,以至於它可能會被忽略而未被診斷。

SPF和ECDC都發現,年輕人住院和重症的可能性很低。HCSP補充說,重症和死亡「幾乎完全」只影響患有併發症的老年感染者。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在美國,兒童的住院率為每10萬人中有8人,而成年人為每10萬人中有164.5人。

極少數情況下為重症

兒童可能因為新冠病毒患上嚴重的疾病:「與Sars-CoV-2相關的多系統炎症綜合症,無論是否與心血管衰竭有關」,醫師縮寫為PIMS或MIS-C。這會導致發燒,發炎,心臟病發作和類似於川崎綜合症的症狀。

HCSP指出這些病例數在世界範圍內都 「非常有限」。到5月中旬,法國已確診108名孩子患上這種多系統炎症綜合症,目前,這種綜合症導致在馬賽一名兒童死亡。

病毒數可能與成人一樣多

當孩子們出現新冠病毒症狀時,兒童體內攜帶的病毒與成年人一樣多(甚至更多)。因此,SPF和ECDC表示,孩子們同樣具有傳染性。德國的研究發現,在PCR病毒測試中,兒童體內的平均病毒載量和成年人不相上下。

一項在美國芝加哥對145名兒童進行的研究表明,在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人相比較的報告中顯示,五歲以下的兒童鼻中的病毒顆粒多十到一百倍。因此這證明了 「幼兒可能是病毒在普通人群中傳播的重要因素」。

主持這項研究的泰勒·希爾德·薩金特(Taylor Heald-Sargent)是兒童傳染病專家,他說:「 如果孩子們能夠傳播這種病毒,也就不足為奇了。

兒童很少是疾病傳播的起點

HCSP引用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與流感所發生的情況不同,兒童很少是疾病傳播的起點。在學校中也很少有新冠病毒集群感染的記錄。此外,SPF和ECDC指出,兒童一般很少或根本沒有症狀,所以很難監測到。

對學校感染病例的調查可以證明,在託兒所和小學中,兒童之間的交叉傳染很少,尤其是在年齡越小的兒童之間。

哪怕是孩子們特有的由新冠引發的多系統炎症綜合症,但大多數兒童也都是通過家庭傳播的方式從成年人那裡被感染的。

衛生委員會,對返校的看法

在法國科學家針對上薩瓦省的群聚病例研究中發現,有一名9歲的男孩,他已感染並出現症狀。這個男孩期間去了三所學校,並與112個人發生了接觸。但是,這些接觸病例均未報告任何症狀且測試呈陽性。在澳大利亞的學校中也有類似的情況。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在瓦茲省Crépy-en-Valois的群聚病例上研究也證實了這些論點。在這所大學的教師中發現了幾例病例,檢測表明,在15至17歲的人群中,血清陽性率(即受病毒感染的人口比例)為40%,但15歲以下的人群中佔2.7%。

HCSP表示,在該市的六所小學中,這種血清陽性率是10.4%。但是當孩子的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時,醫生發現他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甚至更高(分別為61%和44%)。鑑於這些結果,研究人員估計,該病毒的傳播在家庭內部比在學校進行的概率會更多。

SPF和ECDC觀察到,學校重新開放並未帶來傳染的增加。這兩家機構的判斷是:停課「並不能增加對兒童的保護,大多數是輕症甚至沒有症狀」。「如果採取物理疏導和衛生措施,與人口密度相近的工作或休閒環境相比,學校不太可能是更有利於病毒傳播的環境。」

還不知道被感染少的原因

這個問題仍然困擾著研究人員。是因為患病的孩子數量較少而降低孩子們間的傳染?還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更好?凡爾賽醫院中心的兒科醫生維羅尼克·亨根(Veronique Hentgen)估計,原因可能是「多種因素的」。

專家提出了一個可行的假設:「兒童的免疫系統,由於它遇到的疾病較少,因此能夠做出更有效的免疫反應,顯然,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反應較慢。」

差異也可能與病毒受體有關。醫生指出:「要進入細胞,該病毒必須與鼻子中存在的ACE2受體結合。兒童的受體要少於成年人,女性的受體則少於男性。」

還不知道傳播少的原因

美國兒科教授傑弗裡·史塔克(Jeffrey Starke)提出了另一種理論:由於兒童的肺部較小,因此排出的飛沫也較少,因此潛在地減少了傳播病毒量。

SPF和ECDC認為,「應該對兒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感染和抗體產生的動態」。

我們不知道孩子們何時會達到與成年人一樣的病毒傳播力。目前而言,孩子年紀越小,感染他人的機會就越少。

我們可以確定,10歲以下的孩子傳染別人的情況很少。灰色區域為10-15歲之間。凡爾賽醫院中心的兒科醫生維羅尼克·亨根(Veronique Hentgen)指出,在15歲時進入青春期的年輕人是具備與成人一樣的病毒傳播力的。

從嬰兒期到進入青春期後的傳染性來看,期間顯然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還有待觀察。

從新冠病毒的相關數據上可以得出結論: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受到冠狀病毒感染的概率會更低,受到的影響也更少,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仍然未知!

-END-

文|陳雨

相關焦點

  • 英法現兒童「類川崎病」死亡病例,與新冠有關
    (Facebook帳號Lionel Top)然而,最近兩周,全法陸續出現與新冠有關的兒童重症病患,讓廣大家長還沒來及放下的懸著的心變得更加忐忑。法國公共衛生總局周五(5月15日)發表公報稱,今年3月1日以來,法國公共衛生部門已累計報告144例兒童類川崎病病例,包括1例死亡病例,為南法城市馬賽一名9歲兒童 。
  • 新冠相關罕見病恐感染澳洲兒童
    (圖源:AAP)澳大利亞頂尖的兒科專家正在研究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疾病,該疾病與新冠病毒有關,據信已導致美國三名兒童死亡。過去兩個月,美國近100名兒童(從新生兒到青少年)出現了類似川崎氏病的神秘病症。(圖源:AAP)聯邦衛生部長亨特(Greg Hunt)說,到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尚無已知病例。
  • 本周五,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恢復開放!張文宏:打完新冠疫苗...
    1月15日起,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遊藝項目恢復預約啦!不過要注意的是——限流開放關於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恢復預約及限流開放的通知根據目前杭州市疫情防控形勢及最新的防控要求,2021年1月15日起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遊藝項目開放將恢復預約及限流,樂園將繼續做好定期消毒、公示工作人員健康上崗信息等工作保障遊客的健康。具體措施如下:一、網上預約。
  • 川崎病例全球出現 兒童感染新冠也易轉成重症?
    兒童重症患者的新增有可能推翻此前關於他們不易感染COVID-19的認識,而他們的奇特症狀也有助於醫學界進一步了解這種新型病毒,更重要的是,家長和醫生都有必要了解這些新症狀,世界衛生組織(WHO)冠狀病毒專家瑪麗亞·范科柯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在上周的一次通報會上就表示,「我們要求全球臨床醫生網絡對此保持警惕,確保他們系統地捕捉到兒童的信息,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兒童患病情況,從而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認識和指導治療
  • 法國報告144例兒童類川崎病病例,或與新冠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5日在瑞士日內瓦總部召開的記者會上說,目前的初步報告假定,兒童出現的類川崎病症狀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有必要緊急調查這些症狀產生的原因,以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並找到治療方法。根據法國衛生總署公報,一名9歲兒童因類川崎病不治身亡,這是法國首例類川崎病死亡病例。法國裡昂婦幼醫院兒科醫生亞歷山大·貝洛日前組織了一項關於類川崎病的流行病學研究。
  • 歐美多國出現兒童相關新冠「罕見系統症候群」
    最近美國和歐洲都出現了很多兒童新冠肺炎重症病例,還有幾例死亡病例,搞得歐洲人心惶惶。目前,全世界的學校都在陸續開學,為了讓大家了解兒童新冠「不明炎症」重症病例,董萌博士站在醫學專業角度,為大家解讀這個「可怕的」兒童新冠重症。本文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希望爸爸媽媽為了孩子,認真耐心地閱讀。
  • 新冠病毒源自哪裡?歐美病例早於中國!
    義大利米蘭大學: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2月9日報導,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個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
  • Cowen主席:新冠疫情成為「已知的未知」
    我以前曾寫過,在評估市場時使用拉姆斯菲爾德(Don Rumsfeld,美國前國防部長)規則有什麼好處,這個規則指任何複雜的情況都存在以下三種情形:已知的已知(known knowns),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s)和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
  • 法國累計報告144例兒童類川崎病病例 可能與新冠有關
    新華社巴黎5月15日電(記者陳晨)法國衛生總署15日發表新聞公報說,今年3月1日以來,法國公共衛生部門已累計報告144例兒童類川崎病病例,包括1例死亡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5日在瑞士日內瓦總部召開的記者會上說,目前的初步報告假定,兒童出現的類川崎病症狀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有必要緊急調查這些症狀產生的原因,以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並找到治療方法。  根據法國衛生總署公報,一名9歲兒童因類川崎病不治身亡,這是法國首例類川崎病死亡病例。
  • 德媒:兒童川崎症重度炎症或者為什麼增加 可能新冠病毒引發免疫...
    中國小康網5月18日訊 老馬 從4月底以來,一再出現關於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病況嚴重的報導。在巴黎,約15名兒童病情嚴重,法國衛生部長韋朗(Olivier Véran)深為不安。患病兒童們的症狀與俗稱的川崎氏綜合症群(Kawasaki-Syndrom)相似:血管發炎、連續多日發燒、身上長出皮疹。最近川崎症兒童患者增多德廣聯報導,此前,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已敘述過類似的兒童病例。漢考克表示,相關病症明顯系由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而其肇因則可能就是新冠病毒。
  • 智利衛生部:兒童新冠患者病癒後出現未知症候群,病狀與「川崎病...
    這是一種多系統性炎症綜合症,其全球首例病例於5月份報告,出現在於過去曾經出現病毒檢測呈陽性或者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兒童或未成年人。公共衛生部副部長寶拉·達扎(Paula Daza)向媒體表示,這是一種未知的症候群,在病人感染病毒後大約三,四個星期出現的。這種症候群是由於身體對該病毒「有高度免疫反應」而觸發的,兒童身體對過去的病毒感染有反應。
  • 外媒:多國出現新冠病毒的時間比已知更早
    中國網12月7日訊(記者李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國的報導和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出現在這些國家的時間比已知更早,甚至早於中國確認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時間。
  • 由「新冠」引發的「兒童新綜合症」恐在歐洲爆發!
    來自英國的警報「4月26日,英國兒科重症監護公司(PICS)在推特上報告了英國公共衛生服務機構(NHS)發出的警報:最近幾周,越來越多的兒童因嚴重疾病住院,其中危重兒童的病例數有所增加,其症狀與新冠症狀相似。有一些病患新冠測試呈陽性,但有一些又沒有。目前仍然未知這種病症是否與冠狀病毒直接相關。
  • 【父母必知】關於兒童"新冠"疫苗的六問
    2020年關將至的時候,新冠疫苗離我們越來越近!預計在明年年初左右,全球將迎來新冠疫苗的密集上市潮。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有效?會有什麼不良反應?這麼多種疫苗,我們該如何選擇?打完是不是就真的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了?疫苗問世,日常生活中還用戴口罩嗎?問題一: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有效?英國一名志願者今年5月份接種了第一針疫苗,14個小時後開始發冷、頭痛、渾身虛弱,曾一度高燒至39度。
  • 外媒:多國出現新冠病毒的時間比已知更早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國網12月7日訊(記者李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國的報導和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出現在這些國家的時間比已知更早,甚至早於中國確認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時間。境外主流媒體報導美國12月出現新冠病例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發表在《臨床感染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根據對美國9個州居民獻血樣本的檢測,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已有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比中國正式確定該病毒早了幾周,同時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
  • 美國近300例新冠「兒童怪病」研究:類似川崎病,危及生命
    新冠疫情以來,感染的兒童及青少年多被認為症狀較輕,但自4月以來全球多個國家陸續報導另一種「兒童怪病」,並且和新冠病毒感染高度相關。這種「兒童怪病」是一種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多數患者出現發燒、皮疹、嘔吐、頸部淋巴腫大、嘴唇乾裂和腹瀉等症狀,與川崎病症狀相似,也被稱為類川崎病。
  • 聯合國兒基會警告新冠疫情或對兒童造成深遠影響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8日在其發布的報告中警告,新冠疫情可能對兒童造成令人擔憂的深遠影響,國際社會應當採取措施,避免出現「迷惘的新冠一代」。這份題為《謹防出現迷惘的新冠一代》的報告,是兒基會發布的首份全面概述新冠疫情對兒童影響的報告。
  • 歐美多國現罕見兒童炎症症候群 或與新冠病毒有關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最近,英美出現了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歐洲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兒童病例,有些兒童出現的症狀類似於中毒性休克和川崎症。醫生認為,這些炎症病例有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資料圖:圖為英國重症監護室內,醫護人員在照顧新冠病毒感染者。
  • ...感染變異新冠病例的兩人是來自多倫多東部達勒姆地區的一對夫婦...
    【加拿大首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當地時間12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宣布發現兩人感染近期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安大略省成為加拿大境內最早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病例的省份。
  • 英美上百名兒童患不明炎性症候群 部分呈新冠陽性
    圖/人民視覺文丨財新記者 曾佳從4月下旬開始,歐美多國的上百名兒童被發現患有一種炎性症候群,其中部分兒童患者的新冠病毒檢測呈現陽性。美國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5月10日表示,該州已有至少85名兒童患上這種不明原因的炎性症候群,其中3名兒童死亡。另外該州還在調查,其他兩名病亡兒童的死因是否與此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