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著這麼一句話:相由心生,是何道理?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心」?
「心」,指的是我們整個內心世界的活動,包括人的思維、情感、情緒和性格因素的變化總和;在古代認為心藏神,主神明,是一切意識的主宰;那麼,由今天看來,既然生命體的所有活動與自然界其它一切現象一樣,都是由物質、能量、信息變化而來,我們就可以這樣理解,「心」就是內在能量信息體系與外在聯繫的窗口,它的根是能量信息體系,表象為大腦意識。
「相由心生」又是怎麼產生的?因為物質結構是在能量信息的作用和支配下形成的;人體由實體結構體系和能量信息結構體系構成,組成各種器官、組織、細胞等結構的物質,比如,蛋白質、胺基酸,其他小分子、離子等等,他們的合成、轉化、代謝都是在能量信息的參與下才能完成,能量信息就是生物波,換句話說(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在人體的空間裡各種無形的能量波充斥其中,瀰漫分布在實體周圍,它的振蕩推動著內在變化,提供能量和動力,也選擇和左右著結合方式。
這種能量信息活動的象徵,在內觀狀態下是可以被意識發現的,而且,人的思維意識、情緒、情感,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謂的「七情」動態,本身也是輻射出一種能量信息波,給實體臟腑的周圍造成壓力,參與和影響它們的變化與結構生成。
所以說,長時間的內在心理狀態產生的影響,最終會表現於外在的相貌形態上,「相由心生」的道理即是如此,也是作為無形的能量信息影響有形的實體結構的事實依據;中醫根據有諸內而形諸外創立了面診方法,而江湖人士把面相當成了窺心秘術,只要得過真傳的,估計都是有來路去處,非騙子類的胡謅八咧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