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科技創新到底有多重要?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發表重要講話,闡述科技與強國的關係,其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讓人印象深刻。今天,人民日報客戶端進行梳理,邀你一起學習。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要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
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核心技術是「命門」: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得靠自己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考察時強調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過去在外部封鎖下,我們自力更生,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創造了「兩彈一星」,這是因為我們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下一步,科技攻關也要這樣做,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考察時強調
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科技競爭像「短道速滑」:上不去,中國就落下風
科技競爭就像短道速滑,我們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後要看誰速度更快、誰的速度更能持續。
——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
——2015年10月29日,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培植人才成長「沃土」: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
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改變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的做法,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2014年5月13日,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於二〇一三年工作情況的報告》上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