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古董鐘錶,美到忘記時間|大英博物館|北京故宮|古董|銅鎏金

2020-12-22 騰訊網

什麼是古董鍾?

銅鍍金四明鍾,22×19×42cm

鍾和表都是計量、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一般來說,按國際慣例,機心直徑超過50毫米,厚度超過12毫米的為鍾;機芯直徑在50毫米以下的則為表;至於古董鍾,現在習慣於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或歷史超過100年的各式時鐘稱作「古董鍾」。

銅鍍金琺瑯壁瓶表,英國,18世紀,43×19cm,表徑5.4cm

從人文的角度講,古董鍾是特定社會環境中科技、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不是簡簡單單的計時工具而已。它的珍貴性、裝飾性和功能性兼具,這是它和現代鍾最重要的區別。

古董鍾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最早把西洋鐘錶引進中國的是歐洲傳教士。他們為了能向中國傳教,不惜一切辦法想打開中國的大門。

銅鍍金象拉戰車樂鍾,英國,136×55×70cm

1606年,明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恰巧有機會把機械鐘錶作為禮品進獻給皇帝。兩座自鳴鐘引起了皇帝極大的興趣,它們不僅是宮中最早的現代機械鐘錶,而且還是打開中國宮廷的「敲門磚」,也是以後皇帝收藏、製作自鳴鐘的源頭。至此,西方科學技術的產物,以藝術品的方式進入了中國。

《延禧攻略》劇照

到了清朝,皇帝們對鐘錶這一藝術品的收藏興趣達到鼎盛,他們想方設法收集各種各樣的珍奇鐘錶,賞玩鐘錶成為皇室成員的一種時尚。康熙皇帝還在內務府造辦處專門設立了「自鳴鐘處」,從全國招募人才學習鐘錶製作技術,嘗試著自己生產鐘錶。

《如懿傳》劇照

乾隆四年(1739年),「自鳴鐘處」改名為「做鍾處」,從內務府造辦處獨立出來,從此成為專門製造鐘錶的皇家作坊,廣集西洋鐘錶技術和清宮鐘錶製作、修復技術於一身。現在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鐘表中,絕大部分都是乾隆時期收藏和製作的。據悉,乾隆總共擁有逾三千件鐘表,可以說是史上頭號「鐘錶迷」!

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西洋童子打樂鍾

概括起來,當時的鐘表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第一類以建築為造型,當時英國主導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同時也緊密結合東方的傳統風格,鐘錶造型多樣,中西合璧,別有一番風味;第二類以人物、動物為景觀,並十分注重結合中國文化所講的寓意,例如馬到成功、太平有象、牛氣沖天等各種動物及人物的吉祥寓意;第三類以大自然及田園風光為背景或主題。

頂級古董鍾在哪裡?

銅鍍金方花盆式鍾,英國,36×30×83cm

歐洲的一些國家級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德國鐘錶博物館、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等都有許多珍貴的古董鍾藏品。另外一些有著豐厚歷史的品牌博物館也有許多古董鍾藏品,比如日內瓦老城區的百達翡麗博物館、歐米茄博物館、寶磯博物館、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等等。

故宮博物館鐘錶館

《故宮鐘錶館》硬木雕花樓式自鳴鐘

其實,擁有最多古董鍾收藏的當屬我們的故宮博物院鐘錶館,所以在鐘錶界有一個說法:「鍾看北京故宮,表看百達翡麗。」故宮鐘錶的來源比較豐富,現有收藏的1500多件鐘表,既有英國、法國瑞士等國家的名作,也有清宮做鍾處的作品和廣州鐘的代表作,還有一些中西合璧的作品。

古董鐘的收藏價值

百達翡麗珍珠牡蠣金時鐘,18k金、銀、珍珠、鑽石、紅寶石、祖母綠、海藍寶石、水晶

百達翡麗珍珠牡蠣金時鐘 打開後

在鐘錶收藏中,我們必須注意六大要訣:品牌、限量性、功能性、歷史、材質和品相。除此之外,古董鐘的收藏還有幾個標準:

第一,看年代,年代越久遠的鐘越珍稀;

第二,看鐘匠的籤名。如果一座鐘是出自著名鐘匠的作品,那價格肯定要高很多;

第三,看一座古董鍾是否有收藏價值,還要憑經驗和判斷。比如看它的設計、功能等等。有一些鍾能顯示整個宇宙、日月星辰的運行,這一類的鐘也是複雜程度較高的,非常值得收藏。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下古董鐘的魅力!

【古董鍾欣賞】

銅鍍金鏨花荷花缸鍾,廣州,清乾隆。缸高154cm,缸直徑68cm

這一座荷花缸樣式的鐘表是典型的中式田園風光中的荷花景象,缸面用一面鏡子代表水面,水面上畫有遊魚、水草,是乾隆時期做鍾處自行設計並製作的。缸中的五朵荷花底部用拉杆連接機芯,拉杆收縮,花瓣張開;拉杆放鬆,花瓣就閉合。

這座現代主義色彩濃厚的鐘表即使放在現代人的家中也不覺得違和,相反,逼真的荷花與荷葉更像是一株真實的盆栽。

法國 雅各布·佩蒂特的陶瓷上釉地幔時鐘

德國 麥森瓷器時鐘

倫敦的古董象牙、銀裝飾馬車時鐘 by 威廉·特霍西爾

卡地亞火烈鳥和蓮花自動機時鐘

十九世紀法國 銅鎏金琺瑯四柱四明鍾

十九世紀美國 銅鎏金四明鍾

十九世紀法國 木殼玳瑁銅鎏金壁掛布勒鍾

十九世紀 法國銅鎏金琺瑯壁爐鍾

十九世紀法國 銅鎏金鎏銀繪琺瑯花鳥鍾

1766年 中國手風時鐘 by 詹姆斯·考克斯 ;黃金、鑽石、寶石;珍珠母貝錶盤、白色琺瑯錶針、黃銅、部分鍍金等

以上內容來自於中國舞臺美術學會

相關焦點

  • 劉益謙近2000萬網拍古董「廣鍾」引關注
    近兩千萬元「音樂座鐘」將於8月在龍美術館展出  正當我們沉浸在慶祝端午的歡樂時,北京時間6月21日晚9時38分,劉益謙一條「清乾隆銅鎏金蓬萊八仙音樂座鐘」,德國網拍28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000萬元)落槌」的微信引起了朋友圈的廣泛關注。
  • 老人半世紀沉迷「表」情 收藏千隻古董鐘錶(圖)
    近日,快報記者在安品街79號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內遇到南京古董鐘錶收藏圈內的資深藏家李萬林,他手裡積累的古董鐘錶有上千隻。  私人珍藏  法國古典座鐘一件20萬  「老李鐘錶店」位於朝天宮古玩市場一樓不顯眼的角落,一走進店內,記者就被一座西洋風格的座鐘吸引了。
  • 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目前的拍賣市場,雖然受大環境影響且西洋古董鐘錶屬於拍賣場中的雜項收藏,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數據來看表現不俗。它們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正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可。   古董鐘錶的精美並非只有在拍賣場中才能見識,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收藏市場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經過走訪,北京商報記者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找到了一家專門經營西洋古董鐘錶的店鋪,主營18世紀法國古董座鐘。
  • 佛教與宮廷藝術的百花齊放|北京保利|春拍|古董|佛教|藝術|...
    「吉金——重要私人收藏明清銅爐」成交2566萬,成交率為74%,其中王世襄舊藏鬲式爐以943萬元力拔頭籌;「從喜馬拉雅到五臺山——重要佛教藝術夜場」以近1.36億元謝幕,僅一件流標,總成交率高達95%;「禹貢——天子與庶民的感應古董珍玩之夜」 ,剔除兩件撤拍作品,其餘作品全部成交, 1.13億元成交額可喜可賀;「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玉器、工藝品」實現總成交額近1.66億元,成交率亦達到82%,三件過千萬的作品分別是
  • 這六件被修復的鐘表文物,試圖用時間技藝來探討「有界之外」
    其中「時間技藝」中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和卡地亞的鐘表保護修復專家共同修復的六件珍貴的鐘表文物。而展覽之所以叫「有界之外」,也正是來源於故宮博物院鐘錶修復團隊在與卡地亞進行合作交流時的真實感悟,正是在雙方對鐘錶技藝的切磋探索中,回溯時間和歷史的脈絡,激發出彼此對傳統的領悟,也讓雙方的合作不斷突破本來的界限。
  • 絕美古文物:博物館裡的「顏值擔當」,你見過幾個?
    在我國歷史長河中,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許多顏值逆天的珍寶,冠古絕今,彰顯出中華五千年的匠心、氣度和靈性之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八件絕美古文物,其顏值可謂精美絕倫,獨步古今,不知道會不會炸裂你的「少女心」?
  • 臨海有座鐘表館: 指針循環承載永恆時間
    該館由臨海商人、鐘錶收藏家王仁波創立,展出其十餘年間收藏的308件古董鐘錶,自去年5月12日起對公眾免費開放。小場館大有乾坤兩層樓連帶小庭院,建築面積不過600餘平方米。這座外觀素雅的民營博物館,細細觀賞,卻能發現內裡大有乾坤。推開玻璃門,迎面是一扇時針與分針停留在九點半的鏤空時間屏風。
  • 中國古董教父安思遠藏品明年3月上拍紐約佳士得
    坐擁古代銅鏡、明代家具、精美玉器、近現代中國書畫,以及喜馬拉雅、印度及東南亞藝術的豐富收藏,安思遠對於推廣亞洲藝術貢獻至距,甚至被稱為「最後一位真正的古董鑑賞及藝術收藏大家」。原蘇富比教育學院中國區首席代表、資深藝術品市場顧問、收藏家粱曉新曾在悼念安思遠先生逝世時表示:「安思遠,是當代最為著名的亞洲藝術收藏家,因其遠近聞名的明式家具珍藏而被稱為 明朝之王 。
  • 武漢一六旬修鍾人:31年「復活」古董座鐘近200臺
    ,仿佛走進一座私家鐘錶博物館。圖為曹慶吉和他的黑森林布穀鳥鐘 武一力 攝  今年62歲的曹慶吉是武漢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早年從事楚劇院道具製作行業,精通木工和修繕等手藝。1988年,他隨父親接觸到古董鐘錶,這些誕生於20世紀初期的老鍾雕花鏤空工藝精美、內部機械精細,令曹慶吉愛不釋手。
  • 武漢六旬修鍾人:31年復活近200臺古董座鐘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6日訊 德國黑森林布穀鳥老式座鐘、懸線天文鐘、日本五音鍾、琺瑯國產座鐘……62歲的武漢市民曹慶吉是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走進他家裡,近200臺民國時期的世界古董鐘錶映入眼帘,仿佛走進一座私家鐘錶博物館。
  • 佛山市六月西洋藝術博物館:穿越百年探尋歐洲藝術之美
    位於廣佛交界的南海大瀝,隱藏著一間西洋藝術博物館,館藏過萬件西洋古董,主要包括歐洲貴族家具、古董鐘錶、機械樂器等,置身其中,仿佛將人帶回幾個世紀以前的歐洲世界。它就是佛山市六月西洋藝術博物館(即智城西洋藝術館),每年光採購藏品的花費就高達2億元,行內人認為,其館藏之豐富、種類之齊全國內罕見。
  • 日本藝術留學:大英博物館日本奈良特展
    大英博物館日本奈良特展將於本月24日結束,感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哦!本次展覽以日本歷史文化重地奈良為切入點,探尋了日本佛教的誕生。奈良地區的寺院、神社和博物館向本次展覽出借了精美的宗教造像和儀式用品,與大英博物館館藏的重要的奈良繪畫互為補充,共同為觀眾講述了奈良的歷史以及探尋佛教在日本的歷史文化根源。釋迦誕生像及灌佛盤,銅鎏金,公元8世紀,東大寺,奈良,日本國寶。
  • 亓昊楠陳楊夫婦:宅在故宮修文物
    故宮裡的古董鐘錶雖然令人震撼,但修復的工作其實是相當枯燥且充滿挑戰的。首先是因為故宮裡的鐘表全都年代久遠,沒有現成的圖紙或是機械構造供參考,所以也就不具備太強的理論性,主要是靠跟著師傅邊幹邊學,積累經驗。再加上故宮中收藏的鐘表皆是以表演和觀賞性見長(皇帝並不在意具體的時間),所以修復的難點也都在複雜的聯動機制上,而非基礎的走時結構。
  • 專訪巴黎古董雙年展主席兼法國國立古董商工會主席Dominique...
    剛剛確定了今年9月將要參加巴黎古董雙年展的參展商數量,這位才上任一年半的巴黎古董雙年展主席兼法國國立古董商工會主席就馬不停蹄地奔向亞洲,旨在讓更多的中國展商和亞洲藏家了解這一歷史悠久的古董雙年展的新變化。  歐洲的古董圈,許多人都知道Dominique Chevalier的大名。早在成為巴黎古董雙年展主席前,他就以古董掛毯和地毯專家的身份被人熟知。
  • 世界頂級古董商是如何煉成的
    這位神秘人物就是世界級最大的古董商,經營東方古董的世界級泰鬥——朱塞佩·埃斯卡納齊先生(Giuseppe Eskenazi)。 朱塞佩出生在一個古董世家,自幼便有著濃厚的藝術薰陶。5歲的時候,同齡的小朋友都喜歡去遊樂場,朱塞佩卻喜歡泡在博物館裡。
  • 鐘錶的魔力
    路過東單北大街,走進北京著名的精時鐘表店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忙碌的鐘表師傅,還有各式各樣的維修工具以及琳琅滿目的鐘表。斯帝文和劉書利的相遇是在北京,雖然兩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表達,但是他倆卻通過鐘錶這門共同的語言成為知音。劉書利把斯帝文比喻為「鐘錶業的白求恩」,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只為把自己的熱情展現於這片土地上,為這個國度的鐘表事業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 修補時間縫隙的鐘表醫生 專訪國家級鐘錶維修大師陳強達
    1985年,他進入百批鐘錶縫紉機總匯,從以前利用業餘時間維修鐘錶,最終成為一名專業的鐘表維修員。  一進入鐘錶的世界,他就被這其中的魅力深深吸引,如饑似渴地找大量的專業書籍,從原理入手,每個月的錢基本都花在買書學習上,苦練基本功。一本《鐘錶的維修原理》,整整抄了7本筆記本。  與此同時,遍訪名師,赴各地培訓,他先後在上海鐘錶學校、杭州亨達利鐘錶店等地深造學習。
  •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
    原標題: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作為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與交易中心,也是以中國文物為代表的亞洲藝術品國際交易中心之一。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古董拍賣會,都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競標,所拍出的價格屢屢打破中國文物價格紀錄。香港古董街荷里活道是古玩愛好者必到之地。
  • 拍賣成交紀錄超過一般古董 古董玩具成藏家寵兒
    請你也翻箱倒櫃找一找,如果你還能從你家壁櫥或堆滿雜貨的角落找到一兩件兒時的鐵皮玩具,請你要好好珍惜它,或許它已經變成絕版的古董玩具了  說到汽車收藏,收藏家們至今仍會偶爾談論起著名的轎車收藏家、賭博業巨頭BillHarrah在上世紀80年代所創造的案例,這是任何人都沒有遇到過的事——Harrah的大批收藏品被分成三批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