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誕生後的幾百年中,只被人們當做一種計時器。1985年,人們突然發現,紐約的名流們手腕上都戴起了二戰以前的老表,並引以為時尚。很快,古董表收藏風潮席捲全球。眼下,古董鐘錶的收藏與投資價值,正被國內收藏界有識之士看好,近年來國內拍賣市場上古董表拍出的價格直線上揚。近日,快報記者在安品街79號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內遇到南京古董鐘錶收藏圈內的資深藏家李萬林,他手裡積累的古董鐘錶有上千隻。
私人珍藏
法國古典座鐘一件20萬
「老李鐘錶店」位於朝天宮古玩市場一樓不顯眼的角落,一走進店內,記者就被一座西洋風格的座鐘吸引了。李老說,這個法國古典座鐘於19世紀製作,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該座鐘高55釐米,寬42釐米,材質為24K銅鎏金,造型別致、古樸典雅,彰顯著文藝復興時期浪漫主義色彩。記者看到,座鐘上部坐有一位身穿奢華浮花織錦將軍服的男子,底座處刻有漩滑狀花蔓。座鐘上的男子一手執筆,一手拿紙,眼睛眺望遠處,其面部稜角分明、眉發濃重、目光敏銳。李老說,法國古典鍾以其造型古雅、製作精緻聞名於世,它們極適合高檔居室裝飾,因此在法國深受歡迎,國內不少人也喜歡在法國購回此鍾。據了解,這個座鐘目前的市場價值在20萬元左右。
有種勞力士俗稱「棺材仔」
「這是1938年前後生產的勞力士,它的設計非常特殊,十年前我花3萬多塊錢買的。」李老拿出一隻造型獨特的勞力士腕錶向記者介紹道。他說,這隻錶盤略顯老舊的表與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勞力士手錶不一樣,表身的造型像一隻棺材,故香港人稱之為「棺材仔」。記者看到這款表的錶盤為黑色,表體為18K玫瑰金,外形美觀大方,錶帶部分做工十分精細。據記者了解,這隻防水自動上弦手錶還有一點特別之處,它具有特別的轉子結構,可以經常保持發條的張力。只要戴在手腕上,手腕的動作便能夠促使轉子轉動。
經驗之談
古董表保養成本很高,切忌貪多
據記者了解,2010年香港蘇富比秋拍近日剛剛落幕,名貴腕錶拍賣會專場總成交額高達5570萬港元,刷新了歷年蘇富比常設名貴腕錶拍賣總成交額紀錄,掀起了古董表市場的又一收藏高潮。據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市面上1910年代到1920年代的懷表依然較為搶手,而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出品的手錶價格也漲勢不小。因此,估計這些早期鐘錶價格走勢在今後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而且其中精品名表的升值前景更為看好。
針對當前日益高漲的收藏熱,李老提醒喜愛古董鐘錶的藏家:收藏古董表要量力而行,存量切忌貪大,因為古董表的保養成本非常高,一般一至兩年需要「洗油」,貴重的古董表還要拿到香港地區找專業機構保養,收藏量一旦大了就會不堪重負。同時,古董表的收藏講究所謂「原裝原件」,即零件不能有後配,最好是收藏未經修理過的,如果是有後配零部件的也最好選用同一品牌的產品,千萬不可採用替代品,否則將身價大跌。在購買時要看清古董表牌子名字的串法是否與原廠的一致,現在市面上充斥不少假表,由於假表表面通常要翻寫,可能會串錯字母或轉寫數目字,稍有不同可能就存在問題。
快報記者 李谷 應嘉軒
閒來愛聽時間走動的聲音
藏家李老
閒來愛聽時間走動的聲音
「收藏古董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們個個都是鮮活的藝術品」。今年75歲的李萬林說話中氣十足,他說自己從25歲開始就收藏鐘錶。年輕時家裡沒錢,李萬林省吃儉用很長時間才勉強買到一隻表。為了養家餬口,李萬林經常賣掉一隻再去買另一隻,開闊眼界之餘,也能維持家中的日用開支。50年來這樣買來然後賣出的表有700多隻。
閒下來的時候,李老喜歡把它們拿出來,聽聽時間走動的清脆聲音,看看背面精緻的雕刻,這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和許多藏家一樣,李老也喜歡把寶貝拿出來,與藏友們分享心得。退休後,他就在朝天宮古玩市場開起了自己的「老李鐘錶店」,既打發時間,又方便和朋友交流切磋。
李老在南京鐘錶收藏界也算前輩級的藏家了,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已經發黃的榮譽證書。李老說,這是1996年他參加江蘇省首屆民間收藏展覽時,南京博物館頒發給他的證書,當時他的這些古董表一度讓很多參觀的年輕人迷上了鐘錶收藏。
(責任編輯:new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