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半世紀沉迷「表」情 收藏千隻古董鐘錶(圖)

2020-12-22 搜狐網

  鐘錶誕生後的幾百年中,只被人們當做一種計時器。1985年,人們突然發現,紐約的名流們手腕上都戴起了二戰以前的老表,並引以為時尚。很快,古董表收藏風潮席捲全球。眼下,古董鐘錶的收藏與投資價值,正被國內收藏界有識之士看好,近年來國內拍賣市場上古董表拍出的價格直線上揚。近日,快報記者在安品街79號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內遇到南京古董鐘錶收藏圈內的資深藏家李萬林,他手裡積累的古董鐘錶有上千隻。

  私人珍藏

  法國古典座鐘一件20萬

  「老李鐘錶店」位於朝天宮古玩市場一樓不顯眼的角落,一走進店內,記者就被一座西洋風格的座鐘吸引了。李老說,這個法國古典座鐘於19世紀製作,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該座鐘高55釐米,寬42釐米,材質為24K銅鎏金,造型別致、古樸典雅,彰顯著文藝復興時期浪漫主義色彩。記者看到,座鐘上部坐有一位身穿奢華浮花織錦將軍服的男子,底座處刻有漩滑狀花蔓。座鐘上的男子一手執筆,一手拿紙,眼睛眺望遠處,其面部稜角分明、眉發濃重、目光敏銳。李老說,法國古典鍾以其造型古雅、製作精緻聞名於世,它們極適合高檔居室裝飾,因此在法國深受歡迎,國內不少人也喜歡在法國購回此鍾。據了解,這個座鐘目前的市場價值在20萬元左右。

  有種勞力士俗稱「棺材仔」

  「這是1938年前後生產的勞力士,它的設計非常特殊,十年前我花3萬多塊錢買的。」李老拿出一隻造型獨特的勞力士腕錶向記者介紹道。他說,這隻錶盤略顯老舊的表與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勞力士手錶不一樣,表身的造型像一隻棺材,故香港人稱之為「棺材仔」。記者看到這款表的錶盤為黑色,表體為18K玫瑰金,外形美觀大方,錶帶部分做工十分精細。據記者了解,這隻防水自動上弦手錶還有一點特別之處,它具有特別的轉子結構,可以經常保持發條的張力。只要戴在手腕上,手腕的動作便能夠促使轉子轉動。

  經驗之談

  古董表保養成本很高,切忌貪多

  據記者了解,2010年香港蘇富比秋拍近日剛剛落幕,名貴腕錶拍賣會專場總成交額高達5570萬港元,刷新了歷年蘇富比常設名貴腕錶拍賣總成交額紀錄,掀起了古董表市場的又一收藏高潮。據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市面上1910年代到1920年代的懷表依然較為搶手,而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出品的手錶價格也漲勢不小。因此,估計這些早期鐘錶價格走勢在今後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而且其中精品名表的升值前景更為看好。

  針對當前日益高漲的收藏熱,李老提醒喜愛古董鐘錶的藏家:收藏古董表要量力而行,存量切忌貪大,因為古董表的保養成本非常高,一般一至兩年需要「洗油」,貴重的古董表還要拿到香港地區找專業機構保養,收藏量一旦大了就會不堪重負。同時,古董表的收藏講究所謂「原裝原件」,即零件不能有後配,最好是收藏未經修理過的,如果是有後配零部件的也最好選用同一品牌的產品,千萬不可採用替代品,否則將身價大跌。在購買時要看清古董表牌子名字的串法是否與原廠的一致,現在市面上充斥不少假表,由於假表表面通常要翻寫,可能會串錯字母或轉寫數目字,稍有不同可能就存在問題。

  快報記者 李谷 應嘉軒

  閒來愛聽時間走動的聲音

  藏家李老

  閒來愛聽時間走動的聲音

  「收藏古董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們個個都是鮮活的藝術品」。今年75歲的李萬林說話中氣十足,他說自己從25歲開始就收藏鐘錶。年輕時家裡沒錢,李萬林省吃儉用很長時間才勉強買到一隻表。為了養家餬口,李萬林經常賣掉一隻再去買另一隻,開闊眼界之餘,也能維持家中的日用開支。50年來這樣買來然後賣出的表有700多隻。

  閒下來的時候,李老喜歡把它們拿出來,聽聽時間走動的清脆聲音,看看背面精緻的雕刻,這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和許多藏家一樣,李老也喜歡把寶貝拿出來,與藏友們分享心得。退休後,他就在朝天宮古玩市場開起了自己的「老李鐘錶店」,既打發時間,又方便和朋友交流切磋。

  李老在南京鐘錶收藏界也算前輩級的藏家了,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已經發黃的榮譽證書。李老說,這是1996年他參加江蘇省首屆民間收藏展覽時,南京博物館頒發給他的證書,當時他的這些古董表一度讓很多參觀的年輕人迷上了鐘錶收藏。

(責任編輯:news6)

相關焦點

  • 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目前的拍賣市場,雖然受大環境影響且西洋古董鐘錶屬於拍賣場中的雜項收藏,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數據來看表現不俗。它們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正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可。   古董鐘錶的精美並非只有在拍賣場中才能見識,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收藏市場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經過走訪,北京商報記者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找到了一家專門經營西洋古董鐘錶的店鋪,主營18世紀法國古董座鐘。
  • 絕美古董鐘錶,美到忘記時間|大英博物館|北京故宮|古董|銅鎏金
    一般來說,按國際慣例,機心直徑超過50毫米,厚度超過12毫米的為鍾;機芯直徑在50毫米以下的則為表;至於古董鍾,現在習慣於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或歷史超過100年的各式時鐘稱作「古董鍾」。銅鍍金琺瑯壁瓶表,英國,18世紀,43×19cm,表徑5.4cm從人文的角度講,古董鍾是特定社會環境中科技、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不是簡簡單單的計時工具而已。
  • 鐘錶的魔力
    斯帝文和劉書利的相遇是在北京,雖然兩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表達,但是他倆卻通過鐘錶這門共同的語言成為知音。劉書利把斯帝文比喻為「鐘錶業的白求恩」,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只為把自己的熱情展現於這片土地上,為這個國度的鐘表事業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 古董級泰迪熊 收藏身價百萬圖
    其中泰迪熊的生產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倫敦佳士得拍賣行每兩年都會舉辦一次泰迪熊拍賣活動,本周內又有200隻產於20世紀中早期的古董熊進行拍賣。不要小看這些小熊,它們的平均身價在1000至6000英鎊間,也就是說,最便宜的也要人民幣上萬元。今年估價最高的小熊來自德國名門史蒂夫(Steiff),它們產於20世紀早期,可謂是泰迪熊中的鼻祖,目前已經絕版。拍賣估價在9000英鎊左右。
  • 武漢一六旬修鍾人:31年「復活」古董座鐘近200臺
    圖為曹慶吉和他的黑森林布穀鳥鐘 武一力 攝  今年62歲的曹慶吉是武漢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早年從事楚劇院道具製作行業,精通木工和修繕等手藝。1988年,他隨父親接觸到古董鐘錶,這些誕生於20世紀初期的老鍾雕花鏤空工藝精美、內部機械精細,令曹慶吉愛不釋手。
  • 劉益謙近2000萬網拍古董「廣鍾」引關注
    而古董鐘錶收藏家劉基賢更直言:「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但僅僅是大鐘收藏高價成交的一個起步,還將會有更加精美、更加高價的拍品出現。」  劉益謙說:「這是一座18世紀製造的罕見音樂自鳴鐘,飾以琺瑯、寶石等在蓬萊山形的鐘樓上,可見瀑布、浪花、八仙和福祿壽三星,每隔一小時打點報時,驅動機芯一經啟動可維持八天。」  這尊音樂座鐘的最絕妙之處在於它的機關。只需輕輕擰鐘身背後的隱藏發條,伴隨著清靈的樂聲響起,仙山左側的小亭和正面的陰陽八卦符開始緩緩轉動,玻璃瀑布及小河也漸漸呈現出一片波光蕩漾的華彩。
  • 知名華裔收藏家吳靜熱心慈善 翱翔鐘錶世界 分享美好人生
    為慈善拍賣而來的人們發現,這家餐廳與想像中的西式餐廳不同,在餐廳的過道和四周,精緻地陳列著一件件古董鐘錶,19世紀的法國琺瑯懷表、色彩絢麗的騎兵陶瓷座鐘、拿破崙三世時期的三件套鎏金鐘。這裡仿佛是一個古董鐘錶博物館,除了優雅與精緻之外,更讓人嗅到時間沉澱的味道。
  • 沒錢買表該怎麼辦——多讀鐘錶書籍
    ,更高效率的找到屬於自己的手錶一旦到了那個境界,再看手錶,表還是那隻表,但已經不是你之前認識的那隻了看什麼鐘錶書籍:鐘錶書籍五花八門,數量數不勝數,而精品中卻是不多,毒師先做一個總的鐘表知識分類,然後再從各個類目中推薦出好的書籍。
  • 【腕錶】狂熱「表」情
    這種現象的成因,主要在於投資高端二手手錶的穩定收益和高流動性,使得不少的機構資金進入了手錶收藏市場,有些品牌的手錶已經出現了大幅的飆升。專業人士主要投資於古董手錶,尤其鍾愛百達翡麗。所以,如果一開始就打算購買一塊具備收藏和投資價值的手錶,那麼目光最好鎖定在一些品牌推出的限量版,或是名表廠商推出的特別版本手錶。對投資者來說,如果具備投資實力,那麼江詩丹頓、勞力士系列以及百達翡麗無疑都是不二的選擇。複雜功能提升品質曾經有人這樣對手錶進行分類:世界上只有兩種鐘錶—三問表和簡單功能表。
  • 稀有黃金迪通拿,勞力士機芯的沛納海古董表即將拍賣
    最近這兩天富藝斯(PHILLIPS)拍賣行在臺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了一場鐘錶拍賣會的預展,替即將在2020年11月29日於香港JW萬豪酒店登場的「名表薈萃: 香港XI 」拍賣會進行暖身,這是富藝斯在年底之前最後一場於亞洲舉行的拍賣會,為此他們也準備了相當多別具收藏意義的手錶要與藏家們分享。
  • 走進濟南古鐘錶博物館,聽2800座古鐘錶講劉氏家族的收藏故事
    文/圖 | 張宜霞人類文明的曙光,是伴隨著對時間的掌控開始的。—— 題記 坐落在濟南七賢文化城的「山東劉氏古鐘錶博物館」,是山東省文物局確認的非國有博物館。是由劉榮全、劉榮芹、劉榮昌、劉榮光、劉榮躍姐弟5人,在繼承家父劉恩陽畢生鐘錶收藏心血的基礎上,拿出自有藏品組建而成。
  • 古董鍾收藏慢熱中升溫
    古董鍾存在宮廷與民用之分   中國與鐘錶結緣於明朝萬曆年間,有記載的最早鐘錶是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貢給明代萬曆皇帝的皮套鍾。早期的進口鐘表都是供給貴族和上流社會的,與普通民眾無緣。直到清同治年間,德商代理人成立了亨達利鐘錶眼鏡公司,專營德國鍾、瑞士表,西洋鐘錶才逐漸在中國大眾的中間階層出現。
  • 修補時間縫隙的鐘表醫生 專訪國家級鐘錶維修大師陳強達
    浙江在線04月12日訊一盞檯燈下,筒狀的專用放大鏡卡緊眼眶,三隻手指戴好橡膠指套,在拆下的鐘表機芯反覆琢磨研究,這是鐘錶大師陳強達最習慣也最享受的狀態。  隨著技藝逐步提高,他修復的種類慢慢擴展,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維修陀飛輪、三問、八音鍾等世界最高端鐘錶複雜機芯的維修技師。由簡入難,遇強則強,貫穿始終的則是一股子韌勁。  他視自己為鐘錶的醫生,每一隻表、每一台鐘在他眼中都是一個生命,而他的使命就是重新煥發它們的光彩。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細節,精心打磨。」
  • 這位上海職校鐘錶專業老師有點牛 鐘錶王國瑞士派學生來拜師
    古董店打工改變人生  熟悉鐘錶的朋友知道,獨立制表師協會擁有不少如雷貫耳的大師名字,共有40多位會員。制表大師寶璣就是其中之一,在18世紀末期,他發明了陀飛輪,以克服地心引力對鐘錶走時造成的不利影響,直至今天,陀飛輪依然活躍在不少高級腕錶中。它被公認為鐘錶三大複雜功能之一。為了喚醒人們對傳統工藝的熱愛,郭鳴精心製作了一枚陀飛輪懷表。
  • 買有收藏價值的鐘只能通過拍賣行和收藏家洽購
    資深藏家石永聯表示——  近日,古董鐘錶資深藏家石永聯帶著他的近十件古董落地大鐘在中山與廣大市民見面,這是他近年來第一次給公眾公開自己的珍品。他把古董鐘錶稱為「運動中的藝術品」。由於在收藏中曾經中招,他提出,要買到有收藏價值的鐘,只能通過國際性的、有信譽的拍賣行和國際知名的收藏家洽購。
  • 德國鐘錶博物館——世界上最為廣泛的黑森林鐘表收藏地
    德國鐘錶博物館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富特旺根市黑森林城鎮附近,在黑森林鐘表製造企業的中心地帶,是一處歷史鐘錶製造中心。博物館主要收藏了160多年歷史的黑森林鐘表,這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的黑森林鐘表收藏,同時也使得人們更深層次的理解黑森林地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
  • 盛世典藏:艾米龍「祥龍」表值得收藏嗎?
    像名人字畫、翡翠寶石、名家鐘錶、古玩等藝術品都是非常好的收藏品,就其中鐘錶收藏這個門類來說,出身、數量、藝術鑑賞性以及時代性都是鐘錶是否值得收藏的關鍵詞。這樣說來只算是個抽象的概念,究竟列入收藏級的鐘表究竟該如何去鑑賞,筆者採訪了鐘錶收藏界的資深人士程老。
  • 這六件被修復的鐘表文物,試圖用時間技藝來探討「有界之外」
    六件鐘表文物不容錯過既然因雙方的合作而起,那麼這場展覽的觀展重點必是這被修復的六件鐘表文物,指針丟失、齒輪缺損、錶盤氧化……這些挑戰都讓長達近千小時的修復過程忙碌而困難重重。而其中一枚命名最簡單的「鍍金表」卻給修復團隊帶來了最大的修復難度。「只有那一件(指鍍金表),修之前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 有識之談 | 陳瑞祥:時光的精粹——鐘錶裡的工匠精神
    法國人Thomas Bayard在日內瓦成為首位「制表師」(鐘錶匠),而在之後的16世紀末,Martin Duboule亦是享有盛譽的制表師。16世紀日內瓦的主要宗教加爾文派教義提倡節儉,反對奢侈,禁止教徒佩戴珠寶首飾等一切炫耀財富的行為,不允許浮華享樂,所以日內瓦當地的金匠和珠寶匠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想辦法轉行。
  • 全球最貴最薄最複雜 這些鐘錶之最你知道麼【圖】
    全球最貴最薄最複雜 這些鐘錶之最你知道麼【圖】 2014-09-22 13:40:36 來源:東北新聞網 制表是一門藝術,在方寸間挑戰工藝瓶頸與技術難題是制表師們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