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代祭掃訂單激增:兩墓園上萬訂單,有人18天代祭掃100多次
3月14日,民政部發布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通知,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的祭掃方式,隨後各省市發布的相關通知中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公墓、骨灰堂免費集中代為祭掃」。此前,代祭掃還是一項私人或部分墓園推出的非主流服務。今年,則在全國很多墓園得以推廣。這間接激增了墓園裡的代祭掃服務,而私人代祭掃服務,則遇到冰點。
-
冬至祭掃得線上預約?老年人怎麼辦?記者致電上海各家墓園
記者致電上海各家墓園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15日報導:今天一大早,市民蔣爺爺打進東方網新聞熱線諮詢今年冬至祭掃是否需要預約。「看新聞說今年祭掃要線上預約,我是獨居老人,也沒有智慧型手機,我還能去祭掃嗎?」
-
冬至時節倍思親 揚州各大墓園現掃墓小高峰
昨天是冬至,自古就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是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昨天,揚州各大墓園迎來了祭掃小高峰,揚州墓園3000人次、茅山公墓1500人次。昨天的祭掃呈現出文明、平安、和諧、綠色的特點。疫情之下思親之情不減雖已是冬天,揚州墓園裡依然綠草如茵、泉水潺潺、花木扶疏。昨天上午,記者在揚州墓園看到,前來祭掃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家都自覺佩戴口罩,主動出示健康碼,配合防疫工作。為了引導文明祭掃方式,園區執行全園禁燒禁燃政策,並在門口提供紙錢換鮮花服務。記者看到門口箱子裡放滿了紙錢,近旁的鮮花大受歡迎,全天售出了1000多束鮮花。
-
雲祭掃、代客祭掃等祭掃新方式受歡迎
【來源:澎湃新聞】上海福壽園代客祭掃現場。 上海福壽園 供圖 4月4日,清明節。 每年的清明,都是人們前往墓園掃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今年清明期間,受疫情影響,上海倡導市民儘量不現場祭掃,同時推出「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對確有原因需要落葬、祭掃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預約祭掃」。 當日,上海各墓園均按照提前預約情況,對現場祭掃進行嚴格了限流。而各墓園推出的網絡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成為人們當下祭奠先人的新選擇。
-
南山西麗報恩福地墓園實施祭掃管控封閉管理
清明節將至,因戰「疫」仍在進行,深圳市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倡導市民通過「雲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4月2日14時,記者走訪西麗報恩福地墓園發現,該墓園已實施祭掃管控措施,在門口及周邊道路設置了寫有「疫情期間,暫停現場祭掃」的指示牌、橫幅等,提醒市民勿盲目前來祭掃。
-
正冬至祭掃現場:人流比去年少一半,代客祭掃業務量激增
今天上午,記者從濱海古園獲悉,因為前期防疫宣傳以及措施,今天上午前來落葬祭掃的人流量比去年大幅減少,只有一半左右,而相比之下,選擇遠程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的人數則明顯上升。據了解,從今年清明開始,這一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圖說:前往濱海古園公墓祭掃的市民。
-
——北京各大陵園公墓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祭掃見聞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市天慈墓園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 電話機 「鈴鈴鈴……」 「您好,這裡是北京市天慈墓園,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三個「感謝」,表達了家屬對手機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也傳遞著對方師傅的感激和對墓園工作的認可。 方國營是墓園防火保衛組的一員。疫情期間,他們組不僅每天要對全園進行防火安全巡查,還要每4小時對辦公區域消殺、每天早晚各一次測量墓園一半職工的體溫,並做好記錄。他風趣地對同事說:「過不了我的體溫槍,你們就別想上崗啦!」
-
墓園頭痛:每天十幾車掃墓祭品怎麼辦 - 現代快報
昨日天氣晴朗,但南京掃墓的並未出現預想的人流高峰。據南京市民政部門統計,雙休日兩天約有70萬人前往郊區的各大墓園,今年各公墓和交警部門倡議的「錯峰祭掃」成功抑制了往年擁堵不堪的清明祭掃高峰。雖然交通問題不再是難事了,但市民掃墓後留下來的祭品,卻讓墓園管理方十分頭痛。
-
據說雲祭掃、代祭掃都有了…
實際上,經過多年的宣傳和倡導,傳統掃墓的方式,正逐漸被"網上祭掃"等新興掃墓方式所替代。以望仙安息園為例,2017年清明,到園區現場掃墓客流約17萬人次,2018年為15萬,2019年進一步減少到13萬人次。儘管如此,清明假期墓園接待的客流依然十分龐大,除了上海本地居民,還有來自外省市的。
-
清明節南京集體「代祭掃」上線 為故人三獻禮放蓮花燈
中新網南京3月25日電(記者 朱曉穎)身穿黑色衣裝的陵園祭拜工作人員將手中素果、美酒、清香向上舉起,果果實心、杯杯清酒、炷炷清香送逝去親人。蓮花池中,工作人員放入近百盞蓮花燈,為故人祈福。25日上午,在南京市仙靈陵園,「疫情無情仙靈有愛」2020年清明仙靈陵園集體代祭掃儀式在這裡舉行。工作人員在蓮花池中放入近百盞蓮花燈,為故人祈福。 泱波 攝清明將至。目前,江蘇部分公墓實行預約登記、分時限流、有序開放的現場祭掃。因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江蘇各地推出了「雲祭掃」「代祭掃」等服務,鼓勵民眾多元化表達哀思。
-
清明節全國非現場祭掃方式有哪些 各地掃墓規定
清明節全國非現場祭掃方式有哪些 各地掃墓規定 根據民政部的要求,今年清明期間,各地推出多種非現場祭掃方式。在上海,當地民政部門鼓勵和倡導大家採用網絡和集體祭掃的方式緬懷親人。 江蘇清明期間多地公墓開展預約代祭服務 在江蘇,今年清明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多地也推出了預約祭掃,代為祭掃及線上祭掃等服務。 4月3日,總臺央視記者在南京鯉魚山公墓看到,陵園裡不時有市民前來祭掃。據公墓管理方統計,全天約有2000多人前來,人數遠少於往年同期,據了解,往年該公墓最高峰時一天入場3萬人。
-
多項措施保障冬至祭掃文明有序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傳統的祭掃、落葬的高峰,松江各公墓迎來了掃墓大客流。墓園管理方和交警部門根據預案,積極疏導車流、人流,整個祭掃過程平穩有序,文明祭掃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多項措施保障冬至祭掃文明有序 一大早,記者驅車前往天馬山公墓,途中道路通暢,未出現擁堵,不少市民也有同感。
-
瀋陽墓園疫情期間可以掃墓嗎?
近期諮詢祭祀掃墓的瀋陽市民較多,受疫情影響,瀋陽地區大部分墓園都不允許掃墓了,還需明確一些注意事項,瀋陽陵園網提醒您在前往墓園掃墓祭掃之前需要先問好墓園是否允許掃墓。當然,生命跟健康遠遠的要比這些重要的多,這是一成不變的真理,小編也建議您非必要不要這個時期出門祭掃,如果遇到周年這種特殊情況非要參加掃墓活動的話,也希望您一定遵循以下幾點注意事項,下面瀋陽陵園網小編帶您了解。
-
...祭掃 墓園 停車 墓區 古園 場站 車流量 交警 軌-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桑怡12月21日報導:據有關部門預計,今天或將迎來冬至祭掃的首輪高峰。據記者今晨從墓區、軌交、交警部門獲得的最新消息。上午8點左右,嘉定部分墓區已經出現停車飽和。但軌交、高速客流量仍較為平穩。 據嘉定交警部門消息,上午8點左右,松鶴墓園內場停車已經飽和,嘉定交警開始採取臨時分流措施,引導駕駛員將車輛停於F1停車場內。
-
最全:佛山全市墓園交通管制措施公布
清明節期間,佛山公安將對全市墓園、祭掃場所道路及周邊路段實行交通管制措施,將增派警力在主要路段、重要節點設置執勤點進行交通疏導與管控,對現場祭祀車輛、市民進行勸離,並在各主要祭祀場所周邊交通路口設置提醒和引導標識,加強對墓園周邊路段的巡查及對違停車輛的查處。
-
響應非現場祭掃 讓傳統節日更「清明」
近日,民政部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今年清明節大力推廣非現場的祭掃方式,包括網絡祭掃,推廣家庭追思,開展公益性的代祭服務等。今年清明節假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此情形下推廣非現場的祭掃方式具有特別的意義。為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我們每個人都當積極響應,自覺踐行,以文明祭祀寄託哀思,不聚集、不扎堆,防控疫情傳播。推廣非現場的祭掃方式有利於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
佛山市民響應號召文明祭掃:別樣清明一樣情
「只要心中惦念著先人,其實用什麼方式並不重要。」何清軍說。受疫情影響,佛山於3月18日發布全市各類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活動的通告。一時間,網絡祭掃、居家追思、鮮花代祭等文明祭掃成為市民緬懷先人的「首選」方式。就連以往普遍選擇清明上山祭拜或在村中祠堂焚香祭掃的廣大村民也自覺不聚集,不現場祭祀、不踏青祭拜,以文明祭掃的形式遙寄對親人的哀思。
-
江蘇揚州:市民錯峰祭掃鮮花換紙錢 這個清明更文明
司新利 攝 受疫情、降溫、下雨和預約的影響,今年清明節前第一波祭掃高峰人數,只有兩萬多人,是往年同期的兩成左右。江蘇揚州市區各大墓園秩序井然,鮮花換紙錢全面開展,真正做到了「無煙墓園」。記者了解到,揚州墓園當日預約祭掃人數並未約滿。揚州墓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參照去年同期入園祭掃人數,3月29日揚州墓園預約祭掃人數限定為6000人,截至下午3點,當日預約人數為4000人,與預約限定人數相比,還有較大空間。廣大市民可依據自身時間安排預約。」 茅山公墓、雙墩墓園出現了類似情況,分別有3000人、2000人左右前去祭掃,當天預約都未約滿。
-
「雲祭掃」平臺、「雲MAS」祭掃預約 上海移動以信息化手段助力...
3月26日8點起,上海各經營性公墓(骨灰堂)提供清明期間預約服務。由於疫情尚未結束,今年清明期間,倡導市民不前往現場祭掃,對個別確需現場祭掃的市民,實行限流、分時、定量預約祭掃。
-
深圳市領導檢查西麗墓園 報恩福地或將成「報恩公園」
    4月2日上午,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劉慶生到南山西麗墓園片區檢查並指導工作。在現場,南山區長王強表示,南山區各部門將通力合作,做好清明節服務和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