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2020-07-24 愛笑的蛋蛋1943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幸孕姐閨蜜家的寶寶已經三個月了,長得白白胖胖,十分可愛,不過上次抱他的時候感覺脖子軟弱無力,似乎還不會抬頭。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閨蜜說她擔心寶寶出意外,基本上每天餵完奶後都把孩子放到床上,很少抱,但到了3個月還沒有抬頭的跡象,是正常的嗎?

1~4個月的寶寶抬頭情況

幸孕姐諮詢了相關醫生後得知,一般來說,寶寶在三個月左右差不多可以抬頭或有抬頭欲望,如果到了4~6個月還不能穩定做這個動作,父母就需要提高警惕。

正常情況下,1~4個月的新生兒抬頭情況如下:

1個月的新生兒

將寶寶放在床上呈坐姿時,拉住他們的手腕,頭會不自覺向前傾,下頜貼近胸口,背部自然彎曲成「C」字型。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當其仰臥時,頭會轉向身體一側,同側的腿和胳膊伸直,另一側則彎曲,此時寶寶的脖頸力量微弱,幾乎不會做出抬頭的動作。

寶寶2個月時

寶寶呈坐姿,手腕被拉起時,可以堅持短暫抬頭,在床上俯臥時,頭會向上抬,下頜離床面5~7cm左右,並與之成45°角,不會偏向某一側,但堅持幾秒後會自然垂下。

寶寶3個月時

此時寶寶堅持抬頭的時間會更長,並且能向四周轉頭張望,俯臥時可以用雙臂支撐身體,做出抬頭挺胸的動作。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坐在床上時,寶寶的頭可以頻繁向上抬起,略微向前傾並有些許晃動,不能一直保持穩定不動,可能會持續向前晃動。

寶寶4個月時

到了這個階段,豎抱寶寶時,頭能保持向上不動,或者是微微向前傾,與身體保持一定角度,轉頭或其他肢體移動時,頭也處於穩定狀態,可能偶有晃動。

當寶寶俯臥時,會把頭抬至某一高度,眼睛向前平視,頭部與床面垂直,並且能堅持這個姿勢一段時間。

寶寶超過這個時間還不會抬頭,可能是腦癱預警

從上述嬰兒抬頭髮育情況中可以看出,寶寶一般在3個月左右能做到穩定抬頭,如果超過4個月做此動作的角度還比較小,並且無法長時間保持,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體重過胖

由於家長的過度餵養,孩子體重增長過快,容易使脖頸處長出層層贅肉,而肌肉又缺乏力量,導致寶寶很難做出抬頭的動作。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2、缺鈣

如果寶寶體內缺鈣,骨骼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從而脖頸很難支撐頭部向上抬起,從而出現抬頭過晚的現象。

3、發育異常

5個月的寶寶通常可以做到自主抬頭,趴在床上時能自然做出頭部向上抬起的動作,若此時孩子頭部依然無力下垂,無法向上抬,很可能是發育異常,有腦癱兒的風險。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練習抬頭

父母可以遵循新生兒抬頭髮育情況來看,如果發現寶寶到了三個月左右還是脖頸無力,很難抬頭,可用以下幾個方法幫助練習:

1、經常豎抱

給孩子餵完奶後,寶媽可以將寶寶豎抱著,頭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輕拍孩子背部防止吐奶,促進拍嗝。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然後將手逐漸從寶寶背部挪開,使其頭部保持短暫直立,每天堅持進行4到5次,可以鍛鍊頸部肌肉,幫助寶寶更快抬頭。

2、伏腹訓練

寶媽將寶寶面對面抱在胸前,平躺在床上,使其俯臥在腹部,頭部置於中間,雙臂放在兩旁,逗弄寶寶短時間內反覆抬頭,但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可在空腹時進行。

3、俯臥訓練

使寶寶俯臥在床上,雙臂置於頭部兩側,頭部處於中間,用玩具逗弄寶寶抬頭,反覆練習幾次,時間持續30秒左右,往後逐步延長,每天可多訓練幾次。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除此以外,家長可以在臥室裡裝飾一些吸引寶寶注意的玩具或圖畫,每天多豎抱著孩子觀察周圍環境,幫助鍛鍊頸部肌肉,也有利於促進抬頭。

訓練寶寶抬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無論是伏腹還是俯臥練習,家長都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防護,不要使用過於複雜的大幅度動作,以免傷害到寶寶,確保周圍環境適宜,室溫、床品等有沒有在安全隱患。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2、控制訓練時長

寶寶過小,身體各部位肌肉力量尚且不足,每次練習的時間且不可太長,而且做完後一定要進行休息,過段時間後再繼續,否則容易使寶寶過度疲累,身體承受不住。

3、加強互動

寶寶在做抬頭練習時,家長除了做好安全防護,還要注意與孩子的互動,一邊練習一邊溫柔耐心地鼓勵他們,這樣能增強寶寶對動作的敏感度。

每次做完練習後,寶媽也不要忘了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使其肌肉放鬆,更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與關懷,從而願意主動抬頭。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孩子生長發育是一個自然而然、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置之不理,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與原則,給予寶寶足夠的耐心與陪伴,幫助他們更好成長。

今日一問你家寶寶是什麼時候學會抬頭的?

相關焦點

  • 寶寶超過特定月齡,還是緊握拳頭或無法抬頭,可能是腦癱預警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抓握反射在3到4個月左右會自行消失,此時寶寶的手能夠自主抓握,並且可以兩手交替抓握,他們只在出生的第一個月內經常緊握拳頭,如果超過兩個月,還沒有改掉這個習慣,就說明有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異常。
  • 寶寶抬頭太早腦癱是什麼原因
    核心提示:在新聞當中或許會遇到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當寶寶抬頭過早,那麼會導致寶寶腦癱。其實這樣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媽媽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若是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一定要送寶寶去醫院看一下。
  • 剛出生的寶寶出現這5種表現,很可能是患了腦癱,父母別再大意了
    每個媽媽都希望能夠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現在的醫療技術也逐漸進步,這大大降低了新生兒畸形、遺傳病、腦癱的機率,但是還是會有很多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腦癱,如早產、胎兒出生時窒息、顱內出血等等,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如果出現了下面這5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患有腦癱,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大意了。
  • 寶寶總握拳很有可能是腦癱?家長如何判斷?
    因為寶寶才剛出生,還沒學會清晰的用大腦去指揮身體,同時肌肉和骨骼等發育也不夠健全,寶寶手的屈肌的力量要強於伸肌。因此,在寶寶剛出生時經常有寶寶握拳現象是很正常的,爸媽不用過於擔心。 當然,每個寶寶身體體質的差異,環境的差異,也會有新生兒的手總是呈伸展狀態,這也是正常的。只要寶寶沒有出現其他伴隨症狀,爸媽都不必擔心。
  • 寶寶抬頭太早不是好事,父母別當發育快沾沾自喜,可能是異常信號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阿傑家寶寶還沒滿月,已經會抬頭找人了,經常抬著小腦袋努力看向媽媽的方向。阿傑覺得一定是寶寶發育得好,然而她的兒科醫生朋友,卻提醒她這很可能是肌張力太高,最好趕緊帶孩子檢查一下。
  • 寶寶3個月還不會抬頭?寶寶各階段「大運動」,重點都在圖裡了
    娃的每一次成長都讓父母感受到驚喜,也牽動著父母每一根神經:娃會抬頭了、翻身了、會爬了,會坐了......一旦娃有哪個發育不對勁,做父母的就開始焦慮了:哎,我家娃怎麼還不會翻身?我家娃怎麼還不會走?我家娃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 寶媽帶寶寶參加聚會,朋友看到孩子小手說:你娃可能有腦癱
    8個月的寶寶小手緊握打不開,可能是腦癱的預警信號玲玲是一位很有事業心的職場媽媽,寶寶出生後三個月她就毅然回去上班了,每天早出晚歸的很忙碌。寶寶呢?自然是全權交給婆婆了,婆婆很能幹,家裡收拾得一塵不染,孩子也帶得挺好,凍不著餓不著,乖得很也很好帶。
  • 寶寶有這幾種「怪異」行為,當心!很可能是腦癱
    家裡有腦癱的寶寶會,帶給整個家庭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同時寶寶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因此,孕媽早預防、寶寶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極其關鍵!但是在患兒還很小的時候,各種症狀並不明顯,家長稍微粗心一點,可能就會忽略寶寶的某些「異常」行為。
  • 新生兒有這8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
    宮內窘迫、早產、出宮後窒息、重症感染、低血糖昏迷、顱內出血···很多種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的腦體被損傷,嚴重時即為腦癱。新生兒得了腦癱對於父母來說可是個大問題。新生兒有這8種表現,那很可能是得了腦癱,父母們要注意觀察。一,不會笑。
  • 【腦癱症狀】如何及早發現寶寶腦癱的預警信號?家長必看!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思思是個早產兒,出生後好幾分鐘才哭出聲來,醫生提醒思思媽媽,要注意寶寶是否有腦癱跡象。媽媽很擔心,腦癱對我的寶寶有什麼傷害呢?如何學會觀察,及早治療呢?
  • 寶寶「翻身」早 可能是腦癱
    □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廉萬營    寶寶剛滿月就會「翻身」了,徐女士驚喜之餘有點疑惑:不是說「三翻六坐八爬」嗎?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寶寶患了腦癱,「翻身」是由於背部肌張力高感覺疼痛,哭鬧時扭動身體導致的。
  • 你家娃多大會抬頭?寶寶抬頭早別急著高興,可能是發育出現了異常
    每個爸媽心裡都有桿秤,忍不住想要去互相攀比,看看誰家的天才寶貝最先學會坐、爬、站、走。肌肉運動的練習是越早越好嗎?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順應自然,比強求更好,太早訓練寶寶抬頭,未必是好事。寶寶多大會抬頭?
  • 寶寶半歲還不會坐,小心是腦癱的前兆!
    寶寶半歲還不會坐,家長們應提高警惕了寶寶半歲還不會坐,家長們應提高警惕寶寶是不是腦癱的前兆,一旦寶寶出現以下問題,就要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了。1 寶寶出生後一至二個月,身體特別僵硬,穿衣服和活動身體時感到困難不適2 三個月時寶寶雙腿僵硬,不能抬頭,雙手不能支撐地面。3 六個月時不能抬頭,上肢僵硬,將寶寶放回座位時,頭後仰或背向後伸,身體不能自由調節。
  • 1歲8個月腦癱寶寶不會站立,做了這個運動成功站起來!媽媽說……
    片中一個20個月大不會站立的腦癱寶寶奇蹟般地站立起來了!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她的故事! 理療醫生建議克萊爾利用小喬吉對水的本能反應,試一下小喬吉能不能學會走路。 但當母親克萊爾帶著女兒去遊泳的時候,發現小喬吉的腿在水中能夠放鬆,沒人看得出來小喬吉得了腦癱。 「她就像其他嬰兒一樣把水蹬得到處亂濺!」
  • 父母自學,學會簡單判斷嬰兒運動發育落後的風險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多數由腦損傷引起,所以出生時候有胎膜早破、羊水汙染、窒息等有可能引起大腦損傷的高危因素的寶寶需要多關注後期的生長發育情況。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常於嬰兒期出現,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於正常嬰兒,例如3個月了頭部還豎不起來,6個月了仍不能翻身,不會用手抓東西。
  • 寶寶愛吐舌頭 可能是給寶媽傳遞信號 也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所以寶寶的口周神經比手的神經發育更早。因此寶寶就會經常吐舌頭,這其實也是寶寶正常地感知這個世界。1.伸舌頭會降低口腔內溫度,並減少口水,由於嬰兒體溫過高或口水過多,會讓人有一種舒服感。2.但是吐舌頭只是有些寶寶的一種習慣,父母這時就需要幫助矯正嗜好。3.也可能是口腔過於乾燥,寶寶體內水分偏低,讓寶寶不舒服,於是就會頻繁地吐舌頭。
  • 嬰兒啥時候抬頭才正常?過早過晚都屬異常,謹防腦癱找上門
    寶寶多大學會抬頭才正常?寶寶的每一個動作發育都得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不能操之過急,過早進行訓練,比如過早讓寶寶學習抬頭,可能就會導致肌肉和韌帶的損傷,最終落得揠苗助長的下場。通常寶寶抬頭能力的發育存在這樣的規律:
  • 主任醫師黃周良回答早產寶寶腦癱風險的問題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寶媽提問:醫生您好,我女兒29+2早產,1.37kg,40cm,住院40天,出生3天能自主呼吸。2月27日出生,孩子目前體重6.8kg,身高67。5個多月能夠抬頭很好,能胸部能離開床面。
  • 如何判斷滿月寶寶是否有患有腦癱?新生兒腦癱該怎麼預防?
    大多數新手寶媽寶爸,都會有一種焦慮的危機意識,這種危機感在寶寶出生之後表現更為明顯,初為人父人母讓每一位新手爸爸媽媽們都充滿了幸福的壓力。寶寶出生之後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那麼,出現哪種狀況是在「暗示」家長們,寶寶可能存在大腦發育問題呢?兒科醫生告訴您! 滿月腦癱寶寶有哪些前兆?
  • 寶寶提前抬頭站立不一定好 或是發育遲緩的信號
    無需去擁擠的門診,就可以讓浙大兒院專業的醫生來評估,寶寶是否真的發育滯後,又該如何康復治療。  一個月就能「站立」 奶奶高興、醫生發愁  很多人以為發育遲緩,就是學什麼都比別人慢半拍。別的寶寶都可以走路了,自家寶寶才剛學會爬,家長就開始緊張起來。但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學得比別人快,本質上也可能是生長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