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幸孕姐閨蜜家的寶寶已經三個月了,長得白白胖胖,十分可愛,不過上次抱他的時候感覺脖子軟弱無力,似乎還不會抬頭。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閨蜜說她擔心寶寶出意外,基本上每天餵完奶後都把孩子放到床上,很少抱,但到了3個月還沒有抬頭的跡象,是正常的嗎?
1~4個月的寶寶抬頭情況
幸孕姐諮詢了相關醫生後得知,一般來說,寶寶在三個月左右差不多可以抬頭或有抬頭欲望,如果到了4~6個月還不能穩定做這個動作,父母就需要提高警惕。
正常情況下,1~4個月的新生兒抬頭情況如下:
1個月的新生兒
將寶寶放在床上呈坐姿時,拉住他們的手腕,頭會不自覺向前傾,下頜貼近胸口,背部自然彎曲成「C」字型。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當其仰臥時,頭會轉向身體一側,同側的腿和胳膊伸直,另一側則彎曲,此時寶寶的脖頸力量微弱,幾乎不會做出抬頭的動作。
寶寶2個月時
寶寶呈坐姿,手腕被拉起時,可以堅持短暫抬頭,在床上俯臥時,頭會向上抬,下頜離床面5~7cm左右,並與之成45°角,不會偏向某一側,但堅持幾秒後會自然垂下。
寶寶3個月時
此時寶寶堅持抬頭的時間會更長,並且能向四周轉頭張望,俯臥時可以用雙臂支撐身體,做出抬頭挺胸的動作。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坐在床上時,寶寶的頭可以頻繁向上抬起,略微向前傾並有些許晃動,不能一直保持穩定不動,可能會持續向前晃動。
寶寶4個月時
到了這個階段,豎抱寶寶時,頭能保持向上不動,或者是微微向前傾,與身體保持一定角度,轉頭或其他肢體移動時,頭也處於穩定狀態,可能偶有晃動。
當寶寶俯臥時,會把頭抬至某一高度,眼睛向前平視,頭部與床面垂直,並且能堅持這個姿勢一段時間。
寶寶超過這個時間還不會抬頭,可能是腦癱預警
從上述嬰兒抬頭髮育情況中可以看出,寶寶一般在3個月左右能做到穩定抬頭,如果超過4個月做此動作的角度還比較小,並且無法長時間保持,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體重過胖
由於家長的過度餵養,孩子體重增長過快,容易使脖頸處長出層層贅肉,而肌肉又缺乏力量,導致寶寶很難做出抬頭的動作。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2、缺鈣
如果寶寶體內缺鈣,骨骼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從而脖頸很難支撐頭部向上抬起,從而出現抬頭過晚的現象。
3、發育異常
5個月的寶寶通常可以做到自主抬頭,趴在床上時能自然做出頭部向上抬起的動作,若此時孩子頭部依然無力下垂,無法向上抬,很可能是發育異常,有腦癱兒的風險。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練習抬頭
父母可以遵循新生兒抬頭髮育情況來看,如果發現寶寶到了三個月左右還是脖頸無力,很難抬頭,可用以下幾個方法幫助練習:
1、經常豎抱
給孩子餵完奶後,寶媽可以將寶寶豎抱著,頭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輕拍孩子背部防止吐奶,促進拍嗝。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然後將手逐漸從寶寶背部挪開,使其頭部保持短暫直立,每天堅持進行4到5次,可以鍛鍊頸部肌肉,幫助寶寶更快抬頭。
2、伏腹訓練
寶媽將寶寶面對面抱在胸前,平躺在床上,使其俯臥在腹部,頭部置於中間,雙臂放在兩旁,逗弄寶寶短時間內反覆抬頭,但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可在空腹時進行。
3、俯臥訓練
使寶寶俯臥在床上,雙臂置於頭部兩側,頭部處於中間,用玩具逗弄寶寶抬頭,反覆練習幾次,時間持續30秒左右,往後逐步延長,每天可多訓練幾次。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除此以外,家長可以在臥室裡裝飾一些吸引寶寶注意的玩具或圖畫,每天多豎抱著孩子觀察周圍環境,幫助鍛鍊頸部肌肉,也有利於促進抬頭。
訓練寶寶抬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無論是伏腹還是俯臥練習,家長都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防護,不要使用過於複雜的大幅度動作,以免傷害到寶寶,確保周圍環境適宜,室溫、床品等有沒有在安全隱患。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2、控制訓練時長
寶寶過小,身體各部位肌肉力量尚且不足,每次練習的時間且不可太長,而且做完後一定要進行休息,過段時間後再繼續,否則容易使寶寶過度疲累,身體承受不住。
3、加強互動
寶寶在做抬頭練習時,家長除了做好安全防護,還要注意與孩子的互動,一邊練習一邊溫柔耐心地鼓勵他們,這樣能增強寶寶對動作的敏感度。
每次做完練習後,寶媽也不要忘了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使其肌肉放鬆,更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與關懷,從而願意主動抬頭。
寶寶超這個月份還沒學會抬頭,可能有腦癱風險,父母該警覺了。
孩子生長發育是一個自然而然、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置之不理,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與原則,給予寶寶足夠的耐心與陪伴,幫助他們更好成長。
今日一問你家寶寶是什麼時候學會抬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