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北京西郊,海澱陽臺山麓,藏著一個千年古寺~大覺寺,又稱西山大覺寺,大覺禪寺。在北京眾多的文物古蹟中,大覺寺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或許市中心的古蹟故居,早已沒了那份幽靜,沒有了那份讓你慢下腳步,細細品味的心情。而大覺寺可還你鬧市中的清靜,還你氣定神閒的欲罷不能。
坐西朝東的千年古寺大覺寺始建於遼代鹹雍四年(公元1068年),古稱清水院,金代時期大覺寺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後改名靈泉寺,明重建後改稱為大覺寺。古寺不似眾多寺院坐北朝南,而是做西朝東,山門朝向太陽升起的地方,體現了遼國時期契丹人尊日向東,崇拜太陽的習俗。
寺院依山勢而建,古樸莊重,布局嚴謹規整。主要有中路寺廟建築、南路行宮和北路僧房組成,行宮中有雍正皇帝賜名的「四宜堂」和乾隆皇帝題名的「憩雲軒」兩座庭院建築,可見其地位之高。大雄寶殿的二十諸天立像,栩栩如生,性格鮮明,雖歷經滄桑歲月侵蝕,依然可以感受到佛家的莊嚴和皇家的氣魄。
寺院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環境優雅,群山環抱,寺前是平川沃野,景界開闊。寺後層巒疊嶂,林莽蒼鬱。一股清泉淙淙流淌,四時不竭。
文人墨客的忠愛之地北京自古就是一個文化之都,許多的文人墨客自然與大覺寺結下了不解之緣。也為古老的大覺寺平添了幾分文化氣息。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為大覺寺寫有《浣溪沙—大覺寺》:「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篆香清梵有無間。蛺蝶乍従簾影度,櫻桃半是鳥銜殘,此時相對一忘言。"大覺寺內,宛若聽聞梵音並深受感染,而寺外的空曠寂寥,令人不免有些許淡淡的傷感,意蘊悠然,回味無窮。
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大覺寺的客房中渡過了新婚之夜。
俞平伯與朱自清同遊大覺寺後,寫有隨筆散文《陽臺山大覺寺》
朱自清遊覽大覺寺後,即為大覺寺寫了一首新詩:「大覺寺裡玉蘭花,筆挺挺的一丈多;仰起頭來帽子落,看見樹頂真巍峨。像寶塔衝霄之勢,尖兒上星鬥森羅。花兒是萬支明燭,一個焰一個嫦娥;又像吃奶的孩子,一支支小胖胳膊,嫩皮膚蜜糖欲滴,眨著眼兒帶笑渦。上帝一定在此地,我默默等候撫摩。」趣味俏皮,帶著一股打油詩的味道。
此外,郭沫若、季羨林等文學大家也都與大覺寺都有著深厚的緣分。
聞名於世的花卉寺廟有八絕大覺寺古樹參天,遮天蔽日。以清泉、古樹、玉蘭、環境優雅而聞名。共有古樹160株,有1000年的銀杏、300年的玉蘭、古娑羅樹、古松柏等。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
1997年,在大覺寺院中成立了明慧茶院,在大覺寺的憩雲軒、四宜堂和院內南北廂房和耳房中設茶室,戒堂改建為紹興菜館,僧房改為客房,還有豪華套房。
此外,寺內還改建了會議室和其他娛樂設施,院內的空地上擺了很多的躺椅和茶桌。此後茶香就和花香、古樹一起成為大覺寺的特色,
從那時起,每年的四月份,大覺寺都會舉辦玉蘭文化節,除去賞花之外,還舉辦一些展覽和文化活動。屆時的大覺寺,香飄十裡,喜迎八方客,熱鬧非凡。一杯明前茶,一樹玉蘭花的愜意,想想都會令人動容。
其八絕包括
古寺蘭香:相傳雍正年間的迦陵禪師親手從四川移種的白玉蘭樹,樹齡超過300歲,高10多米,樹冠龐大,花大如拳,花瓣潔白,香氣襲人。大覺寺也是春天踏青賞景的絕佳之地,春賞玉蘭花開,厚實的花瓣透著沁人心脾的清香。
千年銀杏:在無量壽殿前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株銀杏樹,北面的是一株雄性銀杏,相傳是遼代所植,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所以稱「千年銀杏」,銀杏樹高25米左右,直徑達7.5米,當之無愧的「銀杏王」。
此外還有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合稱「古寺八絕」。
乾隆皇帝剃度大覺寺相傳有一年7月,乾隆皇帝正在圓明園避暑,忽然有一軍機大臣從紫禁城跑來向他啟奏 ,禮部送來奏摺,說是大覺寺後邊的獅子山要活。乾隆皇帝一聽可著了急了,果真讓這獅子活了的話,往大裡說,要改朝換代啊,那大清的江山就不保了;往小裡說,也必定帶來刀災兵患,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於是皇帝再也沒心思避暑了,傳令御駕大覺寺,他要親自去找找獅子復活的緣由。可大覺寺畢竟是佛門聖地,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說住就住的,但是隨便轉一圈哪能找出原因呢?於是,乾隆帝就想到了一個妙招—「出家」。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住下來仔細查找了。
出家後的乾隆,從名義上講就是大覺寺的和尚,在寺裡也不受凡夫俗人的限制,終於可以到處轉悠了。一天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他看見陽光從獅子山背後射出來,獅子山周圍出現一圈燦爛的金光,昂首向天,長嘶躍躍。有兩股清泉從獅子口中流出,心想這一定是獅子的精氣,要把這泉水斷了,獅子就再也復活不了。
可任憑怎麼找也找不出泉水是打那兒來,轉眼到了七七四十九天期滿,乾隆帝立即恢復了皇帝的尊嚴,下了一道聖旨:大覺寺的南流泉,夜夜叮噹作響,驚擾了朕心,朕令你即日斷流。可皇帝的金口玉言也不管用,泉水還是照樣流。又派了工部大臣,帶領一眾人馬,挖啊堵啊都無濟於事。
乾隆帝以為是天意,茶不思飯不想,正在這個時候,寺院裡的燒火僧說有辦法,皇帝一聽自然大喜,並承若燒火僧提出的要求:重修大覺寺,把西山住著的老百姓的捐稅,十年內年年減收三成。
只見燒火僧飛快的跑上山,一會兒的功夫,泉水就斷了。原來,燒火僧早就探明了泉水的水源就在山頂的一個山洞裡。迷信的乾隆皇帝在修大覺寺時,還不忘在山門口修了一道厚厚的影壁牆,擋住東來的紫氣,想遮住獅子的一雙眼睛,使它永世不能復活。
時至今日,人們遊覽大覺寺的時候,還可見乾隆皇帝修的鎮物。
秋天的大覺寺美的無可挑剔一到秋天,北京就變成了文人墨客筆下的天堂,成了北平。老舍說: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就是天堂。
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季節,北京賞景兒的地方很多。長城層林盡染,蔚為壯觀,站在長城上遠望,就像一條巨龍蜿蜒起伏於五彩斑斕的群山之上;香山的楓葉黃櫨紅黃相間,煞是好看,自金代起這裡的紅葉就已經聞名遐邇了,香山的秋也被稱為韻味最濃的秋,「山林朝市兩茫茫,紅葉黃花自一川」說的就是這裡的秋。
而大覺寺的秋,可謂一樹一窗一紅牆,靜謐中帶著跨越千年的滄桑。
一樹~千年古銀杏
當北京美成了北平,故宮變成紫禁城的時候,大覺寺的深秋已至。而那株千年古樹也變成耀眼的黃。收千年之精華,深植於根、燦然於枝,升輝於葉,用黃金般的幻影勾勒出最美的秋色。
乾隆皇帝有詩譽:」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孫枝緣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獨木成林,一樹一天下。用遮天蔽日形容這株千年古樹一點不為過。
深秋時節,散落的葉子鋪滿整個庭院,高高的枝丫隨性延展著,陽光透過樹的間隙撲向滿庭院的葉子,與紅牆灰瓦,禪房殿堂相映成輝,構築起歷經歲月沉澱後的別樣美麗。
一窗~古樸窗欞
透過古樸的窗欞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湛藍湛藍的天空,一樹金黃的葉子,在陽光下跳躍著,舞動著,搖曳著優美的身姿。倚靠在窗欞上,在這千年古剎中,是如此安靜,安靜的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只有窗外的微風靈動,樹葉沙沙作響,才知曉只是身在畫中遊。
一紅牆~碧瓦紅牆
說到紅牆碧瓦的秋天,最能讓人想到的就是故宮了。一到秋天就美成紫禁城的故宮,自然不可言表。那是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的美,端莊大氣,氣勢恢宏。而大覺寺的美是沉靜的,不驚擾世界一分一毫,又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尋一陽光燦爛的午後,徜徉在遍地金黃的古寺中,任洋洋灑灑的秋葉落在衣衫,任微風暖陽拂過臉龐,腳下落葉沙沙輕響。找一僻靜之處,靜靜地看杏黃與紅牆碧瓦相映成輝,沉浸在千年古寺的悠遠綿長。
偶爾,還會有可愛的小貓咪闖入視線,大覺寺貓兒們被遊客餵養的生龍活虎,透著一股子調皮可愛。大覺寺的貓很多,與遊人也很親近,這些見慣了大場面的小傢伙已經沒有了家貓的膽怯。
秋風至,北京最美的季節即將來臨,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的時節,大覺寺禪意的秋景是最不可錯過的。一入深秋情似海,約上三五好友,去大覺寺品茶論酒,過一日清閒。一頓紹興菜,一杯花雕酒,明慧茶院悠閒地喝著下午茶和朋友們談天說地,看滿樹金黃,賞碧瓦紅牆,豈不快哉?
往期推文
1.河南最值得一去的景點,門票價超低,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河南最適合自駕的七大古鎮,人少景美,還全部免門票!
3.陝西境內這條比郭亮村還美的掛壁公路,堪稱是世界第九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