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2020年的秋招即將開始,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也即將踏入社會。這幾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不難看出畢業生們的競爭壓力正在不斷增大,而藉此機會,市面上的各類求職機構們,卻迎來了「機會」……
通過中介找工作,想必很多人都接觸過,畢竟中介收費這一點,還是比較令人難以忘懷的。歷來中介收費都是比較正常的,只不過有人收得多,有人收的少。不過在求職中介市場,中介費再高,也沒有超過1萬以上的。
每年的7月至11月,都是應屆生的秋招季節,為了迎合市場,不少中介機構都開始陸續推出了一些秋招計劃,而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保offer計劃」了,但是這個計劃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工作好,而是因為它的中介費「奇高無比」。
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1000多家機構中,有9成機構都推出了這個打得火熱的「保offer計劃」,而令人震驚的是,這個計劃的收費價格,動輒1萬,價格區間到10萬不等,即便如此,依舊吸引了大量的畢業生前來報名。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這些報名的畢業生們,轉化率最高的就是那些畢業100天到200天還未找到工作的,簡而言之,這些畢業生們,將自己的求職壓力轉化到了中介身上,但是中介的壓力則轉化為了高達數萬元的中介費。
根據某家求職機構的銷售顧問表示,就在秋招前後的幾周內,他所在職的那家求職機構,光是營業額就在300萬元左右,短短一個月就是80多名學生,按照最高價10萬計算的話,一個月的營業額最高就能達到800萬元!
我們經常在找有什麼「暴利」行業,這樣看來,這些所謂的求職機構,可比房地產還要暴利,短短一個月,最高營業額甚至能夠高達800萬。有人不禁反問,這樣的暴利行業,是真實存在的嗎?
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在各大求職機構相繼推出的「保offer」計劃中,所有交了錢的求職者,簡歷可以被潤色,實力經歷可以儘可能的填充,甚至於應聘都可以被「內推」,最終保證這些求職者,在畢業前可以拿到一份offer。
但是交了錢就真的能夠「保offer」嗎?事實證明並不見得,過萬的求職費,大量的求職機構推出同類型的求職計劃,這當中真的沒有貓膩嗎?
各大求職機構不願意公開自己的數據,但是也有記者了解到,報名「保offer」計劃的學生們,保守來說退費率有70%,也就是說有70%的報名者,並沒有得到自己「心儀」的工作,而求職機構卻無所謂,因為僅靠那剩下的30%,機構依舊可以照常運轉。
中國每年畢業的高校生不計其數,再加上這幾年的求職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為了貪圖享樂,直接將找工作「外包」給中介公司,但是真正能夠得到心滿意足工作的畢業生,其實並沒有幾個。但是很顯然,這個所謂的「內推、保offer計劃」,市場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