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有關二次函數壓軸題的文章,是一系列講義,我們會把二次函數與幾何結合的各類題型變化與分析思路、解題方法、技巧,細細地梳理一遍,當你第一篇開始,堅持到最後一篇時,你一定會驚訝地發現,曾經困擾著你的二次函數中考壓軸題,它就在你的腳下!
今天我們繼續聊聊二次函數與特殊四邊形存在性問題之四:與正方形結合的存在性問題。
一.知識介紹:
由於正方形太特殊,其中相等的角、邊太多,所以解決有關正方形的題目,多採用幾何論證方法,最主要圍繞這個思路展開:添加輔助線,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等邊或等角,構造全等三角形,依全等性質解題。
二.範例精講
例1.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C:y=ax*2+bx+c與軸相交於A、B兩點,頂點為D(0,4),AB=4√2,設點F(m,0)是軸的正半軸上一點,將拋物線C繞點F旋轉180°,得到新的拋物線C`
(1)求拋物線C的函數表達式;
(2)若拋物線C`與拋物線C在y軸的右側有兩個不同的公共點,求m的取值範圍;
(3)如圖2,P是第一象限內拋物線C上一點,它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點P在拋物線C`上的對應點P`,設M是C上的動點,N是C`上的動點,試探究四邊形PMP`N能否成為正方形?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解析:
(1)∵AB=4√2
∴A(-2√2,0)、B(2√2,0),
把A、B、D三點坐標代入拋物線解析式中,
可得拋物線C的解析式為:
y=-0.5x*2+4.
(2)要想求關於m的取值範圍,必須先找出關於m的方程,且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由題可知,這個方程與交點坐標有關,聯想到聯立方程求交點坐標,說明首先要把兩個二次函數解析式求出來或表示出來,問題的突破口找到了,可以著手解答了。
設拋物線C`的頂點坐標為E,
連接DE,作EH⊥x軸由題意可知,
點F在DE上,
且OF=FH=m,
OD=HE=4,
∴E(2m,-4),
∵拋物線C`是由拋物線C繞點F旋轉180而得,
∴拋物線C`的解析式為y=0.5(x-2m)*2-4,
解聯立方程:
y=-0.5x*2+4, y=0.5(x-2m)*2-4,
化簡可得:
x*2-2mx+2m*2-8=0,
∵拋物線C`與拋物線C在y軸的右側有兩個不同的公共點,
∴△>0,方程兩根之和會大於O,兩根之根也會大於0,
即(-2m)*2-4(2m*2-8)>0,
2m>0,
2m*2-8>0,
解得2<m<2√2.
(3)有關二次函數與特殊多邊形的分類討論題型,可用代數論證方法和幾何論證方法解答,一般要設一個未知數,但此題已有一個未知數m,再設一個未知數,用代數辦法對解方程會帶來很大麻煩,所以首選幾何論證辦法。,所以必先畫出草圖,利用正方形性質,結合全等、相似或勾股定理來求解。
設點P的坐標為(n,-0.5n*2+4),
∵P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且在第一象限內,
∴n=-0.5x*2+4,
解得n=2,
∴P(2,2).
F點是P、P`的中點,
依中點坐標公式可得,
點P`的坐標為(2m-2,-2),
①當點P在點F的右側時,如圖4,
作PQ⊥x軸,MG⊥x軸,
PQ=2,QF=m-2,
∵四邊形PMP`N是正方形,
易證△PQF≌△MGF,
則GF=PQ=2,GM=FQ=m-2,
∴OG=m-2,
∴M(m-2,2-m),
∵點M在拋物線C的圖像上,
∴-0.5(m-2)*2+4=2-m ,
解得:
m=-3+√17,m=-3-√17(捨去);
②當點P在點F的右側時,如圖5,
作PQ⊥x軸,MG⊥x軸,
PQ=2,QF=2-m,
∵四邊形PMP`N是正方形,
易證△PQF≌△MGF,
則GF=PQ=2,GM=FQ=2-m,
∴OG=m+2,
∴M(m+2,m-2),
∵點M在拋物線C的圖像上,
∴-0.5(m-2)*2+4=m-2 ,
解得:m=6,m=0(捨去);
綜上所述,當m=-3+√17或6時,四邊形PMP`N為正方形.
例2.如圖,拋物線y=-0.5x*2+bx+c與x軸交於點A、B,與y軸交於點C,點B(6,0),點C(0,6),點D是拋物線的頂點,過點D作x軸的垂線於點E,連接BD.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D點坐標;
(2)若點P是x軸上方拋物線上的動點,點F是平面坐標系中的動點,以PB為邊作正方形PBFG,隨著點P的運動,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隨著變化,當頂點F或G恰好落在y軸上時,請直接寫出點P的橫坐標.
解析:
(1)代入B、C兩點坐標,即可得拋物線解析式為:
y=-0.5x*2+2x+6,
進而可以得出頂點D的坐標為(2,8);
(2)設P點坐標為(a,-0.5a*2+2a+6),
①當G在y軸上時,如圖2,
過點P分別作x、y軸的垂線PM、PQ,
由正方形的性質易證△PQG≌△PMB,
∴PQ=PM,
即a=-0.5a*2+2a+6,
解得a=1+√13,a=1-√13(捨去),
∴P點的橫坐標為1+√13.
②當F在y軸上時,如圖3,
過點P分別作x軸的垂線PM,
由正方形的性質易證△BOF≌△PMB,
∴OB=PM=6,
即-0.5a*2+2a+6=6,
解得a=4,a=0(捨去),
∴P點的橫坐標為4.
③當F在y軸上、G在x軸上,P與C重合時,
四邊形PBFG也為正方形,
此時P點的橫坐標為0.
綜上所述,當PBFG為正方形時,P的橫坐標為1+√13、4或0.
三.思路回顧
至此為止,二次函數與特殊多邊形的存在性問題所涉及的題型、解題思路與方法,我們一一介紹完畢,從各個實例詳解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在解題思路與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抓住共處、注意細處」便能從整體上把握二次函數存在性問題中最常見的一類題型的解法。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希望從這些例題中,我們能有所啟發、有所收穫,讓這類二次函數的壓軸題,解決起來不再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本文由米粉老師原創,帶大家一起長知識。請關注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為你呈上更豐盛的數學大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