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2020-07-28 莉莉的育兒日記

當我們的孩子沒有了時間觀念

「寶寶吃飯了!」

……

「在幹什麼啊,快動一動,來吃飯!」

……

「手機放下,洗手去!」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相信這一幕各位家有小寶的爸爸媽媽們一定不會陌生。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現在的生活又比較放鬆。總是他做他的,你喊你的,只有在他肚子餓的時候才是要吃飯的時候。

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不到別人睡下了他永遠不會寫作業,諸如此類,讓家長們不勝煩心。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特別是在有些時候還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一句「我不!」直接讓家長們的心中怒氣值直接到達巔峰。而在疫情休息期間,這種事情發生的次數更是急劇飆升。而差不多每次都是孩子屈服於大人的權威,哭鬧一頓後還是乖乖吸收吃飯,洗完作業,上床睡覺。

但是,這種處理方式就總會讓孩子和大人都心力交瘁。筋疲力盡的同時大家都不痛快,更加難受。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可是,孩子終究也是個正常的人,特別是思維開始發展以後,雖然有些事是錯的,但是也不能萬事都大包大攬,讓他完全聽從命令。這會扼殺一個孩子的創造性。就導致很是讓人束手無策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名字叫做《合理安排時間》的書,書中傳達的理念讓人耳目一新,似乎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的思維盲區:

有沒有想過根本不是孩子的叛逆和不聽話。反而是我們一直在要求一個漸漸有了思維的人一直聽我們的話,是不是過於強迫了?

重點在於我們一直在幫孩子管理他的時間,他沒有自主權。有反抗的心理,又不知道該做什麼,於是就什麼爽快幹什麼。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當孩子也能像大人一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那麼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就是一件順其自然事情。

也會有人覺得孩子還太小,根本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他們模糊的定義怎麼能夠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呢?

在沒有輔助實踐之前,我也不太敢相信這件事情,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實踐,我發現讓孩子自主安排時間並不是幻想,在一定前提下是可以實現的。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首先,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自己管理時間?

高原在《當世界無法改變時改變自己》中說:時間管理,讓你的效率提高10倍。可見,時間管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在時間管理中,孩子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能力,守時的品質,同時思考如何有意義地生活。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自律,這是多少成年人求而不得的品質,如果從小就能有意識地訓練,對未來個人的成長,未來職業的發展絕對大有裨益。

美國有一個小學老師說: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34;。要從3歲開始,培養孩子包括時間管理在內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孩子認為早上睡過頭了是因為&34;,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那不是別人的責任,是你自己的責任。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培養孩子守時的品質。守時,是一種承諾,是社交中的必備行為規範。一個人做到守時,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成為團隊中值得信賴的夥伴。

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意義地生活。當孩子自己支配時間的時候,到底做什麼?做什麼更有意義?就會成為一個必然的思考話題。

當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就會在未來減少許多的迷茫,人生必定會過的更有意義。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六步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1、感受時間

想要孩子具備管理時間的能力,最先要讓孩子了解時間。當孩子具有了時間意識,才會下意識去思考這個問題。

父母親們可以吧時間和行動聯繫起來,進而讓孩子吧時間和生活聯繫起來。例如在等紅綠燈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體驗時間的停滯和流逝。

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每一分每一秒的過程,必然會增加孩子這方面的體驗。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2、劃分時間

開始的時候為孩子做出簡單的規劃,比如在周末時規定上午去遊樂園,下午寫作業。慢慢向著更細的維度劃分,讓孩子自己列出自己的時間規劃。

3、列出清單

引導孩子分清兩種事情,什麼是我必須做的,什麼是我想要做的。分別列成連個清單。再在同一個時間表中把兩個清單匯總,做一些取捨,孩子對於時間的管理肯定駕輕就熟。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4、給事情排序。

在小學六年級的課程中有一節是專門講統籌的方法管理時間的,可以適當給孩子講統籌管理時間的原理。讓孩子初步了解後通過合理地排序,節省更多的時間。

5、按計劃完成目標

這將是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這一步的成敗將是孩子是否能夠養成長期習慣的關鍵所在。其中家長的適當督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6、中長期計劃的安排

當孩子已經可以很好地劃分自己的生活後,家長要引導其作出中長期的計劃。讓孩子每個時期,都有自己想要做的大事作為核心,引領他生活的每個細節。這樣才能有條不紊,有節奏地生活。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沒有時間概念,相比起你來管理,不如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來!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如果你的孩子正是這個年紀,請試試讓孩子讀《駕,時間!籲,時間!》這本書。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兩篇小故事都能引導孩子提高對於時間的理解。

家長不要再控制孩子的時間了,6個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故事內容引人深思:如果你遇到了時間小馬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呢?

相關焦點

  • 家長還在幫孩子管理他的時間嗎?3招,引導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所以家長們要去了解時間管理並不是家長給孩子們做,而是家長們要讓孩子自己做,對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好處。3、孩子更自律在時間管理的模塊上,孩子們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而自律,多少成年人都希望達到的標準,就是在規劃自己的生活,不用其他人的約束按時完成任務。時間管理是一種特殊的能力,並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需要家長引導,使孩子變得更優秀。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有些家長會感覺煩躁和生氣,也不會蹲下來耐心的去勸導孩子,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只會怒氣的大聲呵斥,煩死了,別哭了!再哭我就要揍你了!家長的這種簡單粗暴,明顯帶脅迫的語言,雖然當時制止了孩子的壞脾氣!但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實每個人遇到不開心的事都會鬧情緒,成人心裡承受能力強,遇到煩心事也想找個機會發洩。更不用說是孩子了!
  • 一寸光陰一寸金,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無比珍貴不可逆反應,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學會節約時間,最大效率利用時間,學會高效的時間管理?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正確認識時間一去不復返這個定理?其實可以讓孩子回味一下昨天發生的事情,然後完整的闡述出來,說出來其中懷念的部分和抱有遺憾的部分,然後告訴孩子儘管昨天很美好或者很糟糕,都已經成為過去,並且不可能再發生第二次。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一般家長會給孩子設置好時間,例如一個小時。如何讓時間變得可見,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個沙漏,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當孩子在做遊戲或者看電視的時候,用沙漏來幫助他計時,這樣,孩子就可以對時間有個直觀的理解。沙漏計時,與孩子直接看鐘表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鐘錶顯示的時間是數字,本質上依然是抽象的時間概念。沙漏計時器,則可以讓孩子觀察到具體事物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流淌,孩子可以觀察到沙子在減少。
  • 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首先,家長要從孩子的生活中退出來,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早上睡過了頭遲到了,到了學校孩子會對老師說:「媽媽沒有叫醒我。」忘了周末有畫畫課,急急忙忙趕到了已經過去半個小時,孩子說:「媽媽昨天沒有提醒我。」
  • 十個孩子九個「拖」:三個方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經常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愛磨蹭」,十個孩子九個「拖」。然而,有時候孩子的拖拉磨蹭,可能是家長的方式不對。面對孩子的」拖字訣」,學會時間管理尤其重要。那麼面對孩子的這個小毛病,我們該怎麼做呢?怎樣才能引導孩子高效自主地做事呢?
  • 美國幼兒園5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國外從幼兒園開始就教孩子進行實踐管理特別在美國這項要求還是不一樣的,美國的幼兒園就曾經總結了5個先知有效的方法能夠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意識,讓他們學會自己分配時間。當然要想真正地理解時間這個如此抽象的概念,光知道時鐘了解時鐘是完全不夠的。家長還需要使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家長經常會告訴他們再玩一會兒就不要玩兒了,孩子往往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家長讓孩子放下遊戲,孩子還是會表現得非常不滿。這主要是因為家長的一會兒這個時間概念與孩子內心當中的一會兒是完全不一致的。
  • 在家上學,最關鍵的是教會孩子「時間管理」,這3個方法要學會
    家長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比如個給孩子定計劃表、物質獎勵、強制逼迫、好言相勸……但似乎都不是很有效果。其實孩子缺少的是"時間管理",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比一切外在推力更重要。學習也有"馬太效應",家長要警惕!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需要這樣來引導
    《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旨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並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建立&34;,學會&34;,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計算還剩多少時間,合理地分配時間等。
  • 孩子終歸得長大,應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6步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文丨張寶紅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今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也非常的寵溺,生怕他們受到一點點傷害。這種思想表現在教育方法上,就是對孩子包辦所有。其中包括規劃、管理孩子的時間。
  • 正確引導孩子的時間管理
    最近,六歲的兒子對拼插類玩具特別感興趣,常常一個人坐在地板上拼上一兩個小時;與認真玩玩具的專注相反的是:他每次寫作業都是磨磨蹭蹭的,經常一邊學習一邊玩耍。這截然相反的狀態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並不是孩子不能專注學習,是孩子沒有掌握合理利用時間的方法。《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從培養孩子養成時間觀念開始,幫助我們教會孩子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制定計劃。
  • 孩子總拖延?5個方法讓他們學會時間管理 | 小五色時間管理法
    很多專家都推崇,做好時間管理就能解決大部分孩子的毛病。為什麼小孩子需要進行時間管理?我們來算算一筆帳就懂了,一個已經上學的孩子,一天24小時,睡覺9小時,上學8小時,早中晚吃飯1個半小時,刷牙洗臉洗澡半小時,上學路來回半小時,算下來一天就剩4~5個小時了,這4、5個小時裡,就包含有做作業、閱讀、運動、自由玩樂、練習樂器和去上各種興趣班等等,如果不從小就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到了高年級,面對越來越多的學習和生活任務,怎麼忙得過來?
  • 這樣引導孩子規劃時間,靠譜!
    即使放學,也還有各種興趣班、線上課繁重和密集的任務,太需要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給自己爭取撒歡兒、去瘋玩兒、去做一切自己感興趣事兒的時間和機會!但對於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時間管理」晦澀難懂,要讓他們明白時間規劃的意義,需要用實際場景帶他們去親身體會和總結,這個過程非常需要家長有耐心且找對方法。
  • 你還在幫助孩子管理他的時間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六...
    一、讓時間「看得見」。 家長可以在家中顯眼的位置或孩子經常停留的地方放上鐘錶,讓時間隨時隨地看得見。不斷明確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培養有規律的時間習慣。用無形的「時間」形成有效的約束。 二、制定可行有效的時間表。
  • 學會這五種方法,讓你的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由於每個人對時間的認識和管理的不同,時間的利用就會因人而異。如何教孩子善用自己的時間現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對時間問題都沒有觀念,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不能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家長們也非常操心,如何才能教會孩子管理時間,合理的運用時間呢?不妨看看以下的方法。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奶奶的寵溺,讓孩子養成了驕縱的壞習慣,孩子壓根不能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苦果也只能親人自己承擔下來。,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孩子的性格、情緒和家長都脫不了干係。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就得以身作則,從正面去引導孩子,別讓孩子看到自己負能量的一面。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當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想必也是頭疼無比,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整理總結了3個管理孩子情緒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們。孩子的情緒管理有多重要?咱們來先看看這個案例:前兩天早上出去買菜,在路邊看到一位小朋友在推打奶奶,還一邊嚷嚷著:「我就要吃包子,我不管,就要吃。」奶奶一邊撐傘一邊安慰孩子:「我知道,只是下雨了,咱們先去學校好不好,不然要遲到了。」
  • 孩子脾氣大怎麼辦?家長學會這6個方法讓寶寶不再脾氣暴躁!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脾氣大脾氣暴躁的原因主要是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生活環境有關。家長學會以下6個方法,通過教育引導、行為矯正等,都可以改變。1、不要做孩子的壞榜樣家長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家長脾氣暴躁,脾氣大孩子也會學習,所以不要做一個壞榜樣,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家長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一定要記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哦!
  • 為什麼孩子上課愛遲到?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放縱教育就是家長溺愛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為了保護孩子,出現不捨得讓孩子「幹著幹那」,比如說最典型的因為怕累著孩子;所以不讓孩子幹家務活,這樣孩子漸漸就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什麼也不想幹,就想住在舒適圈裡,做事情能拖就拖,根據自己的心情看待時間,從不會主動的管理自己的時間。
  • 孩子脾氣暴躁,無法控制情緒,家長3個方法引導他們負面情緒
    生活中家長也會經常遇到一些開心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工作上的困難,都會導致家長顯得異常。其實很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如何引導,造成孩子出現傷害。常見導致孩子出現憤怒的有家庭環境問題,家長之間關係開始變差,經常在家吵架。甚至離婚,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心靈受創。孩子在學校過的不高興,受到別人欺凌,加上孩子在學校沒有什麼朋友,造成孤僻。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孩子內心出現憤怒的情緒,負能量的情緒積壓孩子內心太久,時間長爆發出來會對孩子自己和社會造成一些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