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Z女士是一位80後寶媽,家裡有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孩,白天她工作一天,晚上要輔導孩子做作業,這很正常,我想這也是很多家庭常見的模式。
但令人煩惱的是,Z女士一家人每天晚上都要接近凌晨才能入睡,早上出門也是火急火燎、慌裡慌張、丟三落四,原因是孩子晚上一邊寫作業一邊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完全沒有時間觀念。
Z女士晚上一遍一遍的催促孩子:&34;
早上又一遍一遍催促孩子:&34;
但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的樣子,Z女士每次除了又忍不住發火,什麼事情也解決不了,而且好像還陷入了《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以下簡稱:合理安排時間)中 &34;的惡性循環。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總共有三本,分別是: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
作者:高取志津香,非營利機構法人,JAM網站代表 &34;組織者,現任神奈川縣兒童教育支援委員會委員,致力於兒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
NPO法人JAM網,JAM網站是,Japanese & American Mothers的首字母的縮寫。是日本、美國兩地父母、孩子和教師互相交流的平臺。
2002年,JAM依託美國的取材,根據日本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在社會各界,引起很大反響。2003年10月,JAM轉變為培養孩子和父母、老師溝通技巧的非贏利機構。以父母子女和教育者為對象,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講座和研討會。
《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旨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並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建立&34;,學會&34;,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計算還剩多少時間,合理地分配時間等。
《合理安排時間》,【日】高取志津香+NPO法人 JAM網 著
1、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社會行為規範—守時、誠信、自立、負責任
你知道嗎?所有的老師都不喜歡經常遲到的學生。所有的同學也討厭一個經常遲到+不完成作業的學生。
但你想像一下,現在你的娃已經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了,每天不需要你這個老母親再催促嘮叨,他已經可以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什麼時間段完成作業,什麼時間段做手工,什麼時間段洗澡睡覺,早上起床上學再也不會拖你的後腿了…,這畫面也太香了吧,太美好了吧~哈哈哈~
我相信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不難。
其實說起時間管理,我之前一直認為這是成年人的課程,但後來我了解到有很多像Z女士遇到的這種情況,然後讀了《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真的覺得每個家庭都應該有這本書。
現在我們能從市面上找到很多關於時間管理的課程和書籍,因為我們步入社會之後,需要守時守信、有計劃、有條理的做事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約定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能夠做到這些,才是負責任的、值得信賴的社會成員,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與信任。所以很多成年人不得不去學時間管理這門課,實際上從小就應該學會這麼做。
2、讓孩子的時間過得更充實有意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教孩子管理時間的同時,我們成年人也應該先反省自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的。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荒廢時間等於荒廢生命。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
數不盡的關於時間的名言警句,都是在提醒我們時間的寶貴性。
如果孩子們從小能夠學會做事情提前規劃安排好時間,預先設定好&34;,不僅能節約時間,還能把每天過得更加充實有收穫。
1、停止說&34;句式
家長一定要注意和孩子說話的方式。
請所有家長停止對孩子說:&34;這樣的句式,這樣做不僅會陷入&34;的惡性循環,而且對培養孩子時間觀念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家長的責備,孩子通常是聽不進去的,就算聽了也無法認可。
2、家長要明白,孩子的事讓他自己做
前兩天看到孫儷發微博說讓鄧超教等等數學,結果鄧超自己把數學題都給做了,孫儷還要用橡皮擦掉,讓等等重新做。
有很多家長說讓小孩子自己吃飯總是會把衣服、地板弄髒,乾脆就家長餵孩子吃飯,甚至我看到有的四五歲的孩子還被爺爺奶奶餵飯呢。
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家長把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了,不讓孩子自己去做,實際上是一種過分的寵溺,等於剝奪了孩子成長學習的機會,必須讓孩子明白&34;,即使再困難,孩子也會自己去克服,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成長!
3、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具體方法
家長有時候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一些事,千萬不要這樣想!不管針對幾歲的孩子,學不會就反覆的教。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應根據他的年齡等狀況循序漸進地教他一些方法,培養他的自立性,並有意識地讓他在生活中實踐這些方法。
關於如何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作者為我們分享了很多種訓練方法。
1、教孩子認識時鐘和時間
現代人已經習慣用手機當做鐘錶,可能家裡面都沒有鐘錶。但為了培養孩子的時間感,家裡最好還是擺放一台鐘表,相較於直觀的電子時鐘,有時針分針的鐘表通過長短針的位置變化,更能讓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時間。
2、感受時間
大的時間,可以引導孩子感知周圍世界一年四季的變化;小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導。比如:我們從家裡到幼兒園大概需要5分鐘等等
3、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讓孩子學會了解自己一天的生活,引導孩子想一想自己每天起床、吃飯、去幼兒園、睡覺的時間是幾點?也可以問問孩子,他最希望如何度過一天?
4、列清單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會有各個科目的作業、上輔導班、參加各種訓練等,每天出去吃飯、洗澡、睡覺,可用的時間真的很少。
列清單就很方便快捷,把想法都寫在紙上,然後通過清單還確定哪些是必須做的事,哪些是想做的事,完成一件就劃掉一件,每劃掉一件事就會收穫一份成就感,也能成為督促行動的利器。
作者在書中明確指出,列清單有助於孩子制定可實施的有效計劃,是提高孩子生活效率的好方法。就算孩子上了高年級,甚至長大成人,依然能從這個辦法中收益。所以一定要養成列清單的好習慣。
總結:為了讓孩子長大後能獨當一面,從小培養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一書,通過學習時間管理,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並養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作者:筆墨痕,公眾號:筆墨痕(ID:bimohen),90後愛讀書的寫字迷,多平臺原創作者,讀書/寫作/生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