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2020-08-09 豆寶娘親

不少家長在都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甚至上小學以後,都還會出現早上不能按時起床、上學遲到等現象。這其實都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

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

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

下邊這3個小建議,家長可以借鑑一下。

先將時間具象化

如果直接問大人「10分鐘是多長時間?」,想必大人也很難表達清楚。

不過,大人雖然不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很多人都可能會下意識地用具體活動來描述時間,比如十分鐘可以上個廁所,十分鐘能煮熟一顆雞蛋等等。

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將時間具象化。比如,家長可以用「你看完這集動畫片就去睡覺」代替「二十分鐘以後去睡覺」

給孩子的指令相對明確一點,有利於他慢慢理解時間。

巧妙使用定時器

在幫助孩子理解時間距離的時候,家長可以巧妙使用定時器來輔助他理解。

現在市面上有各種不同種類的定時器,比如常見的沙漏和發條計時器,沙漏定時比較安靜看起來也很直觀,多數發條計時器在時間到的時候會有聲音提示,用起來更方便,家長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孩子平時玩玩具、做作業之前,家長就可以先和他約定好時間,然後使用定時器記時,到點就停下來,慢慢地孩子就能把具體活動和時間聯繫在一起,並且理解時間距離了。

培養時間次序感

個體的時間知覺,除了對時間距離的知覺之外,還包括對時間順序的知覺,即活動的先後順序。

缺乏時間順序感,孩子做事就會缺乏條理,比如飯還沒吃完就想玩玩具,早上起床沒刷牙就吃早飯等,這樣很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在培養孩子時間次序感的時候,可以先以口頭計劃的形式教給他,比如告訴他早上起床之後要先穿衣服、再刷牙、再吃飯。

然後慢慢過渡到,和孩子一起把某段時間內他要做的事情按照順序列出來,並按計劃執行。

最後再讓孩子學會獨立做計劃。計劃一開始不需要太詳細,可以隨著孩子越來越熟練,再慢慢細化。

以上就是幫孩子理解時間、建立時間觀念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到各位。

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心急,因為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給孩子充足的時間,他才能更好理解時間,掌握時間!

相關焦點

  • 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邊這3個小建議,家長可以借鑑一下。先將時間具象化如果直接問大人「10分鐘是多長時間?」,想必大人也很難表達清楚。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試試這幾招
    你可千萬別這麼幹,孩子出現上面這種情況,很有可能並不是主觀上的小磨蹭,想愣神兒是缺乏時間觀念。什麼是時間觀念?直觀的說就是5分鐘有多長,一個小時有多長?一天一夜大概是什麼樣的概念?在這種感覺的基礎上,我需要做哪些事?如何安排我的時間?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該怎麼破?
    一個上學孩子的早晨,常常伴隨著整個家庭的忙碌與混亂。家長不但需要喚醒昨日貪玩晚睡的孩子,在孩子拖沓的起床後還要催促他洗漱讓他安分的吃飯,臨出門了孩子又是上廁所又是落東西的。等一切忙活完,你望著踩著點走進校門的孩子,心裡總算鬆了口氣。這是一位家長描述他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那麼如何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該怎麼破呢?
  • 錢志亮,藉助時間學數學,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導讀:錢志亮,藉助時間學數學,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錢志亮,藉助時間學數學,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
    就是因為孩子催一下動一下,才讓家長的叨叨成為了日常,要是孩子能夠自覺去做,家長也不會變成「智能鬧鐘」。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呢?太長不看版:一、要讓孩子認識到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情,由拖延時間產生的後果要自己負責。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父母總是說每次讓孩子離開u培養他喜歡玩的地方總是很困難,跟孩子約好的時間,孩子也從來不遵守,以而再再而三的拖延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生活中常見的大概有這麼幾種類型,第一種「威脅型」比如大人會對孩子說你走不走呀?不走我就走啦。還有的會說你再不走我就怎麼怎麼樣了,孩子一般聽到這些話都會哭得更厲害,看見大人真的做出走的動作,就一邊哭著一邊趕快跟著走了。
  • 家長越催孩子越磨嘰,這幾點家長可以試一試,提高孩子時間觀念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家長對孩子兇道:你快一點,還有幾分鐘就遲到了,但是孩子會以為這幾分鐘會是很長的時間,所以還是在慢慢悠悠的收拾書包。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用計時器幫孩子糾正,如果再要求孩子在幾分鐘內完成什麼事情可以設置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生活當中知道這些時間到底有多長。
  • 孩子磨蹭、拖拉危害多,嘗試3個方法,輕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一毛病特別犯愁,特別是上了小學後,孩子的沒有時間觀念的缺點,顯現的明顯。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會越來越拖拉,嚴重會影響以後的發展。只要家長一說,立刻就幹一會,不說就玩一會,有許多孩子都是這樣,甚至這個行為一直保留到了成年。
  • 上小學前,務必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時間 小學裡有嚴格的時間制度,幼小銜接時如果不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意識和良好的作息習慣, 孩子將來怕是難以適應小學的規律化生活。 培養時間觀念 時間的重要性真是不言而喻,因此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從小做起,從幼兒抓起,尤其是大班幼兒。
  • 「時間觀念」很重要,從小培養「時間觀念」,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僅如此,在和同學交往的時候,一次兩次的不遵守時間規則,同學就會逐漸對孩子失去信任感,慢慢的孤立這個孩子,最後造成孩子無法融入到同學中,影響孩子的性格培養。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1、從幼兒園開始任何習慣的培養都需要從小做起,而幼兒時期的孩子不會面臨到作業等的壓力。此時家長就有足夠的時間去糾正孩子的錯誤,慢慢的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 孩子老做事老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家長們可以從這幾點做起
    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似乎都很難有自己的時間觀念,不僅行動起來磨磨蹭蹭,辦事效率也很低。之前也聽到一些朋友抱怨,每天晚上8點就開始叫孩子去洗澡,但總是拖拖拉拉,光是收玩具就要半個小時,有時候十點多還不睡覺。早上起不來,洗漱也慢吞吞,上幼兒園總是遲到,總是會擔心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之後上了小學要怎麼辦?
  • 從感知「3分鐘」訓練開始培養「時間觀念強」的孩子
    其實不是孩子不守時不聽指令,只是我們錯過了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絕好時機。因為這個時間長度,與可以熟練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竅門密不可分。當有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自己並不情願、被家長逼迫的義務勞動時,比如洗臉、刷牙、收拾整理、洗碗、掃地、曬衣服等等,如果僅僅需要3分鐘時間,孩子還不至於產生厭煩情緒,不會覺得時間過於冗長。我們並不是說讓孩子一直盯著秒表或者鐘錶來測量「3分鐘」的時間長度。比如。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2個小訣竅讓孩子學習時間管理
    這樣的直覺反應並非天生存在,而是隨著孩子生活經驗的累積而發展,大部分孩子的時間知覺在3歲左右才開始萌芽。所以,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必須先給孩子時間,讓他分清楚時間順序,能夠把控時間的距離。一天有24小時,一個小時有60分鐘,可是一個小時有多長,10分鐘能夠做多少事情,有些孩子是真的沒有概念。
  • 孩子經常上學遲到怎麼辦?家長要重視時間觀念的培養了
    有些孩子之所以遲到,是因為他們覺得即使是早到了也只能自己乾等著,還不如等到人多的時候再去呢。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從小就沒有遵守時間的概念,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拖拉、懶散的習慣。這些經常遲到的孩子,不僅是上學遲到,就連朋友約會也會遲到,長大以後更是難以適應集體紀律的約束。
  • 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再有五分鐘就遲到了!再不睡覺明天就起不來了!你再磨嘰,我們就趕不上車了!」媽媽急得頭上冒火,孩子缺一臉迷茫不知所措。科學家魏坤琳說過,孩子們由於大腦發育,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不知道五分鐘是多長,一小時是多長,就算你放個鬧鐘在他面前,孩子也不一定看,那我們就沒有辦法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嗎?
  • 「媽媽,我可不可以再玩五分鐘」,聰明父母3招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當孩子玩玩具正興致中,或是沉浸在動畫片中……「還剩10分鐘!」按照事先說好的,大人發出了終止的信號。「啊!」孩子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接著撒嬌道:「媽媽,我可不可以再玩10分鐘?」其中一個問題是:你們上學時間是幾點?結果,4歲的只有9%答對,而6歲的卻有98%能答對。再有就是看時鐘並指出正確的整點時間,結果還是一樣的。所以,即便小孩子4歲了,這些具體的時間概念還是不太了解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小五色時間管理法
    平息孩子因拖拉而引起的慌張焦慮的最佳方法,就是幫他們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設定多長時間,要視孩子的年齡而定,並由你來決定多長的時間適合你的孩子。一般而言,學齡前的孩子只需五到十分鐘;小學階段的孩子或注意力短暫的孩子,約設定三十分鐘;十二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設定一個小時。也許孩子在一開始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五或十分鐘,這或許不是長時間,但總勝於他們什麼事都不做。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保持注意力時間長度會慢慢增長。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需要這樣來引導
    是日本、美國兩地父母、孩子和教師互相交流的平臺。2002年,JAM依託美國的取材,根據日本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在社會各界,引起很大反響。2003年10月,JAM轉變為培養孩子和父母、老師溝通技巧的非贏利機構。以父母子女和教育者為對象,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講座和研討會。
  • 從小鍛鍊孩子把握時間,拒絕拖延症,培養「黃金時間觀念」
    關於怎麼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今天給你推薦兩種方法。1、 精確時間法對於拖延症已經有所表現的孩子用這個辦法最合適,雖然說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可是有一個先行計劃對孩子的每一天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舉個例子:孩子早上起床後,穿衣服5分鐘,洗漱10分鐘,熱牛奶5分鐘,烤麵包5分鐘,整理書包2分鐘,吃早餐10分鐘該如何安排時間呢?穿衣服、整理書包和吃早餐的同時不能幹別的事情,而洗漱的同時還可以熱牛奶、烤麵包,所以這三件事是可以疊加的。
  • 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時間是寶貴的,一去不復返,而且每個人的時間也是平等的,而時間也會給出每個人想要的答案,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珍惜時間,而父母也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意識,讓孩子從小有時間觀念,並且也懂得珍惜時間。同一天時間中,早晨、上午精力充沛,要讓孩子努力抓緊學習較難的功課,解決較複雜的問題。三、善於利用時間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塊時間,一氣呵成,幹出個結果。告訴孩子做事不要磨磨蹭蹭,否則就是浪費時間,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分鐘,長此以往就會是一個很自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