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2020-09-03 新文達國際少兒英語

時間是寶貴的,一去不復返,而且每個人的時間也是平等的,而時間也會給出每個人想要的答案,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珍惜時間,而父母也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意識,讓孩子從小有時間觀念,並且也懂得珍惜時間。

一、良好的時間觀念

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並不意味著全部。尤其是對孩子而言,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就要讓孩子知道時間觀念,做事不能拖沓。

二、儘量提高效率

讓孩子學會休息。一般學習一個小時左右,大腦就會疲勞,此時仍然用功的話,學習效率是很差的。

不同學科在大腦中使用的腦區是不同的,例如抽象思維主要在左腦,形象思維主要在右腦。同一天時間中,早晨、上午精力充沛,要讓孩子努力抓緊學習較難的功課,解決較複雜的問題。

三、善於利用時間

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塊時間,一氣呵成,幹出個結果。

告訴孩子做事不要磨磨蹭蹭,否則就是浪費時間,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分鐘,長此以往就會是一個很自律的孩子。

四、增加孩子的緊迫感

缺乏適度的緊張感是許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製造」點緊張的氣氛,讓孩子的神經繃緊一些,使孩子的生活節奏加快一些。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給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飯和做作業等增加些計時活動,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與孩子一起商定好,然後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保質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得不好就給予一定的懲罰。

五、作息有規律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常常是一邊吃飯,一邊玩耍;一件事情還沒有做完,心裡又想著另一件事情;所以父母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養成時間觀念的前提。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麼時間起床,洗漱要多長時間,吃早餐要多少時間,放學後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幾點睡覺等,都可以讓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所以說,好的習慣讓孩子從小養成,長大之後會受益無窮。

相關焦點

  • 教會孩子認識時間,這3步讓孩子養成良好時間觀念,不再拖延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其實不是天性如此,而是因為孩子們沒有良好的時間觀念。想要讓孩子們做事更高效,從認識時間開始。對於孩子的時間觀念,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家長一定要發揮引導作用。二、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如何一步步培養?
  • 培養孩子守時、惜時的觀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說到這裡,有些爸爸媽媽反饋,說現在老師忙,孩子多,有時候遲到了就遲到了,沒什麼,所以孩子遲到了也不在意。讓孩子承擔浪費時間的後果,不一定非要把這個結果讓他人去懲罰孩子,因為我們很難讓別人按照我們的方式去做。變換一種形式,也能讓孩子承擔後果,重點在於讓孩子明白,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負責任。
  • 孩子難養成時間觀念,家長巧用「墨菲定律」,孩子學會時間規劃
    即使是在家長已經為孩子制定了時間計劃表的情況下,孩子依然很難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其實,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是天性,家長想給孩子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所以給孩子制定時間計劃表的做法也沒錯,但如果不能直擊要害,即使花費再多的心思也是做「無用功」。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父母首先要學會「墨菲定律」。
  • 孩子一定要睡午覺嗎?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要這樣
    因此對於很多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老師和家長都要求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午睡的習慣。通常,不少孩子都會養成午睡的習慣,但也有的孩子從不午睡。,一方面,我們要看孩子的睡眠時間是否足夠;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是否有活力等,是否需要在哪些時段補充睡眠。
  • 「時間觀念」很重要,從小培養「時間觀念」,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2、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時間觀念」的培養其實是對孩子建立一種規則,讓孩子明白生活中的許多事都是有一定規矩的。而一個遵守規矩的孩子,必然能夠更容易獲得成功。規則的建立會培養出孩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也有助於孩子做事更有條理性,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 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對於周和月的理解也是同樣的,大一些的孩子能夠理解,小一點的孩子則可以每天跟他們數數日曆上的天數,不僅養成時間觀念,還能進行數學的啟蒙,真是一舉兩得那。 2 |提前告知 有時候想想:我們成人對待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 如何教孩子認識鐘錶,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面對家長的這些困擾,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巧妙地讓孩子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時間概念。那麼,今天的任務是教會孩子認識鐘錶。指針順時針走用加法計算,逆時針走用減法計算孩子們的時間觀念並不是一天就能夠養成,而是通過時間概念的不斷培養而逐漸形成。
  • 時間是最不偏私的,缺乏時間觀念很悲哀,父母要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陳女士一直是一個觀念十分新穎的媽媽,認為孩子的童年時間非常的短暫,因此很注重對孩子天性的解放,平常女兒想幹什麼,陳女士基本都不會反對。 但是,最近陳女士卻面臨到這樣一個問題:女兒要上幼兒園了,卻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每天早上去學校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會遲到。
  • 孩子做事老是拖拉,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
    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難免有的孩子做事老是拖拖拉拉,像只慢蝸牛一樣。連起床吧小事都做不到。如何才能改正這個壞習慣呢?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全天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行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時間管理初養成,簡單幾步,教孩子形成時間觀念
    ,對於孩子來說,首先要學會,早睡早起。規律的生活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還能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培養孩子的時間感。早上必須幾點起床,那麼往前推9個小時,就是孩子的睡覺時間。相關研究都表明,睡眠時間不足,晚上不睡覺,是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的重要原因。
  • 好習慣要從小養成,這幾點一定要從小培養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一些習慣一定要早早培養孩子,以下幾點一定要儘早讓孩子知道。一、時間觀念養成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可以讓孩子知道時間的寶貴對孩子而言,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首當其衝地教育孩子要擁有時間觀念,懂得時間的重要性。二、尊重長輩越懂事的孩子越是讓人喜歡,要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不要隨意亂發脾氣,只有懂得尊重別人了才能讓別人尊重他,所以這一點也要從小培養。
  • 良好學習習慣養成記
    良好的學習觀念是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觀念主動學習是為學習產生價值的動力。是堅定意志的基礎。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推動以後的學習歷程,從小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學習基礎,對以後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培養正確的學習觀
  • 這個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一定要讓他儘早養成
    2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正所謂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幼小的他們其實對是非對錯沒有什麼認知。這種抽象的認知孩子理解起來也較為困難。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具體和生動的故事來為孩子建立一些基礎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有著很強的可塑性。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該怎麼破?
    一個上學孩子的早晨,常常伴隨著整個家庭的忙碌與混亂。家長不但需要喚醒昨日貪玩晚睡的孩子,在孩子拖沓的起床後還要催促他洗漱讓他安分的吃飯,臨出門了孩子又是上廁所又是落東西的。等一切忙活完,你望著踩著點走進校門的孩子,心裡總算鬆了口氣。這是一位家長描述他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那麼如何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該怎麼破呢?
  • 葉聖陶: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堅持好習慣比補課更有用
    葉老先生曾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我們培養一個孩子的重中之重。》等文章都在強調習慣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有時間你可以去看一看。所以養成孩子的好習慣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那麼我們都要養成什麼樣的習慣?1、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學習這件事上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往往是很重要的,因為孩子的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失敗的時候。
  • 陪伴,是孩子養成良好性格的需要,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
    教育專家曾經發出這樣的呼籲:「做家長的要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談心,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老師的事情了。例如,陪孩子讀書學習、上課外輔導班等,至於去參觀博物館、觀賞大自然美景之類的事情,常常被家長排除之外,認為那是無聊的事,不阻止孩子就算不錯了。由於家長的錯誤觀念,一些孩子也不希望父母陪在自己身邊,因為有父母在身邊,不僅不會從父母那裡得到讚賞,反而多了一位「監工」,時時刻刻監督著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 讓孩子養成獨立性和責任感,做有時間觀念的人
    想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父母就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理解時間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是一個抽象的,虛幻的概念。需要父母利用具體的事物把時間具體化,讓孩子意識到時鐘上的數字刻度就是時間,並告訴孩子他們所做的事情與時間息息相關。
  • 家長別再控制娃時間了,3步教會孩子時間觀念,讓他不再拖拖拉拉
    文章/熊二編輯/馨月許多家長在孩子3歲前並沒有注意過要培養的孩子的時間觀念,對孩子進行著隨意鬆散的放養,但是當孩子3歲後就突然覺得自己的孩子缺少時間觀念。雖然孩子現在行為會有些拖拉、磨蹭,但是孩子的年紀還小,正處於培養好習慣的黃金時期,那麼家長要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呢?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如何寓教於樂的讓孩子懂得時間的寶貴?
    想要讓孩子有清晰的時間觀念,首先就要讓他們有一張清晰的時間導航圖,讓孩子能夠清楚的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孩子的緊迫感,還能夠讓他們學會不拖拉磨蹭。孩子之所以在應有的時間不去做事情,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內心沒有足夠的緊迫感,甚至有的時候孩子拖延造成了任務沒有完成,反而抱怨父母沒有及時的催促。
  •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小學生要想一天比一天優秀,必須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做到專心。有些父母這邊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業,而那邊邊又跟別人聊天或看電視,甚至在家裡打牌或打麻將,這樣,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嗎?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不對孩子表示過度關心即問孩子肚子餓不餓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