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特色小吃怎麼譯 標準譯法預計年底推出

2020-12-11 東南網廈門頻道

不少廈門或閩南小吃的英文譯法不盡相同

沙茶麵

土筍凍

廈門日報訊(記者 房舒 羅子泓)近日,國家標準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麻辣燙、餛飩都有了標準的英文譯法。那麼,廈門小吃沙茶麵、面線糊等怎麼譯?

記者走訪了廈門、泉州多家餐館、酒店,與多名留學生、專業翻譯人員以及長期旅居在廈門的外國友人交流後發現,不少廈門或閩南小吃的英文譯法不盡相同,有的著重於外在形狀,有的著重於配料,往往同一種小吃,翻譯出來成為兩種食物。昨日,記者從廈門市翻譯協會了解到,關於廈門小吃的標準譯法,將在今年年底推出。

土筍凍

就是蟲子凍?

就土筍凍的英文譯法,出現了「烹飪方法派」,和「烹飪內容派」兩種。「方法派」的代表人物,是廈門大學潘維廉教授,他在所著的《魅力廈門》一書關於廈門小吃的介紹中,將土筍凍譯作boiled seaward embedded in cold jellyfish,大體的意思是把海裡撈上來的漁獲,煮沸之後放涼變成凍。

相較之下,目前廈門大多數有英文菜單的酒店或餐館裡,土筍凍會直接形象地譯為Sea Worm Jelly(比如鷺江賓館)或是Jelly Sea Worm,意思是海裡的蠕蟲做成的凍。在廈門市翻譯協會的英語微信群中,成員們給出的譯法,也是Sea Worm Jelly。

韭菜盒,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的廖老師認為是Fried Leek Dumpling,炸過的韭菜餃子;而鷺江賓館英文菜單譯者則將它形象地翻譯成leek box,韭菜盒子。對此,潘維廉教授保留了意見,他說,如果用dumpling,外國人就會以為是餃子,實際上並不是。用box有些奇怪,雖然不是吃的,但一看就清楚為什麼要用。

海蠣煎

除了煎還有炸?

數年前一部熱播的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裡,讓一種名為蠔仔煎的小吃大紅大熱。在廈門,蠔仔煎叫海蠣煎,是用海蠣、大蒜、地瓜粉和雞蛋煎制而成的美食。對於海蠣煎的翻譯,似乎爭議並不大。比如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的廖老師與潘維廉教授看法一致,翻譯成Oyster Omelet,煎的海蠣餅;不同的譯法,也只在於要不要多加個烹飪手法:fried(油炸、油煎),來強調它要多點油,比如廈門磐基酒店的英文菜單中,海蠣煎譯作fried oyster omelet;而在鷺江賓館的英文菜單上,則選擇了煎炸(fried)來烹飪oyster(海蠣)。潘維廉教授說,其實omelet就是fried,任選一個用就好。

除了烹飪手法,烹飪時所加的調料在翻譯同一種小吃時,也被賦予了它的使命。比如醋肉,廈門磐基酒店叫它fried pork meat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感覺吃起來是甜甜的醬汁醃製的炸物;而在泉州萬達文化酒店房間的菜單裡,它的英文名變成deep-fried vinegar pork belly,炸醋豬肉,不用說,看起來都覺得有點酸頭。

還有蝦麵,潘維廉教授吃到的蝦麵,應該是在酒店裡用斑節蝦做的,因為他譯作noodles with prawn(斑節蝦、對蝦);如果人們在路邊攤吃小吃,蝦麵便有可能會被翻譯成Shrimp(小蝦) Noodles。

扁食是廈門水餃湯?

扁食也是廈門人喜歡的小吃,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的廖老師認為,就像廣東雲吞的英文譯法wonton一樣,廈門的扁食也該有自己專屬的名字Bianshi;而在鷺江賓館,也許是為了讓外國人理解起來更方便,將廈門扁食湯,譯作Xiamen Dumpling Soup(廈門水餃湯)。

最有爭議的是肉粽,幾乎各有各的看法。潘維廉教授認為,粽子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食物,所以翻譯直接用拼音zongzi就好;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廖老師用 Meat Dumplings,肉餃子;譯協微信群的丁老師則認為,要把原料米和肉都加進去,譯作rice dumpling with meat,原料是肉的米餃子;鷺江賓館菜單上,則是xiamen zongzi with meat stuffing,用肉做的粽子。

在閩南語裡,面線的讀音為mee sua,鼓浪嶼上的海上花園酒店,就直接採取音譯 xiamen mee su;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廖老師和磐基酒店英文菜單的譯者看法一樣,將面線糊譯作Thin Noodles Paste,鷺江酒店英文菜單的譯者則認為,要用細細的麵條(noodle thread)做的糊(paste),才能形容面線糊(noodle thread paste)。泉州的萬達文華酒店英文菜單譯者,則覺得面線糊裡應該要有些米線,rice noodles with condiments,直譯過來為有調料的米線湯。

可煮一切的醬油水怎麼譯?

在外人看來,閩南的「醬油水」似乎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可以煮魚、可以煮蝦、可以煮貝殼也可以煮青菜。磐基酒店的醬油水雜魚,譯作stewed assorted fish with soy sauce,代表的是廈門餐飲業的主要譯法。

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的廖老師將醬油水譯作Soy Sauce Marinade,加了Marinade(鮑汁)從字面看都覺得鮮甜起來。

其實,廈門小吃種類繁多,除了上面介紹到的還有魚丸湯、同安封肉、薑母鴨、花生湯等等,走訪中記者發現,也許以上這些小吃能引起不同理解的詞不多,譯法空前一致。

廈門市翻譯協會秘書處的林奕升告訴記者,今年年底將推出,有廈門地方規範的廈門小吃譯法。

連結

吃過的外國人

怎麼看?

那麼,如果事先不告訴外國人,這些小吃的中文名字,單讓他們吃完做總結的話,他們會怎麼翻譯呢?來自英國的馬特說,土筍凍是Jellied Sea Insects;而美國人Steven則認為,沙茶麵應該是Savory herbal mixed noodles,與約定俗成的沙茶麵譯法:Satay Noodle,或noodles with satay sauce看起來大相逕庭,實質上差別不大,原材料都是小麥做的面。

鷺江賓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目前並無統一標準可遵循,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小吃名稱,他們會儘量選擇外國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向去翻譯。潘維廉教授坦言,有的廈門小吃確實不好翻譯,因為很多國外都沒有,也沒什麼現成的依據。

相關焦點

  • 廈門特色小吃怎麼譯 標準譯法預計年底推出
    ­  不少廈門或閩南小吃的英文譯法不盡相同。­  沙茶麵。­  土筍凍。­  近日,國家標準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麻辣燙、餛飩都有了標準的英文譯法。那麼,廈門小吃沙茶麵、面線糊等怎麼譯?
  • 廈門特色小吃怎麼譯?國家標準譯法預計年底推出
    不少廈門或閩南小吃的英文譯法不盡相同。  近日,國家標準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麻辣燙、餛飩都有了標準的英文譯法。那麼,廈門小吃沙茶麵、面線糊等怎麼譯?
  • 新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 中國特色食品用拼音
    記者昨天獲悉,最新修訂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已經正式「出爐」,遊客很快就可以在本市三星級以上的飯店看到中國傳統菜餚的最新英文翻譯了。  此次公布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對中國常見的2000餘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的名字做了英文的翻譯。
  • 北京奧運英文菜單推出 菜單英文譯法"眾口難調"
    備受關注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天之際與媒體正式見面。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1571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並已經發放給北京所有星級飯店、餐廳以及住宿達標單位。
  • [視頻]北京推出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規範
    為了方便外國遊客在北京就餐,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和北京市旅遊局日前編輯出版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些飯店餐館開始陸續更改修正。    把中國的傳統菜餚翻譯成英文,這確實需要仔細斟酌。在有些餐館,很多菜的翻譯直接用單詞生硬的套用。比如,口水雞被翻譯成「流著口水的雞」,四喜丸子被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麻婆豆腐被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等等。
  • 成都小吃將有英文譯法 夫妻肺片率先「洋化」
    四川新聞網訊  為在奧運會來臨之前規範北京用餐語言環境,《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將於春節前出版,成都方面表示也將跟進。    北京奧運會即將到來,為規範北京的用餐語言環境,備受關注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也將在春節前出版。
  • 迎奧運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揭曉 中餐新洋名
    競報訊 說起在中國吃飯,不少外國朋友都能說得上幾個「有點意思」的菜名,比如童子雞被譯為「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紅燒獅子頭」變成「Red Burned Lion Head」(燒紅了的獅子頭)。
  • 粵出臺地方標準規範公共標誌英文譯法 下月1日實施
    「路」的英文譯法是用lu還是road?體育中心的「中心」是翻譯成center還是zhongxin?廣東路牌、商業等公共場所翻譯混亂的情況讓人頭痛。下月起,這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筆者昨日(9日)從省質監局獲悉,由廣州市承擔起草的《公共標誌英文譯法規範》地方標準已獲通過,將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
  • 廈門這些地方有標準英文名了!巷、路、街有區別
    想聊點深入的話題怎麼介紹咱「廈門自貿片區」優勢?@#¥%……別害怕!官方「參考答案」來了!5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通則和道路交通地方標準,正式頒布並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未來廈門市公共場所將越來越少出現,不規範或錯誤的甚至「雷人」的英語標識了這是廈門首次推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規範標準。廈門會晤即將來臨,趕緊把規範說法學起來!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 餃子就用Jiaozi命名
    討論稿曾徵求民眾建議《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是為提高奧運會期間服務接待水平,規範北京市飯店業、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北京旅遊局編輯出版,對中國常見的2000餘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的名字做了英文的翻譯。其討論稿自去年8月由北京市旅遊局公布,通過各個途徑,徵求了廣大民眾的建議。
  • "蹩腳英語"引發熱議 譯法有標準建議大家"多找茬"-廣西新聞網
    8月21日,記者採訪獲悉,早在5年前,廣西就已出臺公共場所英文標識的譯法標準。 翻譯標準已實施 不少單位未規範 據介紹,2004年起,隨著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落戶南寧。當時,為方便外賓,各地各部門紛紛在機場、車站、交通要道和主要街道等公共場所推出漢英雙語標識,但由於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加上缺乏統一的參照標準,各地均存在不規範的漢、英用語或印刷問題。 2009年,有自治區人大代表建議規範公共場所漢英標識的英文譯法。為此,自治區外事辦組織編寫了廣西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漢語標識英文譯法》(簡稱「廣西標準譯法」)。
  • 西安發布泡饃等五種地方小吃標準,肉夾饃英譯Rougamo
    西安發布泡饃等五種地方小吃標準,肉夾饃英譯Rougamo 西安日報 2016-05-26 11:06 來源:澎湃新聞
  • 中文地名英譯:一個路名兩種譯法 比鄰而居公開「打架」
    中文地名英譯:一個路名兩種譯法 比鄰而居公開「打架」 2015年06月10日 07: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劉菲 字號 內容摘要: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路路口,指示同一道路的兩個路牌標註竟然不同
  • 奧運菜單譯法有講究:夫妻肺片 麻婆豆腐這麼譯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由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和北京旅遊局出版編輯,旨在提高奧運會期間服務接待水平,規範北京市飯店業、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  該書對中國常見的兩千餘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的名字做了英文的翻譯。該譯法會向飯店做重點推薦使用,但不會強制執行。
  • 北京推出新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 子用拼音命名
    新華網北京6月18日電 在日前正式出臺的北京《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裡,四川名菜「夫妻肺片」的民間譯法「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被修訂為「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醬裡的牛肉和黃牛肚)」。
  • 北京推出新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 餃子用拼音命名
    新華網北京6月18日電 在日前正式出臺的北京《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裡,四川名菜「夫妻肺片」的民間譯法「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被修訂為「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醬裡的牛肉和黃牛肚
  • 沙茶麵、海蠣煎、薑母鴨、土筍凍要制定統一的標準了!你怎麼看?
    沙茶麵、海蠣煎、同安封肉、薑母鴨、土筍凍、炸五香卷,這些廈門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色美食,今後也將有統一的地方標準。記者從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了解到,廈門市日前已正式啟動廈門特色美食標準化工作,首批將推出包括6種特色美食的系列標準。
  • 中國特色話語翻譯有了「國家級」標準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餘俊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五大發展理念」……,您還在苦於怎麼向外國友人介紹和翻譯這些具有濃濃「中國特色」的時政詞彙和短語嗎?別擔心,從今天開始,這些術語都有了「國家級」標準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