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地名英譯:一個路名兩種譯法 比鄰而居公開「打架」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文地名英譯:一個路名兩種譯法 比鄰而居公開「打架」

2015年06月10日 07: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劉菲

字號

內容摘要: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路路口,指示同一道路的兩個路牌標註竟然不同。展現國家形象,方便外國客人,從統一規範地名翻譯開始吧!

關鍵詞:中文地名;困惑;地名翻譯;意譯;翻譯

作者簡介:

    一個路名兩種譯法 比鄰而居公開「打架」

    中文地名英譯的困惑

 

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路路口,指示同一道路的兩個路牌標註竟然不同。張力為攝

  近日,《上海道路名稱音譯導則》出臺,細心的網友發現,同樣是「東」字,「東寶興路」譯為「Dongbaoxing Road 」,而「南京東路」譯為」EastNanjing Road 」。之所以有不同的翻譯,是因為前一個地名是專有詞彙,後一個地名屬於非專有詞彙,《導則》中規定,專有詞彙需用拼音表示,非專有詞彙則可以用英語直譯。隨著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到中國工作、遊覽、交流、學習和居住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地名翻譯的標準化越發重要。而目前各地的地名翻譯中卻存在著翻譯標準不夠統一,專有詞彙劃分不明等問題,有些地名翻譯莫名其妙,不光鬧了笑話,也給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造成困惑,帶來不便。

  標準與執行之間的錯位

  地名翻譯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因為其中隱含著文化、習俗等多重因素。早在1967年聯合國就作出決議,要求各國、各地區在國際交往中,地名翻譯都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做到每個地名只有一種羅馬字母拼寫形式,即單一羅馬化。而我國地名羅馬化的國際標準,實際上就是漢語拼音拼寫方案,這是1977年第三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上通過的。1999年我國又頒布了《地名標誌牌城鄉標準》,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地名被規定為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條款。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民政部《地名管理實施細則》也規定了路名牌的規範設置只能是漢字和漢語拼音書寫,「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一規範」。

  但實際上,由於多種原因,這個標準並沒有被嚴格執行。曾有一對丹麥夫婦到上海旅遊,在熱鬧的人民廣場迷了路。他們看到眼前有一塊「西藏中路」的路牌,遂掏出地圖來對照,可在地圖上怎麼也找不到路牌上的路名。原來他們手裡拿的是一張英文地圖,西藏中路在這張地圖上被翻譯成「XIZANGZHONGLU」,完全用漢語拼音音譯;而西藏中路的路牌上標註的對應英文卻是「CENTRAL TIBET RD」,直接意譯成英文;不遠處的燈箱上還有一張「上海旅遊圖」,那上面的「西藏中路」又被翻譯成「CENTRAL XIZANG RD」,一半意譯一半音譯。結果這對夫婦被弄得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其實按照標準,西藏中路的正確譯法只有一種:XIZANGZHONGLU,其餘兩種翻譯都是錯的。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李潔瓊)

相關焦點

  • 中文地址英譯原則
    中文地址的排列順序是由大到小,如:X國X省X市X區X路X號,而英文地址則剛好相反,是由小到大。如上例寫成英文就是:X號,X路,X區,X市,X省,X國。掌握了這個原則,翻譯起來就容易多了。請注意:翻譯人名、路名、街道名等,最好用拼音。
  • 中文地名英譯標準不統一 專有詞彙劃分不明(圖)
    中文地名英譯標準不統一 專有詞彙劃分不明(圖) 2015-06-10 09:15:36張力為攝  近日,《上海道路名稱音譯導則》出臺,細心的網友發現,同樣是「東」字,「東寶興路」譯為「Dongbaoxing Road 」,而「南京東路」譯為」EastNanjing Road 」。之所以有不同的翻譯,是因為前一個地名是專有詞彙,後一個地名屬於非專有詞彙,《導則》中規定,專有詞彙需用拼音表示,非專有詞彙則可以用英語直譯。
  • 蚌埠被意譯為「珍珠港」 中文地名英譯標準不統一
    張力為攝近日,《上海道路名稱音譯導則》出臺,細心的網友發現,同樣是「東」字,「東寶興路」譯為「Dongbaoxing Road 」,而「南京東路」譯為」EastNanjing Road 」。之所以有不同的翻譯,是因為前一個地名是專有詞彙,後一個地名屬於非專有詞彙,《導則》中規定,專有詞彙需用拼音表示,非專有詞彙則可以用英語直譯。
  • 中國地名英譯要注意什麼
    根據筆者英譯中國地名的體會,本文擬談談中國地名英譯的幾點注意事項,供譯者和讀者參考。例如:「江、河、川、水、溪」英譯為river。1),該標準適用於文獻工作、拼音電報、國際通訊、出版、新聞報導、信息處理和交換等方面,當然也適用於英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漢字書寫的民族名稱有「族」字,但羅馬字母拼寫法無「zu」字的拼寫,英譯照抄,首字母大寫(見附錄:中國各民族名犯法的羅馬字母拼寫法)。
  • 中國地名英譯註意事項(二 )
    根據筆者英譯中國地名的體會,本文擬談談中國地名英譯的幾點注意事項,供譯者和讀者參考。   五、專名是同樣漢字的多種英譯法   專名中的漢字是相同的,但表示不同的地點,每個地點的讀音和拼寫是固定的,應按「名從主人」的原則譯寫,不能按普通語言詞典,而必須按中國地名詞典英譯。
  • 中國地名英譯中的幾點注意事項
    根據筆者英譯中國地名的體會,本文擬談談中國地名英譯的幾點注意事項,供譯者和讀者參考。  一、專名是單音節的英譯法  專名是單音節,通名也是單音節,這時通名應視作專名的組成部分,先音譯並與專名連寫,後重複意譯,分寫。
  • 南昌地名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國際範"
    中文配拼音是「標配」  7月29日,記者探訪發現,如中山路標註為「ZHONGSHAN LU」、勝利路標註為「SHENGLI LU」、蘇圃路標註為「SUPU LU」。另外,一些知名街巷,如鴨子塘巷和羊子街等亦用中文配拼音標註。在紅谷灘新區,贛江中大道、新府路、雄州路等道路也是用中文配拼音標註。  有網友認為,道路通名部分可使用英文譯法。
  • 南昌地名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顯現「國際範」給道路加個標準...
    因為,他們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則顯示中文名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不便。    有網友認為,南昌市漢語拼音標註的路名顯現不出「國際範」,因此建議,學習上海、長沙等地做法,將道路通名增加英文譯法。
  • 中文菜名英譯翻沒了文化?
    中文菜名英譯翻沒了文化?[ 2008-07-02 10:41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2000多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在奧運會前發放給包括所有119家奧運官方定點接待飯店在內的北京所有星級飯店和餐廳。
  • 一個站有倆英文名,不同線路譯法不同,地鐵英文站名何時「不打架」
    6號線白石橋南站一個站冒出倆英文站名「一個白石橋南站,竟然冒出倆英文名兒,到底哪個是對的?」最近,小南在6號線白石橋南站等車的時候發現,站內的英文站名出現了兩個不同版本。其中站臺門上的英文站名是「Baishi Qiao Nan(S)」,而車站柱子和線路圖上寫的卻是「BAISHIQIAO South」。這讓小南十分納悶兒:「一個車站咋有兩個英文名?外國人不懂中文的東西南北,這麼翻譯老外就更看不懂了。」
  • 一地多譯亂人思路 上海公共場所名稱英譯將統一
    近日,在上海博物館工作的讀者朱先生向晨報熱線反映,目前上海市軌道交通和不少公交線路都採取了中英文報站,但對於站名和路名的翻譯方法卻不統一。   比如,同屬於地鐵運營公司的三條軌道交通,一號線將「陝西南路」翻譯成「southshanxiroad」,而三號線則將「延安西路」翻譯成「yananxiroad」。
  • 濟南地名英譯不規範 讓人有些看不懂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系副教授王克友對此表示,因為中文的「大巴」是為了和「中巴」或「微面」之類的車型相區分而取的名稱,雖然很大,但不必加grand(表示宏大、堂皇),用bus即可。「或者用coach也可以,這是英國用法,美國用bus。若強調其固定線路,也可加個shuttle(bus)。」  相比之下,景區內的英文翻譯要規範很多,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 上海擬刪除路牌的英文路名 路政:利用率不高
    8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確認,這只是上海市路政局就道路指路標誌設置向社會公眾徵詢意見的調查,其中一項建議為取消指路標誌牌上的中英對照,理由為「大多數路名和地名的英文表達其實是拼音,利用率不高」。對此,受訪的上海市民和外國人均不支持取消英文路名,理由是上海有大量外籍居民和外國旅遊者,當看不懂漢字的人開車或打車時,「沒有一點英文就完了。」
  • 「貴妃雞」還是「炸雞」——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貴妃雞」還是「炸雞」——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日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2000多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在奧運會前發放給包括所有119家奧運官方定點接待飯店在內的北京星級飯店和餐廳。
  • 路名英譯引廣州市民熱議 英文好還是拼音好?(圖)
    日前,由廣州市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首部《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規範》徵求意見稿引起了市民的廣泛熱議。昨日,廣東省民政廳緊急約見媒體記者表示,廣東路牌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標準和國家法規翻譯的,規範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不得採用英文的譯法進行標註。  觀點PK  路名標註:英文好?拼音好?
  • 地名翻譯混亂 廣東省質監局出臺規範
    目前地名管理部門在翻譯地名標誌時,除了數字外,基本上採用漢語拼音直譯,如「中山一路」翻譯成「Zhongshan1Lu」,「廣州大道南」翻譯成「GuangzhouDadaoNan」。在《公共標誌英文譯法規範》最初的草稿向社會徵求意見時,將「路」和「大道」翻譯成英語單詞「Road」、「Avenue」。
  •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英文路名? 路政:利用率不高先徵詢意見
    原標題: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的英文路名,路政:利用率不高,先徵詢意見  近日,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上海欲刪除路牌的英文路名標誌,並評論此舉對於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會是問題。另外,如果路名裡面有方向,我也比較喜歡直接用拼音,比如『陝西南路』,用『nan』比『south』更方便。問路的時候方便,因為英語和中文是兩種太過不同的語言,所以翻譯越能貼近本地人的習慣就越容易理解,讓大家都聽得懂比較好。」  丹尼爾還表示,上海路牌有一點很難理解,「比如這張路牌我以為這個路口右轉就是復興中路,但實際上不是的,是茂名南路,復興中路要在下一個路口右轉才是。
  •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英文路名?路政:本意非取消,只是徵求意見
    近日,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上海欲刪除路牌的英文路名標誌,並評論此舉對於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會是問題。另外,如果路名裡面有方向,我也比較喜歡直接用拼音,比如『陝西南路』,用『nan』比『south』更方便。問路的時候方便,因為英語和中文是兩種太過不同的語言,所以翻譯越能貼近本地人的習慣就越容易理解,讓大家都聽得懂比較好。」丹尼爾還表示,上海路牌有一點很難理解,「比如這張路牌我以為這個路口右轉就是復興中路,但實際上不是的,是茂名南路,復興中路要在下一個路口右轉才是。
  • 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貴妃雞」還是「炸雞」
    日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2000多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在奧運會前發放給包括所有119家奧運官方定點接待飯店在內的北京星級飯店和餐廳。
  • "貴妃雞"還是"炸雞" 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日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雖然包括了絕大多數中國菜名的翻譯,但手冊迴避了之前爭議較大的童子雞(經常被譯為「沒有性生活的雞」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這類菜名翻譯。     但也有人認為,太過直白的菜名翻譯沒有體現出中國飲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