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菜名英譯翻沒了文化?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中文菜名英譯翻沒了文化?

[ 2008-07-02 10:41 ]

 

是「燒紅了的獅子的頭」(red burned lion head) 還是「用醬油燉爛了的肉丸」(braised pork balls in soy sauce)?——這道菜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紅燒獅子頭」。奧運期間,外國人更願意在飯店的中餐菜單上看到哪個名稱?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2000多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在奧運會前發放給包括所有119家奧運官方定點接待飯店在內的北京所有星級飯店和餐廳。

北京市旅遊局副局長熊玉梅強調,這份小冊子是向社會提供的譯法推薦,並不具有強制性。

許多來到中國的外國遊客曾一度為如何「破譯」諸如「素食主義的鴨子」(vegetarian duck,即素鴨)和「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husband and wife ,即夫妻肺片)這類的菜名而傷透腦筋。在這份手冊中,這兩道菜的譯名分別是「幹豆腐」(Dried Tofu)和「泡在辣椒醬裡的牛肉和牛內臟」(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

雖然包括了絕大多數中國菜名的翻譯,但手冊迴避了之前爭議較大的童子雞(經常被譯為「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這類菜名翻譯。

但有人認為,太過直白的菜名翻譯沒有體現出中國飲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蘊。

任教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鄭保國老師表示,給中國菜一個相對統一的英文菜名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是難度也非常大。「每一道中國菜背後都有很深厚的文化韻味,比如『貴妃雞』『麻婆豆腐』等,如果完全直譯並不能說清楚菜品的歷史和典故。」

在推薦的英文譯法中,「貴妃雞」被譯為「炸雞」(deep-fried chicken),「麻婆豆腐」按音譯拼寫為「Mapo Tofu」。

《中國日報》專欄作家周黎明也寫道,「統一菜單英譯的做法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在將那些滑稽可笑的錯誤譯法剔除的同時,許多菜名的文化內涵也在翻譯的過程中消失了。」

「有些翻譯過來的菜名就像是一碗白米飯——能夠提供所需的營養,但是寡淡無味。」他說。

但是,在北京一家新聞機構工作的英文專家美國人利茲說:「我最關心的是到底我吃的是什麼,而不是和它們相關的典故和歷史。」

據介紹,《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的編撰工作從2006年開始,總共調查了北京300多家飯店和5萬多家餐館,收集了3萬多個菜名篩選整理。之後在外語大學、外國駐華非政府組織、政府外事機構等單位挑選了專家進行評審,經網上公示,廣泛徵求了社會人士的意見,其中大部分中文菜名以主料、烹飪方法、形狀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為主來翻譯。

手冊對一些中國傳統食品使用了漢語拼音命名的方法,如餃子、包子、饅頭等,目的是「體現中國餐飲文化」。

(來源:新華網 英語點津姍姍編輯)

相關焦點

  • 超有意思英譯菜名!
    大家有機會去國外的話,一定要去當地的中餐館吃頓中餐,一般中文後面都會配有英文,光看他們的菜單翻譯估計就會讓你樂好久好久,下面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無釐頭音譯菜名
  • 「貴妃雞」還是「炸雞」——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貴妃雞」還是「炸雞」——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日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2000多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在奧運會前發放給包括所有119家奧運官方定點接待飯店在內的北京星級飯店和餐廳。
  • 官方發布肉夾饃英譯Rougamo:菜名該如何翻?
    現在,這一美味有了自己的官方英文名:Rougamo, 根據其中文發音而來。   中文菜名的英譯應該是我們大中華兒女人手必備的一項技能啊,為了把祖國的料理髮揚光大安利向全世界,當然除了肉夾饃這樣,突然措手不及發布的「官方譯法」我們要背·誦·下來以外,其實中文菜名的英譯在實戰中是有一定技巧的,英語君來教你,以後翻譯菜名都不是事兒!
  • 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貴妃雞」還是「炸雞」
    日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2000多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在奧運會前發放給包括所有119家奧運官方定點接待飯店在內的北京星級飯店和餐廳。
  • "貴妃雞"還是"炸雞" 中文菜單英譯眾口難調
    日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出臺,引發議論紛紛。有人說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說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北京四星級賓館廣州大廈公關部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些現成的英文菜名幫了大忙,以後再也不需要花時間、花錢找人把菜單翻譯成英文了。     雖然包括了絕大多數中國菜名的翻譯,但手冊迴避了之前爭議較大的童子雞(經常被譯為「沒有性生活的雞」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這類菜名翻譯。
  • 20個超有意思的英譯中式菜名
    呵呵,雖然不是菜名,但是這翻譯,也是夠夠的! 推薦英譯:大多數國外購物網站上老乾媽都直接譯成「Lao Ganma」   推薦英譯:spring chicken 解析:春天的時候,雞還是小雞仔。應該可以這麼理解吧。
  • 桂林菜名英譯有規範-廣西新聞網
    》),為菜單英譯給出指導性的規範條款。其中,「桂林馬打滾」譯為「Guilin Madagun」加備註;「七星伴月」、「楊提奇峰」等寫意菜名則被「打回原形」,直譯原料名稱 統一 詩意菜名「打回原形」 《規範》以中文命名規範為基礎,列出了7項翻譯規則,涉及冷菜31個、熱菜85個,主食小吃18個,其中很多都是桂林名菜、桂林傳統菜式。
  • 桂林菜名英譯有規範
    桂林市出臺桂林菜名指導性規範條款  「全州醋血鴨」用英文怎麼說  近日,桂林市商務局發布《桂林市餐飲企業中英文菜名規範》(下稱《規範》),為菜單英譯給出指導性的規範條款。其中,「桂林馬打滾」譯為「Guilin Madagun」加備註;「七星伴月」、「楊提奇峰」等寫意菜名則被「打回原形」,直譯原料名稱  統一  詩意菜名「打回原形」  《規範》以中文命名規範為基礎,
  • 面向世博會外國遊客 滬版中文菜單標準英譯出爐
    借鑑北京奧運期間印製標準英文菜單的做法,黃浦區迎世博600天窗口服務指揮辦公室推出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統一規範餐飲行業中菜餚的英文翻譯,為世博期間來滬的外國遊客提供方便。在這本冊子中,「童子雞」被叫作SteamedSpringChicken,而「夫妻肺片」也告別了嚇人的英文名字,被譯為Coupleslicedbeefinchilisauce(夫妻切的牛肉浸在辣椒醬中)。
  •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菜名英譯搞怪 童子雞被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4日 17:41 來源:     來源:北京晨報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徵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菜名英譯「四大最」     ●最無釐頭的翻譯     最無釐頭的菜名翻譯當屬「童子雞」了。
  • 「童子雞」譯為「春雞」 2158道中餐定統一英譯名
    四喜丸子被譯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木須肉被翻成Wood mustache meat(木頭鬍子肉),醉蟹成了Drunk crab(
  • 《中文小說英譯研究》讀書心得
    2019年3月,我偶然從iResearch外語學術科研平臺上了解到,4月份的「我來讀文獻」活動選取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王穎衝老師的新作《中文小說英譯研究》。該書主題與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契合,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與了讀書打卡活動。通過閱讀此書,我受益匪淺,現將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各位前輩和學友分享一二。
  • 摘掉英譯強加的「洋帽子」
    試舉英譯中的幾例證之: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英文譯作「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如果我們把英譯再翻回中文,就變成「謙卑的行政地方官員的花園」。大家知道,明嘉靖初年,御史王獻臣辭官回鄉,買下大宏寺,改建為私家花園,並借用晉代潘嶽《閒居賦》中「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語意,取名「拙政園」。
  • 中餐西譯——細數那些老外百思不得其解的菜名
    中餐作為中國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名片更受廣大西方世界的追捧,逼近沒有誰能抵擋美食的誘惑。老蔡早些年也曾常出國門,在外也經常出入中餐館,每每點菜之時也會發現有中英文兩行菜名,一般習慣性的看中文點菜,對因為譯名基本沒看。直到最近有一位外國朋友發來幾道英文菜名來請教老蔡,老蔡想了好久才恍然。由於文化的不同,各種千奇百怪的中餐譯文出現在各大中餐館,讓前來點菜的外國朋友百思不得其解。
  • 期待新疆菜也能有英譯「正名」
    期待新疆菜也能有英譯「正名」 2012-3-14 11:50:00
  • 簡單粗暴菜名翻譯讓人啼笑皆非 亂譯菜名不只是出「洋相」
    「童子雞」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沒有性別的雞)、 「夫妻肺片」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這種簡單粗暴的菜名翻譯,讓人啼笑皆非,出盡「洋相」。
  • "宮保"後人為中餐英譯正名 "沒有性生活雞"成歷史
    《美食譯苑》的評審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對中餐中既包含原材料信息,又糅合諸多文化、歷史事件、人名地名的獨特菜名,翻譯方法迥然不同。「但總的來說,以突出原料、烹調方法和味道的翻譯原則為主,其次是將文化、歷史典故和地方特色的韻味也儘量還原。」
  • 翻譯技術貼 | 中翻英,英翻中,到底哪個難度大?
    (真是年輕啊,太傻太天真)當時的邏輯和理由很簡單:中到英,無論你有沒有聽懂中文,總能「胡謅」出一些英文,至於你的英文質量如何,我不管。而英到中,一旦沒聽懂、或沒聽到,就懵逼了,無從下手,怎麼編都是死。其實不然,中到英並不簡單。
  • 關於中翻英和英翻中哪個更難的問題?
    寫在前面:關於中翻英和英翻中哪個更難的問題?個人覺得中翻英相對簡單,英翻中更難。
  • 菜名譯得無釐頭嚇壞老外(組圖)
    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徵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菜名英譯「四大最」  最無釐頭的翻譯  最無釐頭的菜名翻譯當屬「童子雞」了。網友「餐廚經理」說,看到有的餐館將「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WithoutSexual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