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茶麵、海蠣煎、同安封肉、
薑母鴨、土筍凍、炸五香卷,
這些廈門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色美食,
今後也將有統一的地方標準。
記者從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了解到,廈門市日前已正式啟動廈門特色美食標準化工作,首批將推出包括6種特色美食的系列標準。
為何標準化?
推動廈門特色美食「走出去」
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柯海燕說,去年廈門會晤期間,沙茶牛肉、炒麵線、面線糊、薑母鴨等廈門特色美食登上國賓席宴客,得到各方嘉賓的讚許。這讓餐飲業界萌生了用標準化推動廈門特色美食「走出去」的想法。
對廈門特色美食系列標準的立項申報,廈門市商務、質監部門表示大力支持。「有統一的標準覆蓋從原材料到烹調加工等各個環節,可以規範、推廣特色美食的製作和加工,幫助保持其質量和口味穩定;同時,標準對食材都有嚴格要求,也有利於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廈門市標研院標準研究室主任林立南說。
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彭一萬則認為,廈門特色美食制定標準,有利於後輩傳承技藝,讓寶貴的「傳統味道」儘可能原汁原味地流傳下去。
如何標準化?
老字號餐飲企業提供製作流程
記者了解到,這些地方標準在安全要求、原料選取、烹飪器具、製作工藝等方面均有詳細的說明。以入選「福建十大名小吃」的沙茶麵為例,標準從原料要求、製作過程和工藝,到感官、品質和安全、衛生要求,都做了明確規定。其中,沙茶湯的製作步驟要求「將大骨湯和沙茶醬按5:1配比份量攪拌」,沙茶麵成品則要求「將生薑、豬腰條肉、鹼面按1:2:5配比份量」進行製作。
柯海燕說,餐飲協會廣泛徵求了廈門特色美食領域諸多老字號經營者的意見。據了解,沙茶麵、海蠣煎兩項標準中的原材料製作過程、製作技藝等相關要求,分別是由廈門本土知名的老字號餐飲企業吳再添、味友負責提供的。
釋疑
保留傳統特色,不會「千家一味」
如果給千變萬化的美食制定一種標準,是否意味著以後這些小吃的口味會千篇一律?
對此,廈門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行業的角度看,實行標準化才能形成規模化乃至品牌化,這也是壯大地方特色餐飲的前提。就目前來看,各種地方小吃的製作工藝標準,包括廈門正在制定的系列標準,都只是指導性操作規範而不是強制性的,因此並不會抹殺小吃的特色,反而是要在滿足大家不同口味的基礎上,保留小吃最核心的傳統特色,不會形成「千家一味」的情況。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5毛!!!
來源: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王志軍
值班編輯:嶽萍萍
點擊播放 GIF 0.2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