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述紅 「在新的增長動能形成之前,即便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2019年中國經濟依然存在一些短期的確定性和交易機會。」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沈明高在12月11日於深圳舉辦的一場論壇上指出。
他表示,這些確定性機會包括中美貿易談判或取得階段性成果、中美經濟周期錯峰的紅利、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與美元貶值,以及中國財政政策優先等。
同時,在沈明高看來,近兩個月以來,中央領導人通過接受採訪或召開會議等方式,回應市場關切,頻率與規格之高,為歷史罕見。為此,他認為,在政策 「宣示底」明朗之後,預期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與落地,「行動底」可期。
他還表示,2019 年中國經濟走勢,受外部經濟的影響,但更決定於國內政策方向。政策「行動底」將是一個過程,也是一連串事件的集合。「財政政策優先代表了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是政策『行動底』的開始。如此,中國股市的春天應該不遠了。」
「行動底」
沈明高指出,本輪中國股市調整的大底,應該出現在政策「行動底」初步確認之前,經濟增速的大底很可能在確認之後。對市場而言,偏結構性且比較困難的政策的落地,顯示政策「行動底」的開始,總體利好股市;偏周期性且比較容易落地的政策的推出,意味著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利好債市和房地產市場。
經過過去40年的工業化進程,中國正面臨由低端製造業向中高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低成本優勢喪失的速度快於增長質量改善的進度,同時由於總量競爭引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壓縮了中國轉型的時間和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十分重要講話中指出,近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市場、融資、轉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
他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轉型不是一個時間點,而可能是一個持續 3-5 年甚至更長的時期,直到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真正形成,這可能是一個痛苦的調整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經濟與市場將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包括中國傳統增長引擎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房地產投資遭遇價格泡沫風險,製造業產能投資面臨低端製造業轉移和產能過剩等壓力,基建投資受限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出口增長又面臨中美貿易戰的逆風。單純地維穩增長有明顯的後遺症,更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不利。
在此背景下,政策的方向感尤為重要,惟有政策的前瞻性和確定性才能抵消轉型的不確定性,改變市場預期。十月以來,中央領導人通過接受採訪、召開會議和調研等方式,回應市場關切,頻率與規格之高,為歷史罕見。「我認為,這是一輪有效的政府與市場對話,在政策『宣示底』明朗之後,預期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與落地,『行動底』可期。」沈明高表示。
四大確定性機會
沈明高稱,在長期不確定性猶存的大背景下,2019年中國經濟存在一些短期的確定性和交易機會。「從現在到明年上半年主要關注政策變化,下半年主要關注經濟基本面趨勢。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有助於股市重估,利好可貿易部門,非貿易部門將面臨競爭與分化。中美經濟周期錯峰紅利、美聯儲結束加息和美元貶值,以及中國財政政策優先,總體有利於股市和債市。」
這些確定性機會具體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 未來三個月,中美達成局部或階段性協議,避免貿易摩擦升級。中美G20會談的結果顯示,中美雙方有意願避免貿易戰升級;特別重要的是,中美重啟談判,也彰顯中國政策的彈性。美國願意分階段談判、中國願意馬上行動,是達成協議的關鍵。
他表示,未來三個月,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還將取決於另外兩個重要條件。「一是美方有意願達成階段性協議,而不是過分強調短期內達成一攬子協議。二是中方有意願馬上採取行動,包括降低關稅、開放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和進一步推動與「競爭中性」相關的制度建設等,也不排除中美同時降低關稅的可能性。」
第二,中美經濟周期錯峰紅利。今年經濟走勢大體上是美國增速上升,中國增速放緩。在近20年裡,類似的情形大概發生過三次,之後中美經濟相向而行且中國股市表現相對優於美國。「中國經濟錯峰之後,經濟企穩往往會迎來股市大幅反彈。例如,在2005 年三季度之後的2 年時間裡,中國上證指數累計上漲415%,而美國道瓊指數同期只上升了32%」
第三,美國的貨幣政策: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美元轉弱勢,利好新興市場。12月3日,3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報收2.83%,5年期國債收益率報收2.82%,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利率倒掛。次日,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下跌幅度都超過3%。「我預期,美國3年與5年期收益率倒掛或在未來兩個月發展成為月度倒掛,並在明年一季度前後發展成為包括1年和10年期在內的全面倒掛。如果發生,美國本輪經濟復甦結束、美聯儲加息周期終止,帶動美股大幅度調整。」
沈明高表示,目前美國經濟與股市面臨的逆風,並不足以使美聯儲馬上停止加息的步伐,2019年美聯儲加息2次的概率最大。此外,美聯儲結束加息將導致美歐利差或從擴大轉為收斂,美元升值或告一個段落,而這將提升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利好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和債市。「美元指數走強往往意味著資金回流美國,新興市場股市和債市向下調整的概率大,反之亦然」
第四、 中國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優先,利好股市與債市。「2019年,中國財政政策優先應屬意料之中,但減稅費的規模很難超市場預期。」沈明高表示,財政政策優先代表了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是政策「行動底」的開始。如此,中國股市的春天應該不遠了。
他還認為,如果明年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突破。「首先要較大幅度提高財政赤字率水平,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換的關鍵時期,不要拘泥於3%的赤字率,比如可以擴大到3-5%之間。其次要減支才能減收,需逐步實施『小政府、輕稅』政策。最後要利用現有國有資產優勢,充實社保、支持減稅費計劃、鼓勵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