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沈明高預判2019年投資:期待「行動底」 尋找四大確定性...

2020-12-12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述紅 「在新的增長動能形成之前,即便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2019年中國經濟依然存在一些短期的確定性和交易機會。」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沈明高在12月11日於深圳舉辦的一場論壇上指出。

他表示,這些確定性機會包括中美貿易談判或取得階段性成果、中美經濟周期錯峰的紅利、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與美元貶值,以及中國財政政策優先等。

同時,在沈明高看來,近兩個月以來,中央領導人通過接受採訪或召開會議等方式,回應市場關切,頻率與規格之高,為歷史罕見。為此,他認為,在政策 「宣示底」明朗之後,預期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與落地,「行動底」可期。

他還表示,2019 年中國經濟走勢,受外部經濟的影響,但更決定於國內政策方向。政策「行動底」將是一個過程,也是一連串事件的集合。「財政政策優先代表了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是政策『行動底』的開始。如此,中國股市的春天應該不遠了。」

「行動底」

沈明高指出,本輪中國股市調整的大底,應該出現在政策「行動底」初步確認之前,經濟增速的大底很可能在確認之後。對市場而言,偏結構性且比較困難的政策的落地,顯示政策「行動底」的開始,總體利好股市;偏周期性且比較容易落地的政策的推出,意味著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利好債市和房地產市場。

經過過去40年的工業化進程,中國正面臨由低端製造業向中高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低成本優勢喪失的速度快於增長質量改善的進度,同時由於總量競爭引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壓縮了中國轉型的時間和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十分重要講話中指出,近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市場、融資、轉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

他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轉型不是一個時間點,而可能是一個持續 3-5 年甚至更長的時期,直到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真正形成,這可能是一個痛苦的調整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經濟與市場將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包括中國傳統增長引擎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房地產投資遭遇價格泡沫風險,製造業產能投資面臨低端製造業轉移和產能過剩等壓力,基建投資受限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出口增長又面臨中美貿易戰的逆風。單純地維穩增長有明顯的後遺症,更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不利。

在此背景下,政策的方向感尤為重要,惟有政策的前瞻性和確定性才能抵消轉型的不確定性,改變市場預期。十月以來,中央領導人通過接受採訪、召開會議和調研等方式,回應市場關切,頻率與規格之高,為歷史罕見。「我認為,這是一輪有效的政府與市場對話,在政策『宣示底』明朗之後,預期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與落地,『行動底』可期。」沈明高表示。

四大確定性機會

沈明高稱,在長期不確定性猶存的大背景下,2019年中國經濟存在一些短期的確定性和交易機會。「從現在到明年上半年主要關注政策變化,下半年主要關注經濟基本面趨勢。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有助於股市重估,利好可貿易部門,非貿易部門將面臨競爭與分化。中美經濟周期錯峰紅利、美聯儲結束加息和美元貶值,以及中國財政政策優先,總體有利於股市和債市。」

這些確定性機會具體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 未來三個月,中美達成局部或階段性協議,避免貿易摩擦升級。中美G20會談的結果顯示,中美雙方有意願避免貿易戰升級;特別重要的是,中美重啟談判,也彰顯中國政策的彈性。美國願意分階段談判、中國願意馬上行動,是達成協議的關鍵。

他表示,未來三個月,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還將取決於另外兩個重要條件。「一是美方有意願達成階段性協議,而不是過分強調短期內達成一攬子協議。二是中方有意願馬上採取行動,包括降低關稅、開放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和進一步推動與「競爭中性」相關的制度建設等,也不排除中美同時降低關稅的可能性。」

第二,中美經濟周期錯峰紅利。今年經濟走勢大體上是美國增速上升,中國增速放緩。在近20年裡,類似的情形大概發生過三次,之後中美經濟相向而行且中國股市表現相對優於美國。「中國經濟錯峰之後,經濟企穩往往會迎來股市大幅反彈。例如,在2005 年三季度之後的2 年時間裡,中國上證指數累計上漲415%,而美國道瓊指數同期只上升了32%」

第三,美國的貨幣政策: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美元轉弱勢,利好新興市場。12月3日,3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報收2.83%,5年期國債收益率報收2.82%,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利率倒掛。次日,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下跌幅度都超過3%。「我預期,美國3年與5年期收益率倒掛或在未來兩個月發展成為月度倒掛,並在明年一季度前後發展成為包括1年和10年期在內的全面倒掛。如果發生,美國本輪經濟復甦結束、美聯儲加息周期終止,帶動美股大幅度調整。」

沈明高表示,目前美國經濟與股市面臨的逆風,並不足以使美聯儲馬上停止加息的步伐,2019年美聯儲加息2次的概率最大。此外,美聯儲結束加息將導致美歐利差或從擴大轉為收斂,美元升值或告一個段落,而這將提升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利好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和債市。「美元指數走強往往意味著資金回流美國,新興市場股市和債市向下調整的概率大,反之亦然」

第四、 中國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優先,利好股市與債市。「2019年,中國財政政策優先應屬意料之中,但減稅費的規模很難超市場預期。」沈明高表示,財政政策優先代表了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是政策「行動底」的開始。如此,中國股市的春天應該不遠了。

他還認為,如果明年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突破。「首先要較大幅度提高財政赤字率水平,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換的關鍵時期,不要拘泥於3%的赤字率,比如可以擴大到3-5%之間。其次要減支才能減收,需逐步實施『小政府、輕稅』政策。最後要利用現有國有資產優勢,充實社保、支持減稅費計劃、鼓勵消費。」

相關焦點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尋找投資「元神」——用AI重新定義投資中的確定性
    本文中,浙商基金智能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人工智慧博士向偉,將和大家系統闡述,在AI眼中,「收益的確定性」究竟是如何被定義的。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AI系列 科技驅動價值,AI讓投資更聰明作者:浙商基金智能權益投資部AI組組長、基金經理 向偉 在全球低利率、負利率時代下,想要尋找到能夠大概率跑贏通脹的優質資產
  • ...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風險定價是證券公司...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文「證券業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一個核心支持部門,過去三十年中,與我國資本市場一起實現了跨越式成長。」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12月16日在《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上表示,我國證券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了三項開創性的工作。第一,推動非標資產標準化。一個未上市的企業,整體而言屬於非標準資產。企業上市的過程,就是非標資產標準化的過程;二是為風險定價。
  •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證券業三大開創性工作與資本市場...
    證券行業自身轉型升級的30年,也是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30年。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概括起來,我國證券業與資本市場一道,在過去30年間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一是推動非標資產的標準化;二是為風險定價;三是創設和提供金融產品和投融資工具。
  • 從學者到網紅 首席經濟學家的「盛世嘉年華」
    隨著國內券商投行崛起,從IMF裡走出的經濟學家,逐漸成為本土首席的中堅力量。例如,張智威、哈繼銘和彭文生都曾擔任過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從中金出來後,彭文生相繼在中信證券和興業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則先後擔任過野村證券中國區和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的首席經濟學家。今年11月,張智威回歸中國本土私募保銀投資,繼續他的首席之路。
  • 2021:尋找穿越周期的確定性
    【財新網】(專欄作家 章俊)無論是經濟增長還是資本市場層面,短期確定性已經不存在。投資者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點,跳出經濟周期和政策周期的固有框架,去尋找中長期的確定性。我們所提出的製造業的確定性並非源自簡單的周期性補庫存或者新一輪朱格拉周期,而是站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下國家層面的中長期戰略性轉變。
  • ...Nordea經濟學家Jan von Gerich稱,「不確定性是關鍵詞…它被...
    ⑨ 不過,行動可能會推遲到12月,因決策者還強調,在做出明智的刺激決定之前,需要獲得更多信息。⑩ Nordea經濟學家Jan von Gerich稱,「不確定性是關鍵詞…它被提到了23次,過去,央行使用這種措辭來表明它正在計劃進一步的刺激措施,我們希望這次也能如此」。[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
  • 2021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聽經濟學家解讀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現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供圖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 (高志苗)50餘位國內外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此間齊聚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為中國經濟「研判把脈」,給出「首席方案」。
  • 尋找「確定性上漲」股票
    來源:沙黽農尋找「確定性上漲」股票股市早8點老沙自媒體2020年12月8日(周二)每日正道大道消息▉美股漲跌不一 納指再創新高道指跌148.73點,沙牛家書《尋找「確定性上漲」股票》▉貴州茅臺創歷史新高;仁東控股連續9跌停!股與股的差距咋這麼大的呢?不是每一隻股票都叫特能輸,也不是每一隻股票都叫特能贏!
  • 沈明高:2021宏觀變局五問
    訂閱《首席經濟學家》雜誌全年刊更享優惠,請關注微信公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來源:廣發證券金管家財富作者:沈明高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聯名作者 | 歐亞菲研究助理 | 蔡俊韜2019年3月22日,美國三個月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出現倒掛,這是2007年8月以來的第一次。在上次利差倒掛後的一年左右,即2008年下半年,次貸危機爆發,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周期,甚至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這次利差倒掛的一年之後,2020年3月開始美國經濟再次陷入衰退,除中國之外,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將出現負增長。
  • 4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這樣看需求側改革、經濟復甦及宏觀政策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表示,需求側改革的提出應該是和雙循環格局連在一起的。「外循環更多是求穩,在外需相對穩定、求穩的情況下,需求側改革和雙循環中的內循環是連在一起的,需求側的改革實際上是要求增量——這一增量決定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力度,如果沒有這一增量,我們的經濟增長在放慢。
  • 2019年雪球嘉年華在廣州召開
    11月30日,以「十年如一」為主題的2019年雪球嘉年華在廣州珠江邊拉開序幕。這是雪球自2013年開始連續舉辦的第七屆雪球嘉年華,此次活動嘉賓陣容強大,百名投資界大咖亮相四大會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投資者。知名經濟學家詳解宏觀大勢未來十年經濟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
  • 殷哲: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殷哲說,2005 年更多看重二級市場、2007 年進入PE 領域、2010 年布局地產投資,而當前的地產投資開始變得越來越集中,會發現越是一個集中的市場,只有大的開發商會留下,小型開發商的日子會變得困難。從這個邏輯出發,投資押寶中小型開發商項目的風險概率和收益,將變得複雜起來。「在投資過程中,競爭夥伴、交易對手,誰決定了你能獲得多少收益,這是個問題。」
  • 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發展企業就是要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18年的老朋友與論壇共成長「我們都很幸運,每年年底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都會給大家搭建這個平臺,提供機會,在這裡能夠領略到哲學大家、方法論大家帶來的思想和智慧。」再度站在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的舞臺上,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感慨道。
  • 請回答2020:騰訊風雲演講暨2019經濟年會
    作者: 金評媒JPM 時間均勻地流過,但總有一些特定的年份蘊含著人們特殊的期待。2020年,不僅是新的「20年代」的開啟之年,於中國而言,更是「未來已來」的重要時間節點。2019年,全球經濟普遍低迷,單邊主義、貿易摩擦、大範圍負利率等正成為全球「新常態」。而中國國內隨著結構性、體制性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增長也已進入下行周期,是否「保6」成為2019年底的熱議話題。2020,這個世界會好嗎?中國如何在深化變革中持續生長?怎樣在新格局、新風險中找到新動能?
  • 以「確定性」應對 「不確定性」
    但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論及經濟增長時,卻很少有人喜歡不確定性,大家都希望有確定、可預測和更加美好的未來。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國際貿易摩擦、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生變、英國脫歐、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等。
  • 郭磊:尋找確定性——2021年宏觀環境展望
    2020是投資時鐘比較有效的一年,上下半場的結構吻合於我們通縮交易和復甦交易的框架。籠統去看,2020年仍是經濟好轉、政策寬鬆(順風順流),市場對「長期」的容忍度非常高;2021年將變為經濟好轉、政策收斂(順風逆流),資金機會成本和風險溢價都有抬升,邏輯上需要更聚焦於短期確定性。
  • 5位首席經濟學家「會診」宏觀經濟:政府投資和企業投資的疊加效應...
    要聞 5位首席經濟學家「會診」宏觀經濟:政府投資和企業投資的疊加效應正在減弱2019年2月1日 07:56:52本文轉自財聯社中證協近日組織召開第一次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季度例會,中泰證券李迅雷等8位首席經濟學家以及5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參加會議。
  • 棒球與投資思考:高打擊率與確定性
    在所有的體育比賽中,棒球也是和投資最像的運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棒球中對於投資的一些思考。   量化的數據分析:尋找高性價比  說到數據分析,不得不提一個叫Billy Bean的人。  作為火箭隊球迷,肯定知道火箭隊總經理穆雷。
  •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中國有效投資空間巨大...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分析會上表示,下半年和今後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外部的衝擊和影響,對連鎖反應是值得特別關注的,十分敏感的股市和匯市,可能會比實際上應該客觀估量的影響表現為升級狀態。在指出這些不確定性的同時,賈康也十分強調確定性。他強調,從全局和長遠來看,這些不確定性旁邊,的確還有確定性。
  • 經濟學家預計全年GDP增速6.6%
    共有131名經濟學家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經濟學家在二季度對中國總體經濟形勢的樂觀態度進一步穩固,綜合預判全年GDP增速為6.6%,比一季度對全年GDP增速預判高出0.1個百分點。業內分析認為,出口增長和企業庫存增加,將成為今年GDP增長的支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