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拆分其中國業務的工作有了新進展:5月12日,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下文稱「日清香港」)的招股說明書悄然出現在聯交所的官網上。
1958年,日清的創始人安藤百福發明了首款方便麵「雞湯拉麵」,並創建了「日清」及「出前一丁」品牌。隨後在1971年,日清又推出了首款杯裝方便麵「合味道」。1984年,日清正式在中國香港設立營業據點,並逐步將業務擴張至中國內地市場,如今已是香港市場最大的方便麵公司,不論是從銷售額還是銷售數量來看,日清的市場份額均已超過60%。只是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日漸飽和的香港市場對公司業績增長的拉動效果越來越不明顯,內地市場的作用日漸突出。
但內地市場的競爭格局與香港市場有很大不同:康師傅與統一分庭抗禮併合計佔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市場則高度分散。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度,從銷售額及銷售數量上看,日清分別為中國內地第五、第六大方便麵企業,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8%和1.4%。最為關鍵的是,在多年的發展後,方便麵市場已接近紅海,招股說明書援引相關數據顯示,2012-2016年度,內地方便麵市場的銷售額及銷售量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0.4%和-3.99%。
但這似乎並沒有打消日清對內地市場的熱情,相反在日清看來,經濟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將為高端方便麵帶來很好的機會。自2013年起,日清接連在內地設立了東莞日清、福建日清及浙江日清。從日清徵戰內地市場的歷史來看,早在1994年10月,日清便開始在廣東設廠,但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清在內地僅有位於廣東和上海的兩家工廠。
日清香港看上去來勢洶洶,在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看來,日清香港加大開發內地市場的力度會帶活整個高端方便麵市場,已有的競爭格局並不會因此發生較大變化,「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好事」。國內高端方便麵市場有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從香港到內地
公開資料顯示,單價超過5元的方便麵即為優質方便麵,而日清香港是一家專注於優質方便麵市場的公司,除方便麵外,日清香港還生產和銷售包括冷凍點心及冷凍麵條在內的冷凍食品。招股說明書透露,日清還與湖池屋成立合資公司,以購買和銷售聯合品牌的零食及洋果子,並將於近期開始在內地市場銷售薯片產品。
日清在大中華區市場的擴張始於香港,1984年,日清在香港設立辦公據點並於次年在大埔設立第一個生產廠房。在發展過程中,日清也會通過收購擴大產品陣營,比如在1990年通過收購永南食品,將香港本地知名方便麵品牌「公仔」收入麾下,2012年收購現為公司產品品牌的「福」的商標。
1994年,日清與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等公司合資成立廣東日清,次年又與上海梅林食品等公司合資成立上海日清,日清在這兩家合營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均為55%。從已有的資料上看,在這之後的多年中,日清並未在內地開設其他工廠。但在這個過程中,日清與今麥郎展開合作。不過,2015年11月,日清出售其持有的全部今麥郎股份,並表示「出售與致力於在中國市場發展自有品牌的計劃一致」。
2013年10月之後,日清香港先後成立了東莞日清、福建日清以及浙江日清,而在香港方便麵業務增長放緩的前提下,內地方便麵業務的增長也讓日清香港近幾年的財務報表好看許多。
只是此時的內地方便麵市場也已趨於紅海,「康統」把持著大半江山,但日清似乎並不想和這兩位巨頭在單價5元以下的大眾方便麵市場纏鬥。事實上,如果只看優質方便麵這個細分市場,日清為內地市場第二品牌,並已在華南和華東的部分城市站穩腳跟。
朱丹蓬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儘管方便麵替代產品眾多,但從統一「湯達人」的發展過程來看,高端方便麵還是很有市場的,發展空間也很大,日清增加在內地市場的投入也有助於做大這部分市場。
日清下一步的計劃是開拓華北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之間的口味差異較大,而日清的許多產品更適合南方人口味。朱丹蓬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口味這個事情很好解決,「日清的研發能力很強,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研發出符合地方飲食習慣的口味」。
日清香港單飛
日清香港並未在招股說明書中說明拆分香港及內地業務的原因,也沒有就此問題答覆時代周報記者,但分析稱,分拆是為了深耕兩地市場,尤其是內地市場,拆分後的日清香港將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在港交所上市,日清日本則為新公司的控股股東。
在一系列的併購重組之後,日清香港形成了如今的組織架構。2016年2月前,日清香港僅有日清日本一個股東。2016年2月,日清香港以每股155港元的價格向公司董事、董事長兼執行長安藤清隆發行28.38萬股份,安藤清隆因此持有日清香港1.41%的股權,一個月後,日清香港開展股份獎勵計劃,該部分的比例約為0.07%,至此日清香港的股權架構基本形成,日清日本為日清香港的控股股東。相關資料顯示,日清日本本身即為股權較為分散的上市公司,並無控股股東。
日清香港如今的掌舵人安藤清隆為創始人安藤百福的孫子。同日清香港大部分董事、監事、高管一樣,安藤清隆曾在日清日本任職,但目前並不在日清日本或其旗下其他子公司擔任要職,以此來保證日清香港的獨立性。招股說明書介紹,除安藤清隆外,日清香港還有4名執行董事及8名高管為「出向僱員」,在日本勞動法下,日清日本仍與出向僱員保持僱傭關係並向出向僱員支付工資,除此之外,日清香港還與日清日本之間存在著關聯交易。
朱丹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日清日本此時分拆業務,是對中國市場有信心,也是對日清自身的實力有信心。而在報告期內,日清日本也不吝於用真金白銀幫助日清香港徵戰內地市場。
報告期內,日清在內地有著較多的投資支出,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呈現淨流出狀態,且流出數額呈增長趨勢。儘管公司貨款回收情況良好,但僅憑自身積累仍然難以滿足公司對於巨額資金的需求。而在報告期內,日清無任何銀行貸款,也無任何融資成本,而且除2014年外,公司每年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正。日清香港在招股說明書中坦承,「我們的融資活動現金流入主要包括發行股份」。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4年度,為建設廈門新廠房,日清香港向日清日本發行價值約5.48億港幣的新股作為支付其注資的代價;在2015年度,日清日本再次向日清香港注資3.09億港元,該筆資金則被用來建設及擴建生產廠房。
(責任編輯:毛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