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買房」與「存錢」沒啥區別?專家:5年後一目了然,這類人要哭了
不少人熱衷買房已不是一個新聞,除了自住外,一些人還將房子作為一種保值甚至增值的載體,從過去一二十年看,早買房的人,確實實現了資產的大飛躍,央行的報告顯示,城鎮居民住房達到了戶均1.5套,說明有的人有多套房,這類人就賺得更多了,收收房租或許就能過得很愜意。
然而,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各類風險也在不斷積聚,根據社科院的報告顯示,當房價較低時,房地產對經濟發展有正向拉動作用,當房價過高時,則對經濟發展具有擠出效應,這個臨界值就是房價收入比9:1,數據顯示,到2018年時,我國房價收入比就達到了9.3:1,由此說明自此開始,如果房價再繼續上漲的話,那麼,對經濟而言,房地產越發展對經濟的副作用越大。
對此,國家自然心知肚明,開始調整對房地產的態度。從2019年中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並加大了樓市的各方面調控。2019年全國出臺的各類調控政策達620次,頻次創歷史新高。時間進入到2020年後,即使經濟面對這次突發風波的影響,但樓市調控仍未鬆懈,根據房地產機構統計數據,在2020年上半年,累計出臺各類調控政策為304次,同比2019年上半年還高出21%。這說明,國家一邊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樓市的嚴密管控。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樓市整體處於一個平穩狀態中,樓市在經歷前期需求的持續釋放後,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漲幅進一步收窄。機構數據也表明,雖然一些城市還有熱點,但大都屬於價格倒掛新房,最能體現市場實際情況的二手房顯得非常平靜,一些城市不斷走高的樓市庫存以及二手房掛牌量預示著,房價難以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
這個時候,我們有些人就有點迷糊了。手中有了購房首付款,今年到底是買房還是存錢呢?買房吧,擔心房價下跌吃虧,還不如存銀行來得實在,進退自由,但不買吧,又擔心房價又漲上去了,得不償失。如果我們普通人看不懂,那麼,專門研究房地產的專家,其看法或能給我們啟示。
就今年來說,時間已經過去一半,剩下的時間買房與存錢區別不大。無論是從國家對樓市定調,還是市場表面來看,房價不會出現大起大落,2020年的樓市大概率在平穩中度過。所以,即使你買了房,賺很多的可能性不大,當然,如果說要虧的話,差不多就是一些資金利息,如果是存錢,現在利息確實也比較低,現在一些「寶類」理財產品年化收益普遍都在1點幾,存半年的話,100萬的利息也就3、4千元,同樣也沒啥吸引力。所以,從經濟帳上算,今年買房和存錢真看不出有啥區別。
不過,短期雖然如此,但如果把時間再放長一些,比如說再過5年,這個差別就一目了然了。
1.一些需求動能不足的城市,存錢比買房划算。
央行在6月下旬召開了二季度例會中強調,要求在堅持總量政策適度,在保增長與防風險保持中保持平衡,什麼意思呢?央行行長在一周前的表態算是詮釋清楚了,要關注政策後遺症,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退出問題。簡單地說,就是當下的貨幣政策是特殊時期的政策,不具有持續性,待經濟走入正軌時,會提前陸續退出。這其實是打消了很多人顧慮,今年開年以來的貨幣供應M2雙位數增長不代表趨勢,接下來會降下來。
我們知道,樓市漲跌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貨幣,如果沒有持續增長資金,要想整個樓市重複過去「這邊漲了,水又漫到那邊去,最終帶動全面沸騰」的情況自然不可能發生,說到底,有限的貨幣增長,難以帶動樓市的全面復甦。這種情況下,經濟恢復緩慢城市,特別是一些收縮型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產業發展不行,就業崗位少,不但人口吸引不進來,本身的人口還在流出,像這樣的城市有多少呢?根據瞭望智庫的報告顯示,差不多每10個城市中有1.2個,主要就是遠離大城市的資源型城市、邊緣三四線城市。很顯然,這些需求動力不足的城市,其房價下降比上漲的概率更大,即使存錢不太划算,但總要比在這些地方買房虧本的好。
2.經濟恢復迅速城市,買房比存錢划算。
其實,這次突然的風波,不僅是檢驗城市的應急管理能力,還是檢驗城市經濟發展的「試金石」。從公布的季度經濟數據看,經濟恢復得越快的城市,其產業發展也是走在很多城市前列,對人口的吸引力最為強勁,財稅收入等關鍵指標也非常顯眼。不難理解,對房地產市場而言,收入高、資金充足,加上源源不斷的人口,無疑是樓市最強勁的支撐。這些特質具體反映在實際市場中,如成都、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萬人搖號」雖然有特殊性,但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強大購買力,未來5年,即使M2增速放緩,這些經濟基礎好的一二線大城市,還會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資金,房價易漲難跌,在這裡地方買房比存錢更為划算也是自然而然。
在樓市分化的大趨勢下,有幸運者,也有受困者,有一類人怕是要哭了。這類人就是在需求動能不足城市炒房客和囤了大量土地的高槓桿開發商。正如以上第1點分析,未來「城市樓市輪動」的概率越來越小,正如中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所言,如果房價少漲或者微漲,持有房產就意味著每天都在虧錢,很顯然,希望在需求動能不足城市再賺一把的炒房客無疑是踏錯了節奏。此外,隨著房地產進入平穩期,「高周轉」開發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在需求動能不足城市大量囤地的高槓桿開發商。
總結一下,隨著樓市進入平穩發展狀態,買房與存錢的差別一目了然,雖然短期看,這個不會有多大區別,但長期看的話,這個區別伴隨著樓市分化而變化,加上房住不炒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有專家提醒,炒房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提示:2020年房子還能不能買,怎麼買呢?下方專欄為您支招,限時折扣)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