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買房與存錢沒啥區別?專家:5年後一目了然,這類人要哭了

2020-12-12 專聊房君

2020年「買房」與「存錢」沒啥區別?專家:5年後一目了然,這類人要哭了

不少人熱衷買房已不是一個新聞,除了自住外,一些人還將房子作為一種保值甚至增值的載體,從過去一二十年看,早買房的人,確實實現了資產的大飛躍,央行的報告顯示,城鎮居民住房達到了戶均1.5套,說明有的人有多套房,這類人就賺得更多了,收收房租或許就能過得很愜意。

然而,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各類風險也在不斷積聚,根據社科院的報告顯示,當房價較低時,房地產對經濟發展有正向拉動作用,當房價過高時,則對經濟發展具有擠出效應,這個臨界值就是房價收入比9:1,數據顯示,到2018年時,我國房價收入比就達到了9.3:1,由此說明自此開始,如果房價再繼續上漲的話,那麼,對經濟而言,房地產越發展對經濟的副作用越大。

對此,國家自然心知肚明,開始調整對房地產的態度。從2019年中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並加大了樓市的各方面調控。2019年全國出臺的各類調控政策達620次,頻次創歷史新高。時間進入到2020年後,即使經濟面對這次突發風波的影響,但樓市調控仍未鬆懈,根據房地產機構統計數據,在2020年上半年,累計出臺各類調控政策為304次,同比2019年上半年還高出21%。這說明,國家一邊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樓市的嚴密管控。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樓市整體處於一個平穩狀態中,樓市在經歷前期需求的持續釋放後,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漲幅進一步收窄。機構數據也表明,雖然一些城市還有熱點,但大都屬於價格倒掛新房,最能體現市場實際情況的二手房顯得非常平靜,一些城市不斷走高的樓市庫存以及二手房掛牌量預示著,房價難以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

這個時候,我們有些人就有點迷糊了。手中有了購房首付款,今年到底是買房還是存錢呢?買房吧,擔心房價下跌吃虧,還不如存銀行來得實在,進退自由,但不買吧,又擔心房價又漲上去了,得不償失。如果我們普通人看不懂,那麼,專門研究房地產的專家,其看法或能給我們啟示。

就今年來說,時間已經過去一半,剩下的時間買房與存錢區別不大。無論是從國家對樓市定調,還是市場表面來看,房價不會出現大起大落,2020年的樓市大概率在平穩中度過。所以,即使你買了房,賺很多的可能性不大,當然,如果說要虧的話,差不多就是一些資金利息,如果是存錢,現在利息確實也比較低,現在一些「寶類」理財產品年化收益普遍都在1點幾,存半年的話,100萬的利息也就3、4千元,同樣也沒啥吸引力。所以,從經濟帳上算,今年買房和存錢真看不出有啥區別。

不過,短期雖然如此,但如果把時間再放長一些,比如說再過5年,這個差別就一目了然了。

1.一些需求動能不足的城市,存錢比買房划算。

央行在6月下旬召開了二季度例會中強調,要求在堅持總量政策適度,在保增長與防風險保持中保持平衡,什麼意思呢?央行行長在一周前的表態算是詮釋清楚了,要關注政策後遺症,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退出問題。簡單地說,就是當下的貨幣政策是特殊時期的政策,不具有持續性,待經濟走入正軌時,會提前陸續退出。這其實是打消了很多人顧慮,今年開年以來的貨幣供應M2雙位數增長不代表趨勢,接下來會降下來。

我們知道,樓市漲跌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貨幣,如果沒有持續增長資金,要想整個樓市重複過去「這邊漲了,水又漫到那邊去,最終帶動全面沸騰」的情況自然不可能發生,說到底,有限的貨幣增長,難以帶動樓市的全面復甦。這種情況下,經濟恢復緩慢城市,特別是一些收縮型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產業發展不行,就業崗位少,不但人口吸引不進來,本身的人口還在流出,像這樣的城市有多少呢?根據瞭望智庫的報告顯示,差不多每10個城市中有1.2個,主要就是遠離大城市的資源型城市、邊緣三四線城市。很顯然,這些需求動力不足的城市,其房價下降比上漲的概率更大,即使存錢不太划算,但總要比在這些地方買房虧本的好。

2.經濟恢復迅速城市,買房比存錢划算。

其實,這次突然的風波,不僅是檢驗城市的應急管理能力,還是檢驗城市經濟發展的「試金石」。從公布的季度經濟數據看,經濟恢復得越快的城市,其產業發展也是走在很多城市前列,對人口的吸引力最為強勁,財稅收入等關鍵指標也非常顯眼。不難理解,對房地產市場而言,收入高、資金充足,加上源源不斷的人口,無疑是樓市最強勁的支撐。這些特質具體反映在實際市場中,如成都、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萬人搖號」雖然有特殊性,但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強大購買力,未來5年,即使M2增速放緩,這些經濟基礎好的一二線大城市,還會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資金,房價易漲難跌,在這裡地方買房比存錢更為划算也是自然而然。

在樓市分化的大趨勢下,有幸運者,也有受困者,有一類人怕是要哭了。這類人就是在需求動能不足城市炒房客和囤了大量土地的高槓桿開發商。正如以上第1點分析,未來「城市樓市輪動」的概率越來越小,正如中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所言,如果房價少漲或者微漲,持有房產就意味著每天都在虧錢,很顯然,希望在需求動能不足城市再賺一把的炒房客無疑是踏錯了節奏。此外,隨著房地產進入平穩期,「高周轉」開發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在需求動能不足城市大量囤地的高槓桿開發商。

總結一下,隨著樓市進入平穩發展狀態,買房與存錢的差別一目了然,雖然短期看,這個不會有多大區別,但長期看的話,這個區別伴隨著樓市分化而變化,加上房住不炒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有專家提醒,炒房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提示:2020年房子還能不能買,怎麼買呢?下方專欄為您支招,限時折扣)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月光族」與「愛存錢」有啥區別?專家:5年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存錢,簡而言之就是儲蓄,儲蓄是個人財富管理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在工作上升期的儲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生時期,學費和生活費經常要用於各種開銷,只有少許的現金流,所以存錢比較困難,但進入工作期之後,升職加薪,收入不斷增長,這個時期就是存錢的最好時期。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事物出現,消費主義也慢慢滲透到90後的錢包當中。
  • 2020年新規之下,這「5類」車位不能買賣了,開發商要哭了
    過去我們只知道在買房過後,開發商都會將車位對業主進行銷售。但很多時候,大家並不知道這些車位到底能不能買,一些朋友稀裡糊塗買了車位,卻發現自己買的車位不僅沒有產權證,而且想轉手也非常困難。所以,大家在購買車位的時候,需要慎重而行,不要被開發商忽悠了。這期結合案例告訴大家,2020年新規之下,這「5類」車位不能買賣了,開發商要哭了。1,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 國家「13字」定調,該存錢還是買房?內行:不少人想錯了
    12月11號,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了2021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意義非凡。其中關於房地產的內容為13個字,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內容與2020年4月份和7月份不同,「房住不炒」,沒有被提及。
  • 2020年是要買房還是留錢?
    新浪微博上也興起一個1.5億高閱讀量的熱門話題#2020年買房還是存錢#,熱度話題不僅讓編者深思。2020年,到底買不買房子?實業經濟下行,資本寒冬最近一兩年,國內外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嚴峻。國內受內外需下滑影響,工業放緩,企業利潤有所下降。
  • 每天存10元理財,10年後可以賺一輛車,不存錢10年後是怎樣的生活
    在中國上千萬的房奴,每個月為了還房貸,不得不壓縮自己的生活成本,儘量達到收支平衡,這些人沒有錢可以存。幾十年的長期房貸,透支了這群人的消費能力和存錢能力。行動支付在以前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所以那個時候大家對錢的概念會看得比較重。而現在有錢可以花,沒錢也可以花,整個社會的支付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 買房和不買房,3-5年內有何不同?專家:未買房的人成本並不低!
    要比較買房和未買房,可預期的3-5年內,生活會有什麼不同,主要看3-5年後,兩種選擇獲得收益有多大不同,分析收益之前,先弄清楚兩種選擇的成本。買房和未買房屬於個人決策,不論哪種選擇都有成本,未買房實際產生的成本並不比買房低。
  • 2020年:存錢!存錢!存錢!
    有多少人想要重啟2020呢? 在這次的黑天鵝事件中,人人都是受害者,今年的錢肯定比以前更難賺。 今年挖財君的目標很簡單:
  • 致使美國人存錢的頭號原因是什麼?不是上大學、買房或養老
    據CNBC報導,一項新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讓他們努力存錢的頭號原因是:「看世界」!  近來,SunTrust Banks(下稱「SunTrust」)在調查中發現,45%的美國人為了旅遊存錢,所佔比例遠超為了緊急支出、退休、買房和買汽車/卡車/摩託車而存錢的美國人。
  • 2021年起,是該買房還是存錢?看看商業大佬們怎麼說!
    對於有需要買房的人,所期盼的是房價將下降直到自己能夠負擔得起房屋。對於投資者而言當然希望價格上漲,並且希望儘可能快地,儘可能高地上漲。但是如今房價已由國家頻繁調整控制,變得更加穩定,那麼,未來5年,該買房還是捂住錢包?馬雲是個有遠見的人。在我國PC電腦還沒有完全普及之前,他已經看到了我國未來網絡市場巨大的發展前景。
  • 這個2020,經濟開始內循環!存錢還是買房,怎麼解?
    2020年7月30日中央高層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就是說,這個2020的下半年,我國經濟內循環的趨勢已經確定。
  • 2020年國家又有新政策,房產中介「被淘汰」,這類房子要交稅?
    對此,專家解釋說,西方的消費觀念與中國的不同。中國人更願意存錢買自己的房子,而德國人沒有這樣的觀念,尤其是年輕人,更願意把錢花在自己的學習上,享受生活。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只有有房子才算有真正的家,哪怕是負債纍纍也必須買房子,正所謂的「圓上住房夢」。然而,在高房價下擁有一個家是多麼的困難。
  • 2020年堅持不買房,5年後有什麼區別?馬雲李嘉誠看法一致
    現在中國居民最為關心的就是房子的問題了,我國房地產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如今各地區的房價相比十幾年前都出現了很大程度的上漲。普通人買房也在關注能否升值。在馮侖看來,未來房子不管價格高低,如果手中房產過多的話,很有可能會賣不出去,樓市這兩年的定調就是「住房不炒」「穩中有降」,因此,買房還是要謹慎的,當然,剛需朋友買房就是為了自住,就不需要考慮那麼多。
  • 如果2020年4月不買房,5年後會後悔嗎?25歲年輕人給出答案
    很多人都在說要趕快買房,買了房子才算是在這個城市站穩了腳。但是今年真的要買房嗎?不買房子的人會後悔嗎?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年適不適合買房。很多專家都給出建議,有的專家建議買房,甚至還勸大家要早點買房,不然未來房價勢必要漲,也有的專家建議不買,他們認為全民炒房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房價也會漸漸地回歸正常。今年到底要買房嗎?2020年4月份我們要不要買房,是不是真的要趁早買房?不買房的話,五年後我們會後悔嗎?
  • 今明兩年不買房,5年後會有什麼區別?馬雲和李嘉誠觀點一致
    近30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一直都是「火熱」的狀態,而且房價一直都在上漲,和十幾年前相比,房價已經翻了近10倍,在一線城市這種上行的趨勢更為明顯,也正是因為居高不下的房價,讓越來越多的人背上了房貸,成為「房奴」。
  • 2020年,要不要買房?其實王健林早已做出「選擇」
    這個特殊的新年剛過,由於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打亂了不少人對於新一年的期待,和剛制定的新目標、新計劃。而對於房子,「炒房者」、「剛需者」多數在思考,在如今的環境下,都在要不要入手房產之間猶豫不決。「先漲後穩」四字用在房地產上,最適合不過。20年內,「漲」字可以用在早期、中期、臨近後期,房地產幾何呈火箭式上升,早早買房的人群,閉著眼睛都能賺錢;「穩」字則可以用在最近幾年,根據去年的房產調控數據顯示,在19年一整年中,調控次數達到620次左右。加上17年、18年,三年中國家對於房產的調控次數就已經超過了1200次。
  • 80後、90後也學會了存錢!要怎麼理財才能不焦慮?
    接受調查的「千禧一代」中,82%的人正在存錢,49%的人已在為退休後的生活構思明確的儲蓄計劃,34%的人建立了應急基金。「存錢」,這個剛在他們心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小目標,改變了「千禧一代」的生活習慣。93%的「千禧一代」像Gwen一樣,不再習慣於外出就餐,改為自己做飯;80%的人認為健身中心的會員卡是非必需品,想要保持身材,可以在戶外跑步。
  • 家有兒子,爸媽就要為他存錢買房嗎?其實這樣教育才更有意義
    她現在定居老家的小縣城,老公的工資不高,她也沒有工資,她說想到日後要存錢為倆兒子買房娶媳婦,就想哭。難道家有兒子,爸媽就一定要為他們存錢買房嗎?其實家有男孩,不必非得為他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好好的教育才更有意義。如果你的兒子遇到事情只會哭、對長輩很沒有禮貌、習慣性撒謊,你會怎麼辦?你還覺得為他存錢買房就是為他好嗎?
  • 2020年該「趕緊買房」嗎?不買5年後有何區別?馮侖和李嘉誠看法一致
    尤其是炒房幾乎更是失去了生存空間,因此,買房還是要謹慎的,當然,剛需朋友買房就是為了自住,就不需要考慮那麼多。李嘉誠大家都知道,但馮侖很多人卻不知道是誰。與馬雲一起創辦湖畔大學、發射私人衛星、創辦公眾號、寫暢銷書等等,人稱「地產界的思想家」,他曾用3萬元本金,拿到500萬投資後巧賺第一桶金,並奇蹟般地從90年代海南房地產泡沫中「死裡逃生」,與潘石屹等6人共同成立萬通,成就了一段商業佳話……他在《扛住就是本事》
  • 2020年合肥買房攻略大全!房貸利率、政策全在這!
    其指出,2020年要推動商業銀行轉變經營理念,繼續的嚴格控制房地產在新增信貸資源中的佔比,實施信貸資源的增量優化和存量的調整,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鄒瀾稱,這是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
  • 熱點關注:今明兩年買房,5年後或給自己找麻煩,3個壞消息不得不面對
    今明兩年買房,5年後或給自己找麻煩,3個壞消息不得不面對不知不覺中,5月下旬已經到來,2020年已經走完4個月時間,第一季度的結果一點也不出乎意料,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情況,房地產尤甚查看原文>>專家稱:今年,是買房子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