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一直都是「火熱」的狀態,而且房價一直都在上漲,和十幾年前相比,房價已經翻了近10倍,在一線城市這種上行的趨勢更為明顯,也正是因為居高不下的房價,讓越來越多的人背上了房貸,成為「房奴」。
為了緩解購房者的壓力,近幾年國家不斷對樓市進行調控,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條例,其中有很多是之前從來沒有實施過的。在國家的嚴格監管下,樓市開始「降溫」,整體上來說,房價現已趨於平穩。
數據顯示,我國有96%的城市居民擁有1.5套房產,目前的住房數量是足以滿足34億人的需求,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買到房呢?
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房屋過剩現象嚴重,一二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已經遠遠高出正常水平,此外小產權房和農村宅基地房的空置更為嚴重。今年上半年,武漢、杭州的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屢創新高,這意味著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過度飽和了。
另一方面是不少人不敢買,主要是擔心自己剛買房子就降價了,畢竟誰也不想成為「高位接盤俠」。有人認為房價會下降,所以一等再等,而有人認為房價會上漲,所以想趁早買。
那麼今年要不要買房呢?是「咬牙買房」還是「趁早賣房」,5年後會有什麼差別?專家和商業大佬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萬科創始人王石曾表示,年輕人不用著急買房,也不必拿父母的積蓄買房,一旦買了房就很難再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此外,馬雲和李嘉誠也有一致的看法,他們認為年輕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業上,過早的買房可能會限制他們在事業上的發展。相比於貸款買房,他們認為年輕人可以先租房,這樣自己的經濟壓力會小一些,等到事業發展成熟再買房也不遲。
對於是否買房,房地產大佬馮侖表示,未來房子能不能賣出去才是需要關注的問題。近兩年樓市的主基調就是「房住不炒」和「三穩」,在此局面下,手裡有多套房產的可能會「砸」在手裡,買房需謹慎,但如果只是剛需自住,其實就不必要太多顧慮。
2021年樓市開始執行「新禁令」?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今年恆大連續兩次降價促銷,說不定還會有第三次。在8月底,住建部召集了部分龍頭房企召開了座談會,劃出了三條紅線。
但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這條新禁令從2021年就會開始執行,這無疑限制了房企的融資渠道,為什麼這麼說呢?
現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地皮價格高,拍下一塊地皮可能需要幾十億元,如果房企想減輕債務,又不能通過外部融資,所以就只能降價甩賣房子。為了降低自身的負債,明年開發商可能會持續降價甩賣。所以有專家表示,明年的房價會讓你更悲傷。
隨著國家對樓市的嚴格調控,加上各種因素的影響,未來房價上漲的潛力不大,這對今明兩年已經買房的人來說影響並不大,但如果是用來投資,可能就是白白給開發商送錢了。
現在我國住房數量已經過度飽和,出現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樓市的購買力漸弱。但房子因為自身居住的重要性,所以發展潛力依舊比較大。
至於今明兩年該不該買房,剛需者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決定即可,如果不想買房,生活壓力當然會小很多,但也會少了一些歸屬感。不管怎麼說,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賺錢才是硬道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