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是李嘉誠發明的?取消公攤面積後,早買房的人會有補償嗎

2020-12-19 騰訊網

文:子建

公攤面積是什麼?幾乎每個在中國買房的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公攤面積的問題。比如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能住的面積可能只有70多平方米,或者如果是高層電梯房,面積可能只有60多平方米,那麼這麼多面積差在哪裡呢?那是公攤面積。

據資料顯示,根據第一次使用公攤面積銷售的房地產項目是香檳大廈,香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剛剛崛起的時候,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建房的人雖多,但買房的人不多,核心原因是香港是賣房子一賣就是一棟樓的賣,對於普通的香港居民來說,誰能買得起房子呢?

此時,香檳樓盤的銷售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模式,將原來的房子銷售模式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一層銷售甚至是單戶銷售,這一單戶銷售的模式瞬間降低了房地產購買的門檻,並與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相吻合,所以購房者絡繹不絕。

但是,問題還是出現了,因為開發商不能只建一套住宅,而且房子之間的空間很大,有電梯區,有走廊區,有花園區、門衛區等。這些都是成本,如果把它作為隱性成本加到房價中,雖然能做到這一點也難免會使房價上漲,看到房價上漲了就會猶豫把它買下來。於是開發商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這就是公攤面積,原來戶型只有60平方米的房子,一加上公攤面積就會變成80平方米甚至更多。這樣,每平方米的單價就降下來了。所以香檳大廈採用了「公共合同」的形式。根據合同規定,每個業主都要承擔一部分公共部分的責任和費用。公共部分由此被每個業主共享,「公攤面積」的原型由此誕生。

當李嘉誠 1958年進入香港房地產市場時,面臨著同樣的銷售問題,他毅然採取了香檳大廈這種獨戶出售的方法。後來,隨著長江地產在香港的發展和擴張,這種單獨的銷售開始在香港流行起來,通過建立一個公共合同,即共享樓層空間的模式。可以說,雖然李嘉誠沒有發明公攤面積,但正是因為李嘉誠廣泛使用了公攤面積,對於公攤面積的普及起到了關鍵作用。

改革開放後,各地開始探索福利分房之外的其他房地產供應方式,商品房制度逐步形成。1987年,根據資料顯示,深圳從香港引入土地招拍掛模式。1994年,從香港引進樓房,形成了內地的預售住房制度。

自2013年1月1日起,香港就住宅物業的銷售實行了新的規定,要求房地產中介機構在可選擇地提供有關樓面面積數據之前,提供物業單位的可售面積信息。同年4月29日,《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新規定擴大到新的一級住宅物業。如代理違反本條例,最嚴重的,其執照將被吊銷。這是香港住宅銷售「公攤面積」時代的終結。

然而,正是這一地區已經明確下令被香港地區調整的公攤面積,在內地開發商中廣為流傳。有人認為無商不奸,「公攤面積」這一「損招」,讓購房者無形中多支付了至少幾十平方米不屬於自己的面積。但是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無論是採用公攤面積還是套內面積計算,都不會影響房地產價格,開發商的計價方式是將建築成本分攤到每一套房子,無論你的建築面積還是室內建築面積都是一個價格。

近年來,中國的一些官方媒體一再譴責這種奇怪的「公攤面積」系統。2018年,新華社發表題為《「公攤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的文章指出,公攤面積問題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日益增多的公攤面積實際上已經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損害了市場經濟的公平正義。

2019年《經濟日報》評論更駁斥了「取消均攤面積、價格上升」的說法:確實如此,壓縮均攤面積或改變套內建築面積估價所造成的價格上漲,本身只是一個數字問題,並沒有真正改善購房者的負擔,相反會減少購房者未來的資金來源壓力。不要妄想,取消均攤面積,開發企業就會降低建築質量、服務質量,買房的人絕對不會答應的,如果開發商敢在其中糊弄人,買房的人也不會答應。

從2021年起,不可能完全取消「公攤面積」。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即使少數城市提前試點,但絕大多數城市大概率不會完全取消。因為,取消公攤面積,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至於很多人都很關心,等面積取消後,這些年早買房的人,多交的錢,開發商、國家會給一定的補償嗎?更沒有影的事。我們假設未來真的「取消公攤面積」,其實也不存在早購房者多掏錢的情況,我們算了一筆帳你就會明白:一小區有1000戶,按戶型平均面積100平,均攤面積20平,房價10000元/平,這意味著,光均攤面積,開發商就將返還2億。這還不包括1000戶房主多付的物業費、供暖費和維修費。開發商怎麼可能把吞到肚子裡的錢吐出來呢?國家也不太可能強制要求,或者替開發者補償。

所以,公攤面積的取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步一步來實現的,如今像重慶等地已經取消了公攤面積,有很好的示範效應,整體取消公攤面積也算是時代的潮流,只是不能操之過急,就像很多網友呼籲的李嘉誠已經退休,他的公攤面積也應該「退休」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21年「公攤面積」就取消了?那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
    很多人都表示非常支持取消公攤面積,因為近十年公攤面積的佔比在不斷增加,而房價也在上漲,相當於公攤費也在「漲價」。要是取消之後,原本要付的「公攤費」可以用來多買上十平米的房子,而物業費和暖氣費等等也會隨著降低不少,可以省下不少錢。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已買房的有補償嗎?住建部16字回應
    想在大城市買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買一套房基本上挖空了一家人的「錢包」。房價高是普通百姓的共識,但想要買房和願意買房的人依然很多。不過,買房之後仍舊會有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比方說「公攤面積」。
  • 取消公攤面積「時間表」公布?開放商給買房人補償?官方解釋來了
    在上世紀的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了公攤面積的概念,後來在香港迅速的流行,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至此公攤面積徹底的在內地開始實行,但是在2013年,香港已經取消了公攤面積。所以說已經買過房子的人對於公攤面積都是有抱怨的,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建築的公攤面積還不一樣。
  • 「取消公攤」已在執行?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如今答案來了!
    說白了,雖然你買了自己選擇的房子,但整個社區都有電梯井、水管井、樓梯井、垃圾槽、變壓器室、雜物間、公共走廊、走廊、地下室,甚至門衛值勤室、物業用房等都由你花錢買單了。那麼是誰發明了害人匪淺的"公攤面積"?
  • 要取消公攤面積了?已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有官媒給出了回應
    如果真的取消了公攤面積購房者能得到「實惠」嗎?已經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取消公攤,購房者能得到「實惠」嗎?在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似乎都沒有「公攤面積」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說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從香港引進的,但香港也已經在2013年就取消了公攤面積,那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否會取消呢?這誰也不得而知,不過假如真的取消了,那想要買房是否會變得更容易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自然會變得簡單點,但真是這樣嗎?
  • 2021年將要取消公攤面積?那已購房的人會得到補償嗎?答案來了
    原因很簡單,在國人的觀念裡,有房才能有家。事實上,現在也依舊是這個情況,年輕人如果沒房沒車,那麼想要結婚確實也相對來說很困難。也正因如此,「買房」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當下大多數人怨聲載道的痛點。早在在1980年,李嘉誠就首次提出公攤面積的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流行起來。
  •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是李嘉誠嗎?它合理不合理前面我寫了一篇《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房子買賣不合理不合法》的文章,比較詳細說明了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住房面積出售的不合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 公攤面積的發明人是誰?原來不是李嘉誠,而是他?
    近日據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一同發文、「公攤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房子有公攤面,將公攤面積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個問題終於引起了重視了,據說公攤面積是出名的英國商人香港首富李嘉誠,用了三天三夜想出來的。在香港率先使用。到底是誰發明了「公攤面積」?
  • 中國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你怎麼看?
    先是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發文指出公攤面積損害百姓利益,後有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駁斥反對取消公攤面積群體的「取消公攤面積,房價還要上漲」的觀點。一些網友就提出,如果公攤面積被取消了,已經買了房的群體能拿到賠償款嗎? 實際上,關於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傳聞,主要還是去年住建部發出一條公告,提倡房地產行業交易應以套內建築面積為主。這只是一個公開意見徵求公告,並不是正式文件。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國家一錘定音,事關3億人的「錢袋子」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公攤面積是人們在買房時無法避免的,很多購房者也對這樣的公攤面積「深惡痛絕」。因此,有消息稱,「2020年將會有政策出臺取消公攤面積」,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存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概念最早由李嘉誠提出。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買過房的人白白虧錢?官媒作出表態
    文:夜梟上世紀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公攤面積這一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推廣開來。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將公攤面積引入大陸。一般來說,不帶電梯的房子公攤面積約為15%,電梯房的公攤面積則約為25%。公攤面積所存在的矛盾在不少人看來,雖然電梯井、過道、設備間等等都是在為自己服務,但這些應當屬於開發商為住房所提供的配套服務,理應由開發商負責投入建設,不應該購房者伸手要錢。如果沒有這些配套設施,誰又會去買這類住房呢?
  • 歷史悠久的公攤面積不合理?究竟該不該取消?看官媒怎麼說!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住的地方叫實用面積,至於公攤面積,要說沒用也不準確,畢竟,想買房就必須得接受公攤面積。何為公攤面積?公攤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 1/5的公攤,買100平房子套內面積只有80平,你知道公攤的起源嗎?
    對於已經買了房子的人或者要買房子的人,說起房子的公攤面積你肯定不會陌生,畢竟買了套100平方米麵積的房子,實際到手套內使用面積只有80平方米,任誰都會對這個公攤面積記憶深刻。那這個公攤面積從哪裡起源的,你知道嗎?
  • 「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
    中國自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以來,對於公攤面積的探討,一直沒有停過。「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公攤面積香港是鼻祖,發明人是霍英東,沒錯,就是郭晶晶的公公。公攤面積長期以來是買房者最痛恨的事情,因為室內面積可以測量,但是公攤面積卻非常不透明。我們一旦在其他國家買房的話,就不會存在公攤面積的說法。在中國買房時,公攤面積的佔比是20%左右,有些小區能夠達到40%。一個小區的公攤面積的計算很複雜,除了做投資預算的能計算出來,非專業人士無人能算出來。
  • 2021年起,全面取消公攤面積?買過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公攤面積什麼是公攤面積呢?公攤面積一開始是開發商保利的噱頭,但是經過長期的發展,確實也是有了存在的道理。有人說公攤面積是李嘉誠傳到內地的,但是也有人認為公攤面積的「創始人」是霍英東,李嘉誠將其發揚光大了而已。不過這些也都是大家的猜測而已,關於公攤面積真正的來源,是沒有明確的依據的。
  • 「萬惡」的公攤是誰發明的?2020年距離取消公攤還有多遠
    大家對此無可奈何,因為這就是房地產開發商的策略,就算沒有了公攤面積,開發商也會將實際面積的價格提高,最終物質承擔著永遠都是消費者,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可真不假。那麼公攤面積是怎麼來的呢?根據網上流傳的信息,這個公攤面積是由富豪李嘉誠發明的:使用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這個計算方式本來只是香港開發商自行使用,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引進到大陸,並且深受內地的開發商的歡迎。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應該怎麼計算?
    相信很多人買房,一看到公攤面積,都會嗤之以鼻。我們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你自己只是用到了8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20平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該怎麼算?
  • 2021年起,公攤面積或將取消?已買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城市經濟越發達,吸引的人口數量越多,房價也就越高,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高不可攀」的。雖然現在房地產調控逐漸嚴格,房價上漲幅度也開始平緩,但是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需要承受的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現在大多數人的月收入估計也就四五千元左右,除去生活日常開銷,想要攢錢買房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買房時的公攤面積是什麼?多大才不算吃虧?
    作為買房過程中的重要因素,關於房屋公攤面積的考量不可迴避。自從知道了公攤是什麼之後,相信很多人嗤之以鼻。購房者之所以排斥公攤面積,是因為公攤面積是花了錢,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買的房子是100平米,實際自己只是用到了70平米,莫名其妙的被公攤了30平米,當然很不服氣!
  • 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佔多大比例合適?
    大部分購房者在買房之前都會提前了解該房屋的價格和面積如何,其中房屋的面積其實可以分為很多種,其中就有公攤面積。說到公攤面積,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因為經常會聽見置業顧問提起。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公攤面積是指什麼,也不清楚公攤面積要佔多大比例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