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攤面積」就取消了?那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

2020-12-11 騰訊網

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地方,還關係到教育與婚戀問題,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大城市工作和安家。近十年,因為住房需求大幅增加,房價也隨之上漲。

在買房的過程中,很多購房者都會面對「公攤面積」問題,本來房屋產權證上寫明房屋面積是100平,但最後實際的居住面積只有70平,那剩餘的30%面積去哪了?這「消失」的30%面積就是大家口中的「公攤面積」。開發商把樓梯、走道、還有電梯等等公共面積都算在了業主的房屋面積中。

現在沿用的公攤面積,有媒體說是霍英東首創的,然後由李嘉誠推廣流行起來,緊接著大陸的開發商都開始使用公攤面積計算商品房面積,這已成為了一則不成文的規定。關於公攤面積,不少業主表示不能接受,更有甚者「深惡痛絕」,他們覺得公攤面積本應該由開發商承擔,而不是業主。

不過,有消息稱:從2021年開始,或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很多人都表示非常支持取消公攤面積,因為近十年公攤面積的佔比在不斷增加,而房價也在上漲,相當於公攤費也在「漲價」。要是取消之後,原本要付的「公攤費」可以用來多買上十平米的房子,而物業費和暖氣費等等也會隨著降低不少,可以省下不少錢。

因為取消公攤面積的呼聲比較高,也引起了一些媒體的關注,新華社對此發表了看法,認為公攤費日益增加,確實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同時這種行為損害了房屋買賣交易的公平性。

隨後,我國住建部也對公攤面積進行了表態,作出了17字的回應。其中針對公攤面積是否取消這一問題上,住建部公布的《住宅項目規範》中明確規定了:住宅建築應該按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當然這個規範還未正式實行,還是一個意見稿,但也反映了住建部在公攤面積問題上的看法。

因為有以上兩個官方的「發聲」,不少專家也表示未來很有可能會取消公攤面積。但公攤面積在我國的實行也不是一朝一夕,全面的取消還是會有一個過程,這是一項關係到我國上億人的決策,還需要從長計議,不會「一刀切」。

這個時候就會有網友問了:如果公攤面積真的取消了,那些早買房的人不就虧了嗎?早置購房產的人會得到補償嗎?

央視曾經發布報導稱,如果取消了公攤面積,開發商開出的房價還是一樣,所以早買房的業主不會存在吃虧的問題。另外也有專家提醒早購房的業主打消想得到補償的想法,因為得到補償不太現實。現在很多小區的開發商把樓盤建成,然後轉手就把物業外包給了第三方。近兩年房企大面積倒閉,去哪裡找人負責?

退一萬步講,如果找到開發商,按照一套120平的房子,賠償30萬的公攤費用來算,一個樓盤就要賠償上億元,而開發商不是只開發了一個樓盤,把全國所有的樓盤加起來,這筆數目可不小。可想而知,這樣的做法無疑會讓大批的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破產,而以利益為目的的開發商也不會接受這種做法。

網友熱議

@科技改變生活16:取消可以,但應該配套土地出讓條件改革,增加銷售容積率和建設容積率指標,否則發展商會壓縮公共空間和設備房面積,也是侵犯小業主利益。

@廈門千平哥:那給所有的二手房全部換證,房產證上只寫套內面積,看看房東們願不願意把房子買價總價降下來?想得美!同樣的道理,二手房房東做不到,開發商會更傻嗎?最後結局是同樣一套房子總價不變,單價變高了!

@金小俊Jyj:已經沒有必要了,全國都是這樣,你現在取消,房產公司和相應的配套立馬漲價,就是在換一種說法自欺欺人

@半山潮客_2019:看看合同,已經是按套內面積計算單價了,但是總價還是在的,加上公攤面積,單價看起來是低的,最大影響在於物業管理費面積。

雖說取消公攤面積能為業主省下不少錢,但其實公攤面積在綠化和公共區域方面的公攤越大,也意味著居住環境越舒適,取消之後可能會降低舒適度。對此,你還贊同取消嗎?

來源丨騎馬喝酒大走四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公攤面積是李嘉誠發明的?取消公攤面積後,早買房的人會有補償嗎
    文:子建公攤面積是什麼?幾乎每個在中國買房的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公攤面積的問題。比如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能住的面積可能只有70多平方米,或者如果是高層電梯房,面積可能只有60多平方米,那麼這麼多面積差在哪裡呢?那是公攤面積。
  • 2021年將要取消公攤面積?那已購房的人會得到補償嗎?答案來了
    也正因如此,「買房」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當下大多數人怨聲載道的痛點。早在在1980年,李嘉誠就首次提出公攤面積的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流行起來。之後,香港政府發現很多不良的房地產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大做文章,在整個香港都引起巨大的爭議,於是香港政府當機立斷取消了公攤面積。無論是銷售新的還是二手房,都按套內面積計算。
  • 要取消公攤面積了?已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有官媒給出了回應
    如果真的取消了公攤面積購房者能得到「實惠」嗎?已經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取消公攤,購房者能得到「實惠」嗎?在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似乎都沒有「公攤面積」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說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從香港引進的,但香港也已經在2013年就取消了公攤面積,那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否會取消呢?這誰也不得而知,不過假如真的取消了,那想要買房是否會變得更容易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自然會變得簡單點,但真是這樣嗎?
  • 「取消公攤」已在執行?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如今答案來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共用面積雖然起源於香港,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自1993年以來,香港已經廢除了公攤面積,無論是出售新的二手房,都是按照套的大小來計算的。這是香港地區已明令調整的公共區域,但在大陸,由主要發展大廳使用,卻令人費解。更重要的是,國際上的房價基本都是按面積設定的。為什麼說公攤面積系統不淺?公共區域的缺點是什麼?今天我們來仔細看看。
  • 取消公攤面積「時間表」公布?開放商給買房人補償?官方解釋來了
    在上世紀的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了公攤面積的概念,後來在香港迅速的流行,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至此公攤面積徹底的在內地開始實行,但是在2013年,香港已經取消了公攤面積。所以說已經買過房子的人對於公攤面積都是有抱怨的,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建築的公攤面積還不一樣。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已買房的有補償嗎?住建部16字回應
    關鍵是,公攤面積只有我國才有,國外根本沒有公攤面積的說法。所以,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取消公攤面積,更有人透露明年將會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是真是假?事實上,關於取消公攤面積的說法確有來源。住建部早在2019年就起草了《住宅項目規範》。其中有一個觀點是「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不過該意見稿仍在審核中,是否通過則看後續如何發展。
  • 中國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你怎麼看?
    先是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發文指出公攤面積損害百姓利益,後有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駁斥反對取消公攤面積群體的「取消公攤面積,房價還要上漲」的觀點。一些網友就提出,如果公攤面積被取消了,已經買了房的群體能拿到賠償款嗎? 實際上,關於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傳聞,主要還是去年住建部發出一條公告,提倡房地產行業交易應以套內建築面積為主。這只是一個公開意見徵求公告,並不是正式文件。
  • 2021年起,公攤面積或將取消?已買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但是沒想到的是,小張省吃儉用攢了6年的錢,僅僅夠買一套不到一百平米的首付,並且買的房子也是在城市的郊區。並且在買房之後,小張的壓力更大,由於小張買的是毛坯房,房子還需要裝修,裝修需要花錢,而且在裝修的時候小張還需要繼續租房子住,生活壓力倍增,經常找副業賺錢。但是小張在交房之後,去測量房子的面積,95平米的房子除去公攤之後,實際的住房面積只有76平米。
  • 2021年起,全面取消公攤面積?買過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其實也不僅僅是這位粉絲,公攤面積的問題也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甚至一些住房的公攤面積能達到50%,這樣的房子買到手,實際使用面積大打折扣,消費者直呼不值,覺得這是變相提高了房價,難以接受。對於這個問題,也有消息傳出,稱明年起,也就是2021年,將會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真的是這樣嗎?
  •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是李嘉誠嗎?它合理不合理前面我寫了一篇《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房子買賣不合理不合法》的文章,比較詳細說明了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住房面積出售的不合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國家一錘定音,事關3億人的「錢袋子」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公攤面積是人們在買房時無法避免的,很多購房者也對這樣的公攤面積「深惡痛絕」。因此,有消息稱,「2020年將會有政策出臺取消公攤面積」,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存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概念最早由李嘉誠提出。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買過房的人白白虧錢?官媒作出表態
    文:夜梟上世紀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公攤面積這一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推廣開來。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將公攤面積引入大陸。不過沒過多久,香港方面便發現,部分黑心房地產商利用公攤面積大做文章,各類注水公攤面積層出不窮,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於是便在2013年取消了公攤面積。而在內地,公攤面積卻一直沿用至今,同樣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在不少購房者看來,公攤面積完全就是在花冤枉錢,讓自己的購房支出平白無故增添了不少。
  • 公攤面積能取消嗎?官媒12個字回應,新信號已表明!
    首先解釋本文主導詞「取消公攤」,這只是人們習慣的稱呼,本質上是指「規範因公攤面積帶來的各項問題」,並不是真的要把公攤面積消除掉,畢竟公攤是房地產客觀附屬物,不管怎麼樣都「取消」不掉。後文所說的「取消」都是指「規範」。
  • 公攤「能取消」?已經買房的人退差價嗎?央媒這樣回應!
    新華社在《公攤傷民,矛盾亟需待解》中直言不諱地表示,雖然這一制度已經存在了20多年,但問題越來越多,缺陷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需要規範。在現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開發商依然可以自由製造公攤,通過公攤獲得更多的利潤。
  • 公攤能否「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2021年新規:業主將得到一筆錢
    公攤能否「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2021年新規:業主將得到一筆錢 房地產市場的水很深,剛需踏進去就容易翻船。 然而,如今國際上都已經取消按照公攤面積來出售房產,我們卻還在高房價和高公攤這條雙高成本的買房道路上越行越遠。
  • 「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
    中國自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以來,對於公攤面積的探討,一直沒有停過。「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公攤面積香港是鼻祖,發明人是霍英東,沒錯,就是郭晶晶的公公。公攤面積長期以來是買房者最痛恨的事情,因為室內面積可以測量,但是公攤面積卻非常不透明。我們一旦在其他國家買房的話,就不會存在公攤面積的說法。在中國買房時,公攤面積的佔比是20%左右,有些小區能夠達到40%。一個小區的公攤面積的計算很複雜,除了做投資預算的能計算出來,非專業人士無人能算出來。
  • 公攤面積和得房率是一回事嗎?打算買房的朋友注意計算方法
    最近有不少買房的朋友諮詢小凱,買一梯兩戶還是兩梯四戶甚至是兩梯10戶等等,其實除了使用方便性以及居住安靜等因素除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概念就是公攤面積,這個詞許多人都聽過,但是對具體的意思說起來也是含糊不清,今天咱們來聊聊這個話題,希望對買房的朋友有所幫助。
  • 歷史悠久的公攤面積不合理?究竟該不該取消?看官媒怎麼說!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住的地方叫實用面積,至於公攤面積,要說沒用也不準確,畢竟,想買房就必須得接受公攤面積。何為公攤面積?公攤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 如果公攤面積真的取消有哪些影響?這個成語故事或許可以概括
    這兩天樓市中最火的一件事莫過於傳出的關於住建部取消公攤面積銷售的意見稿了,這樣一個文件讓很多早就在期待取消公攤面積的朋友可是非常開心。同時,對於這次取消公攤面積的意見到底有沒有可能降低房價,或者降低大家買房的壓力也是沒少被人們討論。
  • 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公攤面積!為什麼還不取消?這個原因讓人很無奈
    而且如今國內的房價早已高出了人們正常的收入比例,所以使得很多人不得不掏出三代人的錢包來買房。為了一套房子,原本這已經讓老百姓感到非常的吃力了,但是沒有想到的100平米的房子竟然要被公攤20、30平米的面積,到手房子的面積又被打了折扣,更是讓購房者受到了深深的打擊。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問,什麼是公攤面積,為什麼不取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