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地方,還關係到教育與婚戀問題,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大城市工作和安家。近十年,因為住房需求大幅增加,房價也隨之上漲。
在買房的過程中,很多購房者都會面對「公攤面積」問題,本來房屋產權證上寫明房屋面積是100平,但最後實際的居住面積只有70平,那剩餘的30%面積去哪了?這「消失」的30%面積就是大家口中的「公攤面積」。開發商把樓梯、走道、還有電梯等等公共面積都算在了業主的房屋面積中。
現在沿用的公攤面積,有媒體說是霍英東首創的,然後由李嘉誠推廣流行起來,緊接著大陸的開發商都開始使用公攤面積計算商品房面積,這已成為了一則不成文的規定。關於公攤面積,不少業主表示不能接受,更有甚者「深惡痛絕」,他們覺得公攤面積本應該由開發商承擔,而不是業主。
不過,有消息稱:從2021年開始,或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很多人都表示非常支持取消公攤面積,因為近十年公攤面積的佔比在不斷增加,而房價也在上漲,相當於公攤費也在「漲價」。要是取消之後,原本要付的「公攤費」可以用來多買上十平米的房子,而物業費和暖氣費等等也會隨著降低不少,可以省下不少錢。
因為取消公攤面積的呼聲比較高,也引起了一些媒體的關注,新華社對此發表了看法,認為公攤費日益增加,確實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同時這種行為損害了房屋買賣交易的公平性。
隨後,我國住建部也對公攤面積進行了表態,作出了17字的回應。其中針對公攤面積是否取消這一問題上,住建部公布的《住宅項目規範》中明確規定了:住宅建築應該按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當然這個規範還未正式實行,還是一個意見稿,但也反映了住建部在公攤面積問題上的看法。
因為有以上兩個官方的「發聲」,不少專家也表示未來很有可能會取消公攤面積。但公攤面積在我國的實行也不是一朝一夕,全面的取消還是會有一個過程,這是一項關係到我國上億人的決策,還需要從長計議,不會「一刀切」。
這個時候就會有網友問了:如果公攤面積真的取消了,那些早買房的人不就虧了嗎?早置購房產的人會得到補償嗎?
央視曾經發布報導稱,如果取消了公攤面積,開發商開出的房價還是一樣,所以早買房的業主不會存在吃虧的問題。另外也有專家提醒早購房的業主打消想得到補償的想法,因為得到補償不太現實。現在很多小區的開發商把樓盤建成,然後轉手就把物業外包給了第三方。近兩年房企大面積倒閉,去哪裡找人負責?
退一萬步講,如果找到開發商,按照一套120平的房子,賠償30萬的公攤費用來算,一個樓盤就要賠償上億元,而開發商不是只開發了一個樓盤,把全國所有的樓盤加起來,這筆數目可不小。可想而知,這樣的做法無疑會讓大批的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破產,而以利益為目的的開發商也不會接受這種做法。
網友熱議
@科技改變生活16:取消可以,但應該配套土地出讓條件改革,增加銷售容積率和建設容積率指標,否則發展商會壓縮公共空間和設備房面積,也是侵犯小業主利益。
@廈門千平哥:那給所有的二手房全部換證,房產證上只寫套內面積,看看房東們願不願意把房子買價總價降下來?想得美!同樣的道理,二手房房東做不到,開發商會更傻嗎?最後結局是同樣一套房子總價不變,單價變高了!
@金小俊Jyj:已經沒有必要了,全國都是這樣,你現在取消,房產公司和相應的配套立馬漲價,就是在換一種說法自欺欺人
@半山潮客_2019:看看合同,已經是按套內面積計算單價了,但是總價還是在的,加上公攤面積,單價看起來是低的,最大影響在於物業管理費面積。
雖說取消公攤面積能為業主省下不少錢,但其實公攤面積在綠化和公共區域方面的公攤越大,也意味著居住環境越舒適,取消之後可能會降低舒適度。對此,你還贊同取消嗎?
來源丨騎馬喝酒大走四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