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將要取消公攤面積?那已購房的人會得到補償嗎?答案來了

2020-12-23 爾東商業觀察

文:多幼

從古至今,房子一直都是老百姓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原因很簡單,在國人的觀念裡,有房才能有家。事實上,現在也依舊是這個情況,年輕人如果沒房沒車,那麼想要結婚確實也相對來說很困難。也正因如此,「買房」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當下大多數人怨聲載道的痛點。

早在在1980年,李嘉誠就首次提出公攤面積的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流行起來。之後,香港政府發現很多不良的房地產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大做文章,在整個香港都引起巨大的爭議,於是香港政府當機立斷取消了公攤面積。無論是銷售新的還是二手房,都按套內面積計算。

但反觀內地,1995年住建部發布了《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將公攤面積引入,而公攤面積也就一直沿用至今。已經買過房的人對公攤面積都抱怨不已,而沒有買房的人則對公攤面積心存疑慮。

近些年來,公攤面積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雖然官方媒體一再呼籲,將公攤面積這個問題解決掉。但事情發展到今天,全國也只有一個城市取消了公攤面積——重慶。

隨著2020年即將進入倒計時的階段,一則「2021年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消息引起了人民的廣泛關注。如果真的取消公攤面積,其最大的好處就是,買房的面積是實際使用面積,避免少花了不少錢。但是這消息是真的嗎?讓我們先看看公攤面積是什麼?

通俗的來講,公攤面積就是指非室內面積。一套房的面積由室內面積和公攤面積兩部分組成。在過去,當房子還只是走樓梯的時候,公攤面積只有簡單的樓梯和牆壁。如果按160平方米的房子來算的話,公攤面積大概也就不到10平方米。

但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房子被開發,越來越多的部分也被包括在公攤面積內,像平常使用的電梯、消防通道、公共走廊、地下室、垃圾道、變電室,甚至連門口的保安室,可以說除了套內面積,其他區域都被開發商劃分為公攤面積。而且最可氣的是,公攤面積的價格是與房價一致的。所以,公攤面積越來越大,買房的壓力和怨氣也就越來越大。

近年來,隨著公攤面積的範圍越來越廣,群眾呼籲「取消公攤面積」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此外,官媒也多次批評公攤面積制度。新華社曾用12個字來回應公攤面積傷民問題:「長期存在但並不意味著合理「」。

官媒的此次回應也意味著目前公攤面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中,管理混亂、數據不透明、標準不一致,可以說是目前公攤面積的主要問題。不過既然官媒已經發聲了,估計解決的速度就快了。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開始取消公攤面積。但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取消公攤面積將會越來越近,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如果真的將公攤面積取消,雖然對未來購房者來說是件好事,但同時也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原來的買家怎麼辦?他們能得到補償嗎?能得到多少補償?

不過就算真的能取消公攤面積這一政策,讓開發商來承擔業主的補償,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以一套100萬元的房子為例,假如公攤率為30%,則公攤面積取消後,開發商需要賠償每位業主30萬元,而且涉及的房屋數量巨大,一個樓盤的賠償金可能就會上億元。

其次,很有可能一些早期的開發商已經破產或捲款走人。最後一點,由於不同的樓盤都有不同的價格,而且就算是同一樓盤,在不同時期發展下也是有不同的價格。所以從這幾角度來看,從開發商那裡得到補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雖然國民對於取消公攤面積的願望還是非常強烈的,但是公攤面積已經在我國存在了很多年,存在即合理。如果一時之間說要將其取消,恐怕開發商是「吃不消」的。而且現在的房價也不便宜。

此外,也有一些網友指出,如果取消了公攤面積,那保不準開發商為了保持利益,還是會將房價進行上漲,到最後消費者只是換了一個「名目」去買單。這樣一來,房子的價格上漲,取消公攤面積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當然,這也是我國房地產發展的必經階段。在未來,還會有房產稅、空置稅和其他長效機制,我們不能在每次國家發布新政策的時候都要去翻舊帳。對此你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2021年「公攤面積」就取消了?那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
    關於公攤面積,不少業主表示不能接受,更有甚者「深惡痛絕」,他們覺得公攤面積本應該由開發商承擔,而不是業主。 不過,有消息稱:從2021年開始,或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
  • 公攤面積是李嘉誠發明的?取消公攤面積後,早買房的人會有補償嗎
    文:子建公攤面積是什麼?幾乎每個在中國買房的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公攤面積的問題。比如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能住的面積可能只有70多平方米,或者如果是高層電梯房,面積可能只有60多平方米,那麼這麼多面積差在哪裡呢?那是公攤面積。
  • 要取消公攤面積了?已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有官媒給出了回應
    如果真的取消了公攤面積購房者能得到「實惠」嗎?已經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取消公攤,購房者能得到「實惠」嗎?在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似乎都沒有「公攤面積」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說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從香港引進的,但香港也已經在2013年就取消了公攤面積,那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否會取消呢?這誰也不得而知,不過假如真的取消了,那想要買房是否會變得更容易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自然會變得簡單點,但真是這樣嗎?
  • 取消公攤面積「時間表」公布?開放商給買房人補償?官方解釋來了
    在上世紀的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了公攤面積的概念,後來在香港迅速的流行,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至此公攤面積徹底的在內地開始實行,但是在2013年,香港已經取消了公攤面積。所以說已經買過房子的人對於公攤面積都是有抱怨的,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建築的公攤面積還不一樣。
  • 「取消公攤」已在執行?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如今答案來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共用面積雖然起源於香港,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自1993年以來,香港已經廢除了公攤面積,無論是出售新的二手房,都是按照套的大小來計算的。這是香港地區已明令調整的公共區域,但在大陸,由主要發展大廳使用,卻令人費解。更重要的是,國際上的房價基本都是按面積設定的。為什麼說公攤面積系統不淺?公共區域的缺點是什麼?今天我們來仔細看看。
  •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是李嘉誠嗎?它合理不合理前面我寫了一篇《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房子買賣不合理不合法》的文章,比較詳細說明了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住房面積出售的不合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 2021年起,全面取消公攤面積?買過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其實也不僅僅是這位粉絲,公攤面積的問題也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甚至一些住房的公攤面積能達到50%,這樣的房子買到手,實際使用面積大打折扣,消費者直呼不值,覺得這是變相提高了房價,難以接受。對於這個問題,也有消息傳出,稱明年起,也就是2021年,將會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真的是這樣嗎?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已買房的有補償嗎?住建部16字回應
    想在大城市買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買一套房基本上挖空了一家人的「錢包」。房價高是普通百姓的共識,但想要買房和願意買房的人依然很多。不過,買房之後仍舊會有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比方說「公攤面積」。
  • 中國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你怎麼看?
    先是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發文指出公攤面積損害百姓利益,後有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駁斥反對取消公攤面積群體的「取消公攤面積,房價還要上漲」的觀點。一些網友就提出,如果公攤面積被取消了,已經買了房的群體能拿到賠償款嗎? 實際上,關於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傳聞,主要還是去年住建部發出一條公告,提倡房地產行業交易應以套內建築面積為主。這只是一個公開意見徵求公告,並不是正式文件。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買過房的人白白虧錢?官媒作出表態
    不過沒過多久,香港方面便發現,部分黑心房地產商利用公攤面積大做文章,各類注水公攤面積層出不窮,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於是便在2013年取消了公攤面積。而在內地,公攤面積卻一直沿用至今,同樣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在不少購房者看來,公攤面積完全就是在花冤枉錢,讓自己的購房支出平白無故增添了不少。
  • 公攤能否「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2021年新規:業主將得到一筆錢
    公攤能否「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2021年新規:業主將得到一筆錢 房地產市場的水很深,剛需踏進去就容易翻船。 據網絡消息,青島有一樓盤,同樣是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購房者卻發現公攤面積比例高達55%左右,實際套內面積只有不到45%平方米,簡直讓人難以置信。相當於小三房的戶型直接縮水成一居室的小房子。
  • 公攤「能取消」?已經買房的人退差價嗎?央媒這樣回應!
    新華社在《公攤傷民,矛盾亟需待解》中直言不諱地表示,雖然這一制度已經存在了20多年,但問題越來越多,缺陷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需要規範。在現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開發商依然可以自由製造公攤,通過公攤獲得更多的利潤。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國家一錘定音,事關3億人的「錢袋子」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公攤面積是人們在買房時無法避免的,很多購房者也對這樣的公攤面積「深惡痛絕」。因此,有消息稱,「2020年將會有政策出臺取消公攤面積」,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存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概念最早由李嘉誠提出。
  • 2021年起,公攤面積或將取消?已買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但是沒想到的是,小張省吃儉用攢了6年的錢,僅僅夠買一套不到一百平米的首付,並且買的房子也是在城市的郊區。並且在買房之後,小張的壓力更大,由於小張買的是毛坯房,房子還需要裝修,裝修需要花錢,而且在裝修的時候小張還需要繼續租房子住,生活壓力倍增,經常找副業賺錢。但是小張在交房之後,去測量房子的面積,95平米的房子除去公攤之後,實際的住房面積只有76平米。
  • 取消「公攤面積」喊了二十年,這次真來了!房價會漲?解讀來了
    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公攤面積」一直為人詬病。如今好消息傳來,以後的住宅交易有望全部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取消公攤會推高房價嗎?」報導稱,至於降低或取消公攤面積會推高「房價」之談,更是危言聳聽。因為壓縮公攤面積或改成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造成的價格上漲,本身只是一個數字問題,並不會真正提高購房者負擔,相反會降低購房者的未來資金壓力。
  • 公攤面積能取消嗎?官媒12個字回應,新信號已表明!
    新華社在文章《「公攤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中直截了當地指出:「由於公攤面積缺少標準、並且管理混亂,不僅會讓購房者在買房時需支付更多的房款,更使買房人在未來要支出更多的物業費、取暖費等額外成本。」新華社的這句話,說到購房人心坎裡去了。
  • 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公攤面積!為什麼還不取消?這個原因讓人很無奈
    說起購房,我相信很多的80後都經歷過痛苦的煎熬,為了結婚、孩子讀書或者為了方便工作,勒緊褲腰帶,背著債務艱難的購買商品房。而且如今國內的房價早已高出了人們正常的收入比例,所以使得很多人不得不掏出三代人的錢包來買房。
  • 「萬惡」的公攤是誰發明的?2020年距離取消公攤還有多遠
    公攤一個折磨無數購房者的名詞,甚至很多購房者都不知道公攤面積用在哪。其實公攤面積不僅僅是電梯和過道,還有小區各種公共設施用地都算入了公攤面積。但是買個100㎡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只有70㎡,擱誰誰都不樂意,幾十萬砸下去連個響都聽不到。
  • 100平房子只能用70平,購房者為公攤面積買單
    若按照國際上使用的套內面積單價計算,那國內新建商品房每平米的房屋售價又有了很大的變化。公攤面積怎麼來的?自2013年1月1日起,香港實行住宅物業銷售新規,要求地產代理在推銷二手住宅時要先行提供物業單位的實用面積信息,然後才可有選擇性地提供相關的建築面積數據。同年4月29日《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正式實施,新規擴展至一手新盤,若代理違規,最嚴重會被撤銷牌照。香港房屋銷售由此告別「建築面積」時代。(註:香港的「實用面積」,相當於內地的套內建築面積。)
  • 如果公攤面積真的取消有哪些影響?這個成語故事或許可以概括
    這兩天樓市中最火的一件事莫過於傳出的關於住建部取消公攤面積銷售的意見稿了,這樣一個文件讓很多早就在期待取消公攤面積的朋友可是非常開心。同時,對於這次取消公攤面積的意見到底有沒有可能降低房價,或者降低大家買房的壓力也是沒少被人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