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公攤面積或將取消?已買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2021-01-11 專聊樓君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房價一直都處在不斷上漲的市場行情中。現在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全國平均房價為10062元每平方米。並且越是人口聚集的大城市,房價也要比平均價高。北京平均房價為4萬元每平米,上海平均房價5.9萬每平米,廣州平均房價為3.1萬元每平米。深圳平均房價為4.6萬每平米。城市經濟越發達,吸引的人口數量越多,房價也就越高,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高不可攀」的。雖然現在房地產調控逐漸嚴格,房價上漲幅度也開始平緩,但是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需要承受的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現在大多數人的月收入估計也就四五千元左右,除去生活日常開銷,想要攢錢買房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我的同事小張是從山區走出來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後小張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賺錢,希望未來能夠在城市買房,將父母接過來享福。但是沒想到的是,小張省吃儉用攢了6年的錢,僅僅夠買一套不到一百平米的首付,並且買的房子也是在城市的郊區。並且在買房之後,小張的壓力更大,由於小張買的是毛坯房,房子還需要裝修,裝修需要花錢,而且在裝修的時候小張還需要繼續租房子住,生活壓力倍增,經常找副業賺錢。但是小張在交房之後,去測量房子的面積,95平米的房子除去公攤之後,實際的住房面積只有76平米。小張知道房子的實際面積之後還是非常沮喪的,公攤面積大得讓小張無法理解。買房承受大的壓力,買房的實際面積還要比買房的面積小將近20平米。

其實公攤面積大這已經成為大家默認的事實,一般來說,洋房住宅的公攤面積在7%到12%之間,高層住宅的面積在14%到24%之間。公攤面積一直都讓購房者處在一個劣勢,首先買房的時候面積都是有公攤算進去的,購房者在買房之後才能知道自己購買的房子實際面積有多大。並且如果說買房的面積大於合同上的面積,購房者還需要繼續補差價進去。公攤面積損害了購房者的利益,也讓購房者失去透明的買房交易,公攤面積也讓很多購房者感到不滿。

住建部16字回應

公攤面積由來已久,一開始是90年代從香港那邊銷售筒子房開始的,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公攤面積讓很多房企鑽了空子,甚至在過去房地產市場監管不嚴格的時候,有些無良房企的住宅公攤面積超過30%。公攤面積確實對購房者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就連人民日報也曾發表《買100平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公攤面積」讓我們很受傷》一文,批評公攤面積損害了購房者的利益,也讓房地產市場變得不再公平透明。而且這一篇文章深得網友的共鳴,對於購房者來說,公攤面積確實不是那麼公平。最近住建部草起的《住宅項目規範》的第二部分中的第2.4.6條寫道:

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

一般來說,新的《住宅項目規範》並不會拖很久,一般來說今年是有可能實現取消公攤面積的。取消公攤面積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買房交易透明化,不用再擔心自己的錢花在不清不楚的面積上。還有很多人擔心取消公攤面積之後,房價會上升,很多人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算公攤面積之後,房價只會漲得更高。但是不管房價怎麼樣,購房者買房的時候信息是透明的,購房者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買的房子面積多大,不用等到交房之後還要請人測量才能知道自己房子的實際面積是多大,不會有心理上的落差。

但是對於已經買房的人應該怎麼解決呢?這一點不用擔心,房產證上的房產面積都是按照有公攤面積的計算的,就算是取消公攤面積,房產證上的面積大小是不會改變的。而在取消公攤面積後,購房者房產證上的面積就是實際面積不會加上公攤面積的。

可以說取消公攤面積這件事是造福廣大的剛需購房者的,未來開發商就不能夠通過增加公攤面積來多算錢,購房者也不用擔心自己買房錢花得不明不白。可以說取消公攤面積是眾望所歸的一件事。

相關焦點

  • 2021年起,全面取消公攤面積?買過房的人怎麼辦?住建部16字回應
    其實也不僅僅是這位粉絲,公攤面積的問題也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甚至一些住房的公攤面積能達到50%,這樣的房子買到手,實際使用面積大打折扣,消費者直呼不值,覺得這是變相提高了房價,難以接受。對於這個問題,也有消息傳出,稱明年起,也就是2021年,將會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真的是這樣嗎?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已買房的有補償嗎?住建部16字回應
    想在大城市買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買一套房基本上挖空了一家人的「錢包」。房價高是普通百姓的共識,但想要買房和願意買房的人依然很多。不過,買房之後仍舊會有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比方說「公攤面積」。
  • 2021年「公攤面積」就取消了?那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
    關於公攤面積,不少業主表示不能接受,更有甚者「深惡痛絕」,他們覺得公攤面積本應該由開發商承擔,而不是業主。 不過,有消息稱:從2021年開始,或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
  • 2021年將要取消公攤面積?那已購房的人會得到補償嗎?答案來了
    也正因如此,「買房」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當下大多數人怨聲載道的痛點。早在在1980年,李嘉誠就首次提出公攤面積的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流行起來。之後,香港政府發現很多不良的房地產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大做文章,在整個香港都引起巨大的爭議,於是香港政府當機立斷取消了公攤面積。無論是銷售新的還是二手房,都按套內面積計算。
  • 要取消公攤面積了?已買房的人能獲得補償?有官媒給出了回應
    在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似乎都沒有「公攤面積」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說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從香港引進的,但香港也已經在2013年就取消了公攤面積,那國內的公攤面積是否會取消呢?這誰也不得而知,不過假如真的取消了,那想要買房是否會變得更容易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自然會變得簡單點,但真是這樣嗎?
  • 取消公攤面積「時間表」公布?開放商給買房人補償?官方解釋來了
    在上世紀的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了公攤面積的概念,後來在香港迅速的流行,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至此公攤面積徹底的在內地開始實行,但是在2013年,香港已經取消了公攤面積。所以說已經買過房子的人對於公攤面積都是有抱怨的,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建築的公攤面積還不一樣。
  • 公攤面積能取消嗎?官媒12個字回應,新信號已表明!
    除了購房時需要承擔的巨大額外買房成本之外,在買房之後的60-70年裡,買房人仍然要為這些「多餘的面積」承擔費用項目,例如物業費和取暖費等。新華社在《公攤傷民,亟待求解》中指出,「對於……取消公攤面積會提高房價的說法,這是危言聳聽。因為取消或者降低公攤面積、改成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帶來的房價上漲,只是一個數字問題,並不是會給買房人帶來資金壓力。」相反地,取消或者壓縮公攤面積反而會給購房者降低買房的資金壓力。03.公攤問題如何解決?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國家一錘定音,事關3億人的「錢袋子」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公攤面積是人們在買房時無法避免的,很多購房者也對這樣的公攤面積「深惡痛絕」。因此,有消息稱,「2020年將會有政策出臺取消公攤面積」,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存在公攤面積?公攤面積的概念最早由李嘉誠提出。
  •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
    2021年公攤面積會取消嗎?住建部意見稿明文以套內面積交易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是李嘉誠嗎?它合理不合理前面我寫了一篇《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房子買賣不合理不合法》的文章,比較詳細說明了公攤面積和牆體面積當住房面積出售的不合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 公攤面積將全面取消?買過房的人白白虧錢?官媒作出表態
    文:夜梟上世紀80年代,李嘉誠首次提出公攤面積這一概念,並迅速在香港推廣開來。1995年,住建部發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將公攤面積引入大陸。不過沒過多久,香港方面便發現,部分黑心房地產商利用公攤面積大做文章,各類注水公攤面積層出不窮,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於是便在2013年取消了公攤面積。而在內地,公攤面積卻一直沿用至今,同樣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在不少購房者看來,公攤面積完全就是在花冤枉錢,讓自己的購房支出平白無故增添了不少。
  • 公攤面積是李嘉誠發明的?取消公攤面積後,早買房的人會有補償嗎
    文:子建公攤面積是什麼?幾乎每個在中國買房的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公攤面積的問題。比如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實際能住的面積可能只有70多平方米,或者如果是高層電梯房,面積可能只有60多平方米,那麼這麼多面積差在哪裡呢?那是公攤面積。
  • 公攤能否「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2021年新規:業主將得到一筆錢
    公攤能否「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2021年新規:業主將得到一筆錢 房地產市場的水很深,剛需踏進去就容易翻船。 公攤面積能否「全面取消」?央媒有回應!
  • 中國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你怎麼看?
    先是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發文指出公攤面積損害百姓利益,後有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駁斥反對取消公攤面積群體的「取消公攤面積,房價還要上漲」的觀點。一些網友就提出,如果公攤面積被取消了,已經買了房的群體能拿到賠償款嗎? 實際上,關於全面取消公攤面積的傳聞,主要還是去年住建部發出一條公告,提倡房地產行業交易應以套內建築面積為主。這只是一個公開意見徵求公告,並不是正式文件。
  • 「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
    中國自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以來,對於公攤面積的探討,一直沒有停過。「公攤面積」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能夠取消?內行人給出答案!公攤面積香港是鼻祖,發明人是霍英東,沒錯,就是郭晶晶的公公。公攤面積長期以來是買房者最痛恨的事情,因為室內面積可以測量,但是公攤面積卻非常不透明。我們一旦在其他國家買房的話,就不會存在公攤面積的說法。在中國買房時,公攤面積的佔比是20%左右,有些小區能夠達到40%。一個小區的公攤面積的計算很複雜,除了做投資預算的能計算出來,非專業人士無人能算出來。
  • 別了,公攤面積!剛剛,住建部重磅新規,房價會漲嗎?
    在當前全國房價企穩的情況下,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為獲利,頻頻打起住房公攤面積的主意,「買100平方米得70方米」,個別商品房公攤面積比例甚至超過50%。公攤面積「貓膩」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居住獲得感。  而隨著房屋精裝修規定乃至未來房地產稅出臺,購房者遭遇到的問題還將進一步加劇,產生的各類矛盾也將愈發尖銳。
  • 「取消公攤」已在執行?早買房的能拿到補償嗎?如今答案來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共用面積雖然起源於香港,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自1993年以來,香港已經廢除了公攤面積,無論是出售新的二手房,都是按照套的大小來計算的。這是香港地區已明令調整的公共區域,但在大陸,由主要發展大廳使用,卻令人費解。更重要的是,國際上的房價基本都是按面積設定的。為什麼說公攤面積系統不淺?公共區域的缺點是什麼?今天我們來仔細看看。
  • 公攤面積也要交取暖費,必須「全面取消」?官媒2句話回應訴求
    但是由於買房時的錯誤考慮,公攤面積太大(房屋的總面積為120平方米,洋房類型,套內面積僅90平,公攤面積佔30平)。 網友算了一筆帳。當地取暖費為每平米28元。如果按建築面積計算,取暖費需要繳納3360元,如果正常按套內面積算,只要交2520元就夠了。相當於公攤面積還消耗了840元取暖費。
  • 如果公攤面積真的取消有哪些影響?這個成語故事或許可以概括
    這兩天樓市中最火的一件事莫過於傳出的關於住建部取消公攤面積銷售的意見稿了,這樣一個文件讓很多早就在期待取消公攤面積的朋友可是非常開心。同時,對於這次取消公攤面積的意見到底有沒有可能降低房價,或者降低大家買房的壓力也是沒少被人們討論。
  • 公攤「能取消」?已經買房的人退差價嗎?央媒這樣回應!
    新華社在《公攤傷民,矛盾亟需待解》中直言不諱地表示,雖然這一制度已經存在了20多年,但問題越來越多,缺陷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需要規範。在現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開發商依然可以自由製造公攤,通過公攤獲得更多的利潤。
  • 住建部首次明確:買房擬按套內面積算!
    買房一族擔心:公攤費用是否打到套內的單價?羊毛出在羊身上有房一族關注:將來賣掉若只能按套內面積增值稅豈不嚇死人?其中第二部分2.4.6條指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意味著不再有「開發商說多少就是多少」的公攤面積,人們在欣喜的同時也心存疑惑:對於買房一族最為擔心的是,公攤費用是否打到套內的單價?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有房一族更為關注的是,按套內算,樓價字面上會不會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