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死嬰門」大反轉,媒體和孩子生父母利用輿論訛詐醫院

2020-12-22 騰訊網

前幾日我們報導了一篇《醫生宣布死亡的早產兒「死而復生」!家屬狀告,官方介入調查》的文章,河南商丘一名孕婦產下7個月的嬰兒,並被院方告知死亡。當父母準備帶「死嬰」離開醫院的時候,剛到門口,就感覺嬰兒動了一下,孩子的父親靠近嬰兒時還能聽到有哭聲,於是立刻抱著孩子跑回醫院進行搶救。遺憾的是,雖然嬰兒還活著,但最終成為重度腦癱患者。

整個事件被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小莉幫忙」節目播出後,網友們徹底炸鍋了。對醫生喊打喊殺的聲音不絕於耳,包括在我們前期文章的留言中,很多人也一股腦的將責任歸咎給院方,責備醫生不負責任,醫院傷天害理等等。

受輿論影響,地方衛健委已經介入調查,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結果,但有婦產科專家看到新聞後發現了很多疑點,並通過諸多證據還原了事情可能的真相。而作為第一手發布消息的新聞媒體,「小莉幫忙」也已將該視頻刪除。

有人指出,報導媒體不知是否有意把事發時間弱化,實際上很多人都沒注意到事情其實是發生在去年9月份的,也就是說該事件已經過去整整一年的時間了。而節目中,無論是記者,還是當事人,對整件事情的描述幾乎可以說根本談不上公平、公正和客觀。他們針對醫院提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第一、許先生說《手術知情同意書》是妻子進手術室後醫生才讓其籤字的,他根本不知道,也沒人告訴他孩子可能是活著的。

第二、醫生跟他說孩子出生就死了,讓他在一張《胎盤死胎處理方案》上面籤字,並寫上死亡嬰兒自行抱走的字樣。

有婦產專家和網友指出,視頻中許先生和媒體都將孩子描述為「7月早產兒」,實際上醫院發布的聲明是妊娠25周(+5天),根本不是「7月早產兒」,胎齡其實只有6個月多一點。而媒體則二一添作五,把6個月多幾天的孩子說成7個月。孕媽們一定知道,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屬於早產兒。28周以前出生的嬰兒則屬於超早產兒,成活率是極低的。雖然有搶救成活的案例,但多數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比如腦癱,健康成活的機率是萬分之一,而超早產兒所需要花費的救治費用卻不是個小數目。

對於孩子父親所說的《手術知情同意書》是孕婦進入手術室後才籤的,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一說辭更是漏洞百出。很明顯他們在說謊,因為同意書上清清楚楚的寫著二人的名字,以及二人的關係(夫妻),最下面更是有許先生妻子寫的:「放棄胎兒,拒絕搶救」的字樣。

二人卻堅稱,醫生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孩子可能是活著的。如果醫生沒有預料到孩子可能是活著的,為什麼要和孕婦確認是否需要搶救呢?難道是醫生認為要對死嬰進行搶救?另外,可以看到籤字時間是16日,而手術時間則是在17日凌晨,所以這個字肯定是在手術之前就籤過了。

手術知情同意書

而另外一張《胎盤死胎處理方案》也是在16日籤字的,許先生卻一口咬定,醫生跟他說孩子出生就死了,是醫生讓他在這張聲明上簽字,並寫下了「死亡嬰兒自行抱走」的聲明。實際上,這份聲明只要是產婦都會籤,目的是要確認孕婦生產後的胎盤或者如果出現死嬰,由誰來處理。生產前醫生都會徵求家屬意見,是自行拿走,還是委託醫院處理。而不是我們以為的發現死嬰後才讓家屬籤字。

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孩子在出生之前,他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他的父母早已做出不進行搶救,死胎自行處理的決定,並籤字確認。其實不難理解,為何作為孩子的親生父母,卻做出放棄搶救的決定,因為產婦的病情遠比他們自己和媒體描述的要更嚴重! 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感染、胎盤植入……這些問題有極高出現敗血症、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症狀的風險。他們考慮到超早產胎兒成活機率微乎其微,以及巨大的生產風險和日後可能要承擔的巨額治療費用,甚至將來還有可能要照顧腦癱患兒一輩子等種種情況,在利益面前,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搶救!!!

整件事不過是媒體想搞出個「大新聞」博眼球,而孩子的父母則是昧著良心想將責任推卸給醫院,甚至想拿點賠償也未可知。至於雙方之間的默契和背後是否還有什麼貓膩兒,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作為媒體人,小編認為,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在公平、公正、客觀的前提下,澄清還原整個事實真相,而非捏造事實、信口雌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父母利用孩子賺錢的最高級方式:活的說成死的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孕26周誤判成死胎,我的孩子被悶成了腦癱」。我還以為又是哪個醫院誤診,家屬索賠的新聞,可是真正了解了真相後才發現是孩子父母誣陷醫院醫生,自己放棄治療後又反過來怪醫院沒及時搶救。家長想訛錢,媒體想造勢。
  • 輿論反轉研究的文獻綜述
    網絡受眾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習慣和媒體從業者片面報導新聞事件等因素,導致在新聞事件發展的不同階段,輿論出現倒戈,這種輿論反轉的背後反映的是社會集體情緒的爆發,無論是「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還是「手術臺自拍事件」等輿論反轉的新聞都將如何避免謠言傳播的問題擺在大眾面前。
  • 從輿論與法治角度思考新聞反轉現象
    [摘要]新聞反轉在所難免,對於事件的完整呈現也有一定積極作用。但近年來,反轉新聞變得越來越常見而且反轉迅速,有的甚至幾小時就發生轉變。新聞的反轉不單單是傳播者行為失範和道德失準造成的,也是輿論矛盾運動的外在表現。新聞反轉現象頻發會造成輿論生態失衡,令媒體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 河南「王鳳雅事件」反轉 五點因素影響輿情態勢
    3歲女童王鳳雅因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去世,其家屬涉嫌利用孩子詐捐、挪用善款和虐待等。隨後,經媒體採訪女童家屬、太康縣公安局、水滴籌等相關各方,輿情出現反轉。目前,輿論場圍繞網絡籌款平臺監管、個人募捐行為規範、各方法律責任等諸多話題進行了反思和討論。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梳理事件發展過程,挖掘輿論熱議話題,解析輿情成因,供有關部門參考。
  • 商丘超早產兒「死而復生」 這個家如何面對未來
    為了懷孕,丁鳳暫停了在廣州的工作,回到了商丘老家和丈夫團聚。「我們提前一年鍛鍊身體,就想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事發當天的16點和18點17分,許林兩次在病情告知書上簽字「要求保胎」,拒絕聽從醫生的建議。但到了晚上,妻子的情況進一步惡化,體溫也升高到了37.6攝氏度。
  • 公立三甲醫院把活嬰判成死嬰 裝塑膠袋讓家長拿去埋
    公立三甲醫院把活嬰判成死嬰裝袋丟,父母怒極發狂!我們真的要崩潰了!看到這個報導渾身一直在發抖!哭了好幾次,完全理解這位父親近乎發狂般的樣子!誰遇到這個事情不得發狂!畢竟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孩子啊,哪個做父親的心裡能好受?但是他想不管死活都是自己的孩子,死了也要帶回家好好安葬。
  • 「羅冠軍事件」再次反轉,梁穎微博已清空!網絡輿論不能被人利用
    ②女方確實墮過他的孩子,倆人在要孩子方面發生了矛盾。從雙方微博的信息來看,女方認為男方的行為屬於強姦,男方認為和女方繫戀愛關係。眼看此事件將反轉,沒想到又有新情況。梁女士清空微博,羅冠軍稱對方律師聯繫和解,並願意道歉澄清。對此,梁女士律師回應,只是和對方律師協商如果和解如何和解,但被對方誤解為道歉澄清,刪微博是為平息輿論,減少紛擾。到底真相如何,我們吃瓜群眾只能靜觀其變了!
  • 河南商丘早產兒、醫院:引產知情同意書不規範
    但為什麼只有這家醫院上新聞?只有這個家屬氣得要死? 醫院的做法是告知了家屬以上的情況,從孩子健康和以後生存質量上考慮,建議引產。也就是放棄這個孩子。家屬也籤字同意做手術,也就默認不要孩子了。這其實是個引產手術,意味著這個孩子不好,不能要。即使生下來有心跳,沒立馬死亡,雙方也應該默認不要了的。 只是家屬接受不了一個沒斷氣的孩子被直接宣判死亡。還有一口氣就想要去搶救。
  • 陳根:輿論裹挾下的網暴反轉,那些走向背離的真相
    然而,不論是鮑毓明事件還是梁穎事件,都並不是輿論反轉的孤例事件,輿論的反轉讓身處輿論場的每一個受眾都深覺疲憊。後真相時代下,我們又該如何面對不定的真相和重建損耗的信任?於是,網絡媒體的社交功能、智能化發展、大數據技術和移動網媒的互動性增強,場景化趨勢及其對個體的賦權極大地增強了信息傳播個體化、碎片化和情緒化的趨勢。網際網路時代下,影響人們的不再只是信息的內容本身,而是一個個豐富立體的、全面的場景使得人們的感受與行動發生變化。
  • 羅冠軍強姦、體罰哮喘女、德陽安醫生:這些年輿情反轉的那些事兒
    千龍網發 然而,事件僅僅發酵了一天,很快就來了個戲劇大反轉。很快,德陽本地微信群、QQ群、貼吧等,出現攻擊安醫生夫婦的輿論。 "對孩子出手的變態。"、"去她醫院掛號,看看什麼樣的醫生會對孩子出手。"、"去她醫院拉橫幅。" 8月24日,在對方家長兩次拒絕溝通的情況下,安醫生崩潰了,她認為男生家屬就是想把事情鬧大,是自己害了丈夫,她擔心丈夫會因打人被處理。
  • 「搖晃綜合症」病嬰 三方準予」安樂死」
    「搖晃綜合症」病嬰 三方準予」安樂死」 2002年8月28日15:19  羊城晚報 金羊網 14:10:29圖:陳卓翹的父母陪伴遺體離開病房。
  • 媒體盤點2016那些讓人猝不及防的「超級反轉」
    原標題:這些超級反轉讓我們猝不及防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這在方便了信息傳播的同時,也增加了把關的難度,新聞事件反轉成為高頻發生現象,甚至,有的事件在一天之內發生數次反轉。面對一條曝出的新聞,輿論都把矛頭指向了某一方,可劇情突然發生逆轉,輿論的態度也立刻隨新聞「劇情」的逆轉而轉向,轉換速度之快,讓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繚亂。
  • 媒體談社會性死亡背後:一些網民利用輿論煽風點火存法律風險
    人民網近日發表系列評論指出,網絡圍觀沒有問題,發表看法也無可厚非,擁有樸素的正義感更不該被苛責,但越過了道德和法律邊界,利用輿論傳播的便利在一旁添油加醋、煽風點火,則是極為不可取的。如若不加規制,危害的將是我們每一個人。
  • 父母請求醫院安樂死三個月大的嬰兒,背後真相令天下父母淚目
    小寶寶名叫樂樂,在樂樂剛生出來的時候就被發現不對勁,因為孩子嘴唇發紫,但這並不是窒息導致的,是病理性症狀。在樂樂出生五天後,樂樂一直沒有吃奶水,而且經常性的渾身抽搐。樂樂父母急急忙忙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這才知道孩子得了很嚴重的病,叫做高胰島素症。
  • 鮑毓明案反轉得讓人好難受
    ,甚至驚動了最高檢和公安部。當善良一次次被利用,同情心也就變得毫無價值。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反轉似乎在表明著利用人們同情心去取得輿論高地。已經變成了一種教科書式的做法。3。比如之前大反轉的「羅冠軍案」。不僅血吐得滿校服都是,孩子還進了醫院
  • 媒體談社會性死亡背後:一些網民利用輿論煽風點火存法律風險
    人民網近日發表系列評論指出,網絡圍觀沒有問題,發表看法也無可厚非,擁有樸素的正義感更不該被苛責,但越過了道德和法律邊界,利用輿論傳播的便利在一旁添油加醋、煽風點火,則是極為不可取的。如若不加規制,危害的將是我們每一個人。
  • 三甲醫院把活嬰誤判為死嬰,裝塑膠袋中連悶帶凍2個小時,醫生:這孩子不應該活的
    醫院告訴她有宮內感染,需要提前剖腹產。手術結束後,醫院醫生告訴徐先生孩子已經死了,並把裝有「死嬰」的塑膠袋拿給徐先生,讓他扔掉。就在徐先生把包從醫院拿出來埋孩子時,孩子動了起來。這不是一個超自然事件,而是一種對新生兒生存的頑強渴望,也是一次醫院無視生命的醫療事故。
  • 無創檢測「低風險」仍生下病嬰 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
    有產婦產前檢測顯示「低風險」,後生下病兒,華大基因回應稱,檢測準確率非100%,已告知技術局限性近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顯示「低風險」,產婦卻生下患唐氏症候群的病嬰,華大基因的無創DNA技術引發輿論質疑。
  • 7個月早產胎兒有心跳卻被判死嬰誰之過?
    醫生:孩子的健康和我們沒關係》的報導想必多數人已看過,通過觀看記者調查視頻,整個事件讓筆者覺得萬分的憤慨,痛心!這樣草菅人命,有心跳卻被判死嬰誰之過?如果不是孩子父親發現孩子豈不是白白丟了性命?如果醫院自行處理嬰兒孩子豈不是死的更冤屈?很明顯,商丘這家醫院存在重大過失,簡直是藐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