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年輕人為何鍾愛職業學校?

2020-08-28 未來還是得有夢想

德國把科學技術視為強國之本,向來以獨特的雙元制職業教育為榮,認為這種教育模式是保持其經濟穩健增長和年輕人高就業率的有力武器。



在德國,每年大約2/3的年輕人選擇接受職業教育,經過嚴格的學習與培訓就業。這麼多人不是選擇讀大學,而是讀職業教育,這與我國年輕人的選擇大不相同。崇尚技藝而不鄙薄職業教育是德國的社會風尚,在大眾心目中,接受職業教育並非是無可奈何的選擇,而是主動的追求。
德國許多著名企業如西門子、奔馳、歐寶等,高層管理人士均為職業學校畢業,並以當過學徒為榮。
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
德國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全民認可,職業教育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政府把職業教育看作關係民族生存、經濟發展、國家振興的根本大計,不僅建有完備的職業教育的管理和運行的法律體系,而且創設弘揚工匠精神的「匠人體制」。
德國相繼出臺《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促進法》《手工業條例》《青年勞動保護法》《企業基本法》《培訓員資格條例》《實訓教師資格條例》等,奠定職業教育作為國家基本教育制度的法律地位。



國家與企業的大力扶持
職業教育學生,由企業和國家共同承擔培養經費。企業與學員籤訂培訓合同,企業不僅承擔其企業的培訓費用,同時還給予學員培訓津貼。而國家則為職業學校的正常運轉包括教職工提供經費。在德國企業看來,培訓費用的投入就是企業的一種投資。通過在企業的培訓,可以使未來的員工提前熟悉企業文化,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而成都華商理工職業學校立校之初便是希望為廣大學子樹立人生目標建立人生信仰,完善自我品格修養,最終攜帶一技之長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抱負的同時也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軌道交通、建築系、機電系、計算機系等等專業領域都將會留下你們的足跡。樹立信心,建立遠大抱負,乾坤未定,努力奮鬥,你我皆黑馬!

相關焦點

  • 隨筆:德國職業教育吸引力何在
    原標題:隨筆:德國職業教育吸引力何在  2015年06月15日 17:58:21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柏林6月14日電(記者郭洋)好好的大學擺在面前不上,非要去接受職業培訓。這事兒要是擱在中國,很多家長定會覺得這孩子「瘋了」。但在德國,這還真不算什麼新鮮事兒。
  • 解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歷史淵源德國雙元制職教培訓的成功首先源於德國中世紀就開始的學徒文化。這種側重實踐的教育形式非常受歡迎,以至於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半職業的大學課程。"你在其他任何(教育)理念中都找不到這種組合",27歲的貝格(Marius Berger)說。
  • 德國技工工資高於白領,中國職業教育改革,你會支持上職業學校麼
    根據官方消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到2022年,大批普通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職業高中,在目前的社會是家長和孩子的第二選擇,也就是說,我考不上普通高中,我才選擇職業高中。方案中提出,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2019年起,將推行產教結合,培養「雙師型」教師,將試點「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制度。在職業教育中,最成熟且也做得相當好的要屬德國,據統計,德國有60%的青少年選擇職業教育。
  • 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培養專門人才促進就業
    德國未來工作研究所勞工市場政策主任希爾馬·施耐德認為,德國年輕人失業率低主要歸功於德國特有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終生進行崗位培訓崗位培訓是德國終生教育體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崗位培訓,可以極大地緩解新技術領域人才短缺的矛盾,為更多有專長、有抱負的青年人提供繼續深造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對所有年輕人保證足夠的職業培訓和技能培訓是德國聯邦政府的既定目標,這不僅針對表現出色的年輕人,也針對一般人。
  • 職業教育給德國貼上成功標籤(經濟透視)
    目前,歐盟25歲以下失業的年輕人約為570萬,在希臘和西班牙,每兩位青年人中就有一人沒有工作。不過,德國在歐元區國家中算是例外。據德國政府1月7日公布的數據,去年12月德國失業率為6.5%,青年人失業率7.4%,為歐元區中最低。對於該國年輕人的就業率「神話」,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雙元制職業教育為德國社會經濟貼上了成功的標籤。
  • 德國職業教育,使浪子變成建築師,還造就了千萬富翁
    在學習成本方面,德國公立學校由國家財政出資,學生免費,並有一定的學習補貼;雖然私立學校名義收費,但企業為學校提供資金,學校可以支付學生的學費,學生實際上也沒有學費。事實上,要釐清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作為聯邦制國家,教育政策和管理方法是各州事務,實際上沒有國家層面的教育體系。
  • 德國提高工匠證書含金量,工匠職業有望成為「金飯碗」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讓工匠重新成為年輕人嚮往的職業!」德國《焦點》周刊14日報導稱,工匠被認為是「德國製造」的基石,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從事工匠職業。為此,德國政府近日通過了新的職業培訓改革方案,不僅明確規定學徒的最低工資標準,還規定工匠證書將等同學士學位。在德國,要成為一名工匠,首先要進行雙元制培訓。學生一邊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在企業當學徒。學徒期間,學生不用繳納學雜費,醫療保險等,還有幾百歐元的月收入。幾十年來,德國年輕人一直以「當一名工匠」為豪。
  • 德國職業教育考察:德國職業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德國職業教育採用「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這是一種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培訓相結合、以企業和實踐培訓為主的一種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既滿足了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又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對職業教育的的選擇要求。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高級技工短缺,職業教育體制不完善,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正經歷著種種困難。
  • 報告顯示德國職業教育面臨學徒與僱主難以匹配問題
    新華社柏林9月19日電(記者田穎)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日前發布的德國職業教育調查報告顯示,德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徒人數逐年增加,但學徒申請者與僱主難以匹配的問題突出,一方面大量年輕人找不到學徒機會,另一方面大量學徒崗位空缺。
  • 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值得借鑑 中國試水德式職教
    職業教育與時俱進,德國製造業企業獲得了更多的高質量技工和技師和基層管理人員。職教完善的國家年輕人失業率低青年人群的高失業率,一直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社會經濟頑症。德國和奧地利年輕人失業率低於8%,而西班牙為56%,義大利為38%。發達國家平均也在15%以上。僅中國的香港地區,青年失業率低於10%。
  • 為什麼全世界的職業教育 都在向德國雙元模式學習?
    為什麼德國的教育沒有讓孩子走高考獨木橋,卻可以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究其原因就在於德國的中學階段就合理地實現了分流,也就是早早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並進行專業的針對性培養。德國的中學並沒有初中、高中之分。中學教育分三種類型:普通中學5年、實業中學6年、完全中學6年。普通中學或實業中學畢業的學生,可以經過面試由企業選送到職業學校學習,通常為半工半讀。
  • 青島工貿職業學校教師參加中職創新項目德國職業教育示範培訓
    講述人:車守賢8月10日上午,「青島市2020年創新項目中職——德國職業教育示範培訓班」在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班。這標誌著因新冠疫情中斷的職教師資培訓工作逐步回歸到了正常軌道。中德國際培訓處的領導、老師以及來自青島各校的學員40餘人參加了開班儀式,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朱風彬出席開班儀式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 科學網—德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與思考
    19世紀末期,工商業行會在德國崛起,與之前便存在的手工業行會產生博弈,德國職業教育開始出現重要變化,同時,在教育家凱興斯泰納等人的影響下,出現了進修學校或勞作學校。後在歷史的各種機緣巧合下,學校職業教育逐漸與學徒培養比鄰而立,形成了如今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 來論|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為何那麼發達?
    今晚將播出的第五集《雙元制》,全面剖析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各個方面,既帶領觀眾走近真實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也在對比中凸顯了我國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人是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技能人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了產品品質。在製造業強國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德國製造」高品質發展輸送了大量優秀的產業工人。
  • 西安外國語學校加入德國歌德學院推廣學校項目
    2010年11月23日,德國歌德學院「學校——塑造未來的夥伴」項目(PASCH)授牌儀式在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西安外國語學校舉行。「學校——塑造未來的夥伴」項目是由德國外交部協調組織並與德國駐外學校總部、歌德學院、德國各州文化部長聯席會議教育交流中心和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共同實施。
  • 為何該去德國上技校?招聘和收入主要以職業資歷而不是學歷來決定
    https://www.eckert-schools-international.com/cn/duale-ausbildung.htmlClean Energy Wire 期刊顯示,約43萬家德國企業與職業學校合作培訓學生,超過80%的大型企業會僱傭學徒為自己工作。
  • 切片觀察德國職業教育 哪些細節決定成功?【2】
    不過,如果整個社會對技術工人沒有足夠的認可,職業教育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德國朗盛公司總部人力資源副總裁劉崢嶸對記者說。劉崢嶸認為德國職業教育成功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德國社會對技術工人的尊重和認同,而這恰恰是其他很多國家所缺少的。  劉崢嶸介紹說,作為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的企業參與者,朗盛公司每年招收400至500名學徒工,為他們提供為期3年至3年半的實習。
  • 德國教育:德國職業教育模式的主要特點
    德國職業教育模式的主要有這麼幾個特點。其一,德國職業教育的申請入口是企業德國的青年學生要想接受職業教育,首先必須自己向某個參與職業教育的企業申請,從企業中獲得一個培訓位置。如果找到了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培訓位置,那麼就要與企業籤訂培訓合同,之後,他要根據培訓合同去尋找相關的職業學校以及職業學校的等級,因為職業學校是根據企業職業所屬職業組來劃分的。
  • 淺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德國的教育體系由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組成,職業教育在整個體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是與經濟界聯繫最緊密、對學生就業有著最直接影響的教育環節。德國的職業教育,分為兩大職業教育體系:一是學校教育,二是非學校教育。
  • 德國是如何進行職業教育的
    德國是世界公認的製造業強國,工匠精神在德國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展,這與德國一直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密不可分。概況與基本模式德國教育的基本結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是德國教育的四個基本層次。按照憲法規定,各聯邦州享有文化主權。也就是說,各種類型的學校教育都屬於州文教部的管理權限。基礎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