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英舉行足球賽向恐襲遇難者致敬 兩國首腦將出席
摘要:據外媒報導,法國足協12日宣布,為了向倫敦和曼徹斯特恐怖襲擊遇難者致敬,英法兩國足球隊13日晚21點將在巴黎法蘭西體育場舉行友誼賽。據法國總統府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將到法蘭西體育場共同出席這個儀式,並觀看這場為英國恐襲遇難者舉行的友誼比賽。
-
外媒對待俄羅斯恐襲的態度,讓我們再次看到了西方世界的雙重標準
相信不少人還記得3月22日英國倫敦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5人死亡。倫敦恐襲發生後,德國布蘭登堡門披上英國國旗的顏色、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熄燈,以此表達對遇難者的哀悼。德國布蘭登堡門德國媒體對布蘭登堡門的「沉默」進行了報導。
-
倫敦橋恐襲死者均為劍橋畢業生!恐襲為何會發生?
倫敦橋突發恐襲,致2死3傷!但是罪犯本該身在監獄,為何會突然出現在案發地點?——英國小隊長 黑色星期五(11月29日)當天,倫敦橋上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罪犯已被武裝警察擊斃,當場死亡。
-
倫敦橋恐襲案致2死3傷:一名遇難者身份確認,系劍橋畢業生
倫敦橋襲擊事件遇難者傑克·梅裡特(圖:BBC)海外網12月1日電 英國倫敦橋附近11月29日發生持刀襲擊事件,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英媒最新報導稱,其中一名遇難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生。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每日郵報》報導,一名25歲的男子在倫敦橋襲擊事件中身亡,該男子身份已被核實,名叫傑克·梅裡特(Jack Merritt),畢業於劍橋大學。梅裡特的父親在社交網站上髮長文緬懷兒子,稱他「有一個美麗的靈魂」。
-
大英國協國家密切關注倫敦恐襲案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電 綜合消息:多個大英國協國家對倫敦恐襲案密切關注,同時矚目本國公民的安全狀況。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23日表示,襲擊針對所有民主國家,澳大利亞對此強烈譴責並與英國堅定站在一起。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與英國外交大臣詹森通電話。澳方密切關注在襲擊中受傷的澳大利亞公民的情況。
-
倫敦遭恐襲3人遇難 歐洲的「安全感」何時歸來?
中新網3月24日電 (郭炘蔚)英國議會大廈附近22日發生恐襲事件,一名男子駕車衝撞行人,隨後持刀攻擊負責議會大廈安全的警察,導致至少3人遇難,數十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呼籲民眾不要屈服於恐怖主義,對其最好的回應就是如常生活。
-
恐襲頻發 讓德國、法國迷失方向
這是約5個月後,比利時再次發生恐襲傷亡事件。很多人對此已不感到吃驚,一是因為這個「頻度」遠比不上平均水平——一家美國著名防恐監測網站統計稱,敘利亞和伊拉克之外恐襲的發生頻率是84小時;二與歐盟兩大領導者法、德的遭遇有關:德國一周曾發生4起恐襲事件,但「受傷」程度仍不及法國。雖然7月底以來太平無事,但法國國內軍人出現在街頭已是常態,德國社會的相關爭論也趨於激烈。有人稱,歐洲的政治軸心在晃動。
-
倫敦恐襲嫌犯被曝曾在沙特教英文 鄰居稱其「好人」
英國警方23日公布倫敦恐怖襲擊嫌疑人身份,名為哈利德·馬蘇德,生於英國,52歲,有過多次犯罪前科,曾在沙特教英文。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嫌疑人是個曾被情報部門盯上過的「外圍人物」。不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隨後認領這起襲擊,聲稱襲擊者是該組織的「戰士」。 馬蘇德52歲,出生在英國肯特郡。
-
烏魯木齊市民自發悼念5.22暴恐事件遇難者
烏魯木齊市民自發悼念5.22暴恐事件遇難者
-
外交部回應倫敦橋恐襲:如發生在中國,英美媒體會怎麼報?
問:據報導,11月29日,1名身著偽造自殺式炸彈背心的男子在英國倫敦市倫敦橋附近持刀行兇,造成2人死亡。該男子最終被警方擊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這是一起不幸的案件,我們對無辜遇難者表示哀悼,對他們的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慰問,對英國警方採取果斷措施應對有關暴恐行為表示理解和支持。
-
世界標誌性建築點亮「米字旗」,悼念曼徹斯特恐襲受害者
視頻板上寫道:「我們對曼徹斯特恐襲受害者表示悼念,並為他們祈禱。」在倫敦,溫布利體育場的拱廊點亮成了紅色和白色,下面寫著「為了曼徹斯特」。
-
倫敦橋恐襲後英首相放狠話:要恐怖分子每一天都在服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一場倫敦橋恐襲案,不僅將有關暴力犯罪者減刑話題推到了英國輿論的中心,也讓法律和治安問題佔據了英國大選前社會問題的首要位置。恐襲案發生後第3天,據多家英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度誓言:將加強監獄刑罰和治安,確保恐怖分子每一天都在服刑。英國路透社報導稱,談起日前發生的倫敦橋恐怖襲擊案,詹森1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他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獲勝,他將加大對監獄系統的投資力度,並加重刑期。
-
倫敦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致5死40傷 歐洲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歐美多國慰問 巴黎鐵塔關燈悼念 恐襲發生後,國際社會迅速做出反應,各國領導人紛紛表態。 據美國總統特朗的新聞發言人稱,在恐攻後,川普和英國首相特麗薩·梅通了電話,發言人還補充說: 「我們譴責西敏寺攻擊事件,英國認為這是恐怖主義行為,我們向英國警方的快速反應致敬」,並保證華盛頓全力支持倫敦。
-
倫敦又遭恐襲 梅相怒斥恐怖主義:真是夠啦
3日晚,英國倫敦鬧市區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貨車在倫敦橋上衝撞人群,隨後暴徒在博羅市場下車並持刀砍人。事件造成7人死亡,48人受傷。事件發生12小時後,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唐寧街十號發表演講,強烈譴責恐怖主義,並表示「英國對極端主義的容忍度太高了」,是時候對恐襲說一句「夠了」。她稱,英國政府將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其中包括將加強網絡安全監控。
-
倫敦橋恐襲追問:被假釋者犯下血案,是政府缺錢還是監管疏漏
案發當天他參與了囚犯改造活動,兩位遇難者是當天囚犯改造活動的志願者和協調員。事件在英國引起震動,人們不僅對兩名遇難的劍橋學生感到悲痛,還想要政府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為什麼這樣一個危險人物會提前出獄,還在倫敦街頭輕而易舉地實施一場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正值大選緊要關頭的各黨派打起了「口水仗」。
-
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原標題: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視頻:法國恐怖襲擊事件:警方將嫌疑人圍困在建築物中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1月10日電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法國《查理周刊》恐襲事件,當地時間9日傍晚以多名嫌犯被擊斃而告一段落。自7日雜誌社遭襲,到8日槍殺女警,再到9日雜貨店劫持人質,兩夥有關聯的恐怖分子連續製造襲擊劫持事件,讓「浪漫之都」經歷了「危情三日」。
-
汽車恐襲極難制止,倫敦中心地帶或成步行區
路透社16日報導說,14日英國議會大廈附近製造汽車衝撞事件的嫌疑人身份背景逐步明朗,基本上排除了宗教極端主義的作案動機,但警方仍將此事件界定為恐襲事件,並繼續對嫌疑人展開問訊和調查。由於倫敦等英國大城市接連發生恐襲事件,如何加強安保措施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
維也納六處遭恐襲槍擊,華人一死一傷,槍手身份曝光!
當地的教堂也鳴鐘,悼念遇難者。 News 槍枝管控寬鬆,每百人有30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3日報導稱,奧地利首都出現疑似持半自動步槍的男子,可能會引發人們對歐洲嚴格控槍規定的疑問。
-
致命恐襲發生5年後再現爭議漫畫,法國《查理周刊》在想什麼?
5年前,一幅漫畫引發了一場驚動世界的恐襲。那一年,接二連三的恐襲讓人們心神不寧。5年之後的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十三男一女由於為《查理周刊》恐襲的武裝分子提供幫助而成為被告;身負重傷的倖存者菲利普·蘭松還在艱難地嘗試走出那場恐襲的陰影;而當年因為恐襲「告別」先知題材漫畫的《查理周刊》如今卻決定重新刊發那些讓它惹禍上身的漫畫……真的「一切都被寬恕了」嗎?
-
倫敦恐襲三名襲擊者身份確認 英國反恐能力遭質疑
中新網6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警方已確認倫敦恐襲案三名襲擊者的身份,其中一人早在英國安全機構黑名單上,卻仍成為情報網的「漏網之魚」,引發人們對於英國反恐能力的強烈質疑。倫敦警察局局長助理、英國資深反恐專家馬克·羅利表示,警方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襲擊者的個人資料和社交關係,重點調查他們發動襲擊是否得到其他人的協助。圖為一名警察在被搜查的房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