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走進聖瑪麗中學校長Frank和他的孔子課堂

2020-08-23 KLCampus

在美國西部太平洋漫長的海岸線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著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已經擁有155年歷史的美國名校聖瑪麗中學就坐落在俄勒岡州南部的梅德福市,這所百年名校不僅在學術方面極為出色,更是美國第一所設立孔子課堂的先鋒學校。

那麼聖瑪麗中學與孔子課堂、與中國是怎樣結下不解之緣的?這就不得不提聖瑪麗中學校長Frank Phillips——一位對中國文化有著特殊情懷的教育工作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Frank和他的孔子課堂,去細細體味這位美國校長對於教育事業的上下求索與赤誠之心。

Frank Phillips

熱愛教育,推行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

大學時期的Frank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對於所有學科和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的他,非常善於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Frank在布朗大學以極優等的成績拿到了英語文學學士學位和拉丁語副學士學位;在聖母大學門多薩商學院以優等成績拿到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Frank是在美國東海岸長大的,本科期間曾在一家工廠工作,因為妻子的家人都在西海岸,畢業後Frank便跟隨妻子一起在西海岸一個醫療發達的小鎮梅德福定居了下來。妻子在一家醫療中心找到了工作,而他則加入了當時小鎮上唯一的一所私立中學,一直工作至今。

梅德福是一座氣候四季分明、文化底蘊深厚的寶藏城市,又被稱為美國太平洋沿岸的一顆明珠;與梅德福相鄰的阿什蘭(Ashland)小鎮,是全球著名的四大莎士比亞戲劇節舉辦地之一。

2005年之前,Frank以教師的身份任職於聖瑪麗中學,教授拉丁語和英語,恪守園丁的職責,將知識和希望帶給學生。成為聖瑪麗中學的校長之後,Frank在15年的時間裡籌集了2000多萬美元,為校園增添了許多新建築。但最讓Frank引以為傲的,則是在教育理念方面做出的顯著改善:給予學生自由和無限的選擇權利,學習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在這之前,Frank明顯感覺到,學生們的成績雖然保持良好,但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與自己倡導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在實施了個性化課程改革後,聖瑪麗為學生提供了200多門課程,沒有任何兩個學生有相同的課程表;而不再被傳統課程束縛的學生也帶來了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學生的平均SAT分數上升了150多分,87%的學生通過了AP課程。

正是源於Frank校長及師生們的共同努力,現在的聖瑪麗中學已發展為俄勒岡州乃至全美最優秀的私立中學之一,是一所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的百年名校。

開設第一家孔子課堂,中國文化浸染美國當地

2008年,聖瑪麗中學和鄭州大學合作建立了北美第一家孔子課堂,原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親自為Frank校長頒發證書。

2013年12月7日,第八屆國際孔子學院大會開幕式上,原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向Frank Phillips頒發年度先進孔子課堂證書

說起開設孔子課堂的契機,Frank打趣道「It was luck.」 2005年,Frank通過自己讀研究生的大兒子結識了一位鄭州大學的副校長,並在這位副校長的提議和幫助下邀請到了鄭州大學的蘇國營老師在聖瑪麗中學教授漢語。

蘇老師的到來讓Frank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2007年,Frank在蘇老師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申請孔子課堂的項目。在這之前,中美的學校交流項目是設立在大學校園,被稱為「孔子學院」。通過Frank的積極申請,聖瑪麗中學最終迎來了美國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此前3家在俄羅斯和蘇格蘭)孔子課堂

孔子課堂的設立在當時的俄勒岡州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電視臺的報導也讓許多學生慕名而來學習漢語課程。自孔子課堂成立以來,聖瑪麗中學每天為俄勒岡南部地區至少近500名學生提供中文課,2012年每天學習中文的學生人數曾多達800名。越來越多的美國學生從中受益,畢業後去到有中文旗艦項目的大學繼續學習中文和商務專業,有多名學生大學期間到中國交流學習,畢業後留在中國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聖瑪麗中學今年的畢業生中,有兩位AP中文班的美國學生,因為極強的中文交流能力,分別被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錄取。

談到中美文化交流,Frank認為,孔子課堂給美國人民帶來的東西是非常有價值的。孔子課堂和孔子學院把兩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聯繫在一起,讓彼此了解對方的國家和文化,從而促進了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信任和交流,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聖瑪麗中學孔子課堂項目目前運行得非常好,在學習漢語言的基礎上,像太極拳、中國功夫這些極具特色的中國運動也逐漸普及開來。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漢語能力,聖瑪麗中學會組織本校和周邊其他學校的高中生一起到中國的學校交流學習,體驗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環境。

把純正的美國課程帶到中國,搭建中美友誼橋梁

得益於孔子課堂的建立,Frank有更多的機會來到中國考察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中國學校希望與聖瑪麗中學合作,開展國際項目,在中國同步學習美國的課程,畢業時拿兩所學校的高中畢業證。

這個想法得到了Frank的支持並很快落地實踐,2012年開始,聖瑪麗國際項目先後在上海,平湖,順德,武漢,貴陽,鄭州和海門等城市建立了聖瑪麗分校。經過中美老師們的共同努力,這些國際學校不論是在教學成績、社會口碑還是家長滿意度方面,均得到良好反饋。

今年的中國畢業生中,有98%被TOP100的美國名校錄取,44%圓夢美國TOP50名校,成績斐然,有目共睹。

對已經來過中國30多次的Frank來說,中國已經不再陌生,而每次提到中國,這位年至花甲的美國老人總是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文化的國度,不僅有古老的寺廟,龐大的城市和工廠,也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和極具現代化的大都市上海,這在美國人的心中是非常美好有趣的。」同時他也希望,中國的年輕人能珍視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多花一些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國家。

對當代教育的思考,培養充滿創造力的學生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Frank對於當前的教育擁有獨特的見解:教育需要融入更多的創造力,讓學生學會真正分析事物,自己創造新的信息。那麼學校就應該把重點從內容上轉移開來,放在讓學生有能力找到有用的信息,學習新的東西,做更多基於項目的學習。

馬雲為例,以傳統的標準來看他可能不是一個好學生,但他打破了固有的思維模式,中國才有了阿里巴巴,所以我們需要訓練人們這樣思考,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

疫情下的在線教育,要真正服務到老師和學生

當前由於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越來越普遍,對此,Frank認為,在線教育就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樣,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學生喜歡現場教學可能是因為喜歡自己的老師,能夠和老師有更多的互動,這的確是線上教育所不具備的,所以在線教育的發展加強了我們對傳統學校的喜愛。另一方面,網絡課程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幾乎任何類型的課程都可以通過線上完成;教授和老師可以提前錄製好課程,學生可以隨時觀看。

因此,對於如何更好地完善在線課程,Frank的想法是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改進,特別對於國際學生來說,需要充分考慮到老師和學生的時差、教師需要做好課程備課、雙語老師需要做好線下教學輔助,如果這三方面都能保證,那麼在線教育就會取得和線下教育一樣好的效果。

Frank表示聖瑪麗中學在疫情期間就是這樣進行在線教學的,如果疫情持續,將在未來的一年裡推出更好的管理方法,服務於老師和學生。

在採訪接近尾聲的時候,Frank送出了自己對未來的寄語與祝福,他非常想念中國的朋友們,希望所有人都能保持健康,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恢復正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美兩國的教育制度是互補的,彼此都能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中美兩國的教師們在這次疫情期間做出了巨大努力,他們值得被感謝!


——小編總結

通過將近一個小時的線上採訪,我們不僅看到了這位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對於教育的赤誠之心與不斷地思考探求,更感受到了作為一個異國人的他,對於中國師生與中國文化的尊重與喜愛之情。

我們感謝Frank將中國的語言與文化帶到了聖瑪麗中學,帶到了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更加感謝Frank不遠萬裡、漂洋過海,將美國優秀的教育教學理念帶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

相互交融的教育種子已在兩國各地生根發芽,讓我們靜靜等待孔子課堂國際項目的枝繁葉茂,造福更多的中美兩國學生,開啟國際教育嶄新的篇章!

文字撰寫:Erika
排版設計:Sally
審核校對:Joyce
責任編輯:Joyce

相關焦點

  • 一日一言 l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一日一言 l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0-12-03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七堇年說,「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這句話告訴我們,凡事心所嚮往的,即使穿草鞋也要去追求,生命如逆行之旅,即使一片葉子也要起航。其中哲理就是追求一詞。一個人若有所追求就意味著他會去改變,即便結果未知也不會過得很差。林清玄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追求,這個人過了30歲,生命就開始可悲了。因為生命從30歲開始走下坡,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深以為然,做人若沒有追求,不知道心之所向,一昧地安於現狀,選擇逃避,到最後的結果往往只會是自毀前程。
  • 超級足球少年/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超級足球少年/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超級足球少年/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懂球號作者: 足球頻道 10-19 22:06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雅禮書院中學高三心理輔導講座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雅禮書院中學高三心理輔導講座    中國教育在線湖南站    2020-07-01 大 中 小
  • 兩周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3星座邂逅真愛,餘生長情兩不忘
    兩周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3星座邂逅真愛,餘生長情兩不忘,一起看看吧! 兩周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獅子座邂逅真愛,餘生長情兩不忘。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以平常之心,接受已發生的事;以寬闊之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
  • 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
    《素履之往》原為清末民初戚惠琳所作詩詞,詩中所寫為布衣書生的高潔之志,意為其穿著乾淨的鞋行走天下,高潔之士如皓月、如旭日,內心坦蕩,姿容陽剛。在塵世間行走,所見崇山峻岭悠遠,江河湖水浩蕩。  初見木心先生所著《素履之往》,便被此書名吸引。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愛情與麵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宣傳問世以來,62字文字,風靡110個國家,這本書有何與眾不同之處?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寫作這本書的作者毛姆。他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原本學醫,後轉而致力於寫作,這點與魯迅倒是頗為相似。他的小說,主要反映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帶有諷刺和憐憫,對於人性也有很深刻的認識,他的另一部小說《面紗》已經被翻拍成電影,收到很多女生的推崇。
  • 考研前一天|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歡迎您走進今天的睡眠研究所,我是呂洋。明天,就是考研的日子了。這是這非比尋常的一年中,最後的一場大考。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這些日子,身邊的好多朋友,都在心心念念地為這坎坷波折的一年倒計時,曾幾何時我們對於時光的戀戀不捨,居然在此刻變成了對於這好不容易抵達的366天充滿儀式感的送別和致敬,送別這一年的艱難,致敬所有沒有崩潰的重新站起。致敬每一個即將考研的你,我們一「研」為定,逢考必過!加油!
  • 一圖一故事|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時間:2019年5月27日12時地點: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北景鄉這支電驢上的小分隊組成於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成員分別來自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江西省南城縣和撫州市臨川區環境保護局。為響應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他們在5天內跨越500多公裡,入戶調查5個鄉鎮近50個村落130餘名村民家中「煤改電」工程進展、配套電網工程進展以及資金補貼落實情況。有的村中小路狹長崎嶇,督查車輛無法駛入。這時,工作組成員們便頂著炎炎烈日,徒步進入村落。
  • 經驗|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但是在月底翻看寫滿學習計劃的表格,我不可思議的發現我居然在一個月完成了這麼多任務,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縈繞在我心頭。備考的過程是枯燥的、意外頻出的、甚至是自我懷疑和絕望的,然而我依然可以窺見其中因自我進步而產生的無與倫比的快樂。
  • 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風採錄(七)||劉朧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儘量降低對自己的期待但不放低對自己的要求追求成功的路上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劉朧丹,女,法學專業18級本科生,現任法學1805學習委員。平均績點3.99,先後獲得國家獎學金,校優秀學生獎學金,振國獎學金,校三好學生等榮譽。 大一剛入校時,我十分迷茫,彷徨不安。
  •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葦以航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葦以航1:在這個濫情的年代,一聲「親愛的」充其量也就是個你好,一句「下次請你吃飯」頂多算個謝謝,何必太認真2: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3:水的清澈,並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4:有些人就是拿來失去的,就像電影裡那些一出現就死掉的群演。不是你演技不好,只是腳本裡他們的戲份就那麼多,誰都更改不了,你需要做的只是跟剩餘的人搭好戲。
  • 忻州實驗中學2021新年獻詞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代表學校黨總支、校委會向全校師生員工、家長朋友,向遍布五湖四海的實驗學子和所有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朋友,送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在辭舊迎新的祥和氣氛中,我們輕輕翻閱2020年的每一頁日曆。  2020年是我校快速發展,碩果纍纍的一年。
  • 「新年獻詞」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達士遊乎沉默之鄉鸞鳳翔乎大荒之野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文/元祐時間,光速一樣。,被充滿時代的情節和敘事的張力史詩般深情表達;這一年,每一個中國人追問理想初心,用洪荒偉力,匯聚起了新時代的中國精神,和磅礴賡續的中國力量,驅動中華民族的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心之所向,素縷以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我想,用心是對待教育、學生的不二法門。我一直在踐行。孩子的心是最純真最無瑕的,你對他們用心,他們會用心回報。當我們的用心有了回音,我們無疑是幸福的。2017年12月,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離開了原來的學校。離開之後,我接到家長和學生打來的電話。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很多時候,也只有當一個人真正靜下來的時候,他才能感受到生命跳動的感覺。很多練習冥想的人,每天會找一段時間來感受當下的自己。九百多年前,蘇東坡曾有詩曰:「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即是吾鄉。可謂珍貴。
  • FMBA FT+擬招錄學生毛偉智: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雖然一路陰差陽錯,不斷與理想失之交臂,但是熱愛的力量,讓他仍然不斷努力向商業世界一步步靠近。本科和碩士階段七年勤勉求學,職場兩年飛速成長,他憧憬著有一天能真正印證對理想的熱愛,終於選擇復旦泛海國金,勇敢地敲響金融世界的大門。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許昌新一批支教團隊來到援疆,展現別樣風採
    今年4月,為響應教育援疆的號召,他毅然從長葛市第二十二初級中學,來到遠在5000裡外的巴裡坤縣第二中學。「快退休了還能為邊疆教育貢獻一份力量,真是幸運。」12月13日,今年57歲的魏中甫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付出原本就是教師的職責,而在這裡額外的收穫卻更多。」千秋大業,教育為本,教育既是民生之基,又是發展的根本。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我特別喜歡作家七堇年《塵曲》裡的一句話:「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對啊,凡是我們心中所嚮往的地方,我們即使是穿著草鞋也要前往;生命猶如逆行之旅,即便是一葉扁舟,也要一如既往的啟航。但是那個時候,我的哥哥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讓我把我的試卷拍照給他,他一道題一道題給我講解;我的同桌,他陪我複習一個又一個我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我的父母,他們每天在家都不大聲講話,為的就是怕影響到我的學習、休息。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我的高考助力,而我又有什麼資格說放棄呢?有他們這樣強大的後盾,我選擇了在塵埃落定之前,再盡全力的拼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