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學校上網課,年收費逾12萬元的國際學校該不該退學費?

2020-07-11 財經雜誌

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國際學校選擇了退費,但不是直接返還現金,而是採用學費折扣或將退費折抵後續年度學費的方式

疫情導致學校上網課,年收費逾12萬元的國際學校該不該退學費?

圖/Unsplash

文|《財經》記者 柳書琪

編輯|謝麗容


疫情掀起的波瀾仍未平息。學費12萬-20萬元的國際學校是否應退還網課期間的學費差價,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近日,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下稱「王府學校」)多位家長向《財經》記者反映,他們希望學校退還疫情期間的部分學費,並對下學年可能遇到的疫情反彈、回歸網課等情況作出學費收取標準的預案。家長們多次與校方溝通,但至今未達成一致。


王府學校辦公室主任樊雪琳向《財經》記者回應稱,有關事宜校方仍在商討中,將於近日作出答覆。


自疫情暴發以來,國際學校、國際幼兒園及中外合辦大學等民辦學校屢屢遭遇退費爭議。這些學校學費不菲,年收費往往高達10萬甚至20萬元以上,與疫情期間的網課教學質量難以相匹配。


但學校方面同樣面臨著員工工資、防疫物資採購、搭建線上教學平臺等成本開支,招生工作在疫情期間也難以正常開展,現金流捉襟見肘情況時有發生。家長與校方各自的壓力之下,家校矛盾愈發凸顯。


《財經》記者綜合了解到,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國際學校出臺了不同力度的退費和抵扣學費方案。


學費超15萬元只上了12天線下課


「讓我們寒心的是學校拒不退費的態度,我們希望學校拿出負責任的態度來和家長們商量這學期學費折扣的比例,而不是一分錢都不退。」一位王府學校家長向《財經》記者表示,他對校方在溝通過程中的表態很失望。


官網顯示,王府學校創立於1996年,提供幼兒園至高中的K12全學段課程。該學校隸屬於北京法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法政集團」),目前法政集團主營業務包括教育、醫療和房地產。創始人王廣發為法政集團董事長,兼任王府學校總校長。


多位家長表示,王府學校通常在學年開始前收取整個學年的費用,包括學費、住宿費及餐費等。根據年級、班級類型和入學時間的不同,學費約在12萬至20萬元不等。2020年春季學期學費早在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前已繳納完畢。


但受到疫情影響,春季學期的絕大部分教學都以網課形式開展,大量依賴線下設施和師生互動的教學服務難以實現。家長們在6月初遞交給王府學校的聯名信中表示,在這段特殊時期,學生既無法上舞蹈、遊泳、音樂這些原本承諾的興趣類課程,更不能使用操場、遊泳池、體育館等硬體設施,剩餘的網課部分的價格理應只佔學費中的一部分。


「我們覺得高昂學費買的就是線下課,但是這學期卻交著線下的錢上網課。對比市面上各個教育機構,網課的價格也是遠低於線下課的。」一位家長表示。此外,網課的課時也不如以往的線下課,「原本一天11節的課程被縮減至4節」。


還有家長認為,網課期間大量本應由學校提供的輔助教學和託管工作都由家長承擔,保持原有的收費標準並不合理。


此前疫情形勢好轉後,王府學校的初高中學生曾短暫恢復了線下教學,但由於北京疫情反覆,實際上課12天後又回歸了網課。小學四至六年級實際上課僅7天,一至三年級更是一直未線下複課。


學校是否應該退費?短暫的複課時間和高昂的學費之間,確實令一部分家長感覺到了心理落差,《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就讀於不同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表示,如果學校能夠拿出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經濟損失;另一部分家長表示理解,願意共克時艱。一位孩子就讀於北京某國際高中的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學校還需照常支出員工薪酬和租賃校舍的成本,家長應理解學校的苦衷。網課的客觀情況在本質上不是學校的過錯。


另一位家長的觀點是,相比於是否退費,退費多少,她更關心學校運行和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她的孩子所就讀的學校近年來市排位和畢業生走向非常不錯,這得益於教師團隊的整體實力提升和學校的努力,如果退費潮給學校帶來經營壓力,影響學校教師團隊的穩定性,這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


7月4日,王府學校發布通知稱,本學期沒有產生的餐費、住宿費、校服費等代收費據實結算,剩餘部分衝抵下學年費用。班車費、素質課費用等可衝抵下學年費用,也可申請退費。但王府學校也明確表示,學費部分不予退還或折扣。


在未就本學期學費事宜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王府學校又下發通知要求繳納下學年的學費等所有費用。如家長在6月30日後繳費,將無法享受早鳥優惠。通知中還表示,在規定時間內繳費將「作為9月1日開學入校依據」。


教育部4月10日發布的預警曾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學費(保教費)、住宿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費。家長們據此質疑學校此舉是否為違規收費。


王府學校在致家長的一封信中解釋,考慮到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班級編制、教材購買、外教教師和海歸教師招聘、定崗定編等工作需要在開學前完成,因此告知家長提前確定來校入讀、學籍註冊辦理、課程選擇等必要事項。


據家長提供的錄音,校長王廣發在7月5日與部分家長的座談會中坦言:「我不提前收費,我怎麼定位(安排)我的老師,9月1日這個課怎麼上?」


誰為不可抗力負責?


家長與學校最大的衝突點,仍是疫情期間上網課是否該退費的問題。王府學校並非個例。自2月以來,北京朝陽凱文國際學校、北京諾德安達集團三裡屯分校、長春美國國際學校等多所國際學校均暴發了類似的糾紛。


由於國際學校收費遠高於公立學校和普通民辦學校,退費的矛盾也最為尖銳。一位孩子就讀於北京市朝陽區某國際學校的家長曾告訴《財經》記者,送孩子上國際學校的家庭並不像外界設想的非富即貴,自己家庭也是普通中產,負擔每年近20萬元的學費並不輕鬆。加上疫情衝擊之下,家庭收入受到影響,承擔學費更加吃力。


近年來,國際學校中產化趨勢已愈發明顯。中國社會有「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傳統,而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為孩子投資更好的教育更成為多數中國家庭的共識。


據國際學校垂直媒體「新學說」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新增40所獲認證的國際學校數量,總量達到861所。其中,多數教育集團將新校布局在二三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和成都近三年來新增學校26所,未來教育集團的競爭也將集中於二三線市場。


收費高昂是國際學校區別於其他學校的最突出特點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國際學校盈利能力強、具有更高的抗風險性。


早在2017年9月1日起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中就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營利性的民辦學校,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餘全部用於辦學。


王廣發在7月4日與家長的座談會上表示,王府學校就屬於非營利性學校,「只能在10%至15%的回報率空間來掌握、申報收費標準」。至於退費問題,他也需要向教委匯報。「這不是我一所學校(的情況),(還要考慮到)全市、昌平區好幾百所民辦學校。」


一位上海國際學校的從業者對《財經》記者吐露了難處。雖然疫情期間學校未開學,但是所有教學與非教學員工薪酬要照常支出,且需要花費額外資金採購防疫物資、大型測溫設備以及線上教學系統,成本不小。


她還表示,國際學校是在民政局註冊的民辦非企業,是獨立的法律實體,自負盈虧。政府每年都會對國際學校進行年檢,財務是否健康是極其重要的評估標準。如果財務出現赤字,有被取消辦學許可證的風險。


一位在國際學校退費糾紛方面有豐富經驗的法律界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國際學校選擇了退費,但往往不是直接返還現金,而是採用學費折扣或將退費折抵後續年度學費的方式,儘可能在保證現金流的同時回應家長的訴求。


《財經》記者綜合了解,目前與家長基本達成了學費處理共識的國際學校包括北京市世青國際學校、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北京啟明星雙語學校等。


上述法律人士評價,此次疫情屬於不可抗力事件,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從法律後果來看,受影響的一方可以根據影響程度免責。不過在本次停課問題上,學校和家長都可以說是受損的,因此僅從不可抗力的制度本身不能直接得出解決方案。


該法律人士認為,因疫情延遲開學屬於臨時性安排,學校也安排了線上教學等變通辦法,並不會產生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結果。因此,不考慮具體個案的情況下,若家長基於不可抗力提起訴訟要求退學(或解除招生或入學協議),法院支持其請求的可能性較小。


而對於預交學費的家長而言,若家長與學校沒有就不可抗力作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特殊約定,則法院傾向於按照公平原則由雙方協商合理分擔經濟損失,即學校退還延遲開學期間的部分學費。

相關焦點

  • 學費超15萬隻上了12天線下課,不可抗力下國際學校是否該退費?
    學費12萬-20萬元的國際學校是否應退還網課期間的學費差價,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近日,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下稱「王府學校」)多位家長向《財經》記者反映,他們希望學校退還疫情期間的部分學費,並對下學年可能遇到的疫情反彈、回歸網課等情況作出學費收取標準的預案。家長們多次與校方溝通,但至今未達成一致。
  • 延期開學,線上授課,國際學校會不會退學費?竟然還漲價了?
    不退學費,會縮短暑期補課嗎?萬一交了學費,疫情結束後,學校倒閉,該怎麼辦?點擊查看大圖* 以上為2019年部分國際學校學費,以年為單位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每年學費不少於25萬(上中國際屬於公立國際部我也跟家長探過關於「國際學校學費值這個價嗎?」絕大部分家長表示:不值。不論是從校園場地、師資配置、教學管理等方面,都覺得不值這個價。但相對公辦學校,還是更願意選擇民辦學校,雖然學費很貴!看到這些數字,不僅思考能支付起這筆費用的家庭起碼是中產以上,年入百萬。
  • 疫情沒在學校上課,可以退學費嗎?網友點讚教育局回應
    最近很多同學都有同一個疑問:疫情沒去學校上課,學校省了很多水電、管理等等方面的支出,也沒在學校住宿。學校是不是應該退一部分學費,夥食費住宿費呢?其中就有一個學生在網上率先向自己學校發出疑問,說出了同學們的心聲,引來大家的關注。
  • 有英國大學真的因為疫情退學費了!最高拿到2000英鎊
    強迫大學退學費,可能會造成某些大學破產;如果英政府承擔全部費用,主要受益者則會是高收入群體和國際學生。很多英國大學表示,新冠疫情導致教學成本更高了,學生上網課仍需支付全額學費。據英媒報導,卡迪夫大學和布魯內爾大學已經拒絕向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學生退還學費。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楓葉國際學校退費標準遭質疑
    ▼ 讀者來信   天津日報:  我的孩子就讀於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現高三已經畢業。全年繳費共計79000元,其中包括70000元學費、3000元住宿費、1060元社會實踐費等。高三年級第二學期因疫情原因,未能按時返校上課,但學校老師並未組織學生上真正的網課。
  • 新英才學校幼兒園消失的40%保教費
    7月1日,有多名北京新英才學校幼兒園和小學的家長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不認可幼兒園在一天沒返園的情況下收取40%保教費只退還60%、小學低年級退10%的學費,而小學高年級到中學不退學費的政策。疫情期間,民辦國際學校因退費和新學期收費問題多次與家長無法達成共識,到底退費比例怎麼定、家長該不該承擔學校在疫情期間的成本支出成為待解的難題。
  • 15萬年費的國際學校不退費不減免 青島美亞:和國內學校不一樣
    半島網6月17日消息 疫情期間的學費不予退還、跨學期收費、疫情期間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近日,青島美亞國際學校的家長鄧先生(化名)向半島網(0532-80889233)反映,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規定,學校卻拒不執行。
  • 太原馬蹄蓮學校:一學期只開學一個月,近萬元學費不退,合理嗎?
    >  近日,一段「馬蹄蓮學校校長揚言捅死學生家長」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該校校長要捅死家長的豪橫威脅,或許是一時口誤,但這「豪橫」的背後,是每位家長與學校近萬元的學費糾紛。  「一年的費用是36000元,一個學期就上了一個月課,學校連網課都沒開。錢說不退就不退了?協商還要捅人,這是協商的態度嗎?」有學生家長激動的說。
  • 民辦學校退費調查:網課完成教學計劃是否應該部分退費 北京王府...
    本文轉自【北京商報】;「學校方面認為網課完成了所有的教學計劃,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因為線上教學讓我們的孩子無法參與很多特色的線下教學活動,所以學費不退的方案我們接受不了。」日前,多名家長向北京商報記者投訴稱,因為北京王府學校春季學期不退學費,而與家長產生了較大爭議。
  • 疫情期上課難 美英大學生要求退學費
    疫情期上課難 美英大學生要求退學費海洋美國不少大學因新冠疫情把大部分課程從線下挪至線上,但學費卻未因面授課減少而降低,部分學校甚至漲學費,引發學生不滿。英國一些院校為防控疫情封閉校園,也不開面授課,同樣推高社會各界要求退還學費的呼聲。【面授減 學費漲】路透社27日報導,高等教育成本高昂一直是美國社會一大難題。今年初疫情暴發後,這一問題更趨嚴重。
  • 因疫情補習學校改上網課 家長:上課效果差退費難
    兒子中考都考完了,成績都快要公布了,但對王女士來說,疫情停課改上網課學費能否減半、食宿能否退還一事,還沒得到一個說法。家長稱上網課質量差學校沒有絲毫退費打算王女士的兒子今年參加中考,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她幫孩子向學校請假,在西安市遠東仁民補習學校精品校區報名補習一學年,「遠東仁民補習學校有兩個校區,一個是總校東儀校區,另一個是精品校區。精品校區每學期學費1.6萬元,比總校貴8000元。
  • 家長們關心的幼兒園退學費退押金網課是否收費的問題有準確答覆了
    雖然之前我市發布了消息,表示幼兒園不得早於5月6日開園,但不少家長更關心著退學費、網課是否收費、下半年上一年級押金退不退等問題。因為疫情幼兒園未能開學,喬女士的女兒只能呆在家中,大概在二月下旬,老師給喬女士發來信息,學校要給孩子上網課。隨著開學時間越來越延長,喬女士開始擔心這筆學費到底怎麼算。「每次我一問老師,學費怎麼算,她就說這是學校的安排,老師不清楚。
  • 疫情停課,民辦學校該不該退費?
    近段時間,因疫情停課要求私立學校退費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家長更是強烈要求退費,認為支付了昂貴的學費,卻只能換來一天幾小時的在線教育,原本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大打折扣。有家長稱,「我娃娃在某國際美語幼稚園上學,每年的學費高達13萬多,現在已經停課一個多月,目前高三都還未開學,幼兒園開學還遙遙無期,估計要停課兩個月。」一張姓家長表示,停課兩個月,娃娃未在學校享受相應的教育,幼兒園就應該退一部分費用。但輿論爭議中有觀點支持不退,認為在線教學、彌補學時教學未受影響。
  • 孩子在家上網課,怎麼還要另收費?
    「我想舉報我兒子的學校亂收費,在家裡上網課還要另外收費,太不合理了。」「只在學校讀了半學期,住宿費、夥食費卻要按照一學期標準來收,這簡直就是霸王條款嘛。」今年7月,蒼南縣委第四巡察組進駐縣教育局後,巡察組接二連三接到群眾舉報,反映今年年初疫情期間當地部分學校亂收費的問題。
  • 春季學期收費60% 尚麗外國語學校引爭議
    疫情期間,上網課成為學生的常態,但由於網課效果和時長等問題引發的家長與民辦學校之間的收費爭議卻屢見不鮮。6月17日,有多名家長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孩子在全寄宿的北京尚麗外國語學校國際部上小學三年級,家長們對學校按正常學費扣除夥食費後60%的比例催交學費不認可,且對網課質量和時長提出質疑。
  • 因疫情西安一補習學校改上網課 家長欲退部分學費成難題
    中考已過,成績也將公布,但對於王女士來說,疫情停課改上網課,學費能否減半,食宿能否退還,一直沒個說法。疫情上網課質量差王女士的兒子上初三,今年參加中考,為了讓孩子能取得好成績,她幫孩子向學校請假,在西安市遠東仁民補習學校精品校區報名補習一學年,希望能提高孩子的中考成績。
  • 因疫情上網課 不影響留學生學位學歷認證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因疫情上網課 不影響留學生學位學歷認證教育「疫情期間一直留在國內上網課,是否會影響申請海外學歷學位認證?」12月22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對此再次給出答案:因疫情通過在線學習方式獲得國外學位或文憑在認證時不受影響。今年年初起,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中國留學生根據學校安排,在家(中國境內)上網課。按照此前有關規定和留學服務中心關於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評估的辦法和標準,通過遠程方式教育獲得的國(境)外學位或者文憑,是不在認證範圍的。
  • 疫情下數十萬「滯留」留學生:年80萬學費熬夜上網課,留英申請人數...
    但是,已經在國內家裡上了一整個學期網課的中國留學生們卻憂心忡忡:他們大都和易輝一樣,接到了學校最新通知——明年繼續上網課。 經歷了一個學期晝夜顛倒的網課後,大部分留學生都向每經記者表示「身心俱疲」,不知新學期網課該怎樣堅持……另一方面,居家留學也要承擔高昂的學費。有留學生說,自己一年學費高達80萬元,如今卻只能在家上網課,「心理落差太大」。
  • 沒去學校,學費照收!疫情防控期間民辦學校網課費用究竟誰來定?
    學校通知交學費 家長有些想不通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們都是在家上網課,進入暑假後,網課都暫停了,但有些家長卻因為過去孩子在家上的幾個月網課苦惱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丁老師表示,孝感外國語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七、八、九年級共有17個班,每一個班的學生人數在30到40人之間。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
  • 疫情期間:深圳貝賽思國際學校逆行收錢
    學校不能按期開學,和廣大其他學生家長一樣,王先生只能在家輔導孩子。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王先生接到了孩子學校發來的《關於2020-21 學年續讀學位註冊的通知 2020-21Re-enrollment》。通知稱,為有序辦理學位確認手續,需按照通知指定時間辦理續讀手續,同時要求轉帳繳納學位定金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