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超15萬隻上了12天線下課,不可抗力下國際學校是否該退費?

2020-12-08 出行一客

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國際學校選擇了退費,但不是直接返還現金,而是採用學費折扣或將退費折抵後續年度學費的方式

圖/Unsplash

文|《財經》記者 柳書琪

編輯|謝麗容

疫情掀起的波瀾仍未平息。學費12萬-20萬元的國際學校是否應退還網課期間的學費差價,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近日,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下稱「王府學校」)多位家長向《財經》記者反映,他們希望學校退還疫情期間的部分學費,並對下學年可能遇到的疫情反彈、回歸網課等情況作出學費收取標準的預案。家長們多次與校方溝通,但至今未達成一致。

王府學校辦公室主任樊雪琳向《財經》記者回應稱,有關事宜校方仍在商討中,將於近日作出答覆。

自疫情暴發以來,國際學校、國際幼兒園及中外合辦大學等民辦學校屢屢遭遇退費爭議。這些學校學費不菲,年收費往往高達10萬甚至20萬元以上,與疫情期間的網課教學質量難以相匹配。

但學校方面同樣面臨著員工工資、防疫物資採購、搭建線上教學平臺等成本開支,招生工作在疫情期間也難以正常開展,現金流捉襟見肘情況時有發生。家長與校方各自的壓力之下,家校矛盾愈發凸顯。

《財經》記者綜合了解到,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國際學校出臺了不同力度的退費和抵扣學費方案。

學費超15萬元只上了12天線下課

「讓我們寒心的是學校拒不退費的態度,我們希望學校拿出負責任的態度來和家長們商量這學期學費折扣的比例,而不是一分錢都不退。」一位王府學校家長向《財經》記者表示,他對校方在溝通過程中的表態很失望。

官網顯示,王府學校創立於1996年,提供幼兒園至高中的K12全學段課程。該學校隸屬於北京法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法政集團」),目前法政集團主營業務包括教育、醫療和房地產。創始人王廣發為法政集團董事長,兼任王府學校總校長。

多位家長表示,王府學校通常在學年開始前收取整個學年的費用,包括學費、住宿費及餐費等。根據年級、班級類型和入學時間的不同,學費約在12萬至20萬元不等。2020年春季學期學費早在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前已繳納完畢。

但受到疫情影響,春季學期的絕大部分教學都以網課形式開展,大量依賴線下設施和師生互動的教學服務難以實現。家長們在6月初遞交給王府學校的聯名信中表示,在這段特殊時期,學生既無法上舞蹈、遊泳、音樂這些原本承諾的興趣類課程,更不能使用操場、遊泳池、體育館等硬體設施,剩餘的網課部分的價格理應只佔學費中的一部分。

「我們覺得高昂學費買的就是線下課,但是這學期卻交著線下的錢上網課。對比市面上各個教育機構,網課的價格也是遠低於線下課的。」一位家長表示。此外,網課的課時也不如以往的線下課,「原本一天11節的課程被縮減至4節」。

還有家長認為,網課期間大量本應由學校提供的輔助教學和託管工作都由家長承擔,保持原有的收費標準並不合理。

此前疫情形勢好轉後,王府學校的初高中學生曾短暫恢復了線下教學,但由於北京疫情反覆,實際上課12天後又回歸了網課。小學四至六年級實際上課僅7天,一至三年級更是一直未線下複課。

學校是否應該退費?短暫的複課時間和高昂的學費之間,確實令一部分家長感覺到了心理落差,《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就讀於不同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表示,如果學校能夠拿出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經濟損失;另一部分家長表示理解,願意共克時艱。一位孩子就讀於北京某國際高中的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學校還需照常支出員工薪酬和租賃校舍的成本,家長應理解學校的苦衷。網課的客觀情況在本質上不是學校的過錯。

另一位家長的觀點是,相比於是否退費,退費多少,她更關心學校運行和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她的孩子所就讀的學校近年來市排位和畢業生走向非常不錯,這得益於教師團隊的整體實力提升和學校的努力,如果退費潮給學校帶來經營壓力,影響學校教師團隊的穩定性,這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

7月4日,王府學校發布通知稱,本學期沒有產生的餐費、住宿費、校服費等代收費據實結算,剩餘部分衝抵下學年費用。班車費、素質課費用等可衝抵下學年費用,也可申請退費。但王府學校也明確表示,學費部分不予退還或折扣。

在未就本學期學費事宜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王府學校又下發通知要求繳納下學年的學費等所有費用。如家長在6月30日後繳費,將無法享受早鳥優惠。通知中還表示,在規定時間內繳費將「作為9月1日開學入校依據」。

教育部4月10日發布的預警曾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學費(保教費)、住宿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費。家長們據此質疑學校此舉是否為違規收費。

王府學校在致家長的一封信中解釋,考慮到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班級編制、教材購買、外教教師和海歸教師招聘、定崗定編等工作需要在開學前完成,因此告知家長提前確定來校入讀、學籍註冊辦理、課程選擇等必要事項。

據家長提供的錄音,校長王廣發在7月5日與部分家長的座談會中坦言:「我不提前收費,我怎麼定位(安排)我的老師,9月1日這個課怎麼上?」

誰為不可抗力負責?

家長與學校最大的衝突點,仍是疫情期間上網課是否該退費的問題。王府學校並非個例。自2月以來,北京朝陽凱文國際學校、北京諾德安達集團三裡屯分校、長春美國國際學校等多所國際學校均暴發了類似的糾紛。

由於國際學校收費遠高於公立學校和普通民辦學校,退費的矛盾也最為尖銳。一位孩子就讀於北京市朝陽區某國際學校的家長曾告訴《財經》記者,送孩子上國際學校的家庭並不像外界設想的非富即貴,自己家庭也是普通中產,負擔每年近20萬元的學費並不輕鬆。加上疫情衝擊之下,家庭收入受到影響,承擔學費更加吃力。

近年來,國際學校中產化趨勢已愈發明顯。中國社會有「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傳統,而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為孩子投資更好的教育更成為多數中國家庭的共識。

據國際學校垂直媒體「新學說」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新增40所獲認證的國際學校數量,總量達到861所。其中,多數教育集團將新校布局在二三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和成都近三年來新增學校26所,未來教育集團的競爭也將集中於二三線市場。

收費高昂是國際學校區別於其他學校的最突出特點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國際學校盈利能力強、具有更高的抗風險性。

早在2017年9月1日起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中就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營利性的民辦學校,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餘全部用於辦學。

王廣發在7月4日與家長的座談會上表示,王府學校就屬於非營利性學校,「只能在10%至15%的回報率空間來掌握、申報收費標準」。至於退費問題,他也需要向教委匯報。「這不是我一所學校(的情況),(還要考慮到)全市、昌平區好幾百所民辦學校。」

一位上海國際學校的從業者對《財經》記者吐露了難處。雖然疫情期間學校未開學,但是所有教學與非教學員工薪酬要照常支出,且需要花費額外資金採購防疫物資、大型測溫設備以及線上教學系統,成本不小。

她還表示,國際學校是在民政局註冊的民辦非企業,是獨立的法律實體,自負盈虧。政府每年都會對國際學校進行年檢,財務是否健康是極其重要的評估標準。如果財務出現赤字,有被取消辦學許可證的風險。

一位在國際學校退費糾紛方面有豐富經驗的法律界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目前約三分之一的國際學校選擇了退費,但往往不是直接返還現金,而是採用學費折扣或將退費折抵後續年度學費的方式,儘可能在保證現金流的同時回應家長的訴求。

《財經》記者綜合了解,目前與家長基本達成了學費處理共識的國際學校包括北京市世青國際學校、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北京啟明星雙語學校等。

上述法律人士評價,此次疫情屬於不可抗力事件,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從法律後果來看,受影響的一方可以根據影響程度免責。不過在本次停課問題上,學校和家長都可以說是受損的,因此僅從不可抗力的制度本身不能直接得出解決方案。

該法律人士認為,因疫情延遲開學屬於臨時性安排,學校也安排了線上教學等變通辦法,並不會產生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結果。因此,不考慮具體個案的情況下,若家長基於不可抗力提起訴訟要求退學(或解除招生或入學協議),法院支持其請求的可能性較小。

而對於預交學費的家長而言,若家長與學校沒有就不可抗力作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特殊約定,則法院傾向於按照公平原則由雙方協商合理分擔經濟損失,即學校退還延遲開學期間的部分學費。

相關焦點

  • 疫情導致學校上網課,年收費逾12萬元的國際學校該不該退學費?
    學費12萬-20萬元的國際學校是否應退還網課期間的學費差價,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近日,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下稱「王府學校」)多位家長向《財經》記者反映,他們希望學校退還疫情期間的部分學費,並對下學年可能遇到的疫情反彈、回歸網課等情況作出學費收取標準的預案。家長們多次與校方溝通,但至今未達成一致。
  • 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現退費糾紛 一年學費20萬少上三個月課只退10%?
    蘇州的曹女士孩子在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國際學校上三年級,一年學費20萬。受疫情影響,這學期直到5月7號才正式開學,比原先的開學計劃晚了三個月。但是學校這學期課程如何補救,少上三個月學費怎麼退,校方在家長反映下給了個方案,家長看了直呼不合理!
  • 對退費不滿 家長聯名將北京青苗國際學校告上法庭
    對於已繳納的學費,北京青苗國際雙語學校提出按照學前班30%、1-3年級20%、4-5年級10%、6-11年級8%的標準退費。對此,多數家長認為網課教學時長及教學質量與學費不匹配,退費比例過低。8月27日起,記者曾多次致電青苗國際雙語學校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兼招生總監鄭小琦,電話均無人接聽。青苗國際雙語學校校長行政辦公室工作人員以知情人士不在為由拒絕回應。
  • 15萬年費的國際學校不退費不減免 青島美亞:和國內學校不一樣
    疫情期間未開學15萬年費學校不退費不減免鄧先生的孩子今年4歲,在青島美亞國際學校就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所學是一所僅招收外籍人員子女的國際學校,學校位於嶗山區青島白珊學校內,屬於白珊教育集團,每年的學費為15萬元。
  • 民辦學校退費調查:網課完成教學計劃是否應該部分退費 北京王府...
    今年以來,因為春季學費退費標準的問題而與家長發生矛盾的民辦國際學校並不在少數。孩子沒能到校上課,學費是否應該退還,退還比例該是多少?半年的網課學習與動輒10-20萬/年的學費是否匹配?這些都成為擺在民辦國際學校和家長面前的待解之題。
  • 學費20萬的國際學校網課質量堪憂,哈佛大學放棄860萬美元救濟金|一...
    疫情期間,國際學校轉向線上授課,但網課質量低,導致不少家長要求校方退還學費。北京朝陽凱文國際學校的家長發現,其網課課程質量無法匹配高昂學費,要求學校退還學費。對於家長們的退費訴求,朝陽凱文暫未正面回應。4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點名哈佛大學,要求它歸還政府資助金。
  • 深圳一幼兒園學費16萬/年,家長投訴退費難
    福田區教育局表示,近期不斷接到家長反映問題,已要求該園12月底前整改到位。家長投訴6月底敲定退費金額至今未退需退費超8萬元王華告訴記者,其孩子在深圳市福田區威廉王子僑香幼兒園讀中班時,一學年的學費16萬左右,加上學雜費和餐費等一學年需花費
  • 家長聯名狀告北京青苗國際學校:不滿意網課效果,對退費不滿
    對於已繳納的學費,北京青苗國際雙語學校提出按照學前班30%、1-3年級20%、4-5年級10%、6-11年級8%的標準退費。對此,多數家長認為網課教學時長及教學質量與學費不匹配,退費比例過低。8月27日起,記者曾多次致電青苗國際雙語學校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兼招生總監鄭小琦,電話均無人接聽。青苗國際雙語學校校長行政辦公室工作人員以知情人士不在為由拒絕回應。
  • 韋博國際英語不按課時退費 稱本來就不該退
    2016年上半年,張女士花費3萬餘元在韋博國際英語CBD中心(以下簡稱:韋博英語)報名學習了3個級別的課程,在第2個級別只上了10節課的情況下因調動無法繼續學習,遂提出退款。花3萬多學英語 一大半課程沒上卻只退一小半錢2016年上半年,張女士來到位於市北區延吉路萬達廣場2樓的韋博國際英語CBD中心,花費3萬餘元報名學習3個級別的英語課程。
  • 多所百強國際學校陷退費風波,家校矛盾怎麼破?看看學校怎麼做
    家長的核心訴求、媒體的報導視角、教育部門的表態、退費爭議是否影響國際學校聲譽等成為本次輿情的關注要點。 為了解答以上問題,苗建信息抓取了近期國際學校退費的相關報導,通過命名實體識別NER技術(注1)從數千條數據中提取出學校名稱,評估相關國際學校在退費風波中的輿情熱度,並對文本內容進行挖掘,通過定量與定性分析,試圖分析國際學校退費風波的客觀影響,為相關方提供決策參考。
  • 多所百強國際學校陷退費風波,家校矛盾怎麼破?看看這些學校怎麼做
    導讀:新冠疫情以來,學校相應調整教學計劃,與此同時,多所國際學校陷入退費爭議的旋渦中。家長的核心訴求、媒體的報導視角、教育部門的表態、退費爭議是否影響國際學校聲譽等成為本次輿情的關注要點。根據苗建信息輿情傳播影響力指數(ACE指數)模型(注2)計算,北京朝陽凱文學校、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嘉德蒙臺梭利雙語幼兒園是退費風波中最受關注的三所學校,輿情熱度指數明顯領先,三所學校均被有影響力的財經媒體作為主體進行報導。其中,21世紀經濟報導的微信文章《疫情的「鍋」?高端幼兒園預收學費1600萬不退!還沒開學就花完了?
  • 疫情停課,民辦學校該不該退費?
    近段時間,因疫情停課要求私立學校退費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家長更是強烈要求退費,認為支付了昂貴的學費,卻只能換來一天幾小時的在線教育,原本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大打折扣。有家長稱,「我娃娃在某國際美語幼稚園上學,每年的學費高達13萬多,現在已經停課一個多月,目前高三都還未開學,幼兒園開學還遙遙無期,估計要停課兩個月。」一張姓家長表示,停課兩個月,娃娃未在學校享受相應的教育,幼兒園就應該退一部分費用。但輿論爭議中有觀點支持不退,認為在線教學、彌補學時教學未受影響。
  • 武漢楓葉學校線上教學收全額學費 欲以增值服務代替退費家長不買帳
    近日,有家長給記者來電反映,疫情期間,武漢楓葉國際學校一直採取線上教學的方式,學費也是按全額收取。在部分家長看來,這有些不合理。武漢楓葉國際學校的家長介紹,疫情爆發後,學校一直採取線上教學的方式授課。家長們認為,線上教學質量有折扣,希望學校能退還部分學費。可是,眼見學期結束,學校也沒有給出退費方案。武漢楓葉國際學校學生家長李女士:這肯定是有差別的,現在都只是開了語數外三科主課,其他的都沒有,並且在學校裡面主要是外教課,這個都沒有,我們也理解學校付出了勞動,交一點學費我們也認可,但是不能收全部吧。
  • 商城縣新時代國際學校跨學年收取學費是否合規?回應來了!
    近日,商城縣新時代國際學校老師下發通知,要求家長們在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間,提前繳納2021年春季學費,家長們紛紛質疑此舉違反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對此,商城縣新時代國際學校回應稱,學校不存在強制要求家長提前繳納學費的情況,屬部分班主任誤解校方的通知。
  • 只上1節課,退費扣2300?阿卡索退費規則被指霸王條款
    只上了1節課退費要扣2300多元9月17日,楊月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講述了她的遭遇。9月12日,楊月在阿卡索外教網為8歲的孩子購買了5888元的英語套餐。「9月12日交了5888元,9月13日,孩子上課發現,老師上課有明顯的口音,並且只是照著課件念,孩子不喜歡,當天我就打電話申請退費。」楊月說,9月15日,客服聲稱要扣除30%的課程費用,並且還要扣除600元的繪本費,共計2336元。楊月告訴記者,這讓她無法接受。「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 開學延期或致學時縮短,高昂學費的國際學校該退差價嗎?
    與公立學校不同,國際學校因民辦屬性,商業化運作較強;但與完全市場化的培訓機構相比,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因為其教學體系的整體性,提供靈活應對的難度更大。學時有可能縮短的情況下,國際學校高昂學費的性價比也引起家長們的質疑。 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浦西校區(下稱上海耀中)近日就因學校疫情期間的管理問題引發家長熱議。
  • 「天價班」變網課遭遇退費難,家長不滿學校「甩鍋」
    家長投訴:天價學費交給學校 孩子卻自己看護 未來網記者梳理發現,近期遭投訴的幼兒園和國際學校都是民辦學校。 據媒體報導,家長投訴深圳蛇口國際學校幼兒園一年學費13萬到20萬,這學期還未開學複課,已經開始催繳下學年的學費,且費用上漲。
  • 打折加優惠 青苗國際學校學費爭議難平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斯文)針對日前有家長反映青苗國際學校本學期退費未決又催交下一學期學費一事,北京商報記者獲取到了該事件的最新進展情況。6月28日,記者採訪到了青苗國際學校陽光上東校區的家長,該家長表示學校於6月27日給出了最新的學費政策,即提出小學部學費最高20%轉入下學期(年)的收取比例後,對願意繼續就讀的學生給予1萬元額外優惠,但該方案依然沒有得到大部分家長的認可。
  • 只上了1節課,退費就要扣2300元?阿卡索退費規則被指霸王條款
    只上了1節課退費要扣2300多元9月17日,楊月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講述了她的遭遇。9月12日,楊月在阿卡索外教網為8歲的孩子購買了5888元的英語套餐。「9月12日交了5888元,9月13日,孩子上課發現,老師上課有明顯的口音,並且只是照著課件念,孩子不喜歡,當天我就打電話申請退費。」楊月說,9月15日,客服聲稱要扣除30%的課程費用,並且還要扣除600元的繪本費,共計2336元。楊月告訴記者,這讓她無法接受。「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 高額學費卻用來上網課?部分美國大學開始退費
    Martin Center for Academic Renewal做了一個不完全統計,列出了目前開始退費的部分學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退款大多都只涉及住宿費、學生活動費、校內停車費等費用,並不涉及學費。現在開始著手退費事宜的學校大致有三種不同的退費手段,分別是統一退費、按比例退費,和租金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