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資助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生活費

2020-12-11 廣東頻道

原標題:資助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生活費

  受助孩子接受康復訓練。

  0-6歲是殘疾兒童康復的最佳時期,抓住這個機會,接受科學的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水平將會接近健全兒童。錯過了這個時期,很多有康復機會的孩子將終身殘疾。據統計,腦癱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70%的機率可站立,聾啞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90%的機率可達到聾而不啞。

  「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是由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發起的,旨在救助關愛我省0-6歲殘疾兒童的社會公益事業。早發現、早幹預、早康復是殘疾兒童康復的關鍵,兒童越早得到治療,康復的效果就越好,從根本上改善殘疾兒童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狀況,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的痛苦和社會負擔。

  據省殘聯的數據統計,全省0-6歲殘疾兒童有17.33萬人,並且每年以1.65萬人的速度遞增。《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明確規定優先開展殘疾兒童搶救性治療和康復工作,對0-6歲殘疾兒童免費提供包括早期篩查、康復指導、醫療康復、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內容的搶救性康復服務。

  然而,目前進入康復中心接受搶救性康復服務的殘疾兒童卻不足2萬人。其中一項主要原因是,在全省0-6歲殘疾兒童家庭戶中,每年人均收入低於2000元以下的佔總數的近一半。由於貧困,很多家庭無力承擔在外接受康復服務期間的生活費,不得已放棄了康復機會。

  為了給0-6歲殘疾兒童家庭提供支持保障,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以「救助幼苗行動」為主題,著力開展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呼籲每位愛心人士捐出3000元,為一個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期間一年的生活費補貼或困難救助。去年,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將英德市殘疾人康復中心作為試點,資助了在那裡訓練的30名腦癱孩子一年的生活費用等,切實減輕他們家庭的經濟負擔。

  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鄭重承諾:以誠實信用、公開盡責的原則,管理和使用善款,做到公開透明、公開公正,接受社會監督。

  【故事】

  英德市橫石塘共耕村的阿軒很快就要過3歲生日了。他剛出生時就出現腦癱的症狀,在廣州做了幾次手術,常年服藥治療,花了20餘萬元醫藥費。2013年6月,阿軒進入英德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那時他不能爬行,也不會說單字。經過2年的康復訓練,阿軒能獨立吃飯、大小便,能跑能跳,可以說出5個字以上的短句,也會主動與小朋友玩簡單遊戲,康復效果非常明顯。在康復期間,阿軒的媽媽放棄工作陪伴在他身邊,全家依靠爸爸打工收入生活,生活十分艱苦。2014年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向阿軒提供生活費資助,讓他得以繼續接受康復訓練。

  5歲的小男孩阿彤出生後就被診斷為痙攣型腦癱,在廣州住院醫治花了近15萬元。2012年4月,他到英德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訓練。堅持了3年多的康復訓練,他現在雙下肢肌力、髂腰肌肌力及平衡能力提高了,能獨立行走,與家長和老師溝通也明顯增多,並能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和遊戲。在康復期間,阿彤在廣州住院接受腿部手術,5萬元的手術費和康復費讓家庭再度陷入困境。母子二人在康復中心的夥食費都難以維持。媽媽經常落淚,甚至想放棄康復訓練,送孩子到全託幼兒園,自己去打工賺錢。可是康復訓練又在關鍵時候,這使她進退兩難。2014年,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對阿彤提供資助,解決了全家人的燃眉之急,讓他們看到希望之光。

  【倡議】

  我們希望通過您的資助,讓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得到康復的機會,讓更多的家庭看到希望,給殘疾兒童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

  【捐贈方式】

  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

  戶名: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

  開戶銀行: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珠江新城支行

  帳號:11013121306201

  聯繫電話:020-83372180

  地址:廣州市文德南路63號8樓

相關焦點

  • 山東對聽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經費等各種補助
    央廣網濟南4月4日消息(記者桂園)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項目實施效果,山東省殘聯、省衛生健康委日前制定印發《山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管理實施細則》。
  •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一、資助對象    資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城鄉有康復需求的貧困殘疾兒童(單項救助條件詳見附件),其中優先資助城鄉低保家庭的貧困殘疾兒童。    二、資助範圍與資助數量    資助範圍:    ——聽力語言殘疾兒童:為中低收入家庭聾兒購置配發人工耳蝸,並補助人工耳蝸手術、術後調機和術後康復訓練經費;為貧困聾兒購置配發助聽器並補助康復訓練經費。
  • 崇川殘疾兒童康復標準並軌 14周歲以下康復訓練全覆蓋
    18日,13歲殘疾兒童小寶的媽媽何女士對記者說。記者從崇川區殘聯了解到,該區在全省率先實施0-14歲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標準並軌,全區7-14歲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報銷費用統一提標至與0-6歲兒童相等。截至10月底,該區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在訓殘疾兒童有160人,預計全年康復費用報銷約230萬元,基本實現了14周歲以下有康復價值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全覆蓋。
  • 殘疾兒童迎來重大喜訊 康復訓練治療統統有補助
    對象:具有江西省戶籍 0~6歲 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金路遙    江西殘疾兒童迎來重大福音:基本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手術都有補助。    救助標準    多類康復訓練每年補助1.5萬元    基本康復訓練方面    1.視力殘疾兒童每人一次性補助1000元    2.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補助標準為1.5萬元/人/年。
  • 殘疾兒童康復服務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及政策建議
    康復實踐表明,0-6歲是各類殘疾兒童康復的黃金時期,這一年齡階段的康復訓練的效果最佳,因而被稱為搶救性康復。因此,探討殘疾兒童的康復有其特殊意義。本文將結合在山東省濟南市和青島市的實地調查資料, 探討我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設施設備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
  • 殘疾兒童康復教師苗莉獲「2020年湖南省最美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榮譽
    12月9日,從新田縣殘聯獲悉,新田心語康復中心苗莉老師在「2020年湖南省最美殘疾兒童康復教師」評選中,通過網絡投票,獲該殊榮。新田心語康復中心創辦於2015年3月,是集全託、日託為一體,普教與特教相結合的一家以聽障、智障、自閉症等康復訓練為主的非營利性民辦愛心機構。現有教職員工12人,0-6歲在訓殘疾兒童57人,7-15歲殘疾兒童8名。
  • 昆明市官渡區再次重申: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
    7月29日上午,官渡區殘疾人聯合會在官渡區培智學校開展了官渡區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本次活動結合「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的主題,重點圍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和殘疾兒童特殊教育,對全國殘疾預防日進行廣泛宣傳。同時,結合昆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助殘志願活動,讓官渡區殘疾兒童康復政策落實到位。
  • 新邵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穩步推進
    「社會實踐課」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主要針對城鄉範圍內年齡不超過7歲,有康復需求,同時診斷明確、身體狀況穩定、家庭成員配合的貧困智力殘疾兒童,其中優先資助城鄉低保家庭的智力殘疾兒童,符合條件家長可以通過所在縣(市、區)的殘聯申請。
  • 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免費服務流程
    (二)定點康復機構 監護人在殘疾兒童戶籍地村(社區)提出申請→經鄉鎮(街道)初審後填寫《江蘇省殘疾兒童基本康復項目審批表》→報縣(區)殘聯審核後,縣(區)殘聯集中提交《審批表》、康復訓練《救助卡》、《轉介單》、醫院診斷證明、兒童體檢報告、監護人和受助兒童身份證明材料等→上報市殘康辦審批→辦理入機構手續,包括登記、問詢、評估、建檔、籤訂康復協議
  • 大興殘疾兒童的福音—兒童康復部全面開診
    第一位小患兒住院大興區兒童康復部位於大興區榆垡鎮空港新苑,建築面積4291㎡,門診自今年6月份開診,是在兒童康復園的基礎上,為充分滿足轄區殘疾兒童康復的需求,由大興區婦幼保健院與區殘聯再度合作創建康復部作為大興區唯一一所公立的綜合兒童康復機構,集康復門診、康復病房、日間託養為一體,可為0-6歲發育遲緩兒童提供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的兒童康復服務,填補了大興區兒童康復的空白。
  • 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費救助費「提標擴面」
    本報訊(記者陳賀)近日,哈爾濱出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在省政府救助標準基礎上,對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費救助費用「提標擴面+生活補貼」。
  • 陝西: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做好兒童早期...
    康復治療師在應用四分之一圓對殘疾兒童進行感覺統合訓練。陝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規定,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含6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很多像陳思羽這樣的家庭,通過申請康復救助,免去了高額的人工耳蝸產品、手術及術後調機等費用,後續還有每人每月2000元的康復訓練補助,基本能夠滿足康復需求,大大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 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
    原標題: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9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行解讀。記者從會上獲悉,《通知》共分4部分20條措施,分別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具體內容、保障措施、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 杭州市殘疾兒童康復補貼政策有較大變化
    因為補貼時間是從拿到醫療診斷書後開始計算的,有的家長很早就送孩子在康復機構裡訓練,但到了年底諮詢後才發現需要診斷書,這時才去開,那麼這一年的補貼就拿不到了。  去年全市享受殘疾兒童康復補貼的有600餘人,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孤獨症兒童,接近200人,其次是聽力障礙和腦癱兒各有100多人。
  • 廣東籍6歲以下自閉症兒童可申請免費康復訓練
    南方網訊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愛日,據廣東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0-6歲的廣東省戶籍殘疾兒童可以在公立機構接受免費康復訓練。自閉症,又稱孤獨症,主要特徵為社交能力缺失、興趣狹窄和行為模式刻板重複。
  • 合肥1720名殘疾兒童可獲免費康復訓練 每人還可獲1.8萬補助
    合肥市殘聯康復處李鳴告訴記者,這1.8萬元中,1.3萬元是直接給定點康復訓練機構,用於給孩子進行康復訓練以及輔具製作等,剩下的0.5萬元是生活補助,需要家長到市殘聯來領取。在合肥市殘疾兒童康復訓練部,記者看到,來這裡康復訓練的孩子有40多名,雖然不幸身患腦癱,但幸運的是,通過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大大緩解了他們的經濟壓力。
  • 廣西:"十二五"期間千名腦癱兒童獲康復訓練補助
    其中在貧困腦癱兒童康復救助項目中,廣西將在「十二五」期間救助1030名腦癱兒童,每名救助對象將獲得每年人均1.32萬元的康復訓練和矯形器裝配補助。    從今年起,自治區將和中央財政共同安排資金,實施一系列涵蓋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殘疾和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在內的康復扶貧項目,讓更多貧困殘疾人康復脫貧。其中,對貧困腦癱兒童進行積極康復救助項目最引人注目。
  • 正寧縣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
    同等條件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可優先享受救助政策。三、救助內容與標準(一)救助內容康復救助包括手術、康復指導、醫療康復、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康復救助服務。
  • 康復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市殘聯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側記
    2018年,小欣怡進入市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定點機構英山縣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並向英山縣殘聯申請項目補助。經過2年的康復,小欣怡已逐步好轉,能進入普通幼兒園上學了。為最小程度降低疫情對殘疾兒童康復工作的影響,今年以來,市殘聯圍繞2020年如期實現殘疾人脫貧目標,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取得較好成效。
  • 哈爾濱建立0-10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
    新華社哈爾濱4月13日電(記者楊思琪)為建立較為完善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社會保障體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日前出臺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意見,明確0-10歲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救助補助標準,幫助殘疾兒童享有康復服務,提高殘疾兒童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