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位農民獲評正高職稱 正高級農藝師婁建英:職稱再高還是要把...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最近,浙江省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有4位身份很不尋常。因為他們的職業都是農民,是浙江省首批正高職稱的農民。

這四位分別是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他們分別在蔬菜、畜牧、種子、茶葉種植領域深耕多年,也被稱作「新型職業農民」。

所謂「新型職業農民」指的是運用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種植理念、自主選擇農業種植為職業的群體。從2012年首次提出「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至今,我國已有超過1500萬「新型職業農民」。

不過儘管如此,正高職稱的農民還是讓大家感覺很新鮮。那麼,他們是怎麼評上正高職稱的?什麼標準讓農民也能評上正高呢?總臺央廣記者採訪到了這四位正高職稱農民中的一位——婁建英。

婁建英評上了正高級農藝師,距離她2009年評上副高級職稱——高級農藝師已經超過10年。有科研成果、技術專家稱號,發表過多篇論文,婁建英覺得,評職稱是種激勵。婁建英說:「我也是從初級、中級、高級,一步一步來的。我覺得是一種激勵,也是對我的一種肯定。」

在浙江省,對農業主體放開正高級職稱評選,今年是頭一次,這種嘗試在全國也有示範意義。浙江省農業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介紹:「行政事業單位和科研單位有崗位數空出來,才可以推出來的,企業主體沒有崗位限制,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推出來。然後,市縣農業部門需要審核,是因為我們專家不能現場去審,而市縣農業部門對他們的情況比較清楚,先初審一下,再推到省裡面,省裡面組成一個高評委,不管是職業農民,還是推廣院所,還是科研院所的,對所有參加評審的對象一起評。」

婁建英是通過自己所在的企業——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參評的。她已經做了30年的蔬菜種子培育工作。培育一粒優質的種子,既枯燥又辛苦,往往四五百份雜交組合中,能篩選出一兩份有前景的,就已經很不錯。婁建英說:「我們幾百份的材料,相互之間雜交、組胚,配出來的組合有四五百份,我們再去田間鑑定、篩選,選擇出五六個比較好的雜交組合,再到不同的生態區域實驗室中在不同的季節進行試種,最終能夠發現一兩個比較有前景的材料、雜交組合,也算是非常榮幸的。」

1989年高中畢業後,她進入了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一直從事蔬菜良種選育及推廣工作。婁建英說:「大白菜、花椰菜、甘藍、西蘭花之類的。我們育種的周期比較長,像甘藍,一年只有一個生育期,想把一個材料的性狀穩定了,也要好多年。所以對於種子選育來說,這個時間是很漫長的,也很辛苦,最重要的是你要堅持下來,不是說一兩年就能發現什麼東西,要長期去積累。」

我國農業技術人員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從1986年開始的,後來,我國發布了《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定與晉升暫行規定》,農業技術職務名稱為:高級農藝師、農藝師、助理農藝師、農業技術員。其中,高級農藝師相當於副高級職稱。1992年起,我國在農業系列職稱增設了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相當於高級職稱。不過,吳新民說,以往高級職稱主要面向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對農業主體跟職業農民是不放開的。」

少有農民評職稱,也有主觀原因,以往「農民」是一種身份的指稱而非「職業」。儘管婁建英所在的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不是科研導向的農業公司,但已經獲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不過,大家評職稱的動力並不強。她說:「企業很少有人會注重提高自己的職稱,因為企業可能在福利方面,對個人的收入(不掛鈎),(大家)對職稱好像沒有很直接的想法。」

原本婁建英以為,自己的職稱評定已經止步於高級農藝師,沒想到,2019年,國家出臺《關於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在保留原先唯一的高級職稱序列——研究員的基礎上,增設正高級農藝師、正高級畜牧師、正高級獸醫師,拓展各類農業技術人員成長成才空間;同時,評審的權限下放到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吳新民說,浙江省進一步深化改革,將正高的評審資格也向包括「職業農民」在內的農業主體開放了,並且重實踐,輕學歷、論文。「與對職業農民要副高5年以上這樣的要求是一樣的,但是在具體標準的把握上,最主要考慮的是職業農民。第一是自己做一些科研創新,或者申請國家專利,成績比較突出的;第二是做的農業品種或者農業的作物,在全省帶動能力比較強;第三其所在的企業比較有影響力,在行業中比較有帶動力的,還是比較科學的評分細則。」

打破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係等制約,將所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納入到了評審範圍,也就是說,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還有「新型職業農民」,都可以參加農業系列職稱的評審。這項工作目前已在我國很多省市展開,比如山東淄博在一周前公布了初級、中級農民職稱的擬通過名單,115人中有一大半來自家庭農場及合作社。吳新民認為,這對於吸引農業人才、培育現代化農業有現實意義。「對職業農民放開了之後,大家會覺得農民這個職業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讓現在從事農業的農民、職業農民看到,這樣他們會有更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搞科技創新、搞學習,提升職業農民的科技水平,推動農業技術發展。其次,可以吸引科研院校的人才,讓他們知道從事農業也可以獲得科研院校、醫院這種職稱,這對於青年進鄉村、專家技術回鄉村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如今,通過了正高級職稱評選的婁建英每天還是在田間地頭忙碌,一顆顆小小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就像她自己三十年來向上邁的每一步。婁建英說,無論獲得多少榮譽、成果,她都喜歡「農民」這個稱呼和職業:「農民其實也是最樸實的一種稱法,職稱再高,最終還是要接觸農民,還是要把成果推廣出去。」

相關焦點

  • 農民也可以評正高了!全國是怎麼評的,一起來看
    該《通知》表示,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農民助理農藝師、農民農藝師、農民高級農藝師、農民正高級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職稱是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標誌,不與崗位和聘用等硬性掛鈎。
  • 41歲普通老師是如何逆襲評上正高職稱的?你41歲時是什麼職稱?
    二、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成長成為正高級講師。大家一定好奇,這樣一個各項條件都不突出的老師是如何超過其他畢業於名校老師和老前輩而率先評上正高職稱的呢?1、率先轉型成雙師型教師。直到2010年,他所帶的學生一舉奪得湖南省數控車高級組第一名,並代表湖南省參加全國數控大賽,獲得全國第十名的優異成績。之後,又有多位弟子獲得全省數控競賽一二等獎,更為重要的是,他奠定了學院數控專業在全省的優勢地位,之後即使他不帶學生,他的徒弟也能帶出全省第一的學生,他的徒弟參加全省技能競賽能獲一等獎,成為技術能手。
  • 「田教授」牛年得「金牛」 溫州首位「正高農民」這樣煉成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豔瓊 葉小西 攝製 劉琨 共享聯盟甌海站 莊苗苗 許文星本期嘉賓:婁建英甌海工匠大師、溫州市神鹿種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2020年,浙江省對農業主體放開正高級職稱評選,其成為浙江省首批正高職稱農民一元復始,金牛聚福。
  • 職稱級別正高與副高的區別有哪些?
    職稱正高與副高的區別:正高和副高指職稱的級別,各級別又有不同的種類,如高校教師系列正高是教授,副高是副教授,工程系列正高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或成績優異高級工程師,副高就是高級工程師了。"副高」職稱主要包括:高級工程師、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高級統計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副審編、高級講師、高級農藝師、副研究館員、主任記者、二級律師及公證員等。"正高」職稱主要包括:教授級高工、研究員、主任醫師、教授、研究館員、編審、高級記者、高級編輯、一級律師及公證員等。
  • 人社部發文增設11個「正高級職稱」 會計師、講師都可評「正高」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人社部今日(11月8日)消息,該部日前下發通知,增設了11個職稱系列的「正高級職稱」,明確升正高需在副高級崗位上從事相關工作5年及以上;並明確,通知實施前自行試點評審的正高級職稱,要按照通知要求通過一定程序進行確認。
  • 江蘇首批鄉土人才晉升高級職稱,宿遷多人上榜!
    近日, 江蘇227位鄉土人才近日正式獲評高級、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職稱。這些晉升至「教授級」的鄉土人才中,有繡娘、鎖匠,有種田高手、飼料大王,也有海歸博士和職業農民。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公示名單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公示名單此次建設工程類有11人申報正高職稱,經現場專家評審後,第一輪就淘汰了10人,通過率9.1%。第二輪評審中,經過專家討論、投票,最終認定最後一位也沒有達到正高職稱標準。
  • 41歲評上正高職稱,收入會增長多少呢?能超過50歲的副高教師嗎?
    那麼評上正高級教師後,他的各項工資有哪些變化呢?(為計算方便,以其評上高級職稱的2018年為準)一、崗位工資從七級提升到四級。由於此老師在2000年大學畢業,2010年就評上了副高級教師,2018年評為正高級教師。
  • 福州12名教師獲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
    臺海網9月12日訊 9月1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同意確認黃如炎等12位同志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的通知》,黃如炎等12位教師獲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任職確認時間為2020年6月14日。黃如炎等12位中小學(幼兒園)正高級教師名單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 黃如炎
  • 正高職稱相當於「教授」,有一技之長且深耕,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正高級職稱前段時間公布了,當地小縣鄉村任教的劉老師獲得如此高檔的殊榮,大家驚奇無比加羨慕。正高級職稱是中小學的「教授」稱呼,也是中小學教育最高也是最後的一站職稱評審。無限的光榮,無比的自豪,成就了一生的教育。
  • 大連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
    今後大連市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評定標準不片面強調論文、學歷;師德有問題「一票否決」;中小學教師職務實現「評聘合一」……這是記者從5月31日大連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召開的全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會議發布了《大連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等系列文件,方案在7月底前完成過渡,7月至11月組織評聘。
  • 已經評上副高職稱的老師,要不要再接再厲,爭取評上正高級職稱?
    一個朋友問我:「已經評上副高職稱的老師,要不要再接再厲,爭取評上正高級職稱?」對於大部分中小學教師來說,職稱評聘的「天花板」一般情況下是副高級職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級教師」(或者叫「中學高級教師」)。
  • 繡娘、鎖匠、種田高手……江蘇首批227位鄉土人才晉升高級職稱
    記者8月23日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經專家評審, 江蘇227位鄉土人才近日正式獲評高級、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職稱。
  • 博物館有了「教授級」講解員 75人獲評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專業高級職稱
    北京自然博物館講解員高源在北京市首次增設科學傳播專業職稱時獲評副高級職稱,他感慨,這是給科普講解行業「雪中送炭」。24日,北京市科學傳播人才隊伍建設與科普事業創新發展報告會暨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專業高級職稱證書頒發儀式在北京科學中心召開,75人獲首批科學傳播專業高級職稱。
  • 福州12名教師獲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
    9月1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同意確認黃如炎等12位同志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的通知》,黃如炎等12位教師獲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任職確認時間為2020年6月14日。黃如炎等12位中小學(幼兒園)正高級教師名單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 黃如炎
  • 河南職稱評定出新規,中職教師今後也能評「正高」
    自主評審結果不再審批,改為事後備案管理中職學校教師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分文化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職稱類別。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職稱初級只設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講師、講師、高級講師、正高級講師;實習指導教師職稱初級分設員級和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三級實習指導教師、二級實習指導教師、一級實習指導教師、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正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 大學老師從副高到正高職稱有多難?
    1、為什麼要晉升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資源越多大學教師的工資就是和職稱掛鈎的,正高職稱比副高要高出1000多元。在申請科研項目上也有優勢,同一個項目,教授肯定會比副教授的優勢更大。正因為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每年的職稱晉升才會擠破頭,競爭也越來越大。
  • 湖南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
    我省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制度改革具體實施方案有望近期出臺 三湘都市報7月22日訊 今日,記者從長沙市職改辦獲悉,今年長沙市將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增設正高職稱;同時開展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 廈門13位名師獲評正高職稱 「教授級」教師名單
    廈門市中小學幼兒園新增13名教授級別的正高級教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確認了最新一批正高級教師職稱教師名單,全省88名。正高級就是俗稱的「教授級」教師。2012年,福建省在廈門等三個地市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設置為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並首次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職稱,使得中小學教師首次擁有和教授、研究員一樣的職業發展空間,破除了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 職稱「雙軌道」 讓基層護士晉升正高
    (受訪者供圖)&nbsp&nbsp&nbsp&nbsp大專學歷,正高級職稱,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個夢想。這個夢想,照進了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吳寧霞的現實。截至今年5月,她已經取得四川省基層衛生正高級職稱三年有餘了。&nbsp&nbsp&nbsp&nbsp「沒有新政策,這個事情基本就不要想了。」
  • 中小學教師評上正高級職稱的機率是多少呢?
    一個學校的教師已評上副高級教師的,再往上評正高級,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