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15年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從75億元增加到136億元、增長24%,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16.35%降為零……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祿勸縣委將全面開啟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現代祿勸新徵程。」12月18日下午,市政協副主席、中共祿勸縣委書記焦林參加訪談,針對祿勸縣如何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及「十四五」時期全縣的發展規划進行介紹。
「十三五」時期,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祿勸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明確的工作任務,在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脫貧攻堅方面,為「昆明成就」書寫了「祿勸篇章」。
五年來,祿勸縣加強黨的建設、推進作風轉變,狠抓基層黨建,提升了各級黨組織的全面領導能力;創新「7356」的精準脫貧「祿勸模式」,投入扶貧資金104.69億元,實施「十大工程」,發展了一批扶貧產業,形成了一批脫貧經驗,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16.35%降為零,榮獲省級「扶貧先進集體」等榮譽,兌現了脫貧摘帽的莊嚴承諾。同時,祿勸縣聚力轉型升級、推動產業發展,發展園區經濟、民營經濟,成功申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與2015年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從75億元增加到136億元、增長24%,實現了綜合實力的穩步增強;強化基礎支撐、統籌城鄉發展,自然村進村道路硬化率達到89.8%,自然村公路通達率達到100%,道路生命防護工程增長了88.16%,行政村客車通達率達到100%;實施民族聚居村整村提升83個,完成農村住房改造74843戶;農村飲水安全全面達標,城鎮化率達到29.48%,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通過覆審驗收,夯實了城鄉發展的基礎支撐;注重環境保護,狠抓生態治理,森林覆蓋率達61.62%,雲龍水庫水質長期保持在Ⅱ類以上,縣域內非煤礦山全部關停,成功創建雲南省生態文明縣,國家級生態鄉鎮和市級生態村實現全覆蓋,踐行了生態立縣的導向理念;致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民生投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83.1%,民族宗教工作榮獲全國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成功創建,取得了同步小康的歷史成就。
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祿勸縣委將全面開啟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現代祿勸新徵程。
通過打造鄉村振興示範縣,突出產業、生態、文化、組織和人才,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建設生態涵養示範區,強化生態保護,嚴控生態紅線,推行綠色革命,持續提升雲龍水庫水質,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安全屏障,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聚焦紅色資源、民族文化、特色農業、生態資源、自然風光,念響「山」字經、做好「綠」文章、打造「祿」品牌,深入實施旅遊強縣戰略,持續提高特色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基本實現綠色經濟體系現代化,建立綠色經濟發展體系,全面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逐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新高地。基本實現社會公共服務現代化,突出區域特色,統籌城鄉發展,強化公共服務,推動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城鄉環境和諧宜居,實現公共服務數量、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保障營商環境、生活質量、群眾健康指標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基本實現民族地區治理現代化,持續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推動民主法治、民族自治、平安祿勸、宗教和順達到更高水平,不斷增強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此外,圍繞「十四五」新發展目標,祿勸還將實施「八個行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完善臨貧預警、驟貧處置、防貧保穩工作機制,持續落實村施工圖、鄉路線圖、縣項目庫建設,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動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實施產業升級行動,瞄準產業現代化發展方向,緊跟大數據、大健康、大文創步伐,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開展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清潔能源、文旅休閒、科技金融、商貿物流、精深加工為主的綠色產業,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實施基礎提升行動,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全力打造「美麗公路環線」,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協調推進祿會高速建設,積極爭取烏東德港落地,協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施環境保護行動,立足「生態涵養示範區」發展定位,突出生態屏障和生態服務功能,科學謀劃祿勸「城市功能區、生態保護區、農旅融合區」的發展方向、空間布局,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生態縱深發展。
實施改革創新行動,持續加大改革力度,穩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動創新創造,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洽談項目落地,持續辦好「西南堅果博覽會」,推動內生動力全面激發。實施惠民利民行動,大力推進富民惠民工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提升培訓就業質量,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保護傳承優秀鄉土文化,推動民生保障便捷高效。實施共建共享行動,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縣,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加強和創新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打好重大風險防控攻堅戰,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社會建設和諧有序。實施黨建引領行動,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精心組織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以及縣鄉黨組織換屆工作,提前謀劃2022年人大、政府、政協換屆工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
【來源:雲南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