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勸縣: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 打造「祿」品牌

2020-12-23 瀟湘晨報

「與2015年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從75億元增加到136億元、增長24%,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16.35%降為零……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祿勸縣委將全面開啟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現代祿勸新徵程。」12月18日下午,市政協副主席、中共祿勸縣委書記焦林參加訪談,針對祿勸縣如何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及「十四五」時期全縣的發展規划進行介紹。

「十三五」時期,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祿勸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明確的工作任務,在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脫貧攻堅方面,為「昆明成就」書寫了「祿勸篇章」。

五年來,祿勸縣加強黨的建設、推進作風轉變,狠抓基層黨建,提升了各級黨組織的全面領導能力;創新「7356」的精準脫貧「祿勸模式」,投入扶貧資金104.69億元,實施「十大工程」,發展了一批扶貧產業,形成了一批脫貧經驗,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16.35%降為零,榮獲省級「扶貧先進集體」等榮譽,兌現了脫貧摘帽的莊嚴承諾。同時,祿勸縣聚力轉型升級、推動產業發展,發展園區經濟、民營經濟,成功申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與2015年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從75億元增加到136億元、增長24%,實現了綜合實力的穩步增強;強化基礎支撐、統籌城鄉發展,自然村進村道路硬化率達到89.8%,自然村公路通達率達到100%,道路生命防護工程增長了88.16%,行政村客車通達率達到100%;實施民族聚居村整村提升83個,完成農村住房改造74843戶;農村飲水安全全面達標,城鎮化率達到29.48%,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通過覆審驗收,夯實了城鄉發展的基礎支撐;注重環境保護,狠抓生態治理,森林覆蓋率達61.62%,雲龍水庫水質長期保持在Ⅱ類以上,縣域內非煤礦山全部關停,成功創建雲南省生態文明縣,國家級生態鄉鎮和市級生態村實現全覆蓋,踐行了生態立縣的導向理念;致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民生投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83.1%,民族宗教工作榮獲全國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成功創建,取得了同步小康的歷史成就。

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祿勸縣委將全面開啟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現代祿勸新徵程。

通過打造鄉村振興示範縣,突出產業、生態、文化、組織和人才,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建設生態涵養示範區,強化生態保護,嚴控生態紅線,推行綠色革命,持續提升雲龍水庫水質,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安全屏障,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聚焦紅色資源、民族文化、特色農業、生態資源、自然風光,念響「山」字經、做好「綠」文章、打造「祿」品牌,深入實施旅遊強縣戰略,持續提高特色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基本實現綠色經濟體系現代化,建立綠色經濟發展體系,全面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逐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新高地。基本實現社會公共服務現代化,突出區域特色,統籌城鄉發展,強化公共服務,推動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城鄉環境和諧宜居,實現公共服務數量、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保障營商環境、生活質量、群眾健康指標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基本實現民族地區治理現代化,持續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推動民主法治、民族自治、平安祿勸、宗教和順達到更高水平,不斷增強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此外,圍繞「十四五」新發展目標,祿勸還將實施「八個行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完善臨貧預警、驟貧處置、防貧保穩工作機制,持續落實村施工圖、鄉路線圖、縣項目庫建設,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動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實施產業升級行動,瞄準產業現代化發展方向,緊跟大數據、大健康、大文創步伐,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開展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清潔能源、文旅休閒、科技金融、商貿物流、精深加工為主的綠色產業,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實施基礎提升行動,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全力打造「美麗公路環線」,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協調推進祿會高速建設,積極爭取烏東德港落地,協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施環境保護行動,立足「生態涵養示範區」發展定位,突出生態屏障和生態服務功能,科學謀劃祿勸「城市功能區、生態保護區、農旅融合區」的發展方向、空間布局,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生態縱深發展。

實施改革創新行動,持續加大改革力度,穩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動創新創造,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洽談項目落地,持續辦好「西南堅果博覽會」,推動內生動力全面激發。實施惠民利民行動,大力推進富民惠民工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提升培訓就業質量,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保護傳承優秀鄉土文化,推動民生保障便捷高效。實施共建共享行動,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縣,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成果,加強和創新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打好重大風險防控攻堅戰,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社會建設和諧有序。實施黨建引領行動,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精心組織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以及縣鄉黨組織換屆工作,提前謀劃2022年人大、政府、政協換屆工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

【來源:雲南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新化:「農旅結合」打造品牌
    5月13日,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文紅,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陸林,副縣長徐靜飛、副縣級幹部、縣發改局局長方東升到科頭鄉汝溪村調研農旅產業,了解項目推進、產業發展等情況。在汝溪村產業園區,王文紅一行實地察看了麗雲山莊的桑葚、無花果等種植基地,了解產業近期的發展情況及下一步規劃安排;在古樹山莊,桑葚、土雞蛋、特色烤雞等產品都擺在桌上進行展示,各產業負責人對企業文化、產業特色及產品向王文紅一行進行簡單介紹,並邀請他們品嘗。
  • 餘姚市「精特優」三維度打造農旅結合精品線
    近年來,餘姚市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農促旅」「以旅興農」導向,從「精特優」三個維度入手,積極推進特色農業農旅結合精品線建設,在推動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寧波打造「綠色都市農業強市」貢獻了餘姚力量。
  • 金科琥珀高山生態茶園打造農旅融合示範項目
    金科琥珀高山生態茶園扶貧項目的建設,與原本的生態環境相互融合農旅融合打造全國扶貧示範村項目旨在打造集旅遊、休閒、度假、生態農業一體化融合的現代化觀光農場,實現農業、園林、旅遊、教育、零售、電商、物流等產業一體化融合,探索創新高山茶旅文化體驗,全面打造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村,最終推動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
  • 上虞打造「覺農·翠茗」茶葉公用品牌
    吳瀟穎/文近年來,紹興市上虞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積極擴大上虞茶葉產業和文化優勢,打造「覺農·翠茗」區域茶葉公用品牌,努力推動上虞茶產業復興。截至目前,全區共有茶葉生產加工企業55家,茶葉年產量2500噸,年產值1.4億元,年出口加工量達到4.5萬噸,貿易額超6億元。作為主打產品的當地特色茶種翠茗茶,被我國茶葉專家沈培和先生譽為國內第三代大眾型名茶。
  • 文旅融合,璧山將這樣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作為璧山區重大文旅項目,區圖書館新館的建設給讀者提供了更舒適、更儒雅的文化閱讀空間。除此之外,璧山博物館、美術館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正在規劃中的都市田園生態公園也是璧山區推進文旅融合、打造康養旅遊旅居目的地的重要項目之一。
  • 「農旅融合」摸魚、釣蝦、住民宿……雁江這處農旅融合示範點國慶...
    還不用出遠門「高洞村正在打造的農旅融合示範點,集休閒遊樂、主題公園、運動康養等為一體。」資陽市蜀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產業部部長秦磊告訴記者,示範點已完成柑橘博覽園、高洞食堂、核心區數字管理平臺、72戶民房風貌改造等項目建設,預計國慶節將開園迎客。
  • 永和鎮打造省級特色農業強鎮推動農旅...
    黃浦嶺生態農莊建設始於2009年,經過10餘年的打造,目前已發展成為集櫻桃、楊梅、白枇杷、日本甜柿、獼猴桃、水蜜桃、桔子等10餘品種、面積700餘畝的水果採摘基地,採摘時間從4月中旬一直持續到12月底,可謂月月有鮮果。
  • 沐川:建農旅融合產業園 創生態康養旅居地
    近年來,沐川縣積極融入樂山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建設,堅持園區變景區建設理念,依託現代農業園區,加快農旅融合,著力打造農旅融合觀光園、體驗園,加快建設中國西南生態康養旅居地。據悉,總投資1.22億元的沐川縣沐溪河流域富硒茶現代農旅融合產業園項目,核心示範區佔地3萬畝,建設內容包括茶葉基地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建設和產品加工,項目於今年3月開工,分兩期建設,預計2021年底建成。「土地整理、地力培肥、水渠、水溝、提灌站、產業路等工程已基本完成。」項目施工方負責人許高明告訴筆者,目前,一期工程中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接近尾聲。
  • 聖燈山鎮堅持「三旅融合」打造康養農旅小鎮
    一是以農強旅,農旅融合。利用閒置農房打造大佛寺農場、花竹澗等特色民宿及星級農家樂39家,流轉土地800餘畝建成茶葉、獼猴桃、藍莓採摘園。二是豐富業態,體旅融合。依託15公裡崖線及峽谷、5000畝茶海、2000萬方水體等自然景觀資源,培育以聖燈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森林康養基地,快速推進聖燈山康養農旅小鎮項目,動工建設藍城「聖燈山郡」項目。三是挖掘特色,文旅融合。舉辦「醉美聖燈山、楓彩五洲園」春季紅楓開園慶典等活動8次,打造「聖燈山」避暑休閒養生、茶山風情等文化旅遊項目,讓文化資源要素轉化為旅遊產品。
  • 昆明14個縣(市)區將重新定位!
    (2)依託轄區眾多國家和省、市級科研機構,大力開展生命科學、生物科技等領域科研攻關,加快茨壩生物科技小鎮建設,打造昆明生命科技創新區。發展方向與重點:(1)緊扣昆明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品牌,高品質建設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依託鬥南花市品牌效應和市場優勢,壯大花卉產業、打響花卉品牌,全力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展示窗口、中國一流特色花卉小鎮。
  • 地道學院|地道君教你如何打造農旅項目IP?
    讓消費者一看到某樣東西就想起你的項目,並區別於其他項目,這就是項目IP打造最大的成功。那麼,我們的農旅項目又應如何打造IP呢?地道君告訴你!一、思:如何提煉項目IP?二是要根據農業企業發展需求來打造,產業發展離不開企業運作,IP的打造離不開產業發展,根據企業的一定需求來發展打造IP,能夠促進產業與IP的共同發展。
  • 特色品牌助力 自貢大安文旅產業升級
    以「節」為媒,大安區將天府旅遊名縣考評細則作為推進工作的路線圖、作戰圖,涵蓋綜合效益、品牌塑造、服務環境等8大類指標,對照梳理並印發重點任務分解表,落地落實。 1月20日,大安區首屆團結蘿蔔農旅文化節開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團結鎮拔蘿蔔,打造出特色農旅品牌。今年,該區還將舉辦第二屆牛佛龍舟美食節、千車萬人樂遊大安等文旅活動。
  • 曲靖市旅發委副主任李雪天到會澤縣待補鎮調研農旅融合發展
    10月17日,雲南省曲靖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李雪天帶隊到會澤縣待補鎮,調研農旅融合發展,待補鎮鎮長嚴琪飛陪同調研。李雪天一行在待補鎮政府召開了調研座談會,待補鎮鎮長嚴琪飛就待補鎮農旅融合工作作匯報,詳細介紹了全鎮旅遊資源、農特產品、區位優勢及農旅融合發展情況。
  • 品牌強農 中國農業特色品牌穩發展
    原標題:品牌強農,中國農業特色品牌穩發展   「農產品
  • 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升級版」——武鳴區積極推進創建現代特色農業...
    火龍果「點燈睡覺」成「網紅」,「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聞名遐邇,農旅融合漸入佳境,伊嶺溪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獲評自治區五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2017年,南寧市武鳴區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的成績單很亮眼。
  • ...閒置資源打造特色民宿 走出農旅融合新路子 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目前,已實施危舊房改造20餘家,蹚出了一條農旅融合新路子,延伸了鄉村旅遊產業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舊房改造,還原鄉村生活場景9月2日,記者在青坪村6組村民趙正菊家看到,樓上的幾間房屋通過整修,窗子和陽臺變得十分美觀,青瓦砌成的花窗造型別致,大廳的拱門鑲嵌花雕木,既古樸又耐看。
  • 沙坪垻區:中小學「一校一品」創新黨建特色品牌
    新時代「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現場 沙坪垻區教委供圖 華龍網發此次會議圍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格局,對黨組織書記發揮好「帶頭人」作用,為著力推進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全力建設全國高質量教育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
  • 「十四五」北京朝陽全力建設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
    ,努力將朝陽區建設成為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努力建設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創意之城」。積極爭取文化領域開放政策試點,深化國際文化貿易,建設國際文化貿易中心區;加強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全國老舊廠房協同發展聯盟、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建設,大力推進文化與商務、旅遊、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相關產業附加值。
  • 四川廣安:打造農旅融合「巴上草原」 建設風情「世界羊仔小鎮」
    據悉,萬頭湖羊種養基地(巴上草原)位於石筍鎮龍巖村,基地佔地211畝,其中82畝核心區域為萬頭湖羊養殖場,120畝用於旅遊開發,主要建設湖羊交易集散地、科普展覽館以及「羊」文化系列遊樂項目,打造美麗牧場、湖羊繁育、養殖培訓、農旅融合和「羊」文化五大特色,構建集養殖、生態、休閒、科普、娛樂、美食於一體的具有西部風情的「世界羊仔小鎮」。
  • 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市委、市政府以大決心、大格局、大手筆引入兩大科學裝置,深層次目標在於重塑城市創新生態、提升中山創新能力、打造中山「科技中心」。南區牢記市委、市政府的囑託,堅持謀定後動、動則必成,圍繞中山科技創新園,謀劃打造8平方公裡的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爭取對標東莞松山湖,把南區打造成中山自己的科學城。這不僅是中山重振虎威、實現高質量崛起的南區擔當,更是實現從工業之區到科技新城蛻變的南區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