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李蘭娟院士獲獎300萬,全捐!為了他們……

2020-12-13 浙江大學

今天上午,浙江省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李蘭娟院士(個人)獲得大會首次頒發的科技大獎

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臻 攝)

科技大獎是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授予浙江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個人、團隊,每年授予數量不超過2項。科技大獎每個獎金達300萬元。

得知科技大獎獎金有300萬元,李蘭娟院士表示,要把全部獎金捐出來用於人才培養促進科技發展,計劃把獎金的1/3獎勵團隊,2/3捐給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樹蘭人才基金,獎勵和培養人才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給李蘭娟院士頒獎。(小芸 供圖)

獲獎者介紹:

李蘭娟院士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首創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獨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成功阻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推動我國在新突發傳染病防治領域成為國際領跑者。疫情期間,李院士不顧年逾古稀,仍帶隊前往武漢,堅守抗疫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了「浙江力量」。

浙江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浙江省科技獎改革導向鮮明,原先的「推薦制」改革為「提名制」,並大幅提升獎勵標準、重獎科技人才

今日編輯:芷凌

責任編輯:李靈

相關焦點

  • 表彰大會上,鍾南山被授予「最高榮譽」,為何李蘭娟院士卻沒有?
    特別是鍾南山院士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了的冷靜,抗擊疫情表彰大會於9月8日上午隆重召開,但這個獎項也讓很多人想起了一個人,也是這場疫情的最前線的李蘭娟院士,為什麼她沒有獲獎? 其實,李蘭娟和鍾南山在工作上性質是一致的,但雙方性質重疊後,鍾南山院士給人的感覺稍微好一點,雙方在工作上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疫情防控方便的話,鍾南山院士比李蘭娟院士貢獻更大。
  • 李蘭娟: 從赤腳醫生到院士
    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苗)李蘭娟的日程安排精確到了分鐘,坐診、科研、行政、講座、接待來訪……71歲的年紀,在這位中國傳染病界的領軍人身上似乎看不出痕跡
  • 走在985前沿的浙大醫學院,位居醫學院前10,還培養出李蘭娟院士
    其實川大的王牌專業分數線和本身院校之間的投檔線差距也是當下我國眾多高校的一個真實寫真,而從如今很多高校的發展情況來看,綜合性院校中帶有醫學院的話往往排名會比較靠前,而若是985院校中的醫學院實力就更加強勁了,比如下面要介紹的浙大醫學院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 浙一李蘭娟院士團隊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李蘭娟院士頒獎,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親切握手並表示問候。  這個項目經過100多位科研人員14年的研究,在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的帶領下,創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統和人工肝聯合肝移植治療重症肝病的新方法,破解了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這一國際醫學難題,成功救治了數以萬計的重症肝病患者,創造了醫學奇蹟。
  • 73歲的李蘭娟,院士出身,70年代的她從這所學校畢業
    對於工程院院士,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袁隆平。在2020年開端最新企業國民關注的事情就是肺炎疫情,幾乎全國人每天都在關注疫情的實時動態。在抗疫情的過程當中,也發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武漢是疫情最嚴重的地方,為了能使武漢快一點渡過難關,八方馳援武漢,共渡難關。在這次疫情當中給人民吃了定心丸的是兩位老人,這兩位老人也特別受人關注。
  • 李蘭娟院士醫療隊今日撤離武漢!疫情前的她,原來經歷了這麼多……
    那麼,關於李蘭娟院士背後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 李蘭娟院士,不就是現實版的大長今嗎? 這個說話慢條斯理、普通話不是很標準的老院士,雖然頭銜無數,科研成果無數,獲獎無數,但她最重要的身份是傳染病學專家。她主編了《中國微生態學雜誌》、《感染病雜誌》等11部專著,其中最矚目的是她開創的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應用,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腸道微生態變化規律,闡明腸道微生態變化與重型肝炎發生、發展的關係。
  • 抗疫英雄無數,鍾南山等4人獲殊榮,為什麼沒有李蘭娟?原因何在
    那次評選,在13名提名院士中僅兩人脫穎而出。 有意思的是,當時網友們也在議論,名額太少了,為什麼沒有鍾南山院士?就像現在一樣,大家也疑惑為什麼沒有李蘭娟。 2020年7月,為表彰李蘭娟的卓越貢獻,浙江省首次將「科技大獎」頒給李蘭娟個人和團隊獎金300萬。
  • 金華一中開學典禮請來李蘭娟院士!視頻寄語振奮人心
    這位神秘嘉賓就是和鍾南山攜手戰疫的院士面孔、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傳染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勤奮、嚴謹、樸實、進取,李蘭娟院士非常巧妙地把金華一中的校訓,融合在講話中,非常感謝她的用心和鼓勵。」方家鴻表示,全校師生都深受鼓舞。和李蘭娟一起,以視頻為一中學子加油鼓勁的,還有金華一中2001屆校友,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伊成器。方家鴻鼓勵金華一中學子以李蘭娟、伊成器等楷模為榜樣,「與熱愛同行,為使命擔當」。
  • 李蘭娟院士提醒我們,不要低估中文的力量
    但是很幸運的一點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鍾南山、李蘭娟等醫療界的「扛把子」走進了我們的視界裡。這些高齡院士一直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為我們的健康和安全保駕護航。對於今年的抗議戰鬥,他們的付出和貢獻是根本數不清的。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夠在世界飛速感染的大環境當中,一步一步攻克病毒,全面控制疫情的發展。
  • 73歲李蘭娟院士再戰前線!童年家貧差點輟學,曾是紹興赤腳醫生
    自幼在農村長大的李蘭娟深知鄉親們看病難的問題,萌發了為他們解除病痛的想法。李蘭娟拿出僅有的生活費購買一些針灸方面的書籍,到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技術,把人體經絡背得滾瓜爛熟。出於對醫學的摯愛和為了能學習到更多的醫學知識,李蘭娟毅然選擇了「赤腳醫生」。山村的赤腳醫生並不好當,資金有限,設備簡陋。為了節省開支,李蘭娟自己跑到山上採草藥,半年多時間裡,李蘭娟認識了幾十種藥材,哪些可以治療傷寒,哪些可以用來消腫,哪些可以用來敷跌傷,都記得清清楚楚。
  • 李蘭娟院士回家啦!我省1010人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歸來!
    李蘭娟院士回家啦!我省1010人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歸來!李蘭娟院士團隊由10人組成,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2月2日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降低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死率。該團隊關於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救治經驗和研究成果,已經寫入了國家診療方案。
  • 李蘭娟院士再赴武漢:國士出徵,不念歸期
    她的背影2月1日晚上9點,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領銜,浙大一院副院長陳作兵等十位專家組成的浙江高級別專家組,從杭州東站出發,坐上Z257次火車,奔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指導工作。
  • 李蘭娟院士給同學們寫了一封信
    2020年伊始,每個中國人都被捲入了一場特殊的戰役中,在這場舉國上下同仇敵愾的戰鬥中,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軍人、工人、農民……每個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在這些人中,高級別專家組成員,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逆風而行的身影,更是讓我們感動。
  • 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李蘭娟院士威武!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 5架包機空中排成一字,接回李蘭娟院士及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淨今天(3月31日),浙江長龍航空5架包機飛赴武漢,接回李蘭娟院士及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共742人。據了解,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由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浙江援鄂第三批醫療隊杭州隊和寧波隊,浙江援鄂第四批醫療隊浙大一院隊、浙大二院隊和邵逸夫醫院隊,浙江援武漢防疫組,援荊門前方指揮部等組成。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由10人組成,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對於如今鍾南山的為醫、為人,鍾院士動情地說:「我想他們要是知道的話,應該覺得……沒白養我,應該是這樣。」
  • 李蘭娟院士周末的一天
    當天下午4時30分許,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福建省晉江市醫院12樓會議室,眾人隨之報以熱烈的掌聲,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研討會上,李蘭娟院士言辭懇切地說,全國多部門統一聯防聯控是及時大規模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同時,根據當地流行暴發情況,應用大數據進行可能傳染源的追蹤,在政府層面統一制定防控策略等。「與會各國代表對李院士的發言評價非常高,認為中國成功的抗疫經驗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等,對當前嚴峻的國際抗疫情勢非常有指導意義!」
  • 公交車上一份特殊的失物:寄給李蘭娟院士的23封信和7個快件 回到了...
    他打開手提袋後發現,裡面裝著滿滿的信件和快件,收件人均寫著李蘭娟院士,寄件人不僅來自杭州本地和省內寧波、溫嶺等城市,還來自上海、北京、揚州、馬鞍山、巢湖、瀋陽等城市,最遠的信件是從新疆阿克蘇寄來的。鄧師傅簡單清點了一下,發現一共有23封信和7個快件,有一些已經拆封。
  • 這位金華人主動請纓馳援武漢,擔任李蘭娟院士團隊治療組組長!
    大年三十主動請纓朱夢飛是樹蘭(杭州)醫院李氏人工肝中心副主任,李氏不是別人,正是中國感染病學唯一女院士李蘭娟。疫情暴發後,大年三十,朱夢飛在給李蘭娟發拜年簡訊時,主動請纓:「必要時,請派我到武漢馳援。」李蘭娟欣然應允:「好的!」
  • 不唯論文,李蘭娟院士獲「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高福無緣
    根據國家科學進步獎的評選規則,個人的獲獎人數每年不得超過兩人。因此,能夠獲得這項獎項,都能稱得上是國士。最近,2020年國家科學進步獎的候選人名單向社會進行了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