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的方式,不止多喝熱水,還可能為你奉送上,北緯18°的紅肉菠蘿蜜。」
近幾天,新仙C果的紅肉菠蘿蜜實在是太受歡迎了,店裡的哥哥姐姐們,每天剝菠蘿蜜都剝不過來了。
為什麼紅肉菠蘿蜜這麼火爆?除了它香甜可口,果肉肥厚,還與溫度驟降有關,陰雨連天裡,會員直呼:」多汁的水果看著就涼,更別說吃了」。
據小C了解,不少會員已經開始烤橘子、煮果茶,還有把蘋果、橙子、檸檬切片拿來煮紅酒的。
紅肉菠蘿蜜的出現,正好彌補了大家對甜而不膩,幹苞不流水的需求。對寒冷的冬天來說,吃起來不涼的菠蘿蜜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吃過這麼多菠蘿蜜,你真的了解它嗎?紅、黃肉菠蘿蜜怎麼區分以及如何剝?一篇文章教你成為菠蘿蜜達人,let's go~
#菠蘿蜜小百科
菠蘿蜜屬於桑科常綠喬木,株高可達20米,枝幹粗壯,也是為了承載它的體型碩大的果實。
它的花序是直接從樹幹上長出來的,雌雄同株,不同於常見的花,菠蘿蜜的雌花長這樣。
上面有一個個小柱頭,像一個小菠蘿蜜。完成授粉後,雌花就是會慢慢變大,最後長成幾十公斤的大水果。
紅肉菠蘿蜜,產於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其中以越南產的口感為佳。越南地處熱帶,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常以「金山銀海」來形容他們富饒的自然資源,新仙C果正是從這裡採購的菠蘿蜜。
我國紅肉菠蘿蜜則在廣東茂名、湛江、廣西北海、海南、雲南等地產量較多。
#菠蘿蜜全身寶
菠蘿蜜被稱為「熱帶水果皇后」,不僅果肉香甜味美,而且它渾身都是寶。菠蘿蜜肉吃完,果核也是可以吃的,洗乾淨放鍋裡煮,口感類似板慄,還可以拿來煲湯。
樹齡約300年的菠蘿蜜樹,木材堅硬,可制家具,也可作黃色染料;樹液和葉可作藥用,有消腫的功效。
#紅、黃肉菠蘿蜜如何區分?
市面上,常見的有紅肉菠蘿蜜和黃肉菠蘿蜜,紅肉菠蘿蜜果肉外部呈現微紅色,內部呈現橘紅色。
紅肉菠蘿蜜果香濃鬱,幹苞不流水,口感比較脆,甜度高達25度,而黃肉菠蘿蜜果肉呈金黃色,汁水較足,但甜度僅在17度左右。
#菠蘿蜜挑選小妙招
平常我們大都是買剝好的果肉,開蓋即食,比較方便。但如果想要買整個的話,菠蘿蜜就要好好挑選了。
遵循「一聞二按」原則,成熟的菠蘿蜜果香味濃鬱,果皮按上去軟軟的有彈性,就像人的皮膚一樣,而生的菠蘿蜜果皮則是硬邦邦的。
#剝菠蘿蜜的小技巧
相信一定有小夥伴被菠蘿蜜的黏液粘到懷疑人生的經歷,甚至洗潔精都洗不乾淨。那應該如何處理菠蘿蜜呢?
在剝菠蘿蜜之前,先用食用油將手和刀具都塗抹一遍。這樣黏液就不會粘到手了,如果還會沾到手,可以用吸滿油的紙或布擦拭。最後,撒一些鹽,用清水衝洗即可。
如果覺得事後清洗黏液麻煩,最好在剝菠蘿蜜之前,先戴上塑膠手套。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前兩天,有個小姐姐跟小C說,自己有點小感冒,特想吃菠蘿蜜,結果第二天就收到了男友的快遞,打開竟然是兩盒新鮮的菠蘿蜜。
她發了朋友圈,配文道:「愛你的方式,不止多喝熱水,還可能為你奉送上,北緯18°的紅肉菠蘿蜜。」
小C真是real羨慕,我缺菠蘿蜜嗎?我明明缺一個高大帥氣多金有才體貼入微的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