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2021-02-07 人民網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系統闡釋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時,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擺放在首位;在規劃部署今後的重大任務時,首要的是強調「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決定》的說明中明確指出,「決定稿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所有這些,都突出強調和彰顯了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突出強調和彰顯了這一制度在我國國家制度中的統領地位。為什麼要強調和彰顯這一制度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就在於,這合乎社會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更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黨的領導制度在確保我國國家治理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中起著根本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制度,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經驗總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緊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題,就遵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實現國家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相統一的內在邏輯。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兩句話」構成的一個整體。前一句話,規定的是根本方向,強調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其他什麼道路,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後一句話,是在根本方向規定下的鮮明指向,即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現代化的鮮明指向,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必須遵循的正確方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從根本上說,就是它同時符合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和現代化的鮮明指向。

黨的領導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同根同源、同生共進。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深刻闡明了一個基本道理:社會化大生產必然導致生產資料轉變為社會所有,為社會主義的到來奠定物質基礎;同時,也必然導致無產階級結成自己的政黨組織——共產黨,為社會主義的實現提供政治保證。馬克思、恩格斯也告訴我們:共產黨人是工人階級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他們代表著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的關鍵力量。世界社會主義演進的歷史反覆證明,沒有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失去必需的政治、組織和思想保障;離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共產黨就無法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共產黨的領導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可分割。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到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再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都是在不斷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治國理政水平中實現的。這正如《決定》所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此,《決定》也再次重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強調「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其中貫穿的就是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根本領導制度的大邏輯,貫穿的就是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開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廣闊空間的大邏輯。

黨的領導制度在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中起著根本作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系統闡述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實質上這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都同黨的領導這一根本領導制度密切相關,都離不開這一根本領導制度的堅持和完善。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在其性質宗旨、歷史地位、功能作用等方面與其他性質的政黨有著根本性區別,也為構築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獨特優勢提供了根本支撐。

其一,黨的領導制度,為構築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提供著根本價值引領。作為一定社會歷史的產物,作為各種社會關係規範的集中體現,任何一種國家制度都必然反映國家的性質本質,必然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意願,而與之相伴隨的國家治理體系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有一個為誰去確立、朝什麼方向去推進的價值選擇和價值取向問題,而這在國家治理中又始終是一個帶有前提性和決定性意義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己任,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並將這些原則遵循外化為各種制度,保證了最廣大人民意願、意志的具體落實。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儘管我們國家許多方面的體制機制、運行方式發生了不小變化,但對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涉及立國治國根本遵循的制度是作為底線來堅守的,目的就是在我們黨的領導下,有效、有序地梳理、整合我國人民群眾的各種訴求,將其上升為國家意志,並通過各種制度加以規範和實施,確保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所談到的「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等,都同黨的領導制度密切相關。

其二,黨的領導制度是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不竭動力。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歷久不衰,原因就在於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黨,是按照社會發展規律指引自己行動的黨,是以人的解放和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黨。我們黨堅持把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文化創新同勇於推進位度創新作為一個統一的歷史進程,不斷為各方面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提供「源頭活水」,避免了制度發展陷入停滯和僵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從而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既不失時機地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同時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可以說,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得到不斷創新和完善。中國能夠創造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關鍵是黨的領導和黨的領導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其三,黨的領導制度是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可靠保障。制度的優越性必須通過治理的效能表現出來,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居於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地位,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樣的制度安排,保證了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的有效整合,保證了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一以貫之的實施。中國共產黨是靠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政黨,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強大的組織體系和組織動員能力、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等,都有力凝聚了全黨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於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一言以蔽之,黨的領導制度保障了我國國家制度的具體落實,保障了國家制度體系的優越性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治理效能。

黨的領導制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起著根本作用

現代化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追求的目標,也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現在,我國正處在社會深刻變革、加快推進現代化時期,處在有了充分發展、但又尚未完成現代化的「轉型時期」。從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驗教訓看,在這個「轉型時期」,由於政治主導力量的缺失、組織動員能力的不足、制度安排的不合理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或者是社會無序、一盤散沙,或者是政黨紛沓、相互傾軋,或者是民族衝突、教派紛爭,從而導致現代化進程的失衡、失序以至失敗。那麼,應該靠什麼樣的制度安排才能確保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成功走出「轉型時期」?關鍵是要有一個能夠代表人民利益、凝聚人民意志、適應現代化要求的政黨。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制度,就為我國建構與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政治體系提供了保障。只有堅定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階段各領域各環節,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才能保證「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順利實現。也正因如此,《決定》專門將「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作為一個部分加以強調並作出部署。

當然,任何一種政治制度都是動態發展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制度也有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切實防止出現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現象。」《決定》還就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作了進一步部署,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6個方面的重要工作部署,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供了更具系統性、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的遵循。隨著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發展,黨的領導這一根本領導制度的作用將得以更好發揮,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將得到更好體現。

(作者:甄佔民,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黨的領導制度是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一個突出的亮點是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將黨的領導制度作為國家根本領導制度,強調其統領地位,深刻揭示其科學含義、基本要求,全面展示所包含的黨的領導的各項具體制度,在黨的領導制度化建設上具有新的裡程碑意義。
  • 黨的領導制度是居於統領地位的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構成的制度體系,這個制度體系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居於統領地位,是我們取得一切成功的重要法寶,我們要切實地堅持好、落實好、維護好這一制度。
  •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統領性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對於更好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也為推進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 深刻認識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制度中的統領地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
    內容提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堅持和完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制度的統領地位,把黨的領導制度作為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建設好、完善好。隨著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發展,黨的領導制度在我國國家制度中的統領地位將得到更好體現,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將得到更好發揮。
  • 黨的領導制度的獨特優勢、鮮明特點與治理效能
    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新形勢下,我們要充分認識黨的領導制度優勢,深刻把握黨的領導制度特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於落實黨的領導制度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深入推進黨的領導制度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從制度建設的一般規律看,任何制度都有一個從建立到完善再到成熟定型的演進歷程,制度優勢也會伴隨制度發展實踐得以逐步釋放。
  • 全面有效落實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突出了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統領地位,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黨政機構職能體系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只有通過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置職能、統籌使用編制、完善體制機制,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政機構職能體系,把黨的領導制度體系設計這個「魂」和黨領導一切的組織架構這個「形」有機統一起來,才能不斷提升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有效維護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
  • 把民主集中製作為加強黨對制度建設領導的法寶
    它既涉及黨的根本領導制度的科學內涵與價值指向、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要素構成與價值耦合,還涉及黨對制度建設領導的價值形態、內容載體與實踐機制,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知識表達體系和價值實現機制,二者統一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造性實踐之中。
  • 爭做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有力執行者
    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需要廣大黨員幹部以堅定的思想、不懈的奮鬥、嚴明的紀律,努力提升制度執行力,做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有力執行者。  堅持學習引領,把準思想之舵。
  •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三重維度 宣講家網評論
    摘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論析
    明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各自的內涵及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我們充分認識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決定》共有兩處明確提及「根本制度」,一處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另一處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另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 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
    一方面,重塑我軍領導指揮體制,優化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形成更加有利於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全新體制架構;另一方面,修訂中央軍委工作規則,建立健全請示報告、督促檢查、信息服務「三項機制」,出臺《關於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意見》等。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把「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寫入黨章,使這一領導體制在黨的根本大法中確立下來,為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進一步提供了根本制度支撐。」
  • 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原標題: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鞏固、完善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 「根本政治制度」話從何來?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應該說,多數人對上面這一表述都比較熟悉。但你是否知道,為什麼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呢?  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根本性體現在何處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 木生:堅持黨的領導
    《建議》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必須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這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所在。
  • 【中國教育報】李永勝 肖圓圓: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發展目標的根本...
    這深刻闡明了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和最重要原則,為我們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與實踐遵循,意義重大而深遠。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度安排。經濟工作是黨的中心工作,黨的領導必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充分體現。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在1954年憲法通過之前,黨的主要領導人在講話中時常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稱為國家的基本制度。到1954年劉少奇同志在所作的關於憲法草案的報告中,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稱為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後,關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提法才統一起來。那麼為什麼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呢?
  • 青年大學習: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青年大學習: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附五四特輯排名) 2020-05-1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高度,著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要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
  • 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
    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並對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出總體要求、指明前進方向。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更好發揮我國政治制度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