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2020-08-04 李楠楓

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編撰完成、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發布的2019中國最佳求學城市排名和2019中國各線城市最好大學排名,北京以18所高校上榜輕鬆拿下第一。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上海有9所高校上榜,排行第二。分別是: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武漢7所高校上榜,分別是:武漢大學(第9名)、華中科技大學(第12名)、華中師範大學(第36名)、武漢理工大學(第40名)、華中農業大學(第43名)、中國地質大學(第55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69名)。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南京7所高校上榜。分別是:南京大學(第8名)、東南大學(第24名)、河海大學(第39名)、南京農業大學(第47名)、南京理工大學(第50名)、南京師範大學(第53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53名)。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西安6所高校上榜。分別是:西南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長安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廣州5所高校上榜。分別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成都4所高校上榜。分別是: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天津3所高校上榜。分別是: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長沙3所高校上榜。分別是: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杭州3所高校上榜。分別是: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此外,重慶、濟南、哈爾濱、長春、太原、昆明、合肥、福州、青島有兩所高校上榜。尤其是青島,是唯一一個有兩所百強高校的非省會城市。

2019年百強高校,北京18所,上海9所,武漢、南京7所,長沙3所

相關焦點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下面,小舟就從高等教育入手,看看長沙和武漢相比誰更勝一籌?長沙有57所大學,其中本科23所,專科34所,雙一流3所,985大學3所,211大學4所。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成績:長沙高校總共有25個A類專業,其中湖大有5個a-專業;中南有3個a+專業、9個a-專業;國防科大有4個a+專業、3個a專業、1個a-專業;其它學校沒有a類專業。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下面,小舟就從高等教育入手,看看長沙和武漢相比誰更勝一籌? 長沙有57所大學,其中本科23所,專科34所,雙一流3所,985大學3所,211大學4所。 第四輪學科評估成績: 長沙高校總共有25個A類專業,其中湖大有5個a-專業;中南有3個a+專業、9個a-專業;國防科大有4個a+專業、3個
  • 我國知名的58所理工大學,3所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這58所理工大學如下:1、清華大學——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2、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3、中國科學院大學——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頂尖大學5、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6、西北工業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7、武漢理工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8、北京科技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9、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10、長安大學——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所普通高校,7所雙一流大學,全國高校僅次於北京的城市
    一直以來湖北都是公認的教育大省,高校數量和質量有目共睹,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湖北能有這樣的實力。據最新數據統計,湖北有160所大學,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28所,成人高等學校14所,民辦的其他高等教育機構18所。
  • 隸屬於原鐵道部的10所高校,如今5所「沒落」,5所「高就」!
    原鐵道部直屬的10大高校分別是北京交通學院、唐山交通學院、長沙鐵道學院、南京鐵道醫學院、上海鐵道大學、大連鐵道學院北京交大擁有5位專職院士,2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可以看出兩所高校的整體實力比較接近,由於北京交通大學地處北京,高考分數相較於西南交大稍微要高一些。
  • 全國高校地圖:3005所高校,落於336座城!前10強是……
    而所選學校所在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你當年在哪個城市度過大學生涯?或者未來你將會考慮在哪個城市讀書?7月9日,教育部公布最新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共有3005所(較2019年同期增加49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
  • 原農業部13所直屬高校名單,2所985高校,3所小985高校!
    1949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北大學三所大學的農學院合併,組建成了新中國第1所新型農業高等學府,1950年正式命名北京農業大學。1995年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設立中國農業大學,成為國字號大學。2.南京農業大學。
  • 遼寧選調公告,42所雙一流,41所一流學科大學和省內30所高校入圍
    1、 北京交通大學2、 北京科技大學3、 北京化工大學4、 北京郵電大學5、 北京外國語大學6、 中央財經大學7、 對外經貿大學8、 中國政法大學9、 遼寧大學10、 大連海事大學11、 東北師範大學12、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清華等16所高校排名提高,北大等7所高校排名下降!原因竟然是?!
    在這個排行榜上,中國內地有25所高校進入前25名。加上中國香港地區5所大學上榜,中國臺灣地區5所大學上榜,共有35所大學上榜,佔35%。即1/3左右。(3)復旦大學排名第六,世界第34。北京大學排名第七,世界第23。這個排名有點奇葩。北京大學世界排名遠遠超過了在亞洲國家大學的排名。(4)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十,世界排名47。(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27,世界排名93。
  • 全國211大學生數最多的前五強是:北京、武漢、上海、南京、西安
    有些大學人特別多,比如鄭州大學,在校本科生有5.4萬人,研究生1.9萬人,而中科大所有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加起來,只有2.4萬人。鄭大可以頂3個中科大。北京985、211大學學生多,不是招人多,而是大學數量太多了。即便是鄭大,也只能頂3個中科大,而北京有8所985大學,26所211大學。
  • 武漢的中央部屬高校有幾所?除了7所211,其實還有一所!
    而武漢作為一座高教實力強勁的城市,部屬高校的數量也比較多,不過很多人印象裡面的部屬高校只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這七所211工程大學,但是部屬高校不止是教育部直屬大學,武漢的部屬高校也不止這七所。
  • 這所大學曾是「亞洲第一」,後被拆分成18所高校,4所985和7所211
    國立中央大學先後被拆分成,除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外,現還有18所高校,每所高校在現中國都有響噹噹的名氣,包括四所985大學,七所211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被拆分組建的4所985大學 1、南京大學 南大是老牌985大學了,也是國立中央大學拆分後,重新建立的主體學校,現南京大學在全國高校排名前10,僅次於清北復旦浙大,是華東五校成員之一,南京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3個A+學科,18個A類學科,超強的專業實力也奠定了南京大學的地位
  • 我國師範類前18所高校,分3個檔次,首都師範大學在第3檔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排名靠前的18所師範大學,共分為4個檔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來看一下。01一檔,2所大學1,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4,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李書童,陶行知,徐悲鴻,張大千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此教學。
  • 2019中國理工大學排名(42所中國理工大學排名)
    2019中國理工大學排名(42所中國理工大學排名) 中國大學排行榜(完整榜單)       》》 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專題 北京理工大學雄居2019中國理工大學排名榜首,華南理工大學第2 在我國高等學校中,「理工」大學是指學校名字包含「理工」的大學
  • 我國高校最多的不是北京,這座城市擁有82所大學,其中7所軍校
    說到我國高校數量最多的城市,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北京、上海、南京這幾所大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的大學名字太常見了。而實際上,高校數量最多的並非這幾大城市,武漢這座城市擁有82所大學,而且還有7所軍校,是我國高校數量最多的城市。
  •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排行榜 2020全國215所高校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一覽表
    2020年教育部公布全國180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慧」本科專業,2019年教育部公布全國35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我國高校人工智慧教育工作全面開花,穩步推進。但總體而言,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起步晚,底子簿,目前佔全國高校總量比例仍然較小,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本科教育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
  • 中南大學2021屆保研率18%,本校佔33%,生源遍布110所雙一流高校
    另外保研資格人數中計算機學院有112人獲得了推免資格、保研率卻只有16.7%;機電學院84人、保研率17.9%;商學院81人、保研率15.8%;化學化工學院50人、保研率為17.3%;粉末冶金研究院46人、保研率18.2%;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43人、保研率18.5%;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41人、保研率16.4%;物理與電子學院37人、保研率16.3%。
  • 中國MEM網:全國有139所MEM院校,由原先62所又新增77所MEM院校
    、東華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山東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長安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 武漢有7所211,南京有8所211,兩地高等教育誰更強?
    其中武漢和南京,是高等教育的重鎮,武漢有7所211,南京有8所211。除了211大學,兩所城市的本地高校也非常強悍,今天小編對武漢和南京的主要高校進行簡單的對比介紹。在985高校方面,武漢有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南京有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
  • 湖北省實力最強的20所大學,2所985,211高校達7所!
    在中國的高等教育資源的分布中,除了北京和上海由於地域的優勢,聚集有大批的高質量大學外,還有三個省份依靠自身的努力也聚集有一批實力強悍的大學,這三個省分別是江蘇、湖北和陝西。這三個省因為擁有眾多的985高校和211高校,所以屬於全國高等教育裡的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