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師者之魂 育時代新人

2020-09-09 南方日報

佛山市慶祝2020年教師節大會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頒授證書現場。南方日報記者 王雅鑠 攝

在我國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深化全市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9月8日上午,佛山市委、市政府召開慶祝2020年教師節大會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佛山市市長朱偉、副市長許國等出席並向全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代表頒授證書。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育人之本,莫如鑄魂。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關鍵所在。」朱偉表示,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鑄魂育人,不斷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深入實施強師工程和「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把佛山打造成為南方教育人才高地,努力推動佛山教育現代化走在前列。

●南方日報記者 王雅鑠

通訊員 林建娜

A 立德樹人

599名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獲表彰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秉承為人師表、學高為師的職業精神,為促進我市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慶祝2020年教師節大會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佛山市委宣傳部部長郭長勇宣讀《佛山市人民政府關於認定2020年全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決定》,599名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獲表彰。

其中,王祥秋等300人被認定為佛山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孫明等199人被認定為佛山市教育系統優秀班主任,劉雄平等100人為佛山市教育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

「我的教師生涯是從高明區更合中學起步的。在高明最邊遠的農村中學,我收穫了教學相長的喜悅。從教多年來,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師不僅在傳遞知識,更在傳遞著責任和愛心。我將一如既往,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會上,高明區滄江中學麥淑儀作為優秀教師代表發言,分享了自己17年的從教經歷和感受。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吳民富隨後介紹了該校成立創新班,將技能培養、科技創新與思品培養有機融合,積極開展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的探索。

「2015年,我博士畢業後就加入了佛職院工作,從教至今已有5年。近些年來,國家越發重視大規模培養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作為大學教師,我們正擔負著這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從最初的『授業解惑』,我慢慢體會到『傳道』的重要性。我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工作,為國家努力培養『大國工匠』和更多的技能人才。」吳民富說。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佛山一線教育工作者化身「主播」,克服困難開展線上教育,為打贏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應有貢獻,南海區石門中學教師文芳就是其中一位。

「對高三的孩子來說,最關鍵的就是高質量的陪伴,我們通過家校協作、導師制的貫徹,給予學生學習上的督促指引和心態心理上的及時疏導。」對於此次獲評佛山市優秀班主任稱號,文芳表示這既是一種肯定,同時也是鞭策。佛山有很好的平臺和機制促進教師成長,自己將繼續加強對新高考的適應和研究,不斷發揮平凡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長期以來,廣大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默默奉獻,集中體現了責任擔當、恪盡職守的敬業情懷、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郭長勇指出,希望全市教育系統要以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為榜樣,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築夢育人「使命」,努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造就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佛山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奮力開創佛山教育新局面。

B 築巢引鳳

市、區教師發展中心年前完成掛牌

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名校長、名師是促進教師成長的「火車頭」,其標杆引領作用越來越被重視。2017年,佛山市教育局發布《佛山市基礎教育系統名師工程建設意見》,提出將培養一批省內外享有盛譽的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這標誌著新一輪的「名師工程」正式開啟。

次年1月,《佛山市基礎教育「強師工程」行動計劃(2017—2020年)》及《佛山市基礎教育高層次人才引進、認定(評定)及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公布。以2018年至2020年為一個周期,市財政三年投入資金約1億元用於佛山市基礎教育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現有人才培養培訓,全面提升全市的基礎教育師資隊伍水平。

多年來,通過一系列「強師工程」,佛山已培養出一大批先進教育工作者,名師引領作用也已逐漸顯現。據統計,全市基礎教育領域擁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國家級傑出人才3人、省級領軍人才63人、省級各類名師名校長52人、正高級職稱教師54人、省特級教師110人,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生師比、崗位結構、骨幹教師比例大體均衡。

除了不斷引進新鮮血液外,佛山還從機制上把教師隊伍業務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從而帶動佛山教育走向更高、更強。

「近年來,我區持續深入推進『區管校聘』改革和基礎教育師資『雁陣』建設,大力實施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三名工程』,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增強。」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介紹,目前禪城全區每所學校都有區級名教師或區級名班主任,未來三年將規範臨聘教師分類管理,創新評價激勵機制,增加區級以上名師120人以上,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會上,順德區代區長王勇同樣表示,教育工作不僅是民生事業,更是政治任務,要把教育當作「一把手」工作來推進。接下來要像抓村改一樣打造一支教師隊伍「鐵軍」,加大財政基金的獎勵制度,按照優績優獎原則,通過競爭性分配,對學校和教師進行獎勵,提高教師待遇,優秀教職員工績效提高一倍以上。

「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關鍵所在。」朱偉強調,要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和第一要求,深入實施強師工程和「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推進教師管理體制改革,提升教師隊伍保障水平,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佛山教師隊伍,讓最優秀的人培養出更優秀的人。

「我們要根據教育發展實際需要,在現有編制總量內,建立教師編制統籌配置機制和跨區域調整機制,採用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完善教師績效考核評價制度,突出考核教師師德表現、工作績效和能力水平與崗位要求的匹配度。加大教師培訓經費投入,提升在職教師學歷水平和幼兒園教師持證上崗率。此外,要積極推進教師發展中心建設,確保年底前市、區兩級教師發展中心全部完成審批和掛牌。」朱偉說。

C 教育提質

力爭創建5個以上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此次會議除了對優秀教師工作者進行表彰,還對下一階段全市教育工作進行詳細部署。

「去年以來,全市上下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教育惠民為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教育對佛山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作用進一步增強。」朱偉肯定了去年以來佛山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並提出接下來要突出重點,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

大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佛山需要繼續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兩手抓。一方面要大力推進學前教育「5080」攻堅行動,既要加快幼兒園新(改、擴)建項目建設,確保今年如期完成新(改、擴)建幼兒園68所、新增學位2.5萬個的任務。另一方面要在綜合考慮常住人口規模、學齡人口變動趨勢等因素的基礎上,統籌做好全市學位供給規劃和學校基本建設專項規劃,同時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新(改、擴)建項目建設,力爭今年完成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9所、新增5.3萬個學位的任務。

「近年來,隨著學齡人口快速增長,佛山市基礎教育資源一直比較緊缺,目前全市千人學位數為143.5座,未達到省裡要求的160座標準。我們要多建設大規模學校,減少麻雀學校。各區的差距多大,要心中有數。」朱偉強調,明年就是新高考實施的第一年,佛山還要深入推進高中分類創建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育人模式改革,落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設高品質高中發展集群,構建起標杆帶動、特色紛呈、整體提升的發展格局。

此外,要在推動普通高中優質多樣特色發展的同時加快集團化、學區化辦學。研究出臺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實施辦法,積極探索多校協同、區域組團、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體制等多種辦學模式,推動市直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和各區共建共享,支持有條件的學校加強與港澳臺及國外教育機構交流合作,加快形成以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為主體,橫向連通、縱向銜接、優勢互補的辦學集團,以此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教育差距,力爭全市創建5個以上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疫情防控的複雜形勢和高水平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任務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以及各學校單位要全力推進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兩不誤、兩促進,同時深入推進教育精準幫扶和對口交流合作。教育要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中發揮應有作用,堅決打好教師支教、職教協作、校地共建、招生支援、師資培訓、校際結對等組合拳,實現與對口交流合作地區教育資源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朱偉說。

數讀

2019年以來佛山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成果

281.54億元

◎2019年全市教育經費總投入281.54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186.72億元,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110人

◎全市基礎教育領域擁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國家級傑出人才3人、省級領軍人才63人、省級各類名師名校長52人、正高級職稱教師54人、省特級教師110人,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生師比、崗位結構、骨幹教師比例大體均衡。

79.4%

◎學前教育健康普惠發展步伐加快,新(改、擴)建幼兒園116所,新增學前教育學位4.4萬個;創新星級普惠性幼兒園分類管理、分類扶持機制,全市公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79.4%。

7.3萬個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深入推進,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58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7.3萬個,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保持100%。

28.7萬

◎全市85.2萬義務教育學校在校生中,新市民子女達42.1萬人,佔比49.5%,其中28.7萬新市民子女入讀公辦學校,佔比近七成,綜合成效居全省前列。

100%

◎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不斷深化,省一級高中佔比81.7%,普通高中優質學位保持100%,普通高考高優上線率、本科上線率持續提高。

8256萬元

◎教育資助工作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2019年全市各類學校教育資助受惠學生達4萬人次,資助金額8256萬元。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育新人,培養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原標題:育新人,培養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人民觀點)   打開每個人心靈的窗口,沐之以春風、潤之以細雨,往往就能於無聲處成風化人、凝心聚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 華亭市:傳紅色精神 育時代新人
    8月31日,皇甫學校二年級(1)班的全體師生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進工委紀念館,開展了以「傳紅色精神 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教育班會。  全體師生參觀了華亭革命歷史紀念展聆聽了胡廷珍、周仁山、李義祥、王月梅、範仲元等華亭早期共產黨員的革命故事。
  • 凝心聚力鑄師魂 開拓進取育新人——海安市南莫中學
    凝心聚力鑄師魂 開拓進取育新人【江蘇消息】金秋九月,收穫的季節。
  • 學習用典︱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在講到「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使用了典故「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本期《學習用典》解讀: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原文: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幹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 ...話劇《師者之路》試首演 傳遞「潤物細無聲」教育理念
    於漪的學生、楊浦高級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偉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楊浦中學就讀時,於漪老師上第一節語文課沒有講課文,而是印製清代劉蓉的《習慣說》發給學生們,教育大家「君子之學,貴乎慎始」,「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是語文第一課,也是人生第一課。她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一開始就要慎重,習慣對於一個人多麼重要,它相伴人的一生。」
  • 以於漪等優秀教師事跡為基礎創作 話劇《師者之路》試首演 傳遞...
    於漪的學生、楊浦高級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偉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楊浦中學就讀時,於漪老師上第一節語文課沒有講課文,而是印製清代劉蓉的《習慣說》發給學生們,教育大家「君子之學,貴乎慎始」,「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是語文第一課,也是人生第一課。她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一開始就要慎重,習慣對於一個人多麼重要,它相伴人的一生。」
  • 既塑「美麗之形」,更鑄「美麗之魂」
    作者:金之平  「推進農村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以文化繁榮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要守護文化之根」……今年全國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鄉村文化振興上。鄉村振興需要文化支撐,既要塑鄉村「美麗之形」,更要鑄鄉村「美麗之魂」。
  • 《父母必讀》40年樹文明家風育時代新人
    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行。並期望她隨著時代的發展,能成為持續對家庭有幫助,受到更多年輕父母喜歡的刊物,對整個民族的未來復興有作用的刊物。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對《父母必讀》創刊40年表示熱烈祝賀,高度肯定了《父母必讀》與社會發展、與養育科學共同進步,為億萬家庭幸福和諧、健康養育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並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夯內容之基,著力精準精品。
  • 「深耕五育並舉,培育時代新人」——天府新區舉行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暨表彰大會
    9月8日下午,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以「深耕五育並舉,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四川天府新區2020年教師節慶祝活動暨表彰大會在天府四中音樂廳隆重舉行。來自天府新區的各級領導、師生代表700餘人齊聚一堂,共祝教師節日快樂。
  • 乘風破浪育新人 一生秉燭鑄師魂—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舉行開學典禮暨教師節慶祝大會
    乘風破浪育新人一生秉燭鑄師魂—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舉行開學典禮暨教師節慶祝大會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師生發言 展望未來 會上,2020級5班田瑞傑同學代表全體新生發言:青春爛漫的時光,正是求知奮進的最佳時節,他們將和夢想同行,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成功與榮光;2018級6班張焰純同學代表老生發言:兩年間,他們收穫了成熟懂事與進步,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薛雅麗老師代表所有老師發言,在今年的疫情中,教師們一如既往地上好每一節課,
  • 「師者本心,不忘初心」師說師德師風活動之學為師者,以德鑄魂
    【編者按】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直接關係到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教育事業的百年大計。在我校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之際,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師者本心,不忘初心」師說師德師風活動,邀請部分教師代表暢談對師德師風的理解與看法,積極引導廣大教師不忘為師本心、教育初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譜寫我校教育發展新篇章!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植根多彩校園 共育家國情懷
    烏蘭浩特市各所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大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培養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烏蘭浩特市第九中學,氣氛莊嚴的升旗儀式使同學們濃濃的愛國之情溢滿心間
  • 【未成年人工作】詩畫梅江育新人丨樂育中學發揮學生特長 綻放文明之花
    育新人,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樂育中學是梅州市創辦最早的中學之一,歲月如歌,春華秋實,學校秉承優秀的辦學理念,不斷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發揮學生特長,培育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在樂育中學校友樓,每天都會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眼前,同學們正在音樂教室裡合唱《黑龍江的波濤》。在這裡,學生們通過專業老師的授課,學習到很多有關於音樂方面的專業知識。
  • 凝心鑄師魂 立德育新人
    原標題:凝心鑄師魂 立德育新人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師者行為世範,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揭示了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規律,賦予了師德師風新的時代內涵,為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 凝心鑄師魂 立德育新人————新港第四小學師德建設月啟動儀式
    2020年9月10日,恰逢第36個教師節,在這神聖而又莊嚴的日子裡,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我校積極響應號召,按照濱海新區教體局工作部署,結合《師德建設月活動實施方案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40歲生日快樂!
    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12層多功能廳隆重舉行。與會嘉賓向《父母必讀》雜誌40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父母必讀》從創刊之日起,致力於將健康、快樂、幸福,有著良好道德感與價值觀念的孩子帶入成人社會。至今出版超過了500期,匯集各領域專家學者近千人,發表過的文章萬餘篇。為感謝曾經和正在與《父母必讀》雜誌同行的專家學者們,活動現場還舉行了以「創刊40年 致敬40人」為主題的頒獎典禮。周海宏、施建農、卜衛、孫雲曉、鄧輝、崔玉濤、劉丹、王惠珊、蘇彥捷等教育、醫學、心理、社會領域作者代表登臺領獎。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
    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12層報告廳隆重舉行。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陳曉霞希望《父母必讀》雜誌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堅守辦刊初心,以問題為導向,面向家長,宣傳普及科學實用的家庭知識和理念,在「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期刊協會秘書長劉曉玲表示,《父母必讀》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期刊經營的創新發展之路,逐步形成了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支持體系,為全媒體時代深度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師者以文化築靈魂,建者以匠心築品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韓愈《師說》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師魂。  秋菊溢彩,桃李芬芳,又是一年教師節。在漫漫求學路上,老師不僅傳授知識、解答疑惑,更擔負著鑄造學生靈魂的重任。
  • 「大別山精神」用大別山精神鑄牢黨性之魂
    用大別山精神鑄牢黨性之魂李庚香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開展主題教育,要讓廣大黨員、幹部在接受紅色教育中守初心、擔使命,把革命先烈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豐富的思想理論含量和重大的理論創新意義。回望來路,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贏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一個嶄新的中國,正是擁有了包括大別山精神在內的革命精神所蘊含的黨性之魂。
  • 以精神為魂 以職責為基
    以精神為魂以職責為基 ——教師職業精神大討論(3)     編者按:「教師職業精神」徵文開始以來,我們收到了八百多篇來稿,作者遍布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及教育研究機構師者,除傳道、授業、解惑,亦思,何以為師?  觀古之師者,春秋孔子,好讀書,韋編三絕,學之勤也;興學館,弟子三千而七十二賢人,師之本也;遊列國,遍謁諸侯,以仁愛之說勸世人,人之性也。  觀近代之師者,民國楊昌濟也。國危難之秋,敢驅其軀,東渡扶桑,以求救國之策。東渡歸來,委身於教,欲尋有志之士,興薄弱之中國。對其學子不吝胸中所學,傾囊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