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江西經濟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實現新五年規劃開門紅。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突破1萬億元大關之後,去年誕生了GDP、投資、工業園區三個新「萬億」。經濟的突破,居民收入增長,就業機會大增,吸引了大量原本前往省外務工的人回到了省內。9日,來自江西調查總隊的監測數據,去年江西省外出務工人數780萬人,出省人數首次出現下降,而在省內務工人數則大幅增長。
離家在省內務工人數首次突破200萬
據江西調查總隊對全省35個縣農民工監測調查顯示,2011年全省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達780.2萬人,比上年增加61.9萬人,增長8.62%。到去年末,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為733.7萬人,比上年增加41.7萬人。基本上是家庭和認為務工收入低等原因,有46.5萬人正常返鄉,上年末返鄉的人數為26.3萬人。
而在全年外出務工的780.2萬人中,省內從業人數首次突破200萬人,達211.3萬人,比上年增加63.3萬人,劇增42.77%。
出省務工人數首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來,由於沿海經濟發展快,江西省農村每年出省務工人數持續上升,這一現象,去年則發生了逆轉。調查統計顯示,去年江西省農村外出勞動力總量保持增長態勢,但出省的首次出現下降。去年全省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中,省外從業人數達568.9萬人,比上年減少1.4萬人。從在省外、省內務工佔總外出人數佔比看,為一降一升:2010年分別為79.7%、20.3%,去年則為72.9%、27.1%。
另外,去年末全省農村外出在省外從業的勞動力為535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14.4萬人;省內從業的勞動力為198.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6.1萬人。年內和年末省外從業的勞動力比重分別較同期下降6.48和6.47個百分點,顯示出向省內回流趨勢在加快。而在2010年還是「雙增」形勢,全省外出務工農民增加21.1萬人,在省內的增加12.3萬人,到省外的增加8.77萬人。
農村外出務工人均月收入約1822元
據對農民工監測調查顯示,2011年江西省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人均月收入水平為1821.65元,比上年增加247.94元。分產業看,第二產業人均月收入為1805.50元,比上年增加250.51元;第三產業人均月收入為1847.76元,比上年增加228.05元。
以從事的幾個主要行業看,收入水平較高的是交通倉儲和郵政業、建築業和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月均收入分別為2329.69元、1921.64元和1781.1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5.48、8.97、17.42個百分點。
從人均月收入分組來看,收入在600元以下、600~800元和800~1200元、1200~1600元的人數比重為0.49%、0.49%、13.34%和28.10%,比上年減少0.20、1.69、7.85和6.02個百分點。收入在1600~2400元、2400~3000元和3000元以上的人數比重為39.40%、9.14%和9.05%,比上年增加7.11、2.04和6.61個百分點。
觀察
GDP過萬億吸引更多人才回流
江西調查總隊分析,江西省外出務工人員加速回流省內,從側面反應江西省經濟經過多年的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總量不斷實現新的跨越,去年GDP首次超萬億元。工業強省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各工業園區在做大做強,就業機會增加,就業環境改善,吸引了許多原本出省務工的人選擇留在省內。大量人員的回流,有利於緩解企業用工偏緊的現狀,從而推動江西省經濟的發展。不過,也要看出,企業待遇提高一方面吸引了出省務工人員留在省內,另一方面使得企業的成本也在上升。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因漲薪有限,留住人才並不容易,使得結構性的「用工荒」依然存在。
統計數據顯示,2006~2009年,江西省經濟每年跨越一個千億臺階,由4820.5億元增加到7655.2億元。2010年,一步跨越兩個千億臺階,突破9000億元,達9451.3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3.2%,是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速最快的時期;2011年增速12.5%,已連續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經濟總量的不斷跨越,是外出務工人員加速回流的重要前提。
另外,2010年江西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園區達到34個,2011年增加到48個,一年之內增加了14個,主營收入達到1.3萬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800億元的園區有1個、超500億元園區4個。「今年,將提高工業園區規模總量,力爭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園區1個,超500億園區6個,過百億園區60個。」這是省工信委今年的目標,工業園區的進一步做大做強將吸引更多本省外出務工人員回流。
稿源:江西日報-信息日報
作者:秦謙編輯:胡武龍
相關報導
江西文明網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