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排名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國內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排名

發表於 2017-12-13 15:52:3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中國生物公司排名數據統計分析,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分別是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博雅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統計,前十名的總市值約為3631.77億元,其中,排名第一的就佔了前十名總市值的將近1/3,而前五名的總市值約為2492.06億元,佔比超過前十名總市值的2/3。

  詳細排名如下:

  

以下是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詳細名單。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生股份所屬生物製品企業一直承擔著為我國預防、控制、消滅傳染病用生物製品的生產供應任務。擁有強大的產業化能力,在六大主要城市建有生產基地,在我國可以生產的41個疫苗品種中,中生股份可生產35種,年產量超過7億劑次。中生股份還是國內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產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免疫球蛋白(B肝、破傷風、狂犬病)等,並承擔著國家中央醫藥儲備任務。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生物製品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是央企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下轄的的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疫苗、血液製劑、診斷用品等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包括重組酵母B型肝炎疫苗、風疹活疫苗、骨髓灰質炎疫苗、乙型腦炎滅活疫苗、麻風二聯疫苗(MR)、各種診斷試劑等20多個品種,主營產品佔有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生產車間已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GMP認證。公司生產的H1N1流感疫苗獲國家收儲。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系一家從事生物製品營銷為主的公司。公司經銷A+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A+C+Y+W135群流腦多糖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凍幹A型肝炎減毒活疫苗、微卡等產品(以上部分產品為全國獨家生產、獨家銷售、無國內同類產品競爭),營銷網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各地市。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醫藥領域疫苗類產品研發、生產和營銷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創立於2001年,註冊地位於雲南昆明。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是由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生物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於2001年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註冊成立。目前北京科興通過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是唯一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國疫苗企業。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於1998年首家通過了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大生物」)是以引進國際領先的疫苗生產技術平臺為契機於2002年6月在瀋陽成立。公司秉承「面對生命,只有責任」的理念,堅持「誠信與責任」的核心價值觀,致力於研發、生產和推廣「國際水平、國內領先」的生物製品,把公司建成備受行業尊敬的、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目前有4千多萬劑人用狂犬病疫苗和1千多萬劑人用乙腦滅活疫苗生產能力。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稱中生集團),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200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實行聯合重組,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36戶調整為135戶。中生集團所屬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成熟的銷售網絡,在我國科技和醫療衛生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聲譽。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源於1988年10月由美國稀有抗體抗原供應公司和上海市血液中心血製品輸血器材經營公司合資成立的上海萊士血製品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血液製品大型生產企業;2007年3月,公司整體轉制為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2,000萬元,由科瑞天誠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萊士中國有限公司各出資50%。

  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前十:江西博雅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博雅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成立於1993年,是江西省唯一一家經國家認定的血液製品定點生產單位。

  中國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不僅為諾維信創造商機,也影響到全球的跨國企業,因為中國的市場規模很大,對於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至關重要的推動力。 對於新一代生物製藥企業的飛速崛起,在世界舞臺紛紛大顯身手,分析師認為,當下對於中小生物製藥公司來說,是最好的時代。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證券時報發布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ESG評估報告
    當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進入了大變革的時代,良好的績效和ESG評級,有利於企業贏得資本市場的信賴和支持,助力企業「創新化+國際化」。為此證券時報攜手潤靈評級發布《證券時報-潤靈評級醫藥行業上市公司ESG評估報告》。
  • 「博濟醫藥」創業板上市,醫藥臨床CRO公司受市場認可
    我國CRO 行業的市場規模逐年擴大。2006 年至2013 年,我國CRO行業市場規模從30 億元增長到220 億元。我國發展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業具有獨特的優勢,比如:豐富的技術人才資源,持續的成本優勢,龐大的患者人群和豐富的疾病譜,我國醫藥行業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等等。
  • 醫藥生物行業41家公司股價翻倍背後:疫情是行業發展試金石 創新成...
    在醫療物資、檢疫檢測、疫苗等板塊的帶動下,醫藥生物行業走出了一輪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雖然後期一度出現回調,但截至2020年12月23日收盤,醫藥生物指數仍整體上漲超50%,244家該行業上市公司實現股價上漲,其中41家股價翻倍。在這一年,恆瑞醫藥的總市值直逼6000億元,醫療器械行業龍頭邁瑞醫療的市值也一度逼近5000億元大關。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
  • 19家醫藥生物企業躋身2020《財富》中國500強 恆瑞醫藥排名上升77位
    從排名變化來看,15家企業排名有不同程度上升,4家企業排名下降。其中,恆瑞醫藥上升77名,上升幅度最大。 恆瑞醫藥是國內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主要覆蓋抗腫瘤、手術麻醉、造影劑等領域。2019年,恆瑞醫藥實現營業總收入232.89億元,同比增長33.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28億元,同比增長31.05%。
  • 「證券時報-潤靈評級」醫藥行業上市公司ESG評估報告
    當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進入了大變革的時代,海外資本市場ESG評級之風正在刮向國內,「創新化+國際化」正在成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主題詞。為推動生物醫藥行業適應這種變化、更加注重可持續性發展,證券時報創新醫藥部攜手潤靈評級發布《證券時報-潤靈評級醫藥行業上市公司ESG評估報告》。
  • 2016中國上市公司價值排行榜:海康威視恆瑞醫藥等排名居前
    「2016A股上市公司成長價值排行榜」通過建立大數據模型對A股2015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2807家上市公司進行價值排行。該排行以滬深交易所公布的2016年三季報財務數據為基礎,綜合考慮市值、二級市場表現、公司所處行業先進性、所在行業地位等多方因素,最終排序生成。現在價值佔50%,未來價值佔40%、商譽佔10%。
  • 生物醫藥:中國醫藥行業細分龍頭及研究框架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307家A股醫藥生物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計營收12864.03億元,同比增長14.80%。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1018.53億元,同比增長4.93%。其中,生物製品、醫療器械、醫藥商業、化學製藥、中藥與醫療服務細分子行業分別實現淨利增長率為41.16%、25.13%、5.19%、2.21%、-4.93%與-25.83%。
  • 2020海南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報告:醫藥生物表現搶眼,海口包攬ESG...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未被ST的上市公司排名都在ST/*ST公司之前。在考慮ST及*ST的股票後,ST羅頓高質量發展綜合得分領先於包含廣晟有色等11家未被「戴帽」的上市公司。不過整體而言,ST及*ST的上市公司排名仍然普遍靠後,甚至墊底。 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多集中於醫藥生物行業,但亦有醫藥生物企業排名居尾。
  •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吳淵:醫藥生物產業分化加劇 創新能力重估...
    峰會由金融界主辦,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學術指導,中國母基金聯盟、道瓊分別為戰略支持和戰略合作,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金融界醫藥生物工作室承辦。頭部機構投資者、醫藥生物企業經營者、科研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後疫情時代的變與不變、如何錨定面向全球的高質量增長、長期價值與ESG責任投資等重要話題進行務實、深入探討。
  • 專訪SCG生物醫藥中國區營運長Christy Ma:國內生物醫藥行業...
    目前全球已上市三款CAR-T療法,分別為諾華的Kymriah和吉利德(Kite)的Yescarta,以及吉利德的Tecartus。在國內,除了復星醫藥、藥明康德等醫藥巨頭已陸續布局外,亙喜生物等生物醫藥公司也取得了不少進展。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報告(簡版)
    從截止2020年6月底的最新估值來看,我國生物製藥市場估值排名靠前的10家典型企業為:天士力生物、復宏漢霖、邁威生物、信達生物、三生製藥、只楚藥業、信達生物、天境生物、基石藥業、艾力斯醫藥、利德曼。其中,天士力生物已處於Pre-IPO階段,最新估值達125億人民幣,已成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Pre-IP0輪最大「獨角獸」。
  • 哪些生物醫藥公司能上科創板?這些上市公司投資它們
    來源:數據寶科創板上市企業標準落地,哪些生物製藥公司符合科創板條件,並且未正式提交香港或海外上市申請?科創板參照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標準,放寬了醫藥行業企業上市條件,只要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即使沒有盈利也可申請上市。
  • 上半年醫藥生物喜憂參半:創新力初顯 研發投入亟待加強
    國內外醫藥企業創新投入差距甚大 本土企業創新能力有待強化據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統計,按申萬行業分類,截至2020年9月14日,A股共計有347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從研發投入來看,上半年347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共計研發投入238.32億元,同比增長16.8%,研發投入均值為0.69億元。
  • 港交所生物科技周來襲,11家生物醫藥公司排隊IPO
    近日,港交所發布了生物科技周預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9家生物科技公司發行新股,包括百濟神州(06160)、信達生物(01801)、華領醫藥(02552)、歌禮製藥(01672)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國內創新企業。其中沒有營業收入的公司有7家。
  • 今年醫藥生物公司現全球IPO熱 專家建議繼續放開行業A股準入門檻
    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年內共有41家醫藥生物公司登陸A股市場,是近三年來醫藥生物公司年度IPO總數新高。在今年上市的醫藥生物公司中,有7家未盈利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 超過20家生物製藥公司港股上市,如何走出破發怪圈?
    Biotech的模式在國內並未完全跑通。就在此前,赴港股上市的先聲藥業、藥明巨諾這兩隻有著高瓴加持的生物醫藥企業接連破發。在港股上市的歌禮製藥、開拓藥業、雲頂新耀等生物醫藥企業也持續跌跌不休,也有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已大幅跌破發行價。有人認為,港交所的優勢之一,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對公司的價值發現比內地要準確。
  • 超過20家生物製藥公司港股上市,如何走出破發怪圈
    就在此前,赴港股上市的先聲藥業、藥明巨諾這兩隻有著高瓴加持的生物醫藥企業接連破發。在港股上市的歌禮製藥、開拓藥業、雲頂新耀等生物醫藥企業也持續跌跌不休,也有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已大幅跌破發行價。有人認為,港交所的優勢之一,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對公司的價值發現比內地要準確。而生物醫藥在港股的表現不佳,有人質疑生物醫藥迎來破發潮,生物醫藥泡沫破裂。
  • 當下是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最佳時期
    我們都知道最近這幾年生物醫藥產業非常火熱,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他已經是到風口浪尖了,各路英雄豪傑都要投資生物醫藥產業。我們看到現在國內的醫藥產業包括生物醫藥的一些熱門靶點,如EGFR、VEGFR、PD-1/L1、CD20、TNF等,大家都湧上這些靶點,這些靶點會不會過於擁擠了?
  • 珍寶島出席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榮獲「生物醫藥產業最...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郎冀)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於11月26日、27日在深圳隆重舉行。黑龍江珍寶島藥業應邀出席此次高峰論壇。在論壇重要組成部分——2020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頒獎典禮中,珍寶島藥業榮獲「2020年生物醫藥最具成長上市公司獎」榮譽稱號。
  • 全國首家生物醫藥專業銀行花落長沙
    其定位為專注服務於醫藥健康行業,在傳統銀行服務的基礎上,致力於為醫藥醫療產業鏈各環節的企事業單位提供專屬金融服務,在打造資金「窪地」的同時,將積累整合醫藥健康產業信息,提供醫藥名家坐診、提供醫藥健康諮詢、預約掛號、醫藥新品發布、醫療產品體檢等增值服務,促進醫藥產業發展,傳播健康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