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軍長徵的時候,賀子珍為了救一個傷員身中11塊彈片。那麼,那個被救的傷員後來怎麼樣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來探究一二。
賀子珍,江西永新人,1934年10月,賀子珍隨同大部隊一起,踏上了長達25000千裡的漫漫長徵路。在艱苦的條件下,一路上賀子珍等女同志得到的照顧非常有限,只能在佔領城鎮時分給她們一點戰利品。
為了照顧她們這些女同志,部隊特地抽調了一些騾子,給她們趕路,但是她們卻執意不騎,而是利用這些騾子幫助部隊馱傷病員、載彈藥。並且在敵人空襲的時候,還要牽著騾子隱蔽。
1935年3月的一個下午,紅軍部隊來到貴州盤縣。剛剛生過孩子的賀子珍身體還很虛弱,剛吃過午飯,就遭遇了敵人的空襲。當敵機的炮彈就要落下的時候,賀子珍大叫一聲「不好」,就奮不顧身地撲倒在傷員身上。
隨後,等敵機飛走後,眾人都紛紛起身,拍掉身上的塵土,並相互查看身邊戰友的情況。他們發現賀子珍一直趴在傷員身上沒有站起來。走進一看,才發現賀子珍兩眼緊閉,渾身是血,已經不省人事。鄧穎超喊來護士趕快對賀子珍進行了搶救,發現賀子珍頭部和背後多處受傷。由於條件有限,無法進行手術,醫生只是將皮膚表面的彈片取出來了,而嵌入頭骨和肌肉裡的11塊彈片卻無法取出,只能留在她的身體中。
不久之後,賀子珍醒來了,當得知自己被掩護的那個傷員安然無恙時,她欣慰地笑了。由於自己無法行動,為了不拖累大家,賀子珍要求將自己放在當地老鄉家裡,等將來革命勝利了,再見。
當時,百姓家中沒有藥品,且不能保證賀子珍的安全。如果賀子珍留在老鄉家中的話,後果不堪設想。眾人清楚地了解這個情況,堅決不同意賀子珍的要求,用擔架將其抬上走。
在眾人的悉心照顧下,一個月後,賀子珍的身體竟奇蹟般地恢復了健康。然而隨後,由於各種原因,直到1984年她去世,長徵時所中的數塊彈片仍然殘留在她的頭顱裡。
而關於被賀子珍冒死救下的戰士,並沒有下文。但是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讓他的情況:一是最好的情況,傷愈後,他走完了長徵,參加了抗戰、解放戰爭……成為那段重要歷史的參與者親歷者和見證者。
二是像很多人一樣,永遠地留在了長徵路上。三是他也走完了長徵,可能犧牲在後來某場戰鬥中。那個時代,有太多的革命前輩犧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特別是老的紅軍戰士。
總之,無論真實的情況如何,我們都要向他以及無數的革命先烈們致敬,如果沒有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又怎麼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勿忘歷史,緬懷烈士,永垂不朽!